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美国化?
      
          如果美国人想与我们星球上共同生活的60亿人民保持一种健康的关系,我们就
      需要了解那些人都是谁,他们是如何生活的,他们的观念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持
      那样的观念。这不是一个施舍的问题,而是一个自身利益的问题。美国或许能受到
      两个大洋的保护,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军事大国,然而现在我们已经意识到,
      我们并不是强大到无懈可击。在这个日益变得不平等的世界里,美国地位是位于世
      界的顶层。在当今,占整个人类45% 的人每天仅靠2 美元来维持生计。在这种状况
      下,是不可能实现和平与繁荣的,正如美国中央情报局(CIA )本身警告的那样—
      —2000年一位情报局的记者曾经预言:“一些群体感到落后了,因为不平等造成的
      差距在日益扩大……,这种现象孕育了政治、种族、意识形态和宗教的极端主义,
      陪伴它的常常就是暴力。”这种预测恰恰在“9 ·11”事件中得到应验。
      
          当然,外国人也需要更好地了解美国,因为其利害关系也同等重要。200 多年
      前,托马斯·杰斐逊就写下了这样的话:“每个人都有两个国家:一个是他自己的
      国家,另一个是法国。”今天,地球上每个人的第二个国家就是美国。当今世界正
      在变得越来越美国化,每一位经常旅行的人都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新闻媒体所
      谓的全球化,实际上主要是指美国化,“9 ·11”事件并没有丝毫减弱这种趋势。
      然而,亲近并不等于理解。虽然,今天在经济与技术领域,美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
      的交往日益扩大,他们常常是相互敌视,彼此之间仍然互不理解。
      
          外国人常常纳闷,美国怎么可能一方面如此强大,而另一方面又如此天真?美
      国不了解外国的状况、外国的民族和语言,又怎能如此肯定地说,它知道每个人都
      最需要什么东西呢?它的国民是如此的坦率和慷慨,而它政府的对外政策怎么能够
      如此飞扬跋扈?为什么当它政策实施的对象发泄牢骚,甚至发动恐怖攻击时,它才
      会感到震惊?
      
          有什么理由能解释美国的乐观主义,和它那充满激情与活力四射的精神,以及
      它所不断追求的意志,还有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小说中所描
      述的那盏“绿灯”呢?美国能把人类送上月球,能把整个图书馆储存到一张计算机
      芯片上,却仍然在公共学校里面常常为进化论的教学问题而争论不休,而且几乎弹
      劾了一位有婚外恋的总统。这一切的一切怎么可能呢?美国人在物质上如此富有,
      但又为什么缺乏维系家庭和社会的纽带呢?为什么到处充满了节省时间的高效设备,
      却常常感到精神紧张,从而匆匆忙忙?美国产生了推动社会进步的灿烂文化(例如
      爵士乐和摇滚乐的优雅的曲调),引起社会共鸣的道德标准与环境保护主义。这样
      一个国家又怎能滋生出无数空虚的名声、毫无价值的暴力以及奢侈而享乐的人呢?
      
          一个以充满机会而出名的国家,怎么能够日益滋生出一个美国梦想残酷破灭的
      下层阶级?世界上最值得骄傲的民主又怎能败落为混乱和腐败,由此玷污了2000年
      的总统竞选?那个不体面的插曲,是否是美国即将走向衰退的预兆。此时难以形容
      的“9 ·11”事件,是否又加速了它的衰退?或者说,美国是否能够再次成为被罗
      纳德·里根曾经骄傲地形容为“一座山岗上的明珠城市”呢?
      
          这些都是很难回答的问题,一些美国人根本不愿意去面对它们。他们认为,美
      国已经开战,任何随便发表评论、不听从总司令指挥的人,都将被送上下一班去巴
      格达的飞机。“9 ·11”事件之后,曾经有段时间,那种可以理解的爱国主义浪潮
      发展成了一种不恰当的高傲情结:坚信美国人天生就比他人勇敢,有同情心,并且
      慷慨大方,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是美国人”。有一本书的标题就是这样写的:正
      是这种精神,鼓舞着纽约市的消防队员们,勇敢地冲入世界贸易中心,投身于正在
      燃烧的火海,将一个个受害人救到安全的地方。这么说来,似乎其他国家的消防队
      员不会这么勇敢,没有这样的奉献精神。
      
          就本人而论,我认为我们的国家是强大的,足以洞察到自己的优点以及缺点,
      从而有益于进步。对于那些坚持一定要谴责我为美国的败类的那些人,我在这里要
      做出明确的回答,其目的仅仅是要事先消除一种诽谤,这种诽谤很可能被恶意地用
      来查禁这本书。我觉得,我不仇恨美国,我热爱美国。作为一名作家和新闻记者,
      能生活在这片产生世界上第一部宪法修正案的土地上,我感到很幸运,我仍然对美
      国的缔造者与理想者充满敬仰;225 年之后,他们继续为鼓舞人心的理想而奋斗,
      引用杰斐逊庄严的誓词,即为了生命、自由和幸福而奋斗。
      
      
      
          然而,我担心的是,美国已经偏离了它的最终理想。“9 ·11”事件使我们的
      人民生活在一种恐惧之中,又处在齐心协力应付危机的状态。当我们再一次面对事
      实,我们会发现,在本·拉登的轰炸员满怀仇恨地执行任务之前,我们的国家就已
      经处于一种危机之中。我们在政治上,是生活在一种几乎是名不副实的民主之中。
      我们的政府教导其他国家的人如何积极竞选,然而我们自己的大多数国民却不投票。
      放弃这个基本公民权的部分原因,可以追溯到人们的自满心理,即富裕生活可以自
      然延续下去。但是肯定还有另一个原因,即人们的疏远感:许多美国人确切地感觉
      到,这是一个被富人和有权人控制的政治体系;我们的经济也没有太多地反映出我
      们对民主的渴望。亚力克西·托克维尔在1831年的经典著作《美国的民主》一书中,
      曾经祝贺我们有了一个“大的革命将变得更为稀少”的国家。因为按照他的观点,
      我们的平等是一个根深蒂固的趋势。如今,美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富人过着豪
      华奢侈的生活;而穷人和中产阶级却注定要埋头苦干,即使再努力也赶不上去。同
      时,在我们的对外政策中,我们标榜我们始终代表着自由,我们通常所做的情况也
      确实是这样的。然而,实际上我们很可能是事与愿违,扮演了无耻的伪君子的角色,
      因为我们支持的是那些背信弃义的独裁政府,他们维护我们美国的既得利益,颠覆
      那些不考虑我们利益的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政府。
      
          美国做了许多值得骄傲的事情,但是也留下了一些遗憾。我们美国人,为什么
      对这一客观事实感到难以承认呢?假如我们勇敢地面对这个十分正常但又非常正确
      的事实,我们将会与我们的邻居相处得更好,否则将会朝着截然相反的方向发展。
      坚持对我们的过错装聋作哑,或者视而不见,而将任何敢于指出我们错误的人统称
      为国家的叛徒,这种做法是十分错误的。不要以为,你叫喊的声音比别人大,就可
      以掩盖一切真相,反美的活动也会就此罢休,事实正相反,很可能会愈演愈烈。如
      果要从“9 ·11”事件中汲取教训,其中第一个教训就是要认识到,当今世界上根
      本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无懈可击的;另一个教训无疑就是,美国再也不能忽略世界
      上其他国家对它的态度了,尤其是在听到反面的言论时,更应该如此。
      
          这里,我提供一下本书的叙述体系。本书共分为10章,每一章都围绕着外国人
      对美国的看法引出一类对话,而他们所谈及的下列话题,又常常是为美国人所免谈
      的:
      
          1.  美国的视野狭窄,以自我为中心。 
      
          2.  美国很富有,令人兴奋。 
      
          3.  美国是自由的土地。 
      
          4.  美国是一个帝国政权、虚伪、盛气凌人的国家。 
      
          5.  美国人对世界的看法很天真。 
      
          6.  美国人是实利主义者。 
      
          7.  美国的这片土地充满机会。 
      
          8.  美国的民主是自以为是的。 
      
          9.  美国代表着未来。 
      
          10. 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走出国门。 
      
          我并不以为自己能够回答所有美国的问题。我的祖国幅员辽阔,事物错综复杂,
      惊人的事情层出不穷,很难简单地进行归纳。约翰·斯坦贝克曾经这样写道:美国
      很“复杂、自相矛盾、顽固、腼腆、残忍、喧闹、无法形容的亲切,并且美丽无比”。
      它仍然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它仍然在发展中。这么一本内容有限的书,不可能全面
      详细地展现美国。我写本书的目的,是在21世纪的开始之际,提出关于美国的行为
      和信仰的问题,有时甚至是一些令人尴尬的问题。尽管本书以广泛的旅游、报告和
      研究为基础,与其说它是一个确凿的证据,不如说它提出了一个更为开放的论点,
      我希望能够激励人们去思考和辩论。如果读者不对我的观点进行一些争执,那么可
      能就是我的书没有写好。
      
          我十分清楚,本书的一些观点对于一些美国人是难以接受的,正像托克维尔所
      指出的那样,我们习惯于“生活在一种长期孤芳自赏的状态……只有陌生人或者经
      历过能够带来一些真实的东西,才能引起美国人民的注意”。然而,由于“9 ·11”
      事件,全球都流露出对美国的同情,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民,对美国人民都怀有极
      大的爱心,同时,也伴有一些其他不太热心的感情。绝大多数外国人,都将美国人
      民与美国政府机构及其对外政策加以区别对待。他们一般都喜欢美国人民,而对后
      者的感情就差得远了。
      
          对于大多数外国人来说,他们都坦率地承认,尽可能清楚地了解美国是为了他
      们自己的利益。因为,他们毕竟是在雄鹰的阴影下生活着。在开罗,一位阿兰政治
      战略研究中心的新闻记者对我说:“我曾经想给《纽约时报》写一篇评论文章,敦
      促美国向外国人开放其竞选活动,因为美国政府所做出的每一项有关经济政策、军
      事行动和文化方面的决定,对于我和世界上所有的人民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当美
      国的经济增长放慢时,我们便估计到石油的价格就会落下来;当美国的股票市场下
      滑时,福特基金会给我们开罗中心的捐款便会减少。”
      
          在经济、军事、政治、科学与文化领域内,美国都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虽然
      美国的权威并不是绝对的,但是它扮演了一个决策者的角色。它的行为,不管是好
      还是不好,将在21世纪影响世界每个角落人民的生活。在布拉格,捷克共和国的一
      名前环境部长莫尔丹对我说:“作为一名欧洲人,你可以喜欢美国,也可以不喜欢
      美国,但是你心中有数,美国代表着未来。”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