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思索——永远不要对自己的孩子失望
      
          建立在工业生产力之上的教育,检验方式亦如检验产品那样通过考试来选拔。
      选拔的另一面即淘汰,为了不被淘汰,就要拼搏。此种拼搏主要是陷入“应试”的
      拼搏。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青年的上大学率到20世纪末也只有10%。经十多年拼搏后,
      许多家长说:我那孩子是我们的一个失败。许多孩子说:我是我爸我妈的一个失败。
      由于考试制度的庄严神圣,加之人们普遍认同考试在当今相对还是公平的,这就使
      许多落选的孩子在艰苦拼搏后自我感觉到——我笨。我们的教育,大家辛辛苦苦,
      难道是要使这么多学生最后认识到“我笨”?
      
          不是不要考试,而是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现行教育中的“选拔功能”为“造就功
      能”。不改变,就很难改变“差生”们很早就“自我定位”。而“差生”与“差生”
      扎堆则是孩子们的“群体自我定位”,导致许多孩子很早就自我放弃。教育不能以
      损失“大多数”为代价,教育要找到更有效的“为所有学生服务”的道路。
      
          今天,科技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文化产业化、体育产业化,乃至教育产业化,
      都在呼唤多种知识的激荡交融,许多领域都有许多不需要科技天才去完成的工作,
      需要多种多样兴趣各异、才能各异的人们在我们“犁下有深土”的国度里找到谋生
      的位置,缔造新时代的五彩缤纷。
      
          究竟有没有笨的孩子?究竟谁家的孩子该被淘汰?我认为,一个能把小学读下
      来的孩子就已经不笨。没有笨的孩子,只有兴趣不同,需要朝着富有个性特征的方
      向去发展的孩子。
      
          前面说到的那个初三孩子,他即使不想学了,也不是没有优点。他想当警察,
      考职高,是因为他怕考高中、考大学失败,他不想失败。这不想失败,便是还渴望
      成功,渴望在别的道路上成功,这就是“上进心仍在”。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可以做到最好。这最好的标准并不是成为牛
      顿或上哈佛,而是找到一条最适合这个人发展的路,亦即“对自己来说,争取成功
      的把握性最大的路”。在这条路上发挥得淋漓尽致,那就是最好!
      
          这样说,也不是说这个初三孩子就不适合考高中考大学了。他才十四五岁,他
      目前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我们的教育用一遍遍重复操作的超负荷知识量挫伤甚至扼
      杀了他的信心。必要的信心尚未建立,阻碍了他学习能力的发挥,怎么知道他不会
      学习呢?
      
          事实上,多数考试受挫的学生并非不聪明。爱因斯坦在学生时代就不是一个能
      考出高分的孩子,甚至有几门功课不及格。他成名后,记者在采访中向他请教:
      “声音的速度是多少?”他说:“我不知道。”记者疑惑。倘若爱因斯坦说:“我
      不会在脑子里记一些从书本中能查到的知识。”我想,爱因斯坦在我们的考试制度
      下,恐怕也是个落榜生。
      
          没有笨的学生,只有笨的教法。这话也许永远是对的。
      
          一些不循规蹈矩的学生,往往可能潜伏着更大的创造力。这些学生可能特别不
      适应现在这种教育方式,而显得成绩不好,以至被淘汰。
      
          那个初三孩子自信心缺乏,但自尊心并不缺乏。
      
          母亲会说:“我那孩子满不在乎,一点都不懂得想。”其实,孩子那满不在乎
      的样子大多是装出来的。是他对自尊的自我保护。因为他受的刺激已经太多,自尊
      心几乎是他最后的一道防线。这自尊心很强,又很脆弱,已经非常需要家长精心保
      护了。
      
          几乎所有家长都爱拿别人孩子的优点跟自己孩子的缺点比。其实,这是很忌讳
      的。许多孩子都说:我的父母并不喜欢我,更喜欢别人的孩子。
      
          “连我的父母都不喜欢我,我自己也讨厌我自己。”当孩子说这话时,自信心
      已经很受打击。许多孩子也说,父母夸他一句,“会美上几天。”而损他一句,也
      会对他损伤很久。
      
      
      
          我看到一则这样的故事:1975年母亲节,比尔·盖茨给母亲寄了一张问候卡,
      这年他在哈佛大学读二年级,他在卡上写道:“我爱您!妈妈,您从来不说我比别
      的孩子差,您总在我干的事情里寻找值得赞扬的地方,我怀念和您在一起的所有时
      光。”比尔·盖茨从母亲那儿得到了什么?得到了一份可能被许多母亲忽视的东西
      ——赏识。
      
          应该赏识自己的孩子,赏识不是一般地对孩子的鼓励或赞扬,而是要真正认识
      到自己孩子的才能和所做的事情的价值,并予以充分重视和赞扬,由此支持孩子按
      他所喜爱所擅长的方向发展,而不是按父母的愿望去发展。不论孩子眼下处于什么
      状态,永远不要对自己的孩子失望。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