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化蝶——高职教育路在何方(1)
      
          在一些人看来,如果方法得当,“青菜”可以做成“鱼”,否则,只能说明你
      “做菜”的功夫不够高明。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把“青菜”做成了“鱼”,其检验
      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高考升学率和升学质量是不是高。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一
      个学校是否是优质学校,一个领导是否是高明领导,一个教师是否是知名教师,一
      个学生是否是优秀学生,一个家长是否是成功家长的评价。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
      迫切。顺应这种形势,大力发展优质高中的政策在全国各地纷纷出台。
      
          然而,虽然说中国的综合国力已日益增强,国民生产总值已居世界前列,但要
      真正摆脱“穷国办大教育”的重负,我们很可能还要走相当长的一段路。在这个背
      景下,怎样科学把握前进的方向,集中政府和民间有限的“好钢”,高质量、高效
      率、高水平地用在大力发展优质高中的“刀刃”上,使国民公开、公平、公正地享
      受优质教育资源,就显得意义特别重大,影响特别深远。
      
          2003年1 月20日,焦作市焦东路。
      
          走在这条以灰色为主色调的路上,我看到的风景颇为杂乱:道路两旁,不少老
      房子被拆成了废墟,与之对应,许多新房子正在动工,建筑机械的轰鸣和着工人们
      的号子,使冬日的阳光变得有些温暖。这种对比鲜明的景象,在不少城市都能见到,
      它应算是前进中的中国的一个耐人寻味的象征吧?
      
          我要采访的焦作市第十二中学,这所始建于1964年的普通中学,就位于这条路
      上。也许是必然,也许是巧合,当我站在它的门前时,发现它也加入了上述的风景
      :在破旧的红墙、老式的校门里,一幢楼房正在紧张施工。只是不知道,这个景观
      是否也算得上一种意味深长的象征?
      
          在国外,针对生源问题,有学者提出了一种“拱道理论”。它认为,学校就像
      一条拱道,学生就是里面的行人,他们从这头进去,再从那头出来,进去时素质好
      的出来时素质也是好的,反之也一样。因此,决定教育的最终结果的最重要的因素
      是学生的素质,学校起不了多大作用。这种理论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生源决定论”。
      假如这种理论成立,那么,一个学校能否成为好学校、优质学校的关键因素,首先
      就是看它是否拥有好的、优质的生源。
      
          我在十二中采访时,遇到的绝大多数学校领导和老师认可这种理论,不但是他
      们,即便认为“孩子还是自家的好”的家长,对此也表示同意——虽然他们并不认
      为自己的孩子在智商和情商上比别的、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差;他们觉得,自
      己的孩子之所以没能进入优质高中学习,主要是因为孩子们没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
      活习惯。于是,在这里,“习惯决定命运”和“知识改变命运”两种思维逻辑唱起
      了“对台戏”。
      
          祁宏伟是十二中的校长,此前,他曾是焦作市教育局教研室的语文教研员,后
      来到十二中任教学副校长,1999年升任校长至今。他是一位有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并
      努力以求其实现的人。事实上,我和他的相识,就是从向他约一篇谈论以“实施素
      质教育靠什么”为主题的文章开始的。对“拱道理论”,他同样表示赞同,不仅如
      此,他还亮出了自己的“青菜非鱼观”——
      
          “我觉得,一个好学校,必须要有正确的办学理念,必须以人为本,着眼于学
      生不同程度地发展,促使学生不同层次地成长。给你一把青菜,你能把它烧制成一
      条美味可口的鱼吗?不能。反过来想想,你干什么非要把青菜烧制成鱼呢?把青菜
      做出丰富多彩的花样来,不是更好吗?如果把青菜做成了鱼——事实上这是不可能
      的——那么,结果肯定是青菜不像青菜,鱼不像鱼,最终既没吃到想吃的鱼,也浪
      费了本来还可下饭的青菜。对‘鱼’的教育和对‘青菜’的教育自然也是一样的,
      要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不会把人才分成几百种类型。”
      
          记者:十二中的学生是“鱼”还是“青菜”?
      
          祁宏伟:有“鱼”也有“青菜”,大部分是“青菜”。
      
          记者:对“鱼”怎么教育?
      
          祁宏伟:以升学为主。
      
          记者:“青菜”呢?
      
          祁宏伟:培养合格公民。
      
          从我和祁宏伟的这段对话中,读者不难感觉到,传统意义上的“没有学不好的
      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的观念,在他这里受到了质疑。他向我明确表示:这种
      观念是对教育功能的夸张;孔子说,朽木不可雕,是很有道理的;现在的教育,不
      恰当地说,陷入了迷信知识而忽视对人的培养的“狂热”,因此,应该更进一步地
      反思和探讨教育的方向与目标。
      
          然而,祁宏伟的观点并没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即便在十二中,他的观点
      也不是说人人都心甘情愿地接受。一种远比他的影响更为强大的力量征服了绝大多
      数信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人。
      
          在这些人看来,如果方法得当,“青菜”就是可以做成“鱼”,否则,只能说
      明你“做菜”的功夫不够高明。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把“青菜”做成了“鱼”,其
      检验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高考升学率和升学质量是不是高。随之而来的,就是
      对一个学校是否是优质学校,一个领导是否是高明领导,一个教师是否是知名教师,
      一个学生是否是优秀学生,一个家长是否是成功家长的评价。
      
          鉴于这种社会心态,绝大多数薄弱高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将命运
      孤注一掷地押在了高考升学率和升学质量这块“宝”上。据我了解,虽然的确有个
      别薄弱学校培养出了同样个别的精英学生,也就是说把“青菜”做成了“鱼”,但
      其付出的代价之大,远远不是一条“鱼”所能补偿的;更令人深以为忧的是,这条
      个别的“鱼”的“出水”,常常是建立在牺牲绝大多数“青菜”的利益基础上的。
      
      
      
          可在人们看来,欣赏“鱼”之乐的快感,才是生活中最重要和值得最荣耀的事,
      至于“青菜”的干枯和腐烂,往往少有人理会。直到有一天,陶醉的人们忽然发现,
      缺少“青菜”的社会悲剧已接连上演……
      
          在任语文教研员时,祁宏伟经常到各个学校听“推门课”,课后,自然要对老
      师们讲的课进行一番指导。此时,他说得最多的,就是批评老师们讲的课针对性不
      强,应试的内容和分量不够,不能很好地为考试服务。为此,他写作了不少旨在帮
      助老师们提高应试“作战能力”的理论文章,它们理所当然地受到了相关载体的青
      睐,从更大程度上、更广范围内影响了更多人的教育教学思想。
      
          1995年,他任十二中教学副校长,有了把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的机会。他办的
      第一件事,就是抓高考补习班的升学,要求补习班的老师和学生一起拼时间、拼体
      力、拼精力,“学生一身汗,老师三身汗”( 学生学习学出一身汗,老师备课备出
      一身汗、上课上出一身汗、改作业改出一身汗——笔者注) ,号召学生讲“三苦”,
      即学习刻苦、生活艰苦、心理能承受痛苦。与此同时,诸如“吃得苦上苦,得来真
      功夫”“读读读,不惜口舌生疮;练练练,哪怕双肘生茧”“我校简陋,唯有育才
      之心;诸生有志,力叩大学之门”等标语、口号,也上了墙、进了脑。
      
          “我们这样做,的确培养出了一批大学生,但却抛弃了大多数学生,老师的全
      部精力、学校的所有资源都用在了‘尖子生’身上,‘后进生’最多只能靠吃一点
      ‘尖子生’剩下的残羹冷炙维持最基本的营养。”祁宏伟对我说,“现在想想,这
      种只顾一点,不及其余的做法错了,可当时我却是庄严的。”
      
          对祁宏伟的这番话,我深以为然。教育的本质是把最大多数的人培养成合格的
      公民,使他们首先会做人、能生存,没有了这一点而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借助仿佛能
      量无穷的教育之手成为“社会精英”,是不现实也不符合客观规律的。因为人才的
      培养是一个极其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它绝对不同于技术相对简单的农业或工业
      生产——虽然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把学校比喻为农场或工厂,把学生比喻为农产品或
      工业产品。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