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顶的古井
      
          再说王能智的班上,地理教学的进展令同学们都感到惊奇,一学期的课,半学
      期就学完了。王老师发动大家去找来上届学生的课本,提前进入。谁经历过这样的
      事呢?去借书,跟人家说,人家都不信。同学们心中美滋滋地涌动着一种东西,叫
      自豪。
      
          下学期的课本也很快学完了,还学什么?
      
          王能智发现:探究性学习必然导致学生的目光和兴趣越出书本。于是他引入校
      外实践活动。
      
          比如提出一个问题,石景山到底是山还是丘?
      
          王能智说:“我看是个孤丘。”
      
          李丽是个女孩,叫起来:“不对吧!”
      
          可是,究竟是,还是不是?李丽与4 个同学决心去测量石景山的高度,因为只
      要能测出它的绝对高度大于500 米,在地貌学上就不能把石景山判为丘陵。
      
          这一代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被功课捆在教室里,现在上地理课不必死抱
      课本,可以按自己的选题到野外去透透气,他们的身心都像小鸟那样飞翔起来……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就在我们的心窝里……”他们唱着歌飞向大自
      然。
      
          但是,初一学生毕竟知识有限,站在石景山下,要测量它的高度,石景山绝对
      是个庞然大物!从哪儿下手?想了各种办法,最后学会了用经纬仪,测出石景山超
      过了500 米,他们就飞回来了。
      
          “王老师,您错了,石景山是山,不是丘!”
      
          王能智笑了,自己错了没关系,学生们对了,你看他们多快乐!
      
          学生们还带回来一个问题:“我们爬到了山顶上,发现山顶有一口井,用50米
      的皮尺缒着石块去量,到不了底。从岩层看,那是岩石构成的山,在岩石上凿那么
      深的井,怎么凿,谁凿的?”
      
          这是一个挺大的谜。
      
          王能智跟学生去看了,果然有一口深井。
      
          “哎,快来看,这儿有建筑的遗迹!”有同学叫起来。
      
          “再找,看看还有什么。”
      
          又在杂树丛中找到几块残破的碑石,拼对起来。应该拍照下来!可是没有照相
      机。
      
          “我回去拿!”一个男孩自告奋勇。
      
          “别。”李丽说,“再来,天就黑了,下次吧!”
      
          学生们自己有主见,王能智很高兴。
      
          等不到下一节地理课,学生们星期六下午就去把碑石拍照回来了。拿到文物部
      门去请教,鉴定为碑和井都是明代的,山顶曾经有个寺庙,井是和尚打的。文史资
      料也说,石景山早先叫“石经山”。那“经”是指佛经。
      
          “可是,那井到底有多深?”这个谜仍然紧紧地抓住同学们。有什么办法测量
      吗?王能智说,可以测算。
      
          怎么测?
      
          用物体的自由落体回声原理去测算。
      
          这是啥时候的课呀?
      
          高一的《物理》。
      
          那我们怎么会呢?
      
          向物理老师请教呀!
      
          我们能行吗?
      
          试试!
      
          他们学会了,测出井深是146 米。他们惊讶不已,至今也不明白,那些明代的
      和尚是怎么凿出这口井的。
      
          这件事情还可以引起以下思索:在卷子上解答本年级的数学、物理问题,为什
      么还常常出错,而用高年级的物理知识去解决一个“深不见底”的井深问题,怎么
      竟不是那么难呢?你是否发现,在卷子上,其实有出题老师故意设下的陷阱,而在
      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人们并不会考虑走那些弯路,只会考虑用怎样简便而又可靠
      的方法去达到目的。
      
          他们写了一篇文章《石景山上的古井》,报纸登了,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也播了。
      这组同学像中国女排运动员那样把手叠在一起,说:“太幸福了!”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