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左宗棠是晚清政坛的一支奇军,他本来是一个点背的人,四五十岁了都还没考
      上进士,这样就进不了官场核心,让他很郁闷。但是牛人自然都是有办法的,他的
      发迹来源于一句著名的广告词:“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这一句词儿太牛了,让左宗棠名声鹊起,成为大家都期待的神奇人物。所以,广告
      宣传包装是多么重要。好的产品再加上经典的广告创意,销售神话就是这么创造出
      来的。左宗棠的辉煌来源于对新疆的收复,这一点也体现了左宗棠的精明,因为当
      时占据新疆的是阿古柏为首的土匪,虽然后面有俄国的支持,但毕竟是土匪出身,
      乌合之众。击败他们是理所当然。
      
          “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这句话相当有名气也相当
      夸张。我们的先人总喜欢用夸张的语言来表达对人才的尊敬,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在一个没有正常的合理的用人制度的国家,想要说服领导起用某人,不把他夸得像
      朵花儿似的怎么能行,况且,这个人正面临着巨大的危险,快要掉脑袋啦!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咸丰九年(1859)发生了“樊燮构陷事件”,差点使左
      宗棠成了反腐斗争中的牺牲品。
      
          樊燮,这个名字简短而繁琐的家伙是湖北人,咸丰时代的湖南总兵。这个人生
      活作风有问题,涉贪涉黄涉黑,造成了极坏的群众影响。
      
          咸丰八年,巡抚骆秉章恨死这颗老鼠屎了,在北京开会时就检举了他,说他贪
      污公款、超标用车,等等。朝廷一听,马上派纪检人员到湖南调查樊燮,最后查明
      搂了公款银960 余两、钱3360余串,此外还动用不少谷米。按说这本属于五万元以
      内的小case,警告一下就完事了,但是此人太蠢,钱没搂多少,动静却搞得大大的。
      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影响极坏。办案的决定修理他,就地开除公职了。但他不服,
      向上级机关提起行政复议,将矛头指向了左宗棠!
      
          按理说樊燮的敌人是骆秉章,他怎么会把矛头对准左宗棠呢?难道他真有这么
      聪明,知道骆秉章全靠左宗棠支持危局,要断其肱骨?他当然没这IQ. 原来几个月
      前,永州知府黄文琛因公去岳州,适逢巡抚骆秉章正在岳州巡视,黄文琛便前往汇
      报工作,将永州地方的各种弊端一一禀报。随后这事被樊燮知道了,他做贼心虚,
      认为黄文琛必在巡抚面前告了他的状,就与其幕僚魏龙怀商量对策。魏为他出主意
      说,巡抚衙门的幕僚左宗棠,只是个举人,骆巡抚对之却宠信有加,委之以大事,
      何不先去见他,请他帮助疏通一下。樊一听,觉得有理,便依计而行,前往长沙。
      
          《左宗棠像》左宗棠听到总兵来了,自得接见。但他心性耿直,恃才傲物,非
      常狂放,对这位总兵大人的那档子破事儿早有所闻。而樊燮出身枪杆子,对笔杆子
      并不放在心上,故见面时只是拱了手,没有按礼请安。左宗棠就骂骂咧咧地说:
      “到我这里的武官,大大小小,都得请安,你怎么搞的?”樊燮一听,也怒了:
      “朝廷体制,没有武官见师爷请安的规矩,我是二品大员,更没这个习惯!”于是,
      两人就对骂起来。左宗棠一怒之下,让樊燮滚出去。樊燮怀恨在心,一直寻找机会
      图谋报复。左宗棠也算祸从口出。别人来求他办事,他打打太极拳就行了。很多时
      候,办不办事不重要,关键面子要给足了。(这一点,他和他的同乡好友胡林翼大
      不一样,如果左宗棠能向胡林翼那样,说不定他和曾国藩、李鸿章的配合会好些,
      有些事情的结局可能就会不一样了。这是后话。)
      
          左宗棠为人处世的弱点,是与性格有直接关系的。他是个典型的湖南人,多血
      质。可左宗棠不仅心里血性,嘴巴也很血性,什么话都敢讲,这搁近代民主社会,
      不是什么坏事,反而是很有个性的表现,就像那位意大利总统一样。可是在当时,
      这是个非常要命的缺点,使他树敌颇多,也使他办起事来处处为难。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