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对象的获取与伦理规则
      
          按着上一章定义的“多性伙伴行为者”的标准,本研究主要通过两个方法获取
      研究对象:
      
          方法一:由熟人入手,进而采取滚雪球的方法。首先从我已经掌握并熟知了一
      些多性伙伴行为者(包括研究者的熟人和朋友)入手,他们在接受访谈后再介绍他
      们的朋友接受访谈。这得益于我从事学术研究之前的工作经历,那时我作为一名作
      家出版过二十多本两性论著,在多家报刊开设有情爱与性爱的咨询栏目,每个星期,
      我都会收到几封读者的咨询信件,就他们的感情困惑向我咨询,而其中又以女性为
      多。对于每一封来信我都在当天回复,尽可能地义务帮助他们度过情爱困窘期,几
      年间回复的信件已达七十多万字,因此很积累了一些“人缘”,一些人成为我的朋
      友或熟人。在我做这项调查的时候,他们便当然地成了我的受访者。
      
          比如,早在此研究开始前7年,F07便读过我写的书,并在3年前找到我,
      咨询她的情感困扰,在咨询中更是本着“有病不忌医”的原则倾诉其私人经历。长
      期的交往中相互了解颇深,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和朋友情谊,不仅认真地接受了此项
      研究的访谈,还介绍了自己的两位男性朋友接受访谈。
      
          方法二:研究者在互联网的BBS上公布征求支持此研究志愿者启示,访谈那
      些主动发信给我表示愿意支持此研究的志愿者。关于这条途径下面会有专节的讨论。
      值得注意的是,看到启示后主动给我写信来的受访者中,不少于三分之一的人也曾
      是我的读者,他们原本对我的了解对他们最终决定接受访谈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为保证访谈效果,访谈地点均选取在单间的茶室或咖啡屋,以确保不受外界因
      素干扰,受访者可以放心接受访谈。访谈坚持一对一的原则,即只有一名访谈者与
      我面对。每人访问通常是一次,只有一个人访问了两次, 这样做是避免受访者多次
      接受访问必然带来的厌烦感。每次访问费时在三小时至四小时。
      
          每位受访者在面访之后,均以电子信件或电话的方式进行了至少一次回访,绝
      大多数人进行了两三次信件或电话的回访。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仍然对其中四五个
      人进行了电话访问,以补充材料。
      
          为减轻受访者的心理压力,访谈时原则上不使用录音机, 只做笔录,来不及记
      录的则只记提示并在访谈结束后立即补记。只对个别心理素质极好,或极熟识的受
      访者,在确认录音不会影响访谈效果的情况下,才使用了录音机。
      
          研究者有义务让每一个受访者都是在对接受访问的目的、其谈话可能被引入的
      方式、可能会造成的后果与研究者拥有同样信息的背景下进行。即,保证受访者拥
      有绝对的知情权,是在他充分了解研究目的,愿为人类性学研究做出贡献的情况下,
      成为此研究的受访者的。
      
          因为研究课题的特殊性,对研究者的另一个重要伦理要求便是“不介入”原则,
      即绝不与受访者发生涉性私人关系。这是此项研究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但不发生
      涉性私人关系并不等于说不发生私人友情,我认为后者有助于访谈与研究的深入进
      行。
      
          比如,我与一位女性受访者相处的比较熟了,她在来信中开玩笑地谈及两人间
      的关系,我同样以玩笑的方式回复:“我只说过要报答你,可没说过要以身相报哟,
      哈哈。不和研究对象上床,这是研究者所必遵守的规则。”那个聪明的女孩子回信
      说:“这样说来,研究结束后,就可以和研究对象上床了?”我又回复道:“我没
      有告诉过你吗,我准备对这组研究对象进行常年的跟踪研究,也就是要研究三四十
      年呢!”……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