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官方索赔失败的必然性
      
          首先是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政府惟美国马首是瞻。二战结束前后,蒋介石确实
      踌躇满志,想通过索赔来血洗14年被侵略的耻辱,充实发展自己。所以,他非常积
      极地支持抗战损失调查工作,商讨索赔方案,向他国表达中方对赔偿的意见。但是,
      随着抗战的结束,国内阶级矛盾重新上升为主要矛盾,国民党的对内政策是在全国
      恢复和维护一党独裁的专制制度,并在“统一政令、军令”的旗号下吞并解放区和
      人民军队。然而,国民党集团连日本投降后的接受,都要靠美国采取“异乎寻常的
      步骤”,即用美国飞机和军舰运送军队来实现,又适逢“国力凋敝”,战事节节败
      退,而面临重重困难。要推行其对内政策,必须借助外力,寻求外援。当时,国民
      党想以签约手段换取苏联疏远中共和支持国民党“统一中国”,没能如愿;英国早
      对国民党政府没有好感。在同盟国中,惟有美国能依靠。美国政策完全符合国民党
      统治的需要,因此,以美国为靠山,借助美国的援助来实现战后“统一政令、军令”
      的部署,便成为其对外政策的核心。所以非常可以理解的是,在国民党党报《中央
      月刊》里会呈现出“东边日出,西边雨”般的迥异声音,上一篇是《改造日本可以
      吗》:“改造日本成为美国在远东防共的主要基地,是美国当局特别是军方人士所
      梦寐以求的,但是日本这样一个野性难驯的民族,是否可能加以彻底的改造,连美
      国舆论界也已经开始怀疑了……”接着一篇是《军事援华,不容再缓》:“对近来
      对华援助的呼声已不仅局限于经济援华,而对军事援华尤有强烈的要求……”国民
      党的反对美国扶日的要求只能通过美国人士的怀疑和疑问的口吻体现出来,而乞美
      援华则是刻不容缓的,在这时蒋介石只能是酸酸的乞求美国对日本说“不”,再次
      把视线往中国的反苏反共战场移一移。所以他在“合作”的途径和手法上,亦尽力
      与美国协调一致。
      
      
      
          在索赔问题上,1944年2 月就明确表示:“战后我国需要美援助之处甚多,是
      以我方将来对于赔偿问题所应提出的主张,必须对于中国利益与国际舆论二者与之
      兼顾。”即使美国作法损害了中国权益,也只能忍气吞声。战后中国凡是有关赔偿
      责任和方法的确定都不是从中国受侵害的实际情况出发,而是根据1945年9 月6 日
      美国颁布的《关于日本投降后美国对日本之一般初步政策》的有关内容。在征得美
      方同意后,《没收日本在华资产的原则及方法》才敢执行。在远东委员会讨论赔偿
      方式时,很多国家提出日本应以货币赔偿并具报具体的索赔数,而作为受害最大的
      中国始终不提货币赔偿和具体索赔数,以示紧跟美国。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