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艾哈德在内坦尼亚的监狱的中已经呆了三个月了,他非常清楚没有特别情况
      发生的话,他的余生将在这里度过了。
      
        放风的时间到了,他依然像以往一样、排着队往院子里走。突然,一个熟悉
      的身影在他的前面晃动,对了,是哈拉维!他急忙走上前喊了一声。可是对方却
      装着什么都没有听见!艾哈德突然感觉到了自己的唐突,他再也没有同哈拉维说
      话、而是远远地观察着对方。
      
        晚上,同室的狱友带来了新消息:监狱里最近进来了一名新的巴勒斯坦哈马
      斯加沙地区分支的领导人,从现在起,监狱里的一切行动由新来的领导指挥!
      
        有一天,终于任务下来了,要求大家设法搞到一把吃饭用的不锈钢饭匙。如
      果是在监狱外面,这就不算事情,可在这监狱里面那比登天还困难。因为每一顿
      饭后,狱警都会将饭匙严格清点、回收。但反过来说,任何事情都是人做的。
      
        一天,艾哈德突然发起了高烧,同室的人立即叫来了狱警,狱警进来后摸摸
      艾哈德的头后、去找狱医了。一会狱医来了,他把艾哈德搀扶到监狱的诊室。狱
      医用不锈钢的压舌板看了看艾哈德的喉咙后告诉他:嗓子发炎。稍作诊断后就把
      艾哈德拷在椅子上打点滴。医生坐在对面,而铁栅栏门外一名狱警在来回走动着
      …
      
        机会终于来了,突然里面房间的电话铃响了,狱医匆忙进了里面接电话,而
      此时门外的狱警刚刚走过去,艾哈德抓住这一瞬间轻轻端起椅子跨前一步、迅速
      抽出一支不锈钢压舌板塞进了内裤…,“我想上厕所!”艾哈德对医生说。
      
        “稍等。”医生用锁打开了铁栅栏门,狱警压着艾哈德向厕所走去。一进厕
      所艾哈德关上门迅速将不锈钢压舌板塞进了马桶边的水箱。方便完回来后又继续
      打点滴。
      
        输液进行完后,狱警按惯例对艾哈德进行全身检查、在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后,
      才送艾哈德回自己的牢房。
      
        有了一只很小的铁具,大家都非常高兴,因为可以用它来挖地道了!每天晚
      上大家轮流作业两个小时,白天则每人上厕所时、都带上一把沙土、扔进马桶里
      用水冲掉,就这样几年的时间、就像是中国古代的“愚公移山”从厕所里冲走了
      十几吨的沙土!
      
        邱建超在朋友的帮助下来到了特拉维夫的亚佛区,这是一个大多数居民为阿
      拉伯人的老城区,清真寺里的阿訇们每天不分昼夜地用高音喇叭诵唱着《古兰经
      》、搅得人们无法入眠。邱建超在想:中国的国翠京剧也许是从阿拉伯人唱《古
      兰经》的习俗中启发而来的。
      
        这是一栋全部由外籍劳工租住的公寓楼,邱建超同四个同胞和住在一间半地
      下室的八平方的小屋子里,厕所是从房间内隔出来的,没有出气的透气窗;墙壁
      和天花板的缝隙里藏满了不计其数的蟑螂,到了雨季地下潮湿的几乎能踩出水来。
      入夜除了蚊子之外,还要提防那些饿急了的蟑螂,它们是见了荤的就咬。经常是
      早上起来胳膊、腿上红一块、肿一块的。
      
        第一晚上,十一点多钟刚刚睡下就听到有人敲门,由于语言不通加之又是夜
      晚,所以谁都没有去开门,谁知道你越是不开门外面的人就敲的越厉害,最后干
      脆用脚揣门,经过几分钟的努力,房门终于被砸开了。当门倒下来的一瞬间大家
      看到的是一支乌黑的枪口。
      
        “晚上好!”一名双手端着手枪的警察在向你问好。他随即拿出口袋里的嫌
      疑人照片对照着躺在床上的每一个人,又打开厕所和衣柜的门搜查了一番——看
      看有没有人藏在里面,最后踩着破碎的门说了一声“对不起”就扬长而去…。不
      一会儿,狂风夹着暴雨顺着关不严的窗户流了进来。
      
        特拉维夫的公交车和北大市的不同,它的车票种类很多。比如:红色的月票
      可以在地图上所有红色的地方使用,而出了红区就必须额外补票;而另一种车票
      是在上午9 点钟至晚间24点钟使用的“日票”,它价格便宜,适合那些不在交通
      高峰期使用的人;还有一种适合需要转车人使用的车票:从甲地到乙地需要转车,
      只要乘客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乙地,就可以买这种比正常票便宜的转车票;还有
      一种联票:一张可以乘20次的车票,用一次剪一次,当然,价格比单独乘20次车
      要便宜。真不愧是犹太人,仅仅就一张小小的车票上,可以利用的因素就这么多!
      汽车也很漂亮,全部是从德国进口的,据以色列人讲,这些大巴都是德国“曼”
      公司生产的,是用德国政府战争赔偿款购买的,而德国政府的战争赔款是每年50
      亿美元,历时100 年!(这还不包括民间的、个人的损害赔偿)
      
        邱建超在得知这一情况后非常感慨!德国和以色列现在仍然是两个友好国家,
      但友好归友好,以色列人说的好:你给我们民族造成的巨大灾难必须赔偿,这不
      仅仅是赔偿的问题,它同时也涵盖了德意志民族对自己所犯罪行的忏悔和惩戒!
      当年毛主席他老人家为了实践自己的“三个世界”的伟大战略理论,抗衡美、苏
      两个超级大国的世界霸权主义,不惜以放弃国家战争赔偿为代价同日本这样一个
      “第二世界的团结对象”搞友好,这么做的结果是虽然得到了一时的友好,却并
      没有从根本上让日本民族反省,反而使他们轻易地忘记了过去的战争罪行!试想
      :如果日本人每年要拿出250 亿美元赔偿中国政府(按犹太人死亡600 万,中国
      人死亡3000万计、还不包括民间赔偿),并历时100 年的话,那么小泉先生还有
      心思去参拜靖国神社吗?
      
        邱建超充分利用了特拉维夫市的这种交通便利,游览着市区的风景和名胜。
      拉宾广场、贾法古城、申坑休闲街、阿伦比大街、罗彻斯特大街以及迪曾高夫商
      业区。拉宾广场是为了纪念以色列前总统拉宾而改名的广场;贾法古城是一座古
      老的港口城堡,她见证了当地人民抗击欧洲侵略者的历史;而申坑休闲街等同于
      中国上海的四川北路,那里是时装和美女的海洋;阿伦比大街则像是上海的南京
      路,这条街是为纪念英国殖民统治者阿伦比将军而命名的;罗彻斯特大街则由著
      名的伦敦犹太黄金寡头罗彻斯特家族修建的…。
      
        路边的车站上,占着几个背着书包的女中学生,邱建超走过去看了一下站牌
      子,这时旁边的一个犹太女孩子狡猾地向他眨眨眼睛小声地说“哈喽,中国人的
      那个很小!”
      
        起初邱建超并没有理解对方讲话的意思,可看到女孩子们那些调皮的眼睛他
      顿时感到连脖子都在发烫,他怒目对着说话的女孩“谁教你的?”
      
        “是她告诉我的。”女孩子装着一本正经地指着坐在地上的那个姑娘。
      
        坐在地上的姑娘咯咯地直笑“是老师教的!”
      
        “真是无理取闹!”邱建超赶紧爬上了开过来的公共汽车。
      
        车上,邱建超对面坐着一个漂亮的以色列女孩,一缕棕色的秀发衬托着她苗
      条的身材,她穿着一件非常低胸的短袖T 恤,双臂自然下垂。
      
        她座椅的左下角固定着一枚很小的灭火器引起了邱建超的注意——这么小巧
      的灭火器邱建超是头一次见到。由于他和对面漂亮的女孩是相对而坐、且距离较
      近,所以邱建超不能总是欣赏人家,他只好把目光投向那枚灭火器。没想到女孩
      很在意别人的目光、以为邱建超是在看自己的胳膊。她不好意思的摸摸自己粉红
      色的胳膊说“不好意思,我胳膊上的汗毛是不是很重?”
      
        邱建超红着脸急忙指着灭火器解释道“啊,没有!实际上我在看那个东西。”
      
        停了一下邱建超接着说“不过,你的汗毛是比我们中国人要重一些,可能是
      因为我们已经进化成人类了,而目前你们还是属于猴子阶段。”
      
        听了邱建超的讲话,周围的乘客都会心地笑了。
      
        下了车,没走多远,看见两个女孩子拿着香烟焦急地向过路的人借火,由于
      过路的人都不吸烟、急的两个女孩手足无措。见此情景邱建超掏出打火机迎了上
      去,没有想到在借完火后、两个女孩在大街上给了邱建超左右各一个吻。
      
        一辆停在路边的货车司机叫住了正在闲逛的邱建超“中国人,想干活吗?”
      
        “是的。”邱建超点点头。
      
        “那就上车吧,我叫嘎比。”头戴小花帽的嘎比先生晃着脑袋自我介绍说
      “我是一个搭帐篷和出租桌椅的老板,今天你去给我搭帐篷,每小时我给你20谢
      克,直到把工作干完,明白吗?”
      
        “明白了。”邱建超爬上了货车。
      
        车子向北行使了一个多小时来到了一所温泉渡假村附近的私人农庄,原来农
      庄的主人要开一个“part”,需要在草坪上临时搭建一个能容纳一百多人的帐篷。
      这可不是一般人想象中的帐篷,它是由几十根十几米高的金属龙骨铰接在一起作
      支撑搭建的,而每一跨金属支架都需要五、六个工人才能抬起来。工作是从上午
      开始的,直到中午,嘎比先生才买了一个阿拉伯饼递给大汗淋漓的邱建超“这是
      你的午饭。”
      
        这一块阿拉伯饼和咱们中国一元钱的饼差不多大小,只不过里面夹了些洋白
      菜和“胡姆斯”之类的东西,勉强填饱肚子,邱建超是猪八戒吃人参果——没吃
      出味道已经全部下肚子里面了。而其他人则坐上车说是回去装材料。
      
        坐在草地上的邱建超迷糊了一会儿,醒来时发现在草坪中央的歪脖子松树下,
      竟然长着一只婴儿脑袋大小的灵芝!虽然以色列人并不认知灵芝的药用价值,但
      灵芝能在人类经常活动的地方长到如此之大,已经说明了以色列人对待自然环境
      的态度!邱建超轻轻地把灵芝摘下来放在塑料袋里,然后摆在一个光滑的大石头
      上、准备走时带上。
      
        下午的工作开始了,嘎比先生预计到傍晚能结束工作,所以在三、四点钟时
      他便悄悄地溜走了,留下他的弟弟现场指挥。没想到由于突然起风使得安装工作
      变得异常艰难,工人们在大风中想把硕大的帐篷固定住、是一件很困难事情,嘎
      比的弟弟一边电话向兄弟求救;一边指挥着工人干活。眼看着天色变黑了,但晚
      饭还是没有着落,邱建超只得利用休息时间在草地边的核桃树下捡几个核桃充饥。
      
        工作一直到夜里11点多才结束,嘎比的弟弟急促地催着工人们赶紧上车,这
      使得急于回家的邱建超忘记了石头上的灵芝。又是一个多小时的路程,货车终于
      开回了特拉维夫,下车时邱建超没有忘记要工钱,可是这个和他的哥哥一样戴着
      花边小帽、信奉上帝的家伙告诉邱建超“你找嘎比要钱去吧!”说完把车门一关,
      开着车子跑了。
      
        以色列的国防军建军节到了,一直没有工作的邱建超看到今天阳光灿烂、天
      高云淡,又是个全民假日,动了去特拉维夫海边转转的念头。他换了一身干净的
      衣服,一个人向着海边溜去。踩着细细的沙滩,伴着初夏的和风,听着海浪在吟
      唱,把一切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可是思维有时是不受控制的,邱建超看着海滩
      上悠闲的人群陷入了难解的沉思:如果人类没有战争,今天的以色列的确是个不
      错的地方。她有良好气候、发达的农业;新鲜的空气、漂亮的女人(当年阿拉伯
      联军的士兵们说起以色列时告诉家人:以色列只有空气和女人是可取的东西)。
      上帝在把这片土地分给犹太人时,怎么没有考虑把其他的民族安排好呢?为什么
      要人类为地盘而相互争斗呢?
      
        “你好!你好!你好!”一阵清风吹来了有节奏的汉语问候,顺着声音望去,
      只见海堤上面公寓的阳台上、站着一群年轻的以色列人,他们在一个小伙子的带
      领下齐声的高喊“你好”。邱建超看看周围并没有其他中国人,他意识到这是冲
      着自己来的。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友好祝福他感到有点受宠若惊,不知如何以对—
      —他也只能用同样的语言去祝福那些祝福自己的人。“你好,你好”这句在以色
      列家喻户晓的中国话在海边回荡着,邱建超真正感受到了以色列人民的友情!
      
        一阵飞机的轰鸣盖过了沙滩上人群的喧闹声,远处一排排列队战机呼啸飞来,
      其中一些邱建超能够辨别出来,比如象“幼狮”战机、F-16战机、阿帕齐直升机、
      预警机和加油机等。小小的以色列竟然有那么多的军机,实在让人要刮目相看。
      飞机飞的很低,上面的飞行员都可以看得到,海滩上则是人声鼎沸、欢呼雀跃。
      一名带着小女儿的妇女告诉邱建超:当初建国时我们打的第一场战争,全国就有
      十分之一的人口牺牲了,所以我们必须要保持强大!
      
        由于刘与庆的事情,老林总是被一些村民的误解,常常有的村民问:你们中
      国人到我们这里来工作、赚我们的钱,却还要帮助我们的敌人攻击我们,为什么?
      无奈之下,老林离开了定居点,虽然还可以去朋友那里工作,但最近听说以色列
      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驱除外籍劳工的运动,据说连中国大使馆的两名外交人员因
      为出门时忘记了带证明、都被移民局的警察误抓了进去、并引起了中国使馆的抗
      议。想到这,老林决定去修建隔离墙!因为修建隔离墙的工作是由国防军负责的,
      移民局的警察是不管的。
      
        经以色列军方朋友的的介绍,老林打起行李、乘上公共巴士连夜离开了摩沙
      夫,晚上十点多钟,巴士急速地行使在60号国道上,路旁的站台上、不时地看到
      休假或归队的以色列大兵在焦急的等车。当车子快到西伯伦附近时,突然,一梭
      子子弹从车子的侧面穿透了巴士的车窗。司机一边大声的喊道“爬下!”、一边
      很踩油门向前猛冲。车上的士兵有的立即打电话报告、有的马上将弹夹装在枪膛
      上…几分钟过去后、看看没有伤亡发生,司机这才放心地继续前行。
      
        修建隔离墙说起来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真正干起来却很不简单!因为犹太
      人要建隔离墙是为了安全、为了抢土地。而巴勒斯坦人就是坚决不让你修建隔离
      墙,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阻止修建隔离墙的施工!犹太人划定的所谓“绿线”在
      经过巴勒斯坦人的房子时,巴勒斯坦人是会拼死抵抗、拒不搬迁的,当然犹太人
      也不会给他们任何补偿的。
      
        今天,以色列的国防军准备拆除前面的一处巴勒斯坦人的房屋,虽然大约只
      有十几户人家,但由于房子挨着房子、所以周围的居民却不少。天还没有亮,巴
      勒斯坦人就聚集在公路上了,他们搬来了石头、混凝土梁和废弃的汽车等障碍物、
      将其堆积在公路上;还有些人弄来了一些旧的汽车轮胎、浇上汽油后再点上火;
      孩子们则挥舞着巴勒斯坦的国旗、向以色列方向扔着石块;武装人员则挥舞着冲
      锋枪…
      
        早上八点刚过,以色列的坦克就开始打头阵了,只听马达轰鸣、隆隆地向巴
      勒斯坦人的房屋碾了过去!坦克所到之处、巴勒斯坦人的房子顷刻之间就东倒西
      歪了,随之而来的是枪声、女人的哭喊声和孩子们的叫骂声。混乱之中,以色列
      士兵奋力地向前驱赶着坐在地上的巴勒斯坦妇女和孩子…
      
        待一切刚刚平静后,以色列的推土车就上阵了,开着安装有防弹玻璃的推土
      车的以色列工程车司机,在坦克的保护下、小心翼翼地推着残砖破瓦。因为把房
      子视为生命的巴勒斯坦妇女、在此时此刻已经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了,她们会
      不要命的突然冲上来。
      
        惨剧终于发生了,一位五十开外、头戴黑巾、身披黑袍的老妇人冲向了推土
      车,她不顾以色列士兵的阻拦、毅然拉响了身上的一颗手雷。血泊中,两名追上
      来的以色列士兵受了轻伤(因为他们身着防弹背心、头上戴着钢盔)。被激怒了
      的以色列军人马上开始使用瓦斯催泪弹,顿时巴勒斯坦人被呛的四处奔逃。
      
        事件表面上看起来被平息下来了,但危机似乎并没有结束。等浓烟散去后,
      以色列人开始了从新施工,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张清理、很快将要建的隔离墙外
      侧的走线铲出来了。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要在距隔离墙外数米处架设电网了。这样
      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巴勒斯坦人对施工进行破坏和骚扰、保护施工者的安全。
      
        架设电网的任务是由几个中国劳工来完成的,以色列士兵在外围掩护,中国
      工人在内侧施工,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顺利。
      
        老林和一个福建老乡为一组,他们也是身穿防弹背心、头上戴着钢盔。老林
      扶桩时、老乡就抡大锤;老林挂网时、老乡就放线。正当老林爬在梯子上、挂最
      上面一排电网时,从对面的巴勒斯坦人屋顶上、飞来了一颗流弹!
      
        巴勒斯坦的狙击手行动了,在火力和装备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巴勒斯坦人
      采取了非正常的战斗方法。
      
        老林一个跟头从梯子上栽了下来,以色列军医以最快的速度拎着担架跑过来
      了。此时其他大兵早已经向着子弹飞来的方向包抄了过去,几分钟内两架武装机
      就飞过了头顶、在那栋小楼的上空盘旋;战地指挥官用高音喇叭命令屋内的所有
      巴勒斯坦人:无论男女老少,一律双手抱头、脱掉外衣、向左、再向又各转180
      度、然后慢慢地走到指定的位置等待训查;十分钟后,房屋将被炸掉!
      
        经医院检查,老林的右腿漆盖骨为粉碎性的骨折,将成为终身的残疾。按照
      以色列的国家法律,以色列政府将给予老林每月1200美元的终身赔偿。
      
         --------
        虹桥书吧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