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岌岌举步维艰(1)
      
          《大浪淘沙》已经被定调为“严重歪曲革命史实”的“反革命”影片和“十大
      毒草”影片之一,被迅速查封,不准公开放映。导演伊琳被剧组某些风派人物揭发
      批判,其实这部与陶铸本人丝毫没有关联的影片,却硬被说成是为陶铸歌功颂德、
      树碑立传。导演硬被说成是陶铸暗授机宜的内线人物,惨遭批斗。“文革”运动轰
      轰烈烈、大张旗鼓地开始后,身体瘦削羸弱的伊琳卧病在床,他当时受到的严重打
      击,使他的身体健康遭受到了极大的摧残,体重还不到一百斤。可是,当权领导和
      造反派却全然不顾,冷酷无情地把骨瘦如柴的伊琳,还是赶到了英德劳改茶场,去
      接受重体力的劳动改造。直到1972年的秋天,伊琳才得以返回厂里,但厂里坚决拒
      绝接收组织关系,其档案只好暂时放在省文化厅。情形有所好转后,伊琳强烈地表
      示在厂工作的愿望,并亲自主抓了描写叶挺的《白马将军》和《革命母亲李丽英》、
      《横空出世》等剧本,都因各方面的排斥,而未能搬上银幕。但他还是壮心不已,
      帮助导演刘欣拍摄了根据《渔岛之子》改编的儿童故事片《小螺号》、指导于得水
      导演了粤剧戏曲片《沙家浜》等。1979年,蔡辉厂长传达上级的命令,任命伊琳担
      任珠影厂副厂长,此时,已经64岁的伊琳已在“文革”中折磨得身体难以支撑,当
      罗戈东副厂长前去看望重病在床的伊琳时,他激动地抓住罗厂长的手说: “我们曾
      经去上海找朱道南、于炳坤,修改《大浪淘沙》的剧本,现在总算有了结果,我们
      再来一次合作,再拍一部故事片。”这是伊琳投入工作激情的自然迸发,也是他的
      临终遗愿。当年11月27日,瘦弱的伊琳便告别了人世,姗姗来迟的任命,最终使伊
      琳抱憾而去。
      
          一部《大浪淘沙》,一段中国电影在残酷年代中的曲折史。然而,电影艺术的
      步履,却永远是那么的匆忙而奋进!
      
          荒诞岁月里的七部重拍片
      
          在电影界,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大凡一部相同题材、抑或是同一部影片被反
      复重拍,其主要原因莫过于该影片为根据传世名著改编而成,具有不衰的生命力,
      所以常拍常新。
      
          然而,在我国影坛的“文革”后期,在那段不堪回首的荒诞岁月里,却有7 部
      影片再次重拍,其咄咄怪事,前古未有,前所未闻……
      
          早在“文革”伊始,江青为了达到个人的野心,就气势汹汹地从文艺战线开刀,
      一方面全盘否定“文革”前17年电影事业的繁荣和取得的辉煌成绩,一方面又为了
      树立所谓的样板,盗名窃誉,把众多戏曲、戏剧艺术家潜心创作、早已形成并公演
      数年的现代京剧和芭蕾舞剧,通过严格的政审和精心挑选,不遗余力、精心炮制拍
      摄出《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5 部
      京剧以及《红色娘子军》、《白毛女》2 部芭蕾舞剧。另一个被列入第一批“样板
      戏”的是由交响乐《沙家浜》、钢琴伴唱《红灯记》、钢琴协奏曲《黄河》三段组
      成的舞台艺术片,统称为“八个样板戏”,以及“六京两舞”,即《龙江颂》、《
      红色娘子军》、《杜鹃山》、《平原作战》、《磐石湾》、《红云岗》6 部京剧和
      《沂蒙颂》、《草原儿女》2 部芭蕾舞剧。
      
          “文革”后期,“四人帮”集团加紧篡党夺权的步伐,还继续出炉一些如《欢
      腾的小凉河》、《春苗》、《反击》、《决裂》、《一月的汽笛》、《千秋业》、
      《盛大的节日》、《金钟长鸣》等一批故事影片,为其政治需要进行挖空心思的人
      工图解,愚民说教。就在这种政治高压和恐怖笼罩下的电影界,又继续出现了7 部
      重新拍摄的故事片,它们分别是《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平原游击队》、
      《万水千山》、《年轻的一代》、《青松岭》、《战洪图》,这些早在“文革”前
      17年就已经拍摄并公映过的影片,在“四害”横行之时又重新进行了二次拍摄,其
      中除了《年轻的一代》、《青松岭》、《战洪图》这三部影片为当代现实题材,而
      被政治气候所利用,强行与政治挂上钩之外,剩余4 部均远离时代,分别为不同革
      命战争时期的题材。这些影片的重新拍摄,其中人力、财力、物力的大量浪费,编
      导演主创人员和摄制组被迫重复劳动、耗费心血,还有在广大观众中产生的对重复
      拍片的种种议论和不满,不难看出当年“四人帮”之流为了政治的需求,那种黔驴
      技穷的狼子野心。
      
      
      
          提起《南征北战》,人们都知道195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黑白故事片和1974
      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彩色故事片。这部影片以解放战争中的国共较量,热情地
      歌颂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和人民军队的战无不胜。老片
      的编剧沈西蒙、沈默君、顾宝璋,导演成荫、汤晓丹,新版的编剧不变,导演之一
      的汤晓丹换成老片的副导演王炎。前者的主演中,师长由陈戈扮演,高营长由冯扮
      演,赵玉敏由张瑞芳扮演,敌张军长由项扮演,敌参谋长由白穆扮演。后者的主演
      中,师长由王尚信扮演,高营长由张勇手扮演,赵玉敏由俞平扮演,敌张军长由王
      培扮演,敌参谋长由葛存壮扮演。在这里所说的就是人们印象很深的敌张军长的扮
      演者,老版的项以扮演反派人物、国民党高级军官著称; 而“北京人艺”的王培扮
      演新版的同类角色,给观众的直觉却是懦雅有余,凶悍不足。当然,这里面融进了
      “脸谱化”的创作倾向和当时观众爱憎分明的心理因素,以及朴素的阶级情感所产
      生的观感效应。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