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驼峰,驼峰!(三)
      
          如果不是机长反应快,全完了。讲起这件事情的老人说。
      
          1961年夏,民航兰州管理局“里二”型317 号飞机栽到山西大同一个山沟里,
      总局派潘国定、吴自更设法将飞机飞回北京。潘、吴两人到现场查看,飞机虽然损
      坏不很严重,但怎样把它再飞起来、飞到北京机场却是一个头疼的事情。
      
          为减轻重量,技术人员拆除飞机上不必要的设备,之后再从飞机轮下开始,用
      推土机推出一条延长线作为“跑道”,潘国定和副驾驶就用这条几百米长的“跑道”,
      以熟练的飞行技能,真就把317 号飞了起来。
      
          317 号在北京修复后,又交给新疆局,因为是“出过事儿”的飞机,飞行员们
      思想负担沉重,都对317 号望而生畏,恰好潘国定随同总局有关领导到新疆做飞行
      安全检查,新疆局提出用317 号做修复后的航线试飞,潘国定二话没说,马上答应
      ——由他来飞!
      
          航线是乌鲁木齐——库车——阿克苏——喀什——乌鲁木齐。回程在库车起飞
      后,即接乌鲁木齐塔台电报,乌鲁木齐机场风速超过起降标准,达到30米/ 秒。按
      以往的惯例,这样的风速下,绝对不许返场!地面指示317 号,在吐鲁番停留过夜。
      
          恰巧当天317 号飞机是满载,吐鲁番是个小场站,服务条件差,食宿均不方便,
      潘国定告诉乌鲁木齐机场塔台:有信心和能力返回。
      
          地面同意。
      
          果然,317 号顶着狂风平安着陆。但从跑道滑向候机室却不容易——偏西风把
      飞机吹得摇摇晃晃。
      
          只见潘国定脚蹬方向舵顺风势而逆向平衡,时而轻踩,时而一蹬到底。在候机
      室门前站坪转弯时,副翼操纵杆几乎被他旋转九十度位置,317 号在他手里,就像
      一只听话的小猫,最后乖乖停稳。
      
          从开始降落就一直紧张的乘客,此时都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
      
          317 号在这样的环境表现都是如此“完美”,可见没有任何问题。自从潘国定
      驾驶过317 号之后,飞行员们对它的疑虑彻底消除,最后,317 号一直使用到报废。
      
          在飞越“驼峰”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在新中国民航中,全都用上了!
      
          飞行中,哪里声响不对,哪块仪表读数异常,别人还在反应中,他已经做出正
      确判断并处理了,基本上是百分之百的准确,什么时候可以这样飞、什么时候可以
      那样飞,都计算得一清二楚。每个对我讲起潘国定的老人都这样评价他们心目中的
      英雄,那家伙,天生就是开飞机的料,都愿意和他一起飞,踏实、托底,要是遇上
      个笨蛋,指不定都摔几回了!
      
          人也好,没架子,爱说爱笑的,特别随和。这在离地三尺就无法管的“天之骄
      子”
      
          们中间,还不多见。在加尔各答修飞机,每次试车时,感觉哪里不对,他都是
      这样和梁鹤英说:你看……能不能这样……
      
          梁鹤英老人也说,这个人啊,要是不让他开飞机,实在是把他糟蹋了。
      
          喜欢女人!摆弄起女人的娴熟劲儿不亚于摆弄飞机。人又长得帅,吸引人,和
      他飞过的空姐,都喜欢这个飞行技术高超、又风流倜傥的帅男人!
      
          1979年,在美国的侄女回国内看他,他不让侄女住星级饭店,就在狭小的家中
      打地铺睡。侄女要回去了,在去机场路上,他下车,到商场买了一顶当时几乎每个
      中国男人都头戴一顶的黄军帽,到了机场后,郑重其事地给侄女戴上:“记住,无
      论你今后走到哪里,你,都是一个中国人!”
      
          讲到这里,老人流泪了。
      
          老人说,孩子,你来晚了,要是早来几年,还能见到他……那可是个好人啊。
      
          飞越“驼峰”英雄人物二:“老实人”——陈文惠在“中航”,无论是“驾龄”,
      还是“资历”,都名列最前——和陈文宽差不多,是“中航”第一批提升为机长的
      中国人之一,日本人轰炸香港时,他就已经参加了撤退南雄的飞行。
      
          和潘国定是同乡,广东开平人,自幼随父去美国,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
      开始学习飞行,为的就是将来驾驶战机光复东北、报效祖国。在芝加哥考的飞行驾
      照,1935年,放了“单飞”就回来加入“中航”。夏普带着一帮美国佬“罢工”撤
      退马尼拉后,陈文宽开着“海军上将”飞来飞去的时候,担当副驾驶的就是陈文惠。
      熟悉他的老人讲,陈文惠平时话不多,在中国航空公司,不显山、不露水的,文文
      静静、内向,很多时候,不经意,还真想不起来他。这就像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
      北京第一次刮起沙尘暴,所有的人才忽然意识到,哦,原来中国西部内陆,还有那
      么大一片沙漠!“抗战”胜利后,“中航”统计每个飞行员飞越“驼峰”次数加以
      表彰,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陈文惠以在“驼峰”上空飞行四百二十个来回以
      上、接近九百次独占鳌头!
      
          美国人一看这个统计,都蒙住了。中国航空公司飞越“驼峰”三年半,一千二
      百多天,除去生病、临时有其他的飞行任务和正常的休息外,陈文惠几乎是整天
      “悬”在“驼峰”上!
      
          “中航”从头至尾参加飞越“驼峰”的,不乏其人,像潘国定、陈达礼、边任
      耕、李福遇、顾振寰、林汝良等,但以正驾驶(机长)身份并达到创纪录飞行的中
      国人当中,只有陈文惠。
      
          原北京航空联谊会会长华人杰老人说,“中航”飞“驼峰”的飞机平均寿命就
      是一百八十到二百天左右,也就是说,一架飞机从交付给“中航”到最后摔掉,也
      就半年多,随之是空勤机组的牺牲,所以“中航”飞“驼峰”的人不少,但能坚持
      下来的寥寥无几——大部分都摔了。在同期印中联队,飞越“驼峰”超过五十次就
      是了不起的英雄。
      
          像潘国定、陈文惠这样,从驼峰航线开始到结束一直在飞,竟然能奇迹般活下
      来,实在少见,是大英雄!
      
          不敢相信这一事实的美国人也怀疑了:这个E. Chen ,是人还是“鬼”!
      
          翻找所有能找到的资料,几十本薄薄的、用今天眼光看很低档、都是七老八十
      的当年起
      
          义的老人们回忆自己当年时光、由“两航”联谊会编辑的《联谊通讯》中,提
      到陈文惠的,只有一篇回忆文章。
      
          是老人们“健忘”还是陈文惠的“人缘”不好?
      
          都不是!
      
          硝烟弥漫的战场,长官拼死冲到敌人阵地,回头一看,紧随其后的,是平日里
      最少言寡语的战士——其实一点都不奇怪,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任何
      一个集体中,总是有两种性格截然不同的人:张扬和内向。往往关键时刻,这两种
      人又是主力——冲锋陷阵在前。潘国定能在蓝天中惬意地吹上一曲萨克斯,是个性
      使然,陈文惠直到“驼峰”航线结束统计飞行次数时才让人知道创了纪录,显然,
      也是“个性”造成。
      
          问过认识陈文惠的老人,想听到他在“驼峰”上遇险的事情,老人都这样回答
      我:“从没听他说过。”听老人的口气,好像当年不是在飞越“天堑”,而是在走
      平坦的康庄大道一样。
      
          看来,也是“性格”使然!
      
          但通过一件事情就可以管窥全貌:1946年3 月31日,陈文惠驾驶C-46从昆明飞
      上海,在贵州郎岱上空突遇结冰,旋即,左发动机停止工作,右发动机抖动“放炮”,
      机身严重倾斜和颠簸,失去高度,紧要关头,陈文惠一面操纵飞机、一面喝令副驾
      驶伍庆香、报务员杨立德迅速跳伞。同伴先后离机,此时陈文惠已经失去了跳伞高
      度,只好迫降。
      
          地无三尺平的黔西南除了山就是山,哪里有适宜“迫降”之地,眼看C-46往山
      上撞去,在即将撞上山坡前,陈文惠拼命拉杆,利用C-46最后的惯性顺着山坡的走
      势使机头稍稍抬起……
      
          这个动作做得相当及时,C-46接地(应该是“山”)时没有粉碎,而是断成两
      截,陈文惠骨折……
      
          这就是陈文惠的一贯“作风”,危急关头,他把生留给别人,自己向着死神走
      去!
      
          “两航”起义时,已是“央航”机航组主任的陈文惠,不顾顶头上司的劝阻,
      谁都拉不住,就是回去。从小在外长大,即使是在头号自由世界,也是一个“二等
      公民”,他要回去。回去建设自己的祖国。他相信,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
      一定最民主、最自由、最富强!
      
          熟悉内情的老人说,抗战胜利后,陈文惠才从中国航空公司去的中央航空公司,
      是先过去的老搭档、老朋友陈文宽把他弄过去的。当时,陈文宽是“央航”副总经
      理,得知陈文惠要参加起义,为了挽留朋友,给他开出的“条件”相当不错,结果
      还是回来了。
      
          1980年,经军方特批,陈文惠赴法国定居。看样还是“故土难离”,老人转了
      一大圈,还是选择离家门近一点的地方——香港。八年后,陈文惠在香港病故,享
      年七十六岁。
      
          死亡档案如果不是纯属机长技术高超和运气使然,只在“驼峰航线”上空飞一
      次的“中航”
      
          副董事长简直就差点在劫难逃!
      
          飞越“驼峰”并能在驼峰航线上活下来,已经实属不易,而那些几乎天天在地
      狱门前徘徊的飞行员们,就已经无法找到一个恰当的词语形容他们天天都要经历的
      磨难!
      
          费尽周折找到一份当年飞越“驼峰航线”失事飞机记录,翻开有据可查的档案,
      一份份坠机、死亡名单,简直让人触目惊心:1 月8 日,58号C-47坠毁。
      
          2 月13日,46号DC-3坠入江中。
      
          还不到一个月,3 月11日,53号C-53在昆明——汀江间失踪,正驾驶福克斯
      (J. K. Fox ),副驾驶潭欢、报务员王国生死未卜。
      
          接着,仅隔两天,3 月13日,49号C-53再次由昆明——汀江间失踪,正驾驶韦
      尔什(O. M. Welch )、副驾驶王铭佩、报务员黄少华下落不明。
      
          4 月7 号,由正驾驶罗斯伯特(C. J. Roseberk)、副驾驶(C. R. Hammell )
      报务员王耀东执飞的58号C-53失踪……
      
          8 月11日,48号C-53在由昆明飞往汀江途中失踪,正驾驶安格林(S. C. Angllin)、
      副驾驶陈锡庭、报务员胡仲文下落不明。
      
          10月6 日,69号C-47由昆明至汀江,起飞三十分钟后坠毁。
      
          10月13日,72号C-47从汀江至昆明,中途遭到日本飞机攻击,以斯罗德为机长
      的三名机组成员牺牲。也就是从此,“中航”决定,为避免日机拦截,飞越“驼峰”
      
          走北线,并夜间飞行。
      
          10月17日,由佩塔奇(J. Petach )担当机长驾驶的84号C-47从昆明飞往汀江
      途中坠毁。
      
          10月23日,由柯里帕特里克(Kirk patrie )驾驶的78号C-47从昆明到汀江,
      中途坠毁。
      
          10月26日,由机长霍克斯恩达(Hockswinder )驾驶的78号C-47,历尽艰险飞
      越“驼峰”后,在汀江坠毁。
      
          11月19日,59号C-47由汀江飞昆明,在飞抵陈家营穿云时坠地,机长普利文沙
      (A. J. Privensal )、报务员张启荣遇难,副驾驶黄伯英死里逃生,但右腿被生
      生扯断。
      
          同日,63号C-47从汀江飞往昆明,中途坠毁,正驾驶查维尔(J. A. Charville)、
      副驾驶陈重、报务员李承德牺牲。
      
          12月18日,79号C-47,从汀江飞叙府(今宜宾),撞山失事,机长陆铭逵、副
      驾驶王中英、报务员陈国精牺牲。
      
          同日,83号C-47也是从汀江飞叙府,和79号只相差十几秒钟,同样撞山失事,
      机长赖特(A. M. Uright)、副驾驶库克(C. R. Cook)、报务员龚式忠牺牲。
      
          ……
      
          这仅仅只是有据可查、并白纸黑字写在纸上的,是中国航空公司在1943年,仅
      一年的失踪牺牲和坠机的记录,其中,除一架为日本人击落外,其余都是由于恶劣
      的气候所为,至于是否还有没有记录下来的,谁都无法说清。根据“租借法案”,
      1943全年,“中航”只有十架飞机日夜不停、穿梭于昆明、汀江之间。十架C-47,
      加上原来已有的几架C-53,总共摔了十六架飞机,牺牲了十几套机组人员,对于公
      司而言,“中航”几乎全军覆没!
      
          全摔没了。
      
          采访中,一位老人说,小伙子,你试着找一找“印中联队”同期资料,他们飞
      机多,估计伤亡更是惊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用了一年多时间,还真找到一份“印中联队”伤亡数据,打
      开一看,心都缩成一团:1943年6 月至12月,短短半年时间,在穿越“驼峰航线”
      中,“印中联队”共有一百五十五架飞机或是在茫茫冰雪世界失踪、或是被拦截的
      日机击落!
      
          中国航空公司平均十五天左右摔一架,而印中联队,几乎是一天一架!
      
          代价高昂、代价惊人!
      
          在付出高昂代价后,物资输送量同样让人啧啧称奇:中国航空公司每天保证十
      架飞机穿越“驼峰”,从1942年8 月至12月,往返驼峰航线八百七十三次,运送1833
      吨前线军需品到中国。在10月、11月、12月间,还空运七千多远征军到印度接受训
      练。
      
          ▲  军帽、墨镜、徽章及勋章。
      
          ▲  求助证明:缝在飞行夹克后背。
      
          ▲  印中联队标志。
      
          别小看那一千多吨货物,那是在每架飞机只能载重三吨的情况下完成的,就像
      蚂蚁搬家、燕子衔泥筑巢一样,就那么一点点地翻山越岭,运回来。
      
          再看同期“印中联队”,从1942年12月1 日至1943年10月15日,有28415 吨武
      器弹药、汽油、飞机零配件运到中国,送到十四航空队手中。
      
          在驼峰航线,一架接一架的飞机就这样消失在冰峰雪山中,一条又一条飞上蓝
      天的鲜活生命,如同轻轻逝去的风,刮走后,就不再回来……
      
          更大的代价还在后头!
      
          绝地、绝境,彻底伤了元气!
      
          驼峰航线,犹如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中国航空公司、美国陆军航空兵
      “印中联队”在这条航线上,伤亡惨重,无论是“中航”还是印中联队,几乎都丧
      失元气。
      
          人、机,高得惊人的损失率让交通部和“泛美”总部不能等闲视之,他们来电
      催问,让“中航”给予回复,巧合得很,差不多是与此同时,美国军方也在向联队
      最高指挥官问责——为何伤亡惨重!
      
          和中国航空公司相比,美国陆军航空兵第十航空队(随着十四航空队建立,
      “印中联队”相应改为第十航空队)已经达到了“散伙”的程度。
      
          和“中航”差不多“摔没了”相比,第十航空队摔得更厉害,他们的飞机比
      “中航”多,损失也更大,把后增补来的都算上,总共将近四十架C-47,被日军拦
      截击落的击落、失事的失事,只剩下了几架。心灰意冷的克莱顿。L.比斯尔准将对
      自己的航空队开始怀疑,这样下去,飞越“驼峰”,向中国运送物资,还能持续多
      久?
      
          和“中航”副董事长威廉。兰霍恩。邦德一样,让数据说话的比斯尔准将也准
      备了一份“科学报告”,这个报告是写给美国国防部中国国防物资供应局代表怀丁。
      威劳尔的,在报告中,比斯尔准将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即使航线的艰险姑且不计,
      单就是航线两端的机场,也是远远不够。按昆明巫家坝和汀江这样能够正常疏散和
      正常处理密集业务量的机场,最大限度,也只有处理五十架飞机装卸货物、加油、
      充电、机组人员食宿、休息的能力。国防部命令第十航空队每月即使是在最坏的天
      气里也要保证必须运入中国五千吨货物,那即意味着,在汀江和昆明,至少各需要
      五个以上的机场,而第十航空队,必须有三百架以上的飞机!
      
          如果邦德或是“中航”哪位飞行员看到准将这份报告,也许会很吃惊,和区区
      只有十几架不停飞越“驼峰”的中国航空公司相比,比斯尔准将的“胃口”实在是
      太大了。
      
          准将的报告交到了国防部,国防部要求中国国防物资供应局技术顾问弗兰克。
      D.辛克莱做出回答,看来辛克莱是想两面都不得罪,于是采取一个“折中”的回答,
      1942年9 月,顾问这样答复国防部:如果有适当的支援,一百二十五架飞机能够做
      到每月运进中国一万吨货物。
      
          不偏不倚,老谋深算的辛克莱够老到的!
      
          国防部相信顾问的“科学”,一百多架飞机还真的像蝗虫一样从美国东海岸出
      发,越过大西洋、印度洋来到加尔各答加入“印中联队”,与这些飞机同时到达的,
      还有一道命令:调任爱德华。H.亚历山大上校为“印中联队”最高指挥官。
      
          一次竟能补充一百多架飞机,实在不可思议,这美国佬真是阔绰,国防部的
      “手笔”也太大了,看着资料中标注的C-87、C-109 等陌生的飞机型号,我也开始
      头有些“发蒙”。
      
          见我发蒙,华人杰老先生说,美国那面也没有那么多的飞机,要不,中国航空
      公司也不能只分到十多架飞机飞越“驼峰”,肯定还要更多。一百多架,一部分是
      新生产的C-46,其余那些,是把B-24轰炸机改了,把炸弹舱改成货舱和油舱,运输
      货物叫C-87,运输汽油叫C-109.
      
          见我依旧是一副迷惘的样子,老人又说,不改不行啊,没飞机了,生产根本供
      应不上,只能出此下策,和飞“驼峰”一样,也是硬给逼出来的。
      
          原来如此!
      
          面对“天堑”,比斯尔也一直是执行上级的命令,但悲观因素占主导地位的他,
      一直不看好通过“驼峰航线”支援中国抗击日本人这种“战略”,据曾和他有过一
      面之交的老人讲,准将不像那种剽悍、强硬的武夫,倒更像一个多愁善感的柔弱姑
      娘。
      
          和比斯尔对比,新来的指挥官亚历山大就绝对是员悍将,上任伊始,他便立下
      “军令状”:一百架飞机,每月保证运入中国一万吨军需!
      
          亚历山大敢下这番决心、说这番“大话”不是空口无凭,比斯尔的优柔寡断还
      因为一点,他缺少足够的飞机和飞行人员,而亚历山大在上任前,上边已经许诺,
      国内空军训练部毕业班的“精英”们,将全部来到这里,飞越“驼峰航线”!
      
          C-46是美国寇蒂斯飞机制造公司专门为战争后勤运输开发的新型运输机,虽然
      也是两个螺旋桨发动机,但载货量整整比正在使用中的C-47大一倍。有这样的飞机,
      还“即将”有那么多的“飞行精英”,难怪亚历山大敢夸下海口!
      
          然而,真正的问题都被急于飞越“驼峰”向中国运输的人们所忽视——对于
      “印中联队”而言,C-46简直就是“飞行棺材”。
      
          新设计、新定型的C-46根本就没经过太多的飞行验证就匆匆投入到世界上最恶
      劣的航线上,所有设计上的毛病、技术缺欠在“驼峰航线”中显露无遗,每个飞过
      这▲  在北印度的山地丛林,由于汽车不足,盟军和日军都采用畜力运输军用物资。
      
          个型号飞机的飞行员们都认为:C-46,是和“驼峰航线”相等的威胁!
      
          飞越“驼峰航线”后期,“中航”补充到几架C-46,郑家琼担任副驾驶,老人
      说,C-46发动机整流罩上的增压进气孔,不知为什么,小鸟就喜欢呆在那里过夜,
      汀江和加尔各答达姆达姆机场周围原始森林多,鸟也多,起飞前检查,什么都没有,
      可刚一在跑道上拉起来,“咣当”,摔下来了!
      
          华人杰说:“中航”和“印中联队”一直是都在一个机场起降,“印中联队”
      的飞机摔得就没法说了。飞机本身就有问题,苦了那些刚从航校出来的毕业生,都
      是二十一二岁、满脸稚气的孩子,刚从学校出来,从美国本土来到这里,第二天就
      过“驼峰”。航线本身险恶,老飞行员都胆战心惊地飞,他们没经验,而且是刚学
      会驾驶单引擎飞机,根本就掌握不了两个发动机的飞机,惨,太惨了,一批一批地
      没。上去了,就没再回来,再上、再没回来,他们上边也红眼了……没办法,国军、
      陈纳德都在打仗,消耗极大,必须得大量补充。
      
          实在没人了,都是硬赶着上去。
      
          谁能过去谁过去,过去一架算一架!
      
          就半年光景,在飞越“驼峰航线”中,“印中联队”摔了一百多架!
      
          本就不高的士气更是严重低落!
      
          ……C-46里到处充斥虫子、化油器结冰、横跨大西洋的给养船队遭到纳粹潜艇
      “狼群”战术堵截,人员士气越来越低……(注四)  史迪威在日记里这样说。
      
          可能实在是再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了,也许是受了什么“启发”,也不知是谁,
      给亚历山大出了个“馊”主意:请英雄来联队作报告来鼓舞士气!
      
          英雄还真找到了,也真给请到了印度、请到了“印中联队”——第一次世界大
      战中优秀的王牌飞行员、时任东方航空总经理爱德华。V.里肯巴克来到了“印中联
      队”,坐在了一群孩子们中间。  英雄实事求是地说:“……你们应该准备、准备
      留在这里……这里,长期、长期……长期战斗。”
      
          这话还不如不说了,原来还仅存那么一点点“士气”,现在,经“英雄”这么
      一说,孩子们不仅不能回到温暖的家,还要“长期战斗”,连一点盼头都没有,最
      后的一点“士气”也全没了!
      
          亚历山大刚来时雄心勃勃的热情彻底消失了,1943年6 月,他给美国陆军空运
      总部和负责中缅印战区作战的史迪威写了一封寥寥数语的“诉苦信”:维修人员不
      足、供应情况危急、通讯不完善、天气可怕、食物很糟、损失惨重!
      
          按对亚历山大字面上的理解,印中联队也是即将崩溃!
      
          接到亚历山大的信,本就情绪相当低落的史迪威更是消沉,自从在缅甸撤退出
      来后,和中国战区司令的关系就出现缝隙,该如何和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愉快、和睦
      相处使他头疼。蒋对“额外”物资的贪婪,给他带来无尽的烦恼,已经用了全部力
      量飞越“驼峰”,所有的手段已全部用尽,可这个家伙就是不知足!史迪威把一腔
      怨气都发泄到第十航空队身上:他们拥有一百多架飞机、三千多人、七百多名飞行
      员,整整一个7 月份,才运送了三千多吨货物到中国,一天就摔六架飞机,不,他
      们什么都不是,只是一帮业余的卡车司机!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