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的“妇人之仁”(2)
      
          翻翻史书,有个有趣的现象,所谓英明君主(尤其是开国之君)的嗣子多数比
      较懦弱。除了遗传和环境的因素,马上得天下的君主,为了表示自己不是马上治天
      下,往往请饱学宿儒来给嗣子当老师。教着教着,就被“教坏了”,真个“恭敬慈
      爱”起来了。在英明君主自己,他很清楚天下究竟是怎么来的。“仁”这个东西,
      是用来让最大多数观众看的,要是独独自己信起来,就糟了。眼见儿子居然被教傻
      了,怎能不一肚子气。嬴政看不惯扶苏,刘邦受不了刘盈,刘彻讨厌戾太子,原因
      就在此。元帝刘示做太子时,有一次谈话中,说父亲持    刑太深,宜用儒生。宣
      帝变了脸色,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德教,用周政乎?”
      他狠狠骂了一顿儒生,哀叹道:“乱我家者,太子也!”—这话,说得再明白不过。
      这可不是儒学的错,是儒生的错。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本就是一个都不能少。
      
          然而,话又说回来,在缺乏有效约束机制的情况下,社会的安定有赖于统治者
      的治国理念,推行“仁政”,不管其动机如何,对被统治者都是一种让步,相对而
      言百姓得到的好处多一些。即使刘邦是个流氓,项羽是个贵族,落到刘邦的手里,
      比落到项羽的手里要好。太史公深明此理,所以人格上,他隐隐推崇项羽;可是治
      天下,他以为还是刘邦强点。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