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39:没户口照样谋生活
      
          城市和地区管制慢慢放松了,没户口照样谋生活
      
          袁岳(Victor Yuan ): 
      
          我爸爸是国家干部,城镇户口,我妈妈是农村户口,因此我小时候也是农村户
      口。因为根据户口随母的规定是跟妈妈。那时候,人生的很大目标是农转非。实现
      这个目标的第一个可能途径是等我接爸爸的班。但因为哥哥多,轮不到我。再有就
      是惟一的途径:上大学。“农转非”、“解决两地分居”、“工作调配”、“随军
      家属”和“提干”,这些都是人们熟悉的与户口有关的术语。如果可以改户口,则
      可以改变生活质量。户口在人们生活中是很重要的。
      
          户口最早来自汉代的编户齐民制度,它便于财务税收管理,另外可以在分配资
      源时数清人数,同时便于控制。在资源有限时,这种制度能够实现相对公平的分配。
      而户口的最大限制在于因为移动成本过高,所以人们不能自由迁移,不能跨地域自
      由地发展事业。另外,它还限制了公民权的行使。比如,户口和投票权是联系在一
      起的。换个地方住就没有当地的投票权。比较而言,自主安排当然有更多的合理性。
      现在,中国人更加愿意改变自己的生活。比如,过去农民不愿意离开土地。现在,
      农村孩子初中没毕业就去城里找工作,不愿呆在农村。这种跨地域自主寻找机会促
      使这个问题的提出:为什么我不能呆在这里?经济发展了,不需要像以前那样按户
      口配给了,城市和地区管制慢慢放松了,没户口照样谋生活。如果你从农村到小城
      镇,基本上不花钱或少花钱就可以有户口;从小城市到大城市,找到工作就行;但
      要获得正式的大城市户口,还有一定困难。
      
          户口制度会进一步淡化和放松。但完全取消户口的情况,尤其在大城市地区,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是不会的。但即使户口制度存在,它对人们迁移的约束力也会越
      来越小。当社会经济政治资源的配置与户口基本脱钩的时候,户口本身的形式意义
      就会大于实质意义,户口将越来越成为仅是对人口的管理,当然,也可能有其他辅
      助的形式。
      
          David J Firestein(方大为): 
      
          “户口”在美国是不存在的。美国有句俗语说,你在哪个地方挂帽子,那个地
      方就是你家。意思是你可以把家放在任何地方。美国社会流动性很大。你可以去任
      何地方住,去外国也一样。政府在这方面一点作用都没有。与其他国家相比,在美
      国,政府扮演的角色较弱。还有一点,美国城乡差距不大。乡下人挤到城里去,没
      有特别大的压力。总的来讲,美国政府控制社会的色彩很淡。但是,你住在哪里对
      你的生活和你的家庭有很大影响,与你的一些重要事情都相关联。比如,你在哪里
      住就要在哪个地方交税,在哪个地方投票。如果我住在奥斯汀,首先要交房地产税,
      孩子要上奥斯汀的学校,投奥斯汀市政府的票。如果要搬家去华盛顿了,我就搬走,
      不用在奥斯汀交税了,孩子不用上奥斯汀的学校了,开始华盛顿的生活,有没有必
      要登记呢?没有特殊的手续,没有部门管理。惟一的事情是如果你要投票,需要进
      行选民登记。实际上,你可以做到投两个城市的票,但这是违背法律的。投票权是
      需要登记的。如果不登记,可能就没有任何人知道你搬家了。那么,用什么来证明
      你是哪里的人呢?我是得州人,我没有地域证件来证明我是那里的人,但我可以用
      不同的方式说明我和得州的关系,如我可以拿出在得州的驾照和车牌。所以,你可
      以看到,在美国,人和地理的关系是模糊的、灵活的。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