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变制变
      
          在饮料行业,宗庆后除了有“经营大师”的美誉之外,还有一个雅号叫做“迷
      宗拳大师”。所谓“迷宗拳”,指的是宗庆后在企业战略及战术实施中,不守一时
      之规,乱打拳、打乱拳。比如当娃哈哈儿童营养液如日中天之时,宗庆后放弃巨额
      利润的诱惑,转身去做果奶。又比如娃哈哈在非碳酸饮料市场连续出招,迅速占领
      市场份额时,宗庆后却突然转身去做非常可乐,其经营思路之怪异,非一般人能跟
      得上。这就像武侠小说里描述的高手出招一样,有时候这么一剑使来,平平常常,
      与常人无异,而对局的对手则找不到一点破绽。有时候这么一剑又突然向不可能的
      地方使去,却正好破解了对方威力最大的一式,这种境界便是禅的境界。也就是武
      侠小说中所谓的“人剑合一”。
      
          企业为什么要不停地变?因为现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已经不再是一个静态
      的竞争模式。竞争是动态的,因为你的对手在变,所以你的竞争优势也因为市场的
      变化也在变。
      
          世界上惟一不变的东西是变。对付变化只有一个办法:以变制变。
      
          宗庆后一再强调,饮料市场已经和家电市场、手机市场一样,处于高度竞争阶
      段。以前企业制定一个战略,可以管三年到五年,甚至十年。现在游戏规则已经改
      变,企业的战略制定每时每刻都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加以修订、不断调整。
      
          《财富》杂志曾就“谁是夺走你现有优势的杀手?”这一问题对500 强的CEO 
      们进行调查,选择最多的答案是:未来一到三年新出现的竞争者。
      
          由于竞争越来越呈现出高强度、高速度的动态,美国的战略管理教材近年来也
      开始怀疑(长期性的)“战略规划”这一概念还有没有存在价值。现在的战略管理
      倡导的观念是:没有一成不变的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先发优势都是暂时的;你的
      优势劣势随时可能因对手的变化发生转化,和对手的战略互动必须加快,竞争互动
      成为制定竞争战略的决定因素。对企业CEO 的重要要求是:他们要有预测竞争对手
      的反应、及时更新竞争规则或策略的能力。
      
          企业的竞争战略一定要注重“有效性”,而不应忙于建立没有根基的远景。
      “有效性”要求企业在制定战略时要培养出一种适应变化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两
      个方面:一是以速度抢占战略实施的制高点,在时间上赢得对手;二是企业要培养
      自己的预测力和判断力,要变在人前,切忌刻舟求剑。
      
          寻求变化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宗庆后“不按常理出牌”
      的理论前提。宗庆后一名下属曾这样描述他眼中的“老板”:
      
          老板在与对手的竞争中,就是不断地出招,让对手始终感到竞争的压力而疲于
      应对。他出招,也会出不太高明的招,但他就是坚决出招。在拳台上,一个人不断
      出招,对招、错招,有用的招、没用的招,未必招招能杀人,但这一过程已构成了
      一股进攻的力量,娃哈哈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有时候,检讨一段时间市场的营销
      成果,我们会说,“老板,你这回好像是臭招”。他就说:“没关系,明天我们再
      来过。”
      
          “连续不断地出招”被宗庆后称为“连环拳”,这实际上是宗氏“迷宗拳”的
      一个主要打法之一。“连续出招”就是在连续的变化当中,不断地进攻对手,同时
      也在不断地寻找对手的弱点,找到可以一招制敌的机会。“连续出招”同时也让对
      手找不到你的主攻方向,避免与对手在一个静止的状态下做非输即赢的决斗。
      
          如果所有的狼都去抢一块骨头,肯定有狼要被饿死。聪明的狼在去抢骨头的同
      时,应该学会观察为什么只有一块骨头,另外的骨头在哪里?最终它要形成自己的
      找到骨头的方法。
      
          最终的结果是,只有找到了新的方法的狼才能活下来。而那些都去抢惟一一根
      骨头的狼,一定会饿死。
      
          去找到自己的方法其实是一个战略问题,而为什么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方法,是
      一个哲学问题。
      
          企业不断寻求变化实际上是自身变革的一种需要。很多变化聚集在一起,就形
      成了企业变革的力量。
      
          企业不会变就只有死。变革同创新一样对于企业同等重要。
      
          一个企业要做好,需要有一个好的企业家。
      
          但一个企业要持续发展,却依赖于它的技术、制度和文化的创新和变革。
      
          如果你想走出各种危机带来的死亡地带,你就必须创立新的生长逻辑。
      
          变化是永恒的,变革也是永恒的,任何企业,只有通过对组织、结构、文化、
      流程、人力资源等进行变革,真正建立起高效运行的机制,才能突破前进途中遇到
      的障碍,不断向前发展。
      
          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 ~5 岁;集团公司的平均寿命7 ~8 岁;世
      界上,30年前跻身于财富100 强的企业今天有三分之一被淘汰出局。
      
          为什么有的企业能够长盛不衰,有的企业却举步维艰?
      
          企业出现问题是必然的,因为,“在当今世界上,惟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而
      “变化”必然引发新的问题。特别是在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竞争日益激烈的环
      境中,企业惟有保持高度弹性、充满创新与活力,才能在市场上继续生存。
      
          宗庆后认为,企业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在于企业自身能否
      根据这种变化采取相应的变革行动,也就是所谓的“以制度变制度。”
      
      
      
          一些企业管理者却认为,企业有了问题才需要进行变革,更多的人则把变革当
      成是一剂扭亏为盈的药方。事实上,变革的最终目的,并不仅限于扭亏为盈等短期
      行为,更重要的是通过变革,使企业对变化万千的外部环境作出快速的反应,以确保
      企业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
      
          因此,任何企业,不论其效益显著,或者在行业中成绩斐然,都需要持续性地
      作出变革的行动。
      
          这正是许多著名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通用电气公司因为敢于变革、善于变革,
      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联想、海尔、长虹、春兰、
      万科、远大、华为等国内的知名企业,无不主动地进行变革而保证了企业的持续稳
      定的发展。
      
          宗庆后认为,变革不能等出了问题才实施,而应在企业处于安乐时主动地进行。
      
          客观地说,不少企业是敢于进行变革的,但在变革实践中的盲目性,将使他们
      付出沉重的代价。大量实践表明,变革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成功的变革会使企
      业上一个台阶;另一方面,失败的变革则完全有可能葬送企业的前程。
      
          对企业而言,仅仅知道要变革还不够,更重要的是知道怎样变。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