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业路上的彷徨(1)
      
          七、择业路上的彷徨职场新生代即将奔赴毕业实习岗位,开始自己新的职业生
      涯的同时,自然也会考虑到求职择业问题。择业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也是目前学
      子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认识和调整自己,使自己到求职择业时
      做出最佳选择是一种非常技能。同时能正确认识到自身职业倾向性及稳定性,认识
      到自己的优缺点,认识职业特征也都是辅助手段。在充分认识和了解自己的职业含
      金量的基础上,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以有利于自己在职场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
      能,实现个人的市场价值。
      
          据统计,近几年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有部分毕业生面对人才市场感到困乏,对
      求职过程、择业过程产生了种种矛盾心态,迷茫和困惑干扰了他们正确的就业心态。
      什么单位才是自己应该去的工作单位,什么样的工作单位才是自己最适合发展的,
      什么工作才是最有前途的工作呢?他们茫然,彷徨。
      
          1 .理想的失落
      
          大年三十,站在火车站广场,看着川流不息的车流,看着别人大包大袋兴高采
      烈的坐车,我不知道我可以去哪?从十月份拿到自考本科文凭脱离学校开始,近三
      个月时间,可我的工作在哪?借宿住的同学也都回家过年了,可我,怎么回家面对?
      偌大的一个城市, 难道就没有我可以立脚的地方?
      
          我家是长安县农村的,爸妈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姐姐在深圳打工,几乎把整
      月工资都寄回来供我和妹妹上学。在广州大学三年专科,已经花了家里三万块了,
      可现在又一直没有找到工作。我敢和家里人说吗?我不敢想要是爸妈他们知道了会
      怎么样?
      
          现在我过着是苟且偷生的日子,感觉象是在浪费生命。只要是一张纸,只要那
      纸上写了文字,我都会拿起来看半天。看过一篇文章,说一个女孩因为找的工作不
      好,干了两年回家,每天几乎可以睡23个小时,我没有她行,但一天也差不多睡17-18
      个小时,睡多了就越睡越想睡,至少用不着思考。
      
          常在广州的大街小巷里飘荡,看着别人忙忙碌碌,即使乞讨也有一份乞讨的活,
      而我呢?有时碰着外面贴了招人的就进去问一问,也有一些小饭店会招服务员,一
      天干12个小时,一月六百块钱,还扣压一个月工资。我不怕累,可我人生就在那吗?
      我整天整天的时间就全花在洗盘子洗碗上吗?
      
          我已经记不清参加过多少的招聘会,只是参加多了后,每去一次招聘会,我都
      在那门口考虑考虑再考虑,是进,还是不进?是的,我应该进去,可是每一次花了
      10元或20元钱的结果得到一周煎熬,每一回我等到绝望了,用人单位的电话始终是
      哑巴,而口袋里的钞票却在一张一张减少。
      
          今天我要到广东工业大学那边去住了。我一个同学在那租了一个房子,我过去
      挤一挤,从毕业出来,住宿就是打游击,开始在学校跟下一级同学挤着住了一段时
      间,然后就跟其他同学挤着过,总算住宿用不着花钱。所有开支,我只能靠毕业前
      学校退的几百块钱和发的一等奖学金钱维持着,能省就尽量省吧。
      
          漂了这么长的时间了,我对自己是没有一点信心了,可想着家里快要变成古董,
      甚至有可能倒塌的房子,我不得不对自己有信心,不得不努力去寻找。我有几个同
      学他们前些日子去佛山了,原本打算一起过去,但我的钱不多了,等他们安顿好了,
      我过去也好有一个落脚的地方。也不知道过去能不能找到一份工作,但我想总比呆
      在广州要好一点吧?
      
          大学毕业生一年年增加,一次性就业率却在逐年降低,所有眼睛都盯着高校就
      业率,对于毕业时没有就业,因为种种原因至今在校园边飘荡的人群,我们又知道
      了解几分?一部分已离校的大学生又回到学校附近,成为游离在高校附近的“漂一
      族”。任何新的事物与现象出现时,都会引发人的思考。
      
          “校漂族”是最近产生的一个新的群体,他们与“北漂”有类似也有不同之处,
      这部分群体的出现是由于我们的社会转型。
      
          扩大教育之后,社会就业压力大,现在全国一年毕业的学生都是上百万,2003
      年就是二百多万,要个个找到满意的工作,那是不容易的,他找不到满意的,或选
      择新的就业方式,那只能推迟就业。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提高了。用人单位出现了“高消费”的现象。你要找到一
      个好单位,很多单位就要你有研究生文凭。所以有的也是无奈的选择。这一部分有
      的是毕业没有就业的群体,有的是就业后又从新技能再造或者考研。
      
          再加上现在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以前都是多子多女,现在大部分的是核心
      家庭,父母有能力为子女提供生活来源,也希望子女能更有出息。
      
          其实这只是一个待业群体,这一批待业群体能做到这一点,换一个角度来思考,
      从我们社会学角度来说,他还是对社会来讲,有利的。我们的高校扩大招生,目的
      是想发展研究生教育,实际上是把一部分的学生长期留在学校,减缓社会就业压力。
      
          这一部分主打的80% 是积极进取的。他们不去挤岗位就业,他们留在这考研,
      他们留在这里没有就业,不能简单的认为心理上不断奶,不能走进社会,有的在完
      成大学学业时想更换专业,目的为了更好就业就业技能,并不是说不能就业。象这
      一类,延缓两三年就业,在这考研,对社会来说,没有什么不好。把自己个人的能
      力、知识、技能、文凭进一步的增强,我觉得这一部分的学生还是不错的。他们不
      想就业,只是想找到一个更好的单位。
      
          “校漂族”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考大学的目的就是跳出农门,走出落后的小
      山村,他动机就是这样。结果毕业了,他的理想并未实现,他还要再回到偏远落后
      的山村。他感到自己的理想失落,所以要留在大学校园继续他的梦,或考研,或等
      待时间与机会,因此这类大学生延缓就业,成了没有大学生身份的大学生。这当中
      有一部分可能是家长的支持。当年上大学的时候,父老乡亲兴高采烈,对其带着赞
      许和期待。而大学毕业没找到工作,自己没有面子,家长脸上也无光。有一部分家
      长要面子,也很支持儿女在学校等待或寻求机会,继续过着城里的生活。
      
          社会应以比较宽容的态度对待,以流动的眼光看,这是发展社会化的结果,是
      职业技能再储备的过程。他们并不会占用学校多少学习资源,现在高校,星期六星
      期日又有几个学生在教室里上自习,就是一个本科生在那上课,那教室还是在那。
      学校资源浪费的、闲置的,他们能利用又何尝不好?
      
          但“校漂族”是没有身份的“大学生”,他们生活在学校的大环境里,或多或
      少给在校生带来一些影响。“校漂族”一部分学生在某种意义上,对在校学生,有
      某种示范作用。每一次上课的时候,他在后面听课,这就告诉了在校生,你毕业的
      时候也不一定会找到理想的工作。无形中对在校生产生压力,促使在校生学习进步
      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一个中山大学毕业的“校漂族”,现在在中大考研,他为了考研,把电话关了,
      他的女朋友在湛江,他也从不跟女朋友联系。一心一意扑在读书上面,每天在教室
      里面读书,每天都是最迟回去的。现在高校的学生就喜欢这种勤学苦读的。哪一个
      本科生还这样的向他这么努力?他们的表现特别的好。
      
          社会没有必要对这一理想失落的群体一味的进行指责。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