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的都是中国的利益
      
          其次是远东委员会成员国之间的矛盾。日本投降后,反法西斯主义这一主要矛
      盾消失,很快地各同盟国之间的矛盾纷争伴随着冷战的降临而日益凸显。战后形势
      的变化,各种力量分化组合。从1945年到1946年,亚洲和欧洲的社会主义势力在迅
      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一个力量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随着苏联在东欧一系列卫星国
      的成立,所谓的同盟国的关系由日本投降初期的维持着的组织上、形式上的联盟,
      变成了一个以分歧与争论为特征的角逐之地。
      
          远东委员会的表决方式有些类同于联合国安理会的表决方式,这是苏联坚决要
      求的。即,不需要全体同意,只需包括中、苏、美、英四大国在内的大多数代表同
      意即可。但换言之,只要上述四大国任何一国使用否决权,该项政策就不能通过。
      苏联和美国往往是各执一端,它严重地阻碍了远东委员会迅速达成协定和采取行动。
      各国还常常因为维护自身利益各执一词,争论不休,难以达成协议。这种局面在远
      东委员会越发明显,致使在处理日本的许多问题上议而不决。其中,特别是美苏之
      间的矛盾逐步尖锐,加上成员国的11个国家出于各种原因,发表意见不一,因此,
      在战后日本索取赔偿工作上不能不受到很大影响。而这种情况实际上使中国等亚太
      受害国家或地区再度蒙受损失,而却对少数大国和日本有利。
      
          各国为利所驱,争论不休,不能形成统一意见尽早办理赔偿也是一个很重要的
      原因。盟国战后对日基本政策关于赔偿有两条原则:一是盟国只令日本以工业设备
      和产品等事物作为赔偿,以消除其战争潜力,而不向它索取赔款;二是必须让日本保
      留足够的生产能力,使其人民能在战后维持一个合理的生活水平。这两条原则实际
      上是苏、美、英三国妥协以牺牲亚洲受害国利益的产物。在这个原则下讨论赔偿方
      案时,分歧很大,如日本在国外资产是否应计入受偿国应得的赔偿国分配额内,各
      国各有主张。苏联曾出兵东北,消灭关东军后,延长了撤兵时间,以“清运战利品”
      为由,拆走了东北的机械设备,还在千岛、库页岛接受全部日本资产。因此,苏联
      提出全部日本在国外资产处理,不在远东委员会职权范围内,否则拒绝参加赔偿会
      议。英国为首的国家坚决反对。最后虽由美国提出折衷方案,以苏联在东北等地移
      去的器材不列入赔偿,调和了矛盾,但牺牲的却是中国的利益。据说美国政府协同
      国民党政府到东北调查苏军拆运设备情况后发表的调查报告,东北直接经济损失达
      5.8 亿美元,如计算工业设备的“复置费用”,损失达20亿美元。在赔偿工业设备
      的分配比例问题上,从1946年3 月起就着手研究,1947年2 月开始讨论,4 月14日
      通过议案,请各国提出本身所希望的分配率。第一次提出的百分率总额超过204%;
      第二次请所有会员国代表各提11个国家的百分比,在澳大利亚拒提的情况下,结果
      仍高达189%。以后远东委员会讨论了年余,仍无结果。在战后将日本工业限制在何
      种水平,也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
      
          由于远东委员会各成员国各持己见,不但给赔偿方案的拟定设置了障碍,也给
      美国自行其是以有利的借口。
      
          失败的必然还来自美苏之争,二战后,世界中心问题是美苏之争,美国在对日
      索赔问题上的态度,完全是根据它的全球战略需要来调整的。20世纪以来,日本一
      直是美国在远东地区的主要竞争对手,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给美国
      造成了巨大损失。为了彻底打败美国在远东的这一竞争对手,美国认为必须给日本
      彻底处罚,使其不可能成为军事大国。清除日本再次成为威胁的可能性就成为美国
      对日政策的重要目的。因此美国把亚洲的重点放在中国。这是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中国的形势出现了对美国空前有利的局面:日本、德国战败,英法实力严重
      削弱,美国在华的所有竞争者都消失了,独占中国的目标有可能实现。在这种形势
      下,美国“要用各种可能的方式来加强中国,中国可能是在远东协助管制日本方面
      成为一个非常有帮助的国家。”美国坚持远东稳定的关键是中国,政策的重点放在
      蒋介石统治中国上。基于上述原因,在索赔问题上,美国在战后初期采取了比较强
      硬的态度,主张从严处理。美国赔偿专家鲍莱在出访日本、朝鲜、中国东北后,于
      1945年2 月向杜鲁门政府提出关于日本赔偿报告书,主张将日本工业限制在1926—
      1930年的水准。为“复兴东亚工业,以监视日本东山再起……其余工厂均尽快拆充
      赔偿”,以削弱日本,而对中国方面的索赔要求则给予支持。国民党打内战所需要
      日本的军事装备,中方得到了与美国、苏联、英国三方同等的军舰份额。在分配各
      国家赔偿份额上,各国争持不下,1947年2 月,美国向远东委员会提出的《日本赔
      偿先期交付案》,准许在先拆充赔偿的30% 中,中国得一半,1947年2月远东委员
      会分配的索赔额中,美国帮助中国取得总额的30% ,甚至表示愿意将自己所获得的
      6%给予中国。
      
      
      
          但是到了1947年底,国际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全世界的共产主义运动迅猛发
      展,美、苏矛盾日益加剧。各地冲突迭起,缔结对德和约陷入僵局。美国为控制欧
      洲,排斥遏制苏联在欧洲的影响,积极援助希腊、土耳其等,推行“杜鲁门主义”。
      中国战局形式也发生了根本变化,马歇尔特使帮助蒋介石建立统一政府和军队的调
      停失败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美国许多军界人士认为“国
      民党无能”,美援不足以阻止它最后的解体。尽管战后初期美国希望在远东成为自
      己合作者的是中国,把侵略者日本作为它将来合作者的想法,无论在道德上和感情
      上都是不能接受的,但为了自己的全球计划,它不得不于1948年底至1949年3 月决
      定从中国“抽身”,而把日本作为亚太地区同苏联对峙的重要因素。因此,美国一
      反过去“整肃”的做法,把对日政策的重点转移到促进日本经济复兴上来。这样美
      国对索取日本赔偿不再热心。1948年5 月,美国放弃鲍莱计划,置远东委员会于不
      顾,同意了陆军代表、纽约海外咨询公司兼麦格劳公司董事长克利福德. 斯特莱克
      的方案,即认为日本基本战争能力已被消除,其余工业应予以保存,日本工业水准
      应维持在1936年水平,过去拟拆日本重工业的3/4 ,现只拟拆去5 种工业。接着,
      曾被指定充作赔偿的设施大量解除,凡是日本经济复兴所需要的工业设施被全部保
      留下来。到1949年5 月,工业设施拆除工作中止。“美国停止对日索赔,重建日本
      经济作为美国的‘远东工厂’的方针,显然同其亚洲政策重点的变化直接结合在一
      起。”美国在对日本索赔问题上的行为,完全反映了美国的一切政策的变化都是以
      实现霸权政治为转移的。它之所以能这样置远东委员会于不顾,随心所欲地改变对
      日政策,是由战后世界格局和美国的地位决定的。战后,美国凭借其军事和经济实
      力而一跃成为霸主,形成美苏对抗的世界两极。在对日问题上,苏联虽给予日本以
      打击,但它是一个新加入者,而且从雅尔塔协定中及中国东北搬运器材中已获益不
      少,何况其战略重点放在欧洲,在远东问题上显然不愿与美国矛盾激化。英法两国
      虽在远东有不少利益,但战后沦为美国的债务国,所以在索赔问题上与美国一致。
      至于法国控制的越南、老挝、柬埔寨,英属澳大利亚、新西兰,与美国签有防务协
      定的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他们虽渴望赔偿,但不能不顾及美国的态度。如此种种,
      使美国在对日问题上骄横无忌。而且当时还有一个特殊而又现实的情况是美军单独
      占领日本。美国在二战末期掌握了占领日本的主导权。美国政府确定了以美为主的
      集中统一占领体制后,虽要求其他盟国也派遣军队占领日本,但各国对不参加管理
      只派军队进驻并不感兴趣。结果,除美军以外只有3000英联邦的军队占领日本并进
      驻日本。事实上,是美军单独支配日本,所谓盟军总司令部实际上是美军司令部。
      虽说是由远东委员会决定对日政策,但美国政府可以通过向盟军最高司令部发布中
      间指令来实施它认为必须采取的政策。所以,在日本,美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盟军总司令部甚至规定:“严格禁止美国以外的其他盟国同日方有任何接触”。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