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压力,还是压力
      
          访问了张逸民院长后,我去访问了京源学校。
      
          它坐落在石景山鲁谷开发区,是王能智老师的“实验田”之一。这是一所集婴
      幼园、小学、初中和高中于一体的寄宿学校,1996年建立。
      
          当年开学不久,有学生跳起来在崭新的白墙上踩了一个鞋印,校长和书记做出
      一个决定:全校学生排队去参观那个“鞋印”。
      
          于是有家长来信说,学校的任务是让孩子学习好,你们组织参观那个鞋印也就
      行了,还组织讨论,那不是占了学习时间吗?甚至问:“你们是学校还是党校?”
      
          学校让学生每个星期一做大扫除,有的学生弄脏了衣裳,鞋也湿了。又有家长
      来信问:“孩子在你们学校,是学生还是清洁工?”
      
          学校开展“双语教学”,就是也用英语讲课,有家长来信说:不要这么教,因
      为用英语讲不如用汉语讲得透彻,这么讲将来是会影响高考的。
      
          在京源学校,我认识的第一人就是在前面那个座谈会上已经见到的曹彦彦。某
      天上午,在她的办公室,我们再次见面。
      
          下课铃声一响,她的办公室就来了许多学生,总围在她那台电脑旁……这时刻
      她的办公室实在不像个副校长办公室。曹彦彦并不在意,好像早就习惯了。
      
          她大约是北京市最年轻的副校长之一,1971年出生,内蒙古呼和浩特人,母亲
      也是教师。1993年她22岁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到北京石景山某中学教地理
      后认王能智为师,29岁任京源学校副校长。
      
          她的办公室依然人进人出。她刚才说到家长们参与意识都很强,对我们教学的
      一举一动监督得很厉害,现在她接着说:
      
          “孩子还在小学一年级,家长们都高瞻远瞩地看到了高考。每个家长都关心孩
      子当前的考分,我们每个学期结束也发分数条,好像教育的成果最后就体现在分数
      条最后一栏的总分上。
      
          “你们学校有厌学的孩子吗?”我问。
      
          “有。压力对学生、对老师都普遍存在。”
      
          “你是说压力与厌学有关?”
      
          “这好像不单单是我们教育领域的问题。家长下岗,邻居某个大学毕业生找不
      到工作,都会让初中生感到压力。压力对学生好像无孔不入,单靠我们来改变,很
      难很难。”
      
          曹彦彦还说,有位母亲讲,当你听说清华、北大的学生还没毕业用人单位就预
      订了,可从一般的大学毕业,到人才市场还没开口,人家一个牌子立那里,叫你
      “免谈”,你啥感觉?现在你不使劲督促孩子,他还小,知道什么?等知道就晚了。
      不是说“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吗?于是,家长们感到督促孩子不够,就督促
      学校。
      
          上课铃声响了,学生们又潮水般地退走了……望着静下来的办公室,我说,我
      想接触一下你们的初中生。
      
          她说,好呀!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