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品牌的“问题”——观点(2)
      
          关注企业与品牌的接触点
      
          既然我们已经理解了品牌的精髓所在,那么究竟何为品牌?
      
          问:“麦当劳”三个字代表什么?
      
          答:“代表你能联想到的一切东西!”
      
          “麦当劳”三个字代表企业的实力、信誉、运作水平吗?代表彬彬有礼、服务
      周到的麦当劳员工吗?代表麦当劳的产品(比如鸡翅、汉堡、薯条等)吗?代表M
      型的标志吗?代表“更多选择,更多欢笑”的那段音乐吗?也许还不仅仅是这些,
      可能看到这三个字会使不同的消费者想到的更多:一张麦当劳服务人员的笑脸;和
      恋人在麦当劳餐厅里的一次悠闲享受;深夜里偶然发现的一个麦当劳店面经理的背
      影等等。
      
          从广义上说,品牌就是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因看到或听到品牌名称或标志而产
      生的有关产品、技术、企业实力、保障、承诺、文化精神等一切联想和认知印象的
      总和。比如:看到红塔山会想到红塔集团、烟草行业、“天外有天,红塔集团”广
      告语、云南和云南的风光、红塔集团的其他烟名、红塔的标志、某种精神、褚时健
      等等。在广义的定义中,品牌的对象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产品的消费者,即购
      买并使用该产品的人。由于这部分人的行为使品牌价值得到真正的体现,这部分人
      是品牌赖以生存的基础。如:年轻人喜欢去麦当劳,麦当劳因此获得了利润;另一
      部分是产品的潜在消费者,这部分人可能会成为消费者,也可能永远都不是产品的
      消费者,但他们支持第一部分人的行为,他们是品牌发展和持续的动力。如奔驰车,
      可能喜欢它的人永远不会购买,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奔驰的好感和赞美,这些好感
      和赞美会影响奔驰的社会声誉、增加品牌价值。
      
          影响品牌的企业要素
      
          作为品牌的法律持有者,企业对品牌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般来说,我们把
      企业的品牌影响要素分为两个部分:企业硬件和企业人。
      
          企业硬件包括:资金、实力、设备、厂房等等,企业的硬件决定了产品的生命
      和企业的品牌传播持续能力,品牌培育需要资金的后盾。
      
          我们看到,即使是可口可乐这样的品牌,也需要在媒体上不断地播放更新创意
      的广告,以不断的强化其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
      
          企业的全体员工,包括企业的领导者、管理层人员,每一个普通员工、甚至每
      一个经销商都和品牌有关。
      
          企业的领导者对品牌发展走向的作用举足轻重,领导者对于品牌的认识也极为
      关键。例如:联合利华的董事长Michael  Perry深信“消费者拥有品
      牌”的观点,并致力于推动联合利华的“以消费者为核心着眼点”的品牌战略,使
      联合利华的产品在全球大受欢迎。而在国内,由于并不了解品牌的真正含义,盲目
      地相信广告造就品牌的企业领导者却常常把企业和产品带入误区。 
      
          管理层人员(中层骨干)决定了企业品牌的实施,大量有关品牌的传播、品牌
      规划、品牌的管理工作都需要他们完成。中层管理人员能够把他们所了解到的消费
      者对品牌的认知重新规整,并一如既往地为消费者提供统一的信息、一样的服务,
      这就是品牌得以发展的现实基础。如果没有品牌管理和维护人员,任何好的品牌都
      会销声匿迹。
      
          经销商和每个普通员工的一言一行、穿着打扮、态度等均渗透着企业和品牌文
      化。经销商甚至每一个终端的营业员都不可避免地承载着对品牌的责任。因为即使
      是一个品牌的忠实消费者,也非常可能因为在终端营业员那里受到冷遇而不再购买
      该品牌的产品,甚至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
      
          针对企业内部和品牌相关的要素进行分析,了解目前的企业内部品牌运营状态,
      是品牌发展的必要前奏。既然企业和企业人与品牌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进行品
      牌塑造和传播就成为企业及企业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由此,我们得到以下结论:企业的每一位成员、每一件事物、每一个行动,无
      不透露着这个企业的文化及品牌内涵。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的;有些是表象
      的,有些是深层次的。
      
          品牌塑造与传播依靠企业
      
          大多数的企业认为,品牌的塑造与管理工作应该交给品牌经理或者品牌管理部
      门,而与企业的其他部门则无太大的关系。事实上,品牌管理部门或品牌经理只是
      品牌管理的执行者,而品牌管理的任务需要企业的所有部门配合和完成。
      
          品牌管理部门主要完成品牌塑造与传播的核心工作,如:品牌信息的总结与发
      布、新闻和信息的传递、基于品牌理念下新的创意等等。然而,离开了其他部门的
      配合,将会失去品牌管理的意义。例如:某一品牌的电视广告非常吸引消费者,并
      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然而当消费者到零售终端购买产品时,却发现营
      业员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聊着家常话,消费者的好感也许荡然无存。那么,销售
      人员、终端营业员是不是对品牌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或者,当消费者参观工厂时,
      看到企业办公室里的职员在吃零食,这是否也对品牌有着杀伤?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企业的任何部门都应对品牌负责,有关品牌的制度应
      该贯穿在企业的管理制度中。例如:海尔“真诚到永远!”的品牌理念绝不是仅仅
      依靠海尔的品牌管理部门去传播和体现的。当维修工人为消费者维修电器时,有着
      不厌其烦、认真负责的态度;当海尔的高层主管和合作公司谈判时温文尔雅、礼貌
      亲切;当海尔的员工在街上看到一个盲人过马路时,走过去帮忙的行为等等,这些
      都在渗透着“真诚到永远!”的品牌理念。
      
          由此,我们得到如下结论:企业若想树立稳固而持久的品牌,就必须从每一个
      人、每一件事物、每一个行动着手,确立并体现品牌的核心意义。
      
          品牌的接触点全接触
      
          既然企业和品牌有着如此重要的关系,那么企业具体在哪些方面对品牌有着较
      大的影响呢?在这里,我们把企业与品牌密切关联的部分叫做企业的品牌接触点,
      找到并界定、管理这些接触点对品牌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把企业和品牌的接触点分为两个部分:信息传递通路、行为传递通路。所
      谓信息传递通路即采用文字、图案、声音、画面等语言符号表达并传播品牌价值、
      品牌内涵、品牌承诺等信息的场所。例如:大众媒体,电视、报纸、广播、海报等
      等,均是一种符号传递,再如企业的VI系统、展示会等等,均属于信息传递通路。
      
          信息传递通路是品牌塑造与管理的核心部分,要让消费者了解品牌就不得不进
      行大众的传播。消费者通过大众媒体或者企业的外部视觉展现了解了品牌,才能产
      生购买行为,完成品牌价值。作为与消费者沟通的重要接触点,信息传递对品牌有
      着较大的影响。一则好的广告和差的广告都可能严重影响消费者的品牌偏好,从而
      影响购买决策。因此,企业的品牌管理部门应该是品牌信息传递的行家。
      
          所谓行为传递通路即企业人和企业的行为对品牌内涵传递的场所。例如:终端
      的营业员与消费者接触,她的行为就影响品牌。或者,企业的领导者与别人的交往
      场所,企业的公共行为,如献爱心活动等等。
      
          行为是内涵的外在体现,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和品牌内涵最终将通过企业行为
      展示给公众。企业及企业人的行为对品牌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万科老总王
      石喜欢极限运动,多次创造自己的极限记录,这种行为对万科的品牌有没有影响?
      我们认为,作为企业的代言人,王石倡导的超越的精神同样对万科的品牌文化有着
      一定的影响。再如:百事可乐赞助中国的甲A联赛,除了广告和传播的考虑,这种
      行为也是对运动和超越支持,这种行为符合百事的品牌内涵。
      
          因此,我们认为:分析与界定企业与内部(所有员工)及外界(消费者、经销
      者、供应商、政府、公众、媒体等)的“接触点”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些接触
      点是体现企业品牌的场所和敏感带。
      
          品牌,富人的游戏!
      
          因为想成为富人,因此要玩“品牌”游戏:
      
          同是汽水,可口可乐的价格比普通汽水高出几倍,在销量上还遥遥领先,这使
      企业对打造品牌产生巨大的诱惑。最浅显的道理似乎表明:一个好品牌在手,盈利
      会更多更快。
      
          “N”牌牙膏一直在做低价格的产品,利润空间有限,正是因为“品牌盈利”
      的诱惑,才决定要做品牌,让自己的价格和别人一样高,还要卖得更好!看来,想
      要成为富人,就得做“品牌”。
      
          想做品牌,你自己是富人吗?
      
          任何老板都想成为富人,任何企业都想更快更好地盈利,但有一点,你自己的
      实力行吗?
      
          做品牌的实力,不仅仅是你能够或者愿意拿出多少钱来做传播的问题,而是企
      业与品牌息息相关的各个层面都做得如何?各个要素的状态是怎样的?能不能支撑
      一个响亮的“品牌知名度”?因此,品牌对“富人”的要求,并非仅仅资金那么简
      单,而是综合实力的比拼。有的企业曾经以无比的勇气拿下了中央台的广告标王,
      但爱多、秦池的折戟沉沙,汾煌可乐的销声匿迹都说明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支撑
      品牌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动因是企业的内功修炼,而不仅仅是传播。
      
          记住,对于打造品牌而言,“富有”的定义不仅仅是资金的问题,还有领导者
      的眼光、企业管理水平、运作经验、人才、渠道资源等等要素。
      
          中国企业界,鲜有“富人”
      
          就像围城一样,因为想成为富人,所以首先自己要富有一点(也就是有点资本),
      也只有自己在各个要素上逐渐进步、逐渐富有,才能成为“品牌”游戏的真正玩家。
      
          纵观中国的企业,尽管许多企业在资金的积累上已经初见成效,可在企业战略
      定位、决策、企业管理运作水平、营销理念、策略与战术层面上,又有多少能够尽
      如人意呢?一味急功近利的做法,到处弥漫着梦想一夜之间创造神话的企业英雄主
      义情结,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做百年企业的精神准备,我们又怎能真正打造具有
      含金量的品牌?
      
          还是那句话:让我们练好内功吧!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