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李鸿章爱不爱大清国?当然爱,那是他拼了老命从洪老大的手中夺回来的。不
      过他也很爱银子,为国立功的时候也顺了点银子回家,所以他更爱自己的大清国,
      希望能够永世万年。为此,这个从战争中杀出一条血路的厮杀汉子突然性情大变,
      成了一个狂热的和平主义者,谁要打仗他就跟谁急。不过他要和平的对象都是外国
      人,这就引起了国人的猜疑,背上了卖国的骂名。
      
          李鸿章担任清朝首辅重臣之后,面对西方列强的虎视眈眈,他制定了自己的外
      交方针,这就是“以夷制夷”和“与洋人交际,以吾师忠信笃敬四字为把握,乃洋
      人因其忠信,日与缠绕,时来亲近,非鸿章先亲之也。……委屈周旋,但求外敦和
      好”。自以为能够玩好这利益平衡,谁知到最后惹火上身,赔了夫人又折兵。托他
      这种和平外交政策的福,日本这个小流氓被鼓励成了大强盗,最终,狠狠咬了中国
      一口。
      
          李鸿章执掌中国大政的时候,日本还处于内战后期,国力还不强大。但是,随
      着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天皇军国主义制度的形成,日本开始“脱亚入欧”,也就是
      日本开始追随西方列强后尘妄图霸占大陆地区。当时,日本军国主义集团制定的带
      有侵略扩张性质的“大陆政策”,是打算先强行将藩属于中国的琉球群岛王国纳入
      自己版图;同时,日本试图分解中国对朝鲜的宗主国权力,准备伺机侵入朝鲜,以
      达到对中国的东三省、蒙古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形成侵略之态势。
      
          早在1868年,明治天皇睦仁登基伊始,即颁行诏书,宣称“开拓万里之波涛,
      宣布国威于四方”,志在向海外扩张。1870年明治维新后,近代中日两国签订了第
      一个条约《中日修好条约》,第一款就说:“嗣后大清国、大日本国信敦和谊,与
      天壤无穷。即两国所属邦土,亦各以礼相待,不可稍有侵越,俾获永久安全。”这
      是一个平等的条约。然而,在条约待批期间,发生了琉球船民遇害事件。1871年12
      月,琉球船民因风漂流到台湾,其中54人被台湾土著(即“原住民”)杀害,其余
      由清政府护送回国。当时的琉球是清朝附属国,对此并未提出异议,事件就此平息,
      日本政府也不知道。第二年日本使者到中国换约,从清政府邸报中看到此事,于是
      一面向本国报告,一面到总理衙门交涉,试探清政府对琉球、台湾的态度。总理衙
      门回答说:“二岛(指琉球、台湾)俱我属土,属土之人相杀,裁决固在于我。何
      预贵国事,而烦为过问?”这本来说得很好了,偏又画蛇添足地说:“杀人者皆属
      生番,故且置之化外,未便穷治。”这下叫日本抓住个把柄,拿“化外”二字大作
      文章,说台湾土著的居住地不是中国领土,借口进攻台湾。
      
          1874年5 月,日军在台湾琅桥登陆,开始了对台湾的进攻。对日本来说,这次
      行动相当冒险,不仅当时中日国力悬殊,国际舆论也不支持。战争至8 月,日军增
      至3600人,但仍进攻不利,酷暑疫病,士气低落。此时日本看到胜算太小,就派了
      公使到北京,争取体面地结束战争。9 月日本公使来华后,先是虚声恫吓,后来又
      表示结束战争的“诚意”,说日本出兵台湾费尽财力,中国也不能让日本军队空手
      而归,应当支付一些兵费然后日本撤兵,这样双方面子上都过得去。清政府觉得在
      战争中处于优势,以赔钱来结束战争说不过去,而又不想为“化外生番”费太多精
      力,也想息事宁人,就表示可以考虑对在台湾“被害之人”酌情“抚恤”,等于承
      认了赔款的原则。在10月31日签订的《北京专约》中,琉球人遇害写成了“日本国
      民遇害”,日军进攻台湾写成了“保民义举”,中国以“抚恤”名义,赔偿白银五
      十万。《北京专约》为日本兼并琉球提供了根据,1879年4 月,日本占领琉球,更
      名冲绳县。
      
          摆弄完台湾后,日本的眼光又盯上了朝鲜,1894年这个机会终于来了。当时朝
      鲜发生内乱,朝鲜政府请求中国派兵支援(朝鲜当时是中国的藩属)。就在中国向
      朝鲜派兵时,日本军队也大举入朝,战争拉开了序幕。这时日本还打着保护在朝侨
      民的旗号,照会中国政府“日本政府必无他意”。实际上,正如外相陆奥宗光所说
      :“发动战争的决心,在帝国政府派遣军队于朝鲜时,业已决定。日本假借这个好
      题目,是为了索性借此时机促成中日关系的破裂。”6 月2 日,日本组成战时大本
      营;6 月9 日,日军在仁川登陆,随即进占汉城。还如陆奥宗光所说:“在军事上
      一切皆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直到这个时候,清政府对一触即发的战争形势仍然
      未有准确的判断,还寄希望于中日双方同时撤军。李鸿章给在朝陆军的指令是:
      “彼断不能无故开战,切勿自我先开衅。”给北洋海军的指令是:“日虽添军,并
      未与我开衅,何必请战,应令静守。”李鸿章认为:“两国交涉全论理之曲直,非
      恃强所能了事。日虽竭力预备战守,我不先与开仗,彼谅不动手。谁先开仗谁先理
      诎,此万国公例。”清军消极避战以致在朝鲜战场一败再败,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然而直到此时李鸿章还执迷不悟地坚持他的“以夷制夷”,英、俄、德、法、
      美,能求的主他都求遍了,岂不知列强正等着从中日战争中分一杯羹,自然是敷衍
      了事。连陆奥宗光也幸灾乐祸地说:“清政府自始即采取求欧洲列强干涉,速行中
      止中日战争之政策,李鸿章屡求各国代表援助,且电训其驻欧洲各国之使臣,使直
      接哀求各驻在国之政府,中国政府不顾污辱自国之体面,一味向强国乞哀求怜,自
      开门户,以迎豺狼。”于是,日本加紧进攻以求速战速胜,而中国则在一次又一次
      的调停中丧失时间和机会,完全陷于被动挨打的境地。在大小几十次战役中,没能
      组织一次像样的抵抗,正如礼部侍郎志锐所说:“我愈退则彼愈进,我愈让则彼愈
      骄,彼则着着占先,我则面面受制。”不但外交上毫无进展,军事上也彻底失败,
      海陆军主力损失殆尽,最后只能投降求和。
      
          李鸿章绝对不是一个悲观厌世的人,也不缺乏智慧,出来混就是为了当官,当
      大官,这是他经常的表白,然而他终究要为自己的投机生涯付出代价,替老大背上
      卖国的骂名离开他那无比眷恋的世界。
      
          附有关语录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李鸿章临终诗
      
          “当今天下三大老”——李鸿章、俾斯麦、格兰斯顿。
      
          李鸿章死时,北京的市井小民把他和差不多同时死去的戏子杨三并列,拟了一
      副挽联:“杨三已死无昆丑,李二先生是汉奸。”
      
          李鸿章在一封给曾国藩的信中说:“洋人所图我者利也,势也,非真欲夺我土
      地也。自周、秦以后,驭外之法,征战者后必不继,羁縻者事必久长。今之各国,
      又岂有异?”
      
          ——《李鸿章历聘欧美记》
      
          同治三年(1864年),李鸿章写给恭亲王和文祥说:“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
      变,变则通。……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
      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这封信是中国19世纪最大的政治
      家最具历史价值的一篇文章,我们应该再三诵读。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李鸿章是一个弱国的外交大师,在可能的采取坚定立场的少数情况下,他采取
      了坚定的立场,在不可能的时候,便作出了最小的让步。
      
          李毕生对外国的意图始终怀疑。他在同外国人的所有打交道中,都坚持维护中
      国的利益。
      
          他一生都显示出个人勇气。他的干劲和执著,在缺乏敢于作为和甘于奉献精神
      的官场中有如鹤立鸡群。在资金靠不住、批评攻击不断会使一个平庸之人沮丧的时
      候,李鸿章实现绝大部分自强计划的成就令人瞩目。……尽管他有个人的弱点和众
      所周知的失败,他的全面纪录却是一个在他个人和他的国家都十分困难的时刻取得
      重大成就的纪录。
      
          ——《李鸿章评传——中国近代化的起始》
      
          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西报有论者曰: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其言虽稍过,然亦近
      之。……若是乎,日本果真与李鸿章一人战也。以一人而战一国,合肥合肥,虽败
      亦豪哉!
      
          中国俗儒骂李鸿章为秦桧者最多焉。法越中日两役间,此论极盛矣。出于市井
      野人之口,犹可言也,士君子而为此言,吾无以名之,名之曰狂吠而已。
      
          ——梁启超《李鸿章》
      
          尽管聪明过人,李鸿章手上掌握的资源却极其有限。外交是实力的推展,外交
      家一般是“多财”方能“善贾”、“长袖”方能“善舞”。但是,由于没有国家实
      力在背后支撑,李鸿章无可奈何地落入了“里外不是人”的尴尬境地——后人对他
      的苛刻评价证实了这一点。
      
          ——余杰《李鸿章:鹤立鸡群的“爱国者”和被丑化的先驱》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