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公司的天然需要(2)
      
          但是,长大是个动态过程。比如美国默克制药公司(Merck ),它不停地制定
      胆大包天的目标:1930年的长大目标是,建立一个极为杰出、足以和大学的研究机
      构平起平坐的研究机构;1950年的长大目标是,把公司转型成完全整合的制药公司,
      以便全面参与医疗界的激烈变化,做法是经由购并制药业夏普·多姆公司(Sharp 
      有先进研究的大制药公司;1990年的长大目标是,重新界定全球制药业的标准,因
      此以60亿美元购并了美康公司,建立和全球终端客户更直接的业务联系。
      
          沃尔玛公司呢?从贩卖廉价衬衫和钓鱼竿的小店开始,长大目标也是每年动态
      递增的,花掉了40年时间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公司。10亿美元是什么呢?是1979年
      沃尔玛公司全年的销售额,1993年沃尔玛公司一周的销售额,2001年沃尔玛公司一
      天的销售额。当然,我们暂时忽略通货膨胀的因素。
      
          杜邦公司(DuPont)在18世纪末期从银行贷款3 亿美元制造火药时,长大目标
      是成为美国最大的火药厂;但是,当它研究出了尼龙、合成橡胶以后,它的长大目
      标是美国最大的化工公司。如今呢?杜邦公司经营的产业包括化纤、医药、石油、
      汽车制造、煤矿开采、工业化学制品、油漆、炸药、印刷设备、电子、运输、服务
      业等等,产品超过1800种,在40多个国家设有150 个制造厂,年收入超过400 亿美
      元,它的目标是什么呢?它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化工公司”,继续延续这个目标
      吗?如果只是想这样,干吗还投资汽车业呢?因为这个所有大公司都知道朴素的道
      理:长大无休止!
      
          中国一些公司制定长大目标时,会被认为是“胆大妄为”。事实上呢?我敢肯
      定发表这些议论的公司是遭遇挫折或者难以长大的公司。万向公司就是敢于不断制
      定长大目标,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公司。它最初只是6 个农民筹集4000元开的一家铁
      匠铺,后来为了积累资金,生产万向节、犁刀、铁耙、船钉、失蜡铸钢等五花八门
      的产品。但是,公司完成原始积累以后,开始制定长大目标:中国最大的万向节制
      造商,很快它实现了目标。随即它把长大目标调整为:中国最大的汽车零件制造商,
      万向公司开始生产驱动轴、传动轴、轴承、滚动体、密封件、轿车减震器、制动器
      等大量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它如今是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主业长大以后,
      万向没有延续经营,它制定了新的长大目标:一家巨大的多元化投资公司,公司开
      始投资农业、房地产业、酒店业、商业流通服务业、金融租赁业、投资银行业、风
      险投资业、信息咨询业等等,并且在国内外资本市场收购上市公司。万向公司为未
      来制定的更大的长大目标是:年收入超过1000亿元时,转型为一家汽车公司。
      
          可想而知的问题是:当万向公司的收入超过1000亿元后,它会只想做一家汽车
      制造公司吗?
      
          我们从来不希望读者把“长大”理解成更多的收入、更多的员工、更多的组织、
      更大的规模……长大是公司的天然需要,这种需要是公司不断地自我实现,不断地
      对周围商业生态产生不可替代的正面影响力!一个品牌、一个产品、一种服务、一
      种模式等等都可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力,都可能很强大。当然了,这种长大是在公平
      市场中竞争而来,是市场自然的选择。
      
          通用电气公司如果一直保持15%以上的增长率,20年内该公司的营业额将超越
      10000 亿美元。历史上没有哪家公司能发展到如此规模,这是否意味着它是个遥不
      可及的目标呢?倒也未必。但这绝对是人类从未探索过的领域。长期以来,通用电
      气公司坚决否认其存在规模过大的问题,但是它始终让自己保持着惊人的利润增长
      率。当然,一家亏损的公司很难再有正面影响力。
      
          没有人会说创立于1992年的复星公司是一家“大规模、高收入”的公司,但是
      它很有影响力。它从一家小咨询公司起步,通过资本运作已经拥有70多家跨行业的
      公司,它与关联公司的销售收入去年已经超过300 亿元。这些关联公司包括零售、
      医药、生物科技、地产、媒体等等,复星公司关联机构在中国产业界有很大的影响
      力。
      
          去年,英国权威的品牌评估机构Interbrand公司把Google列为全球十大品牌第
      一名。这家公司产生影响力只有4 年历史,开始谁都知道Google是一个很棒的搜索
      引擎,但是却没有几个人认为它会盈利,没有人认为它能长大。事实上呢?包括雅
      虎在内的许多网络公司都曾经尝试开创搜索业务,却无一例外地失败了。但是,现
      在全球网民都离不开这个小公司了,美国在线和雅虎公司的搜索业务全部外包给它,
      它的销售收入刚超过1 亿美元,而且利润很高,盈利能力是eBay公司的三倍。它每
      天处理的搜索条目达数亿条,使用32个国家的74种语言。“你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
      你需要的任何东西”,这样的公司还不足够大吗?
      
      
      
          同样被Interbrand公司排为第二大品牌的公司是欧洲的家居零售商宜家。这家
      公司只有不到60年历史,向全世界销售大众化的家居用品,销售额超过110 亿欧元。
      全世界有多少大众需要有在宜家商店购物休息的感觉?需要购买价廉物美的KLIPPAN
      沙发和BILLY 书柜?需要体验“平板包装”的经济实惠?需要在购物之余品尝宜家
      餐厅里北欧风味的小食品?尤其关键的是,宜家影响着全世界2000多家家居产品供
      应商的命运和长大的机会。
      
          当然,也必须承认在新经济泡沫时期,无数公司都被坑害了,它们大多数现在
      已经消失,但是这些公司有一种精神很值得鼓励—长大经营。它们失败了,并不是
      因为“长大经营”的信念,而是因为它们没掌握“长大的原理”,这正是本书在以
      后几章需要探讨的问题。然而,不是所有的新经济公司都没有掌握“长大原理”,
      eBay公司就是一例。这家创立于1995年的公司主业是网上拍卖,初期所有人都认为
      这是个糟糕的主意,他们认为没有人愿意从一个陌生人手里买一样看不到实物的商
      品。但是,eBay获得了成功,营业净利润就超过了2 亿美元,市值接近200 亿美元,
      公司股价稳稳地高居于80美元以上。全球目前已经有27个eBay社区。仅仅在英国,
      eBay就有200 万用户,去年在英国eBay列出的拍卖商品就有1.95亿件。数万名美国
      人辞去工作,全职在eBay网上进行交易活动。谁能说它不是一家大公司呢?
      
          即使被“新经济泡沫”或任何时期的商业悲剧和商业危机重创的公司,都不应
      该把失败归罪于“长大经营”的信念,而是需要揭开新篇章,接下来研究如何让公
      司不断长大的原理,这就是本书接下来的话题。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