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好同事(3)
      
          第27条  千万不要嫉贤妒能  你把金子藏起来,它一万年也不会腐烂;你把一
      颗种子埋起来,它迟早也会长出来;你把一团火捂起来,只会烧着自己。
      
          公司虽然是刚性的,钉是钉,铆是铆,但并没有堵死每个人的上升通道,每个
      科学化管   
      
          理的公司都有自己的晋升考评机制和标准,其中最主要的指标就是业绩,这是
      可以量化的,所以,常常有些资历浅但业绩好的下属晋升到他的顶头上司的上头去。
      所以同事之间没有必要嫉贤妒能,一个成熟的顶头上司不应该刻意地压制那些能力
      强的下属,对于一个德才兼备的员工,压是压不住的。如果有一天,你的下属或者
      同事成了你的顶头上司,你也必须保持心态平衡,面露酸涩,心存妒忌,甚至设置
      障碍只会令你既失朋友又失体面,还会为自己的东山再起增添变数。
      
          [案例]
      
          一家电器公司的销售经理近来明显地感到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因为她手下的
      一个职员的销售业绩就像竹子拔节似地噌噌往上窜,眼看着就要追上自己了。而一
      旦如此,按照公司“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规定,她只好拱手让出已经把持
      了五年的经理位置,大笔奖金和福利都将化为乌有。所以,她妒火中烧,一直在想
      找个什么办法保住自己的位置,最后她竟然利令智昏,采取了极不光彩的行动。她
      打听到这位职员的最大客户的联系方式,偷偷地公关起来。她向对方的采购部经理
      许诺给她一定回扣,条件是让她取消或推迟这位员工的这一笔大单子。她哪里知道
      对方的采购经理就是老板娘,而企业是私营企业,回扣这一套根本就行不通,而且
      对方对她这样的行为非常反感,通报给了那位业务员。他早就受够了顶头上司的气,
      这次简直忍无可忍,如实地向公司上层反映了情况。在确凿证据面前,销售经理提
      前下了台。
      
          第28条  千万不要拉帮结派 
      
          你要是一块好钢,谁也压不垮你;你要是一块烂泥,谁也扶不住你;你要是一
      堆散沙,谁也罩不住你……
      
          家族、氏族、老乡、江湖义气等宗派主义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人际关系在中
      国已经被很多人视为第一生产力。不得不承认,在旧体制的条件下,由于产权关系
      混乱,这一套还有很大的市场,以前有一句名言反证了宗派主义的重要性:“你有
      天大的本事,老子不用你,奈何?”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随着以产权明晰为首
      要特点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这一套陈旧的东西已经越来越吃不开了,能人走到
      哪里都受欢迎,庸人到哪里都吃闭门羹。
      
          但有些人,特别是那些对自己能力不自信的人,观念很难与时俱进,不管到哪
      里,老是喜欢拉关系,找后台,抱大腿,拉帮结派。也许你短时间内可以如愿以偿,
      因为人的朴素情感总是根深蒂固,但这样的关系不可能长久,别人完全可能因为你
      的平庸而受到拖累,那么原本脆弱的友谊,也就顷刻间土崩瓦解了。宗派主义兴
      风作浪,只会使人际关系复杂化,降低工作效率,很容易拿原则做交易,以小利益
      牺牲大利益,甚至发展到山头主义、独立王国。作为公司老板,对宗派主义极其反
      感和警惕,对于任何拉帮结派的苗头和企图,老板都会毫不手软地打压和扼杀。
      
          [案例]
      
          某君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自称自由派知识分子,比较超脱,乡族观念、宗
      派观念很淡漠甚至很反感,这主要和他在大学时同乡会中的境遇有关。本来远离家
      乡,老乡互相关照也没有大的过错,但他看不惯那种没有原则的交情,很多都蒙上
      了一层私利,甚至发生了“两眼泪汪汪,老乡整老乡”的事件。这一切和他的自由
      主义精神直接冲突,他以为人的接近应该是志趣和价值观,而不是地域和血缘。所
      以他对那些以此来和他套近乎的人保持着异常的警惕,接触一下,可以结交的结交,
      无法结交就疏远他。他刚刚踏进一家报社的门,就敏锐地觉察到人事上的刀光剑
      影,各个部门内都分别以地域、学校等渊源划为几个派别,工作中处处磕磕绊绊,
      甲说东,乙偏要说西,并不是为了原则,而是为了“立场”,即纯粹是为了反对而
      反对!老总为了维持运转,只好玩平衡。该君只求将本质工作做好,拒绝加入任何
      一方,成为双方都不欢迎的人。他给老总谈了一次,老总虽然也感到头疼,但由于
      体制的原因无能为力。报社也在这样无聊的内耗中一天天衰败下去,他觉得不顺心,
      离开了这家报社。他加盟一家私企后发现,这里面几乎就没有那种现象,老板根本
      就不会迁就任何搞宗派主义的现象。任何事情都是对事不对人,公司业务发展得蒸
      蒸日上,如火如荼。
      
      
      
          第29条  千万不要欺生 
      
          竹子要拔节,芝麻要开花,穷人的孩子迟早要当家。随他去吧!
      
          中国有句古话:“欺老莫欺小。”尽管这句话的前两个字很不地道,但后三个
      字却是千真万确。道理很简单,老年人没有几天“蹦头”,如果他弱小,如果他没
      有依靠,你欺负了他,他也徒唤无奈。但年轻人就不同了,他们的发展空间大,谁
      也不敢断定一个孱弱贫穷的小孩将来是个什么角色:常人、富豪、将军、总统还是
      黑道老大? 同样,对于一个初涉职场的年轻人而言,他的未来同样是个未知数,除
      非这个企业是你私人的。无论从理论上讲还是在现实中,他都有可能成为你的顶头
      上司,掌管着你的饭碗。革命不分先后,功劳却有大小,企业需要的是“功臣”,
      而不是“老人”。后生可畏,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青出于蓝而胜于
      蓝,这和新陈代谢一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应该是老人的福而不是祸。但有的人
      们常常对此熟视无睹,结果害人而不利己。
      
          [案例]
      
          两位中年妇女凭借资历成为某公司的财务总监、副总监,享受着优厚的薪水和
      福利待遇。今年,公司新进了一个名牌财经大学的毕业生,二位“老人”顿时感到
      危机四伏,因为这个新员工工作能力极强,除了懂财务,还懂营销、懂外语、懂电
      脑,还曾经获得全国珠算大赛的一个重要奖项。虽然当初老总介绍她时,两位“老
      人”口口声声、煞有介事地表示要多   
      
          帮助她,但有自知之明的“二老”分明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二人经观察,
      见这个丫头片子年纪轻轻,性格柔弱内向,经过密谋,“二老”对她制定了“全面
      遏制”政策,处处为她设置障碍,尽量不让她接触核心业务,甚至连电脑也不让她
      碰,美其名曰:“专人专用”。这怎么难得了她,一支笔、一把算盘足矣,把经
      她之手的账目做得漂漂亮亮、无可挑剔。几年来她都忍辱负重,工作上一丝不苟,
      精益求精,想抹杀都抹杀不了。一次,“二老”做的一个重大项目的账目又被工商
      局和税务局指责不规范,面临处罚,公司新领导再也忍无可忍,给“二老”施加压
      力,让新职员参与全面的“纠错”。不久,公司领导毅然决定由她担任公司财务总
      监,“二老”从事内务,和下岗仅距一步之遥。当“二老”将财务大权、小车钥匙
      和一系列的利益向这位小丫头片子移交时,心里犹如打翻了五味瓶。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