禁忌的体系(1)
      
          民间禁忌的存在,一般说来是有一个信仰的基础和系统链的,我们称之为信仰
      体系。在中国,民间禁忌的信仰体系可分为预知系统、禁忌系统和禳解系统三个组
      成部分。
      
          预知系统
      
          预知系统是禁忌系统的先导。一切禁忌都是建立在预知(吉凶祸福)的信仰基
      础之上的。
      
          在中国,有许多繁复的预知信仰。其形式大体上可分为“兆”和“占”两类。
      
          (1 )兆
      
          兆,是兆示现象的统称。《说文解字》释为:“灼龟坼也。”即是由龟壳被火
      烧裂而呈现出的纹状。以后又引申为将要发生的事情的预示征候。
      
          汾,还可分为象数兆和卜筮兆两种。
      
          象数兆,是指消极的自然出现的兆示。象,指天象《周易. 系辞上》云:“在
      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亦。”;数,指气数《左传. 僖公四年. 疏》云:“象
      者,物初生之形。数者,物滋见之状。凡物皆先有形象乃有滋息。是数从象生也。”
      《周易. 系辞上》云:“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象、
      数都是指物事发生变化的兆示。民间常言:“观天象,知气数。”
      
          卜筮兆,是指积极的人为求得的兆示。古人求兆,用龟甲称卜,用蓍草称筮。
      《史记. 龟策列传》载:“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后来,卜筮就统指
      各种谋求兆示的仪式了。而通过这些仪式而求得的兆示,便是卜筮之兆。
      
          在预知信仰中,卜筮兆和象数兆一样,都被认为是上天或者鬼神的告示。因为
      这些兆示的呈现都是人所不能预定的。人只能是被告示的。二者的不同之处,仅仅
      在于,这种告示是在人的主动的寻求下发生的还是在人们并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出
      现的。也就是说,卜筮之兆是人们有计划的行为与偶然的自然现象复合而来的结果
      ;象数之兆则是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自然出现的结果。而不管是卜筮之兆,还
      是象数之兆,单单在兆示的阶段上,它们都还并不说明什么,仅止是兆示而已。要
      想知道其兆示的意义,还必须通过“占”的过程。
      
          (2 )占
      
          占,就是占验。《说文解字》云:“占,视兆问也。从卜口。”《韵会》云:
      “凡相侯谓之占,占亦瞻也。”所以可知占所指的就是对兆示所具有的意义的判定。
      占验的目的,可以是各式各样的。比如通过占验兆示,可以预知胜负、预知生死、
      预知得失、预知有无、预知晴雨、预知丰歉等。这其中,凡是与吉凶有关的预知,
      才是人们最为关注的。《尔雅. 释言. 疏》云:“占者,视兆以知吉凶也”。所以,
      一般说来,占验的过程,即为判定兆示是吉是凶的过程。吉凶一经判定,预知系统
      的使命也就完成了。剩下的,便是由吉凶的信仰而导致的禁忌了。《周易. 系辞上
      .疏》云:“凶虽民之所患,吉亦民之所患也。既得其吉,又患其失。”故知,占验
      的结果,无论是吉还是凶,都有引起禁忌的可能。凶之禁忌,为避防其凶;吉之禁
      忌,为佑其吉。所以,整个预知系统实乃为禁忌系统之先导。
      
          禁忌系统
      
          (1 )无行为表现
      
          禁忌系统在整个禁忌体系中是一种无行为表现的心意民俗形态。无论是远古时
      代由于神圣、不洁观念或者图腾崇拜、灵物崇拜、鬼神崇拜而带来的恐惧,还是后
      世吉凶祸福观念带
      
          来的忧患,其反映在心理上都凝聚为一个忌字。忌是心意上的、精神上的东西。
      《说文解字》解释:“忌,憎恶也。”既是心理上所憎恶的,便希望避开它们。在
      禁忌系统中,忌,只是心理上的某种反映过程,某种因恐惧、忧患而希望回避的情
      绪和要求。这种情绪和要求除了影响到人们的精神和心理状态而外,在行为方面还
      可能形成“禁止的”和“抑制的”行为,亦即行为上的讳、避、戒、止等等。然而
      这种“禁止的”和“抑制的”行为,在外观形态上通常也是无所表现的。所以,禁
      忌系统内不管何种情况下,都是没有行为表现的纯心意民俗形态。
      
          (2 )巫术之一种
      
          在预知系统中我们谈到吉凶皆有患的问题。但是,吉凶征兆对人们心理上造成
      的压力毕竟不同。凶兆的压力自然是更大一些。吉兆顶多带来忧虑之患,害怕吉祥
      不能真正到来,或者已到来又害怕失去它;而凶兆而直接警告凶难灾祸就要发生。
      凶兆会立即引起人们心中的惊悸,成为一种忌惮。所以禁忌系统主要是针对凶兆或
      祸事而言的。禁忌就是不愿意或设法防止凶厄不幸的事情发生。禁字古意也有防的
      意思。《礼记. 王制. 疏》云:“禁谓防。”防者,防患于未然也。既防祸患,亦
      防凶兆。这种思想根源于相信人能影响于神的巫术信仰。有人把占卜也归于巫术,
      可能是因占卜也有影响神、干预神意的意味。比如在卜筮和占验中都要求神公开表
      明它的意志,这多少是对神的自由的一种干预。然而这毕竟还不是要改变神的意向。
      如果神是具有无上权威的,那么它对是否公开自己的意志并不介意。所以又有人主
      张占卜最好还是把它看作一个独立的概念。占卜不管是什么,反正人们不会到此为
      止。他们会想到,既然能够弄明白神意(天意也是神意。《周礼. 春官. 神仕. 注
      》云:“天者,群神之粗”),那么也许能够改变神意。《风俗通义. 怪神》中说
      :“死生有命,吉凶由人。”即是说对于吉凶祸福之事,人是有主动性的。相信人
      的意志可以影响神的意志从而控制事物发展的思想是巫术信仰的基础。最初,这种
      信仰表现为人幻想驱使神力来影响和控制事物及其发展。巫术信仰付诸实施,便是
      巫术行为。在中国,专职行巫术者叫做巫,或觋。《周礼. 春官. 神仕. 疏》:
      “男子阳有两称,曰巫,曰觋。女子阴,不变,直名巫,无觋。”《说文解字》称
      :“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巫、觋被认为是具有超强灵力的人,
      他(她)们可以行施巫术,上达神明,以舞降神。后来一些简单的巫术流传到民间,
      许多人视事情的大小,也可不用巫觋,自己行施巫术以达到影响神意的目的。
      
      
      
          巫术中能够避凶趋吉,化险为夷的形式很多,禁忌只是其中之一。禁忌是消极
      巫术,是以消极的无行为表现的方式避开祸端的一类巫术。和禁忌相对应是法术。
      法术是积极巫术,是以积极的行为去消除祸根的一类巫术。
      
          (3 )崇信的原则
      
          禁忌崇信心灵感应。笃信“心诚则灵”、“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起自心灵
      的躲避诚意是这一巫术的崇信原则。由于一般说来神灵是强于凡人的,所以不到万
      不得已,人们是不愿耗费精力与神作对而采取积极消除祸根的办法的。多数人在神
      的意志下示弱服输,采取躲避的禁忌方式,以求达到一个免遭灾祸的结果。能够维
      持现状与神相安无事,也就心满意足了。
      
          (4 )担负的责任
      
          禁忌系统与预知系统对于吉凶的认识是一致的,对吉凶来源的认识也是一致的,
      所不同的是预知系统担负的任务是吉凶的判定和预知,禁忌系统则是担负着在吉凶
      的征兆尚未形成或吉凶祸福尚未到来之前,以避开、禁止某些行为的方式达到逢凶
      化吉,遇难呈祥的目的的任务。预知系统虽然指示“凶祸就要来临”,却不指示怎
      样做可以使它不再来临。禁忌系统提供使凶祸不再来临的一种方法,那就是“只要
      不干什么事情”(或“不怎么着”)。至于“只要怎么怎么着”,“只要干什么什
      么”就可以避免凶厄,这样的方法〔如压胜(厌胜)、符咒、祈祷等等〕,就是属
      于法术的、禳解的,而不再是禁忌的了。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