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禅让的政治谎言(1)
      
          最早对尧舜禅让提出质疑的是魏文帝曹丕,他在接受汉献帝“禅让”后脱口而
      出了一句话:“舜禹受禅,我今方知。”在政出于曹氏的现实面前,当了多年政治
      傀儡的汉献帝,再也无法与没有道德包袱的曹丕并立于世了。曹丕以己心度舜禹之
      腹,一下子就击碎了尧舜禅让的美丽政治神话。
      
          一部有别于正统的异类史书《竹书纪年》也支持这种说法:“昔尧德衰,为舜
      所囚。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直说就是,舜发动政变,囚禁了帝尧和太子丹朱,夺取了帝位。舜一上台就进
      行政治肃反,迅速铲除忠于帝尧的政治势力。透过《尚书》的正统文字,我们依稀
      还看到这之中的残酷和恐怖:“尧使舜嗣位,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流共工于幽
      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服。”在演了受禅的
      一出戏之后,舜就迫不及待地诛杀了忠于帝尧的前朝重臣,用杀猴给鸡看的策略,
      来警告任何敢质疑其权力合法性的异见人士。也只是在这种屠杀的恐怖之下,天下
      人才被威服。《尚书》的意思很明显:“四罪而天下服”—如果不采取这种非常而
      坚决的手段,如果不放弃妇人之仁,也就是说,不对帝尧的“四大护法”下重手,
      则天下是不能服的。现在让我们剥下儒家描在舜身上的美丽文饰,看看真实的舜到
      底是什么样的人。我们都知道,舜起自田间,躬耕历山。一个乡下的穷孩子,在和
      平年代又怎么能有那样大的造化呢?从一个普通村民,数十年间竟能先娶帝尧二女,
      成为朝廷重臣,再为摄政王,最后践天子位。这不能不说是个异数,也不能说舜没
      有过人之处和独得之秘。
      
          在和平年代,获得政治地位自有它的一定程序,比不得乱世,王侯将相多出于
      草莽。因此,和平于小百姓是福气,但于政治野心家却不能不说是个限制。但对于
      真正有手段的政治高手,和平未必就是障碍。我们知道,科举时代通过考试获得进
      身之阶;在科举之前,选拔官员是征辟。所谓征辟,就是朝廷听说某人有贤名,就
      下诏调他为政府效力,就是让他出任官员。因此,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要想进入
      政治轨道,就不能默默无闻,就必须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可是怎样才能博取名声
      呢?无非是德行或才能出类拔萃。但以才能显名于世,不如用德行获得名声来得快。
      因为,才能要到为官用事时才会看出来,可德行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表现,所谓大德
      只在细行,每一件小事都可以彰显一个人的高尚品德。所以呢,世上有志“兼善天
      下”、等待朝廷征辟的人,就在德行上猛作功夫,不是以隐逸山野来彰显自己淡泊
      名利的高行,就是以事亲至孝来获得孝子的美名,或者以仗义疏财获得一方善人的
      荣誉称号。这在征辟制度实行得比较积极的汉代最明显。
      
          舜的独得之秘就是他的做秀功夫一流。舜所以被帝尧征辟用事,就在于他在德
      行和才能上都获得了非比一般的社会声誉。他在隐逸、孝行和才能上都下了一番功
      夫。他首先在孝上着力,不过这也得力于他全家的配合,他们甘当负面的配角,为
      了舜的政治崛起,落下千古骂名。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话,那舜的“军功章”上怎
      么着也有他父母和弟弟的一半。史载舜“父顽母嚣弟傲”,他的父亲、继母和异母
      弟,为了杀害他,费尽了手段。这里有些让人不明不白,舜家并没有多少财产,舜
      在家庭里面的对手为什么屡屡要对他赶尽杀绝?甚至更不可思议、不合情理的是,
      在舜已经做了帝尧的女婿之后,他的家人还在继续进行对他的种种谋杀活动,在舜
      修谷仓时火烧谷仓,在舜穿井时落井下石,种种都志在杀之而后快。虽说有后妈就
      有后爸,但舜的父亲也未免太冷酷无情了吧。要说杀舜是他弟弟象为了独得家产,
      但在舜贵为驸马后,对于自私的象来说,攀附哥哥比杀害哥哥更能获得利益。儒家
      的史书对此有一个解释:象在这时候之所以还企图谋杀舜,是为了兄终弟及,继承
      舜的琴和两个如花似玉的公主嫂子,自己做帝尧的驸马。这种说法很牵强,因为杀
      害驸马的政治风险太大了。试想,舜的非正常死亡,最大的犯罪嫌疑人只能是象母
      子,因为之前他们就有种种对舜不善的恶名传于外。象难道不明白,骄傲的两位公
      主会跟杀夫仇人结婚吗?她们会放过杀夫之人吗?以人心度人心,无论君子还是小
      人,规避危险是一样的。因此,正史关于舜与其家人的恩怨,不是执掌政权的舜的
      创作,就是他们合演的双簧。
      
          但创作也好,双簧也好,反正舜通过它获得了孝子的美名,这才是最终目的。
      有了孝子美名后,舜就在历山地面上轰轰烈烈地演绎起他的德与能。他与老百姓打
      成一片,以至他到哪里,老百姓跟到哪里;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舜一到就迎刃而
      解;老百姓发生纠纷,也都找他均裁,他一裁还无有不服。当然,这也都是后来舜
      的御用历史学家所言。总之,他的名字很快穿越历山,上达天听,于是就被朝廷征
      辟,入朝用事。舜到了帝尧的朝廷,很快得到帝尧的欢心。帝尧末年,灾害频仍,
      “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共工、鲧、欢兜等一干名臣此时都在朝用事,
      这些人都是舜的前辈,舜想有所为,不能越过他们。但他们都没有舜的一个有利条
      件,那就是,舜是驸马,是帝尧在丹朱之外最信得过的人。也许就是因为这份相信,
      尧晚年不问政事,沉迷修道,对舜的奏请一概是圈阅同意。在舜用事二十年之后,
      朝廷早已物是人非,昔日英华未经秋而凋落,舜之羽翼已成。政出于舜而不在尧,
      帝尧大权旁落后终被幽禁深宫,太子丹朱也被另处囚禁。但老奸巨猾的舜并没有马
      上取代尧,他只是摄天子政,在做了八年摄政王之后才惺惺作态一番,假意归政丹
      朱,但据说由于老百姓不同意,他才勉勉强强地登上帝位。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