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深深地感动
      
          王宝玲,女,37岁安阳师范学院教师
      
          口述时间:2001年8月22日
      
          说起我们中文系的“尊老协会”,那可是有年头了。1984年3月,全国第
      一个关心下一代组织——“安阳市老干部关心下一代协会”成立,这在我们全校师
      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当年10月,全国大学生中第一个以“尊老、助老、学老”
      为宗旨的群众性组织——“尊老协会”就在我们中文系宣告诞生了。我们中文系的
      一届届学子把“尊老、助老、学老”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作为协会里的老师,我
      为其中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深深地感动。
      
          在活动中,同学们了解到,许多老红军、老干部戎马倥偬半生,他们很想写一
      写自己的革命经历,以激励后人。但因年事已高,眼花手颤,整理起文字材料来十
      分困难;有的老同志文化根底比较浅,整理出来的东西辞不达意。中文系的学生有
      写作特长,我们先后帮100多位老同志整理回忆录数十万字,其中部分篇目由市
      关协编印成《献给红领巾的故事》出版。
      
          在安阳军分区干休所里,有一位老红军叫吕文斗,他是市关工委名誉主任,从
      我们“尊协”一成立,他就担任校外辅导员。在多年的交往中,和同学们建立了深
      厚的感情。记得有一年,他患肺癌住进医院,我们得知老人动手术需要输B型血时,
      就在全系200多名同学中挨个儿进行血型登记。手术那天,七八个B型血的同学
      赶到医院。虽然后来没用上,吕老仍十分感动地说:“血虽然没有输进我的身体,
      但孩子们的精神却输到了我的心里边。”
      
          去年暑假,我们组织了“尊老宣传服务队”,队里有一位同学叫赵强,家在浚
      县。他可是个“活宝”,说、学、逗、唱,样样都行,一个人就参与了4个节目的
      表演。那时候,他的母亲已是重病在身,卧床不起,但他一直对大家隐瞒着,仍然
      坚持跟队员们一起排练,表演。只是到了晚上,悄悄地给家里挂个电话,询问母亲
      的病情,叮嘱妹妹好好照顾母亲,替他尽份孝心。7月14日开始,队员们要返乡
      对老年人生活状况进行调查。早晨走的时候,队员们都劝赵强在家多陪母亲几天,
      7月20日晚上的总结演出就不用参加了。可到了那天中午,他还是匆匆忙忙赶来
      了。见他眼圈都红了,几个女队员连忙借故躲了出去,可一出门,泪水却一下子夺
      眶而出。晚上,我们的演出非常成功。赵强还是像往常一样,节目表演得还是那么
      惟妙惟肖,逗得观众们捧腹大笑。
      
          第二天一早,赵强便往家里赶。已经3天没进食的母亲见到儿子时非常欣慰,
      中午还打起精神让儿子喂着吃了点饭。可谁能料到,当天下午,他母亲病情恶化,
      竟撒手去了……得知这个不幸的消息,我非常痛心。23日下葬那天,我委托几名
      队员赶到他家里吊唁。赵强守在母亲的灵前,说:“我妈知道我做的是尊老、敬老
      的事儿,她理解我。”多好的学生,多好的家长啊。作为老师,我为有这样的学生
      而自豪。
      
          不知不觉中,我做这项工作已近10年了,从中我也更加理解了老人的内心世
      界,懂得了该如何去孝敬长辈。就我的家庭来说,母亲去世后,父亲一直很孤独,
      我们做子女的工作忙,不能尽心尽力地照顾父亲。后来,我和两个哥哥张罗着给父
      亲找了个老伴儿。“尊协”的活动通常安排在节假日,我没时间料理家务,丈夫就
      主动替我分担。孩子丢在家不放心,我就带上他一起去参加活动。去年下乡活动期
      间,我儿子做了随队小演员,还自编自演了敬老歌《摘草莓》。我没工夫照看他,
      他瞌睡了就找了个饮料瓶当枕头倒在席子上睡了。看着孩子的可怜样儿,我的心里
      一阵愧疚。我想,如果没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我也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尊协”
      工作。
      
          (记录:陈伟民)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