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GMP更要害的是医药市场缺乏真正的竞争
      
          文/ 童大焕
      
          当我写到医药市场的时候才突然发现,我很幸运也很沉痛地把我心目中中国百
      姓的“三个命脉消费”都写到了,它们分别是:住房,教育和医疗。其中的问题,
      说起来一个比一个令人不安。读了上述报道,在我看来,医药市场面临的最严峻问
      题,并不是中国加入WTO 后的GMP 质量管理体系的问题,这些问题,多半可以通过
      几百上千万的一次性投资就可以解决,中国制药企业和医疗市场的真正出路问题,
      取决于医疗市场有没有真正的竞争。今天的中国医药市场,制造企业几乎已经进入
      过度竞争状态,但是它出口的导管只是一条细细的管子,所以出现药流不畅的肠梗
      阻,最后导致制药企业和患者都成为受害者,与中间那条“导管”相关的医药监管、
      物价等部门、医药代表、经销商和医院等等却成了暴发户。
      
          2002年1 月19日,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总裁冯根生率8 省市15家医药商业
      工业企业、8 个行业协会的代表,在杭州对应邀到会的国家计委、经贸委、国务院
      体改办的分管官员痛陈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十大弊端,会议发出了《关于恳请暂缓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紧急呼吁》。一度被称为“阳光工程”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不到一年半时间便无人喝采,落得个医患产销四方不满的结局!除掉每次招投标的
      差旅、资料费不算,按国家规定,投标企业只需花150 元买份标书即可,但在全国
      各地各行其是的不规范面前,任何规范都苍白无力。比如有的招标办规定投标单位
      要预交10万元投标保证金;有的要求每个中标企业交纳2 万元风险金,半天的会议
      还要交一两千元会务费;有的地方甚至提出每招标一次,不管中标与否,投标企业
      都要缴1 至3 万元的管理费。冯根生为此算了一笔账:正大青春宝目前在全国有2500
      个供货单位,如果这些单位全部实行招标,向每个招标机构缴纳4 万元,保证金就
      要上亿;如果有三个品种中标,则履约保证金要7500万;按招标机构规定,占销售
      额1%至2%的中标服务费要交700 至1000万元。仅此三项就达2 45亿元之巨!而2001
      年正大青春宝上交国家利税1 亿元,企业利润才5000多万元。冯根生愤怒地说:
      “如果照此招标,试问6700家药业公司,能有几家扛得住?”
      
          这是明的。招标过程中暗的吃拿卡要什么的,更不在话下。所以有人说“新一
      轮腐败开始了”,“过去是小腐败,现在是大腐败。过去药业销售人员要公关的对
      象还只是医院院长、药房主任( 科室主任) 和临床医生,现在又增加了分管卫生局
      长、招标办主任、药事委员会的每一个委员”。加入其中的政府部门也越来越多:
      纠风办、计委、物价、药监局、中药管理局、卫生局……为了从中渔利,有的招标
      单位一季度甚至一个月招标一两次。由于大部分医院都是以药养医,往往都是只拿
      出一小部分药品来招标,意思意思,其他绝大部分药要销往医院,仍要去做各环节
      的“疏通工作”,药品销售费用比招标前不降反升。还有一个价格悖论是这次会议
      没有提到的,3 月7 日的《青年时讯》上提到:由于政府规定医院只能拥有20‰的
      利润,结果是医院选药( 当然是非招标药) “不选对的,只选贵的”。至于招标药,
      也有“暗折”,即除了招标时竞相压价,一些用药单位还要求中标单位在中标价的
      基础上再行降价,否则停止进货。药厂为了生存,只好以次充好,或者新瓶装旧酒,
      旧药卖出新特药价。更有甚者,由于中标药品进销倒挂,导致退出市场、患者有方
      无药的现象。改革的最终结果,是药厂哭爹,医院叫娘,“医药代表”如惊弓之鸟,
      患者更倒霉,“享受”着越来越质次价高的服务。
      
          也有医药招标取得一定实效的,比如有媒体报道,日前南京市集中招标采购的
      扑热息痛、阿司匹林、牛黄解毒丸等441 个品种、956 个规格的“平民药”的零售
      价大幅度降低,其中“挤水”最多的高达9583% 。比如有一种叫门冬氨酸钾镁注
      射液的针剂,原来每支卖9 6 元,降价后只有0 4 元。另一种叫玉屏风口服液
      的药由原先每支8 元降为0 8 元(2002 年11月14日《金陵晚报》) 。却又暴露出
      另一个问题:0 4 元的针剂竟然卖到9 6 元,这95% 多的“水分”,说明药品
      的暴利何等惊人。
      
          而那样的药价,一般却是经过有关部门批准的!对此,我们不能不遗憾地说:
      这样的药价监管不是在为虎作伥,起码也是聋子的耳朵——摆设!
      
          有人专门做过调查,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人民的收入水平提高了10~20倍,但
      医疗价格却上涨了100 ~200 倍——要知道,这是以中国公民普遍缺乏基本社会医
      疗保险为背景的。北京市有一个调查,做一个小小的阑尾炎手术,平均费用高达3000
      多元,最低的2900多元,最高4000多元。而2001年全国城市居民收入仅为6860元,
      农民收入为2366元。而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和南开大学“全国百城万户低保抽查”结
      果显示,疾病正成为许多城市居民致贫的头号敌人。6 成以上低保户家庭中有一个
      或一个以上的人患有大病或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也就是说,谁家只要有一个慢
      性病人,或者有一个人得了一次大病,整个家庭就有可能迅速由温饱乃至小康进入
      贫困。比GMP 更要害的是中国的医药市场有没有真正的竞争?这个竞争,既关系到
      制药企业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百姓万家的健康安危。目前的医疗市场状况,只维
      护了少数人的暴利和腐败,却有使整个国家绝大多数民众面临被拖贫、拖垮的危险!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