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尔到达后开始了工作(2)
      
          上一次他来美国,带来的是裂变的信息。这一次,他给人们带来的是关于原子
      弹的互补性的理念。
      
          据奥本海默说,玻尔的这个理念给人的启示,与听到卢瑟福发现原子核后的启
      示是相同的。
      
          奥本海默的理解是准确的。
      
          在伦敦,在洛斯阿拉莫斯,玻尔一直在努力,他要找出原子弹的革命性后果。
      他找到了。现在,他想把自己的理念告诉可能对此采取行动的国家首脑,首先是告
      诉罗斯福和丘吉尔。3 与法兰克福特的约定
      
          1943年12月间,在他首次去洛斯阿拉莫斯之前,他和奥格住在华盛顿的丹麦大
      使馆。在一次小型招待会上,他再次见到了美国最高法院助理法官费利克斯·法兰
      克福特。这位法官身材矮小、聪明、生气勃勃,他出生于维也纳,是个好争论的、
      信奉犹太复国主义的犹太人。他自然已经是美国人,是个热情的爱国者,罗斯福的
      密友,也是总统的长期顾问之一。
      
          1933年,在英国,玻尔为救援学术界移民事项曾经见过他,两个人建立了友谊。
      1939年玻尔访问华盛顿时,法兰克福特刚提升到最高法院,现在,他们又重叙旧情。
      
          在那次招待会上,两人没有机会谈很多的话,法兰克福特离开时,邀请玻尔确
      定时间到最高法院去,与他共进午餐。这使玻尔意识到自己的这位朋友将有话要讲。
      
          1944年2 月中旬,玻尔从洛斯阿拉莫斯回到华盛顿,他和法兰克福特如约共进
      午餐。他们先是山南海北,丹麦的近况,战争的可能进程,英国帝国的状况……德
      国的必败……法兰克福特以为玻尔会向他吐露一些有关这次访美的目的,从而把话
      引到主题上去,可没有。
      
          这样,只好由他先来起个头了。
      
          尽管是躲躲闪闪的,法兰克福特说,他曾听说过一个他称之为“X ”的计划。
      他向玻尔解释说,这是他从“某些著名的美国科学家”那里听到的。
      
          其实,这法兰克福特没有讲真话。实际情况是,一个曾经在劳伦斯手下工作的
      年轻科学家,由于与工程承包商杜邦公司闹矛盾,曾打通门路,找到法兰克福特和
      罗斯福夫人,向他们控诉了这家公司。这样,法兰克福特便从他那里了解到存在着
      一个X 计划,对这个计划的意义,连听带猜,也便略知一二。法兰克福特知道玻尔
      的研究领域,他猜想玻尔访美肯定与X 计划有关。法兰克福特盘算着,如果猜对了,
      玻尔教授真正参与此事,玻尔就会看出他对这个计划是知晓的。
      
      
      
          玻尔听了法兰克福特讲后,摸不清对方的真实意图,对法兰克福特也就含含糊
      糊、闪烁其词地应付。但不久,两个人就都明白了。他们俩都如此长期和如此深刻
      地受到希特勒主义的威胁,又如此深深地参与共同的事业,怎能丝毫不向对方透露
      一点真情来讨论讨论X 计划的含义呢?
      
          就这样,一个大名鼎鼎的法学家,另一个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家,一举清除了中
      间存在着的微弱障碍。
      
          于是,玻尔向法兰克福特表示,他深信“X 计划”可能成为人类最大的福利之
      一,或者,可能成为最大的灾难。
      
          玻尔所讲的“可能成为人类最大福利之一”,指的就是他的“原子弹的革命性”。
      
          讲到这里,法兰克福特说,他了解罗斯福总统,深信总统会很赞成玻尔的想法。
      
          这样,玻尔最终找到了他的一个传话人。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