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之谜(3)
      
          一本以讲故事为主的刊物,不可能每天都有大举措,大动作,有的只是平平常
      常的事,普普通通的人,正是这些普通的人和事,才创造了《故事会》的辉煌。
      
          “官兵”一致是《故事会》编辑部的传统,从过去的顾伦、刘斌,到现在的何
      承伟、吴伦,虽然都曾担任过编辑部的领导工作,但是编辑们从来都未叫过他们的
      “官衔”,有事都是直呼其名。就连何承伟后来担任了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的社长,
      编辑们见了他也仍然是直呼他的大名,而他也总是乐呵呵地答应。
      
          有一次笔会,作者和编辑们同坐一辆大客车。当大家高兴兴地到达目的地后,
      作者们这才发现,坐在汽车最后面位置的,竟然是编辑部的几位老师,而作为出版
      总社社长兼《故事会》主编的何承伟,则坐在最后面一个拥挤的角落里。
      
          作者们感到不安了。在他们所工作的单位和参加过的笔会中,何曾见过这样的
      情景呢?
      
          生活这样地告诉我们: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当一位编辑以他高尚的人格,让
      作者从心底里发出值得尊敬的呼声时,他所办的刊物便从此获得了一种神圣的力量。
      
          编辑们至今都没有忘记,那年到泰山开会的情景。
      
          编辑部的七位编辑,在开完会准备返程的时候,这才发现会议所订的卧铺票只
      有四张,而另外三张都是硬座。
      
          面对着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从泰安到上海,路途千余里,时间长达二十多个小时,谁愿意坐在拥挤而又充
      满汗臭味的硬座车厢里,苦苦忍受这种难言的痛苦?
      
          按照中国一般的惯例,那当然是先得从干部级别排起,谁的级别高,最好的待
      遇当然就应该由谁去享受。此时已升任出版总社副社长兼《故事会》主编的何承伟,
      别说是卧铺,就是他订张飞机票飞回上海,那也是允许的。
      
          如果按照西方人的做法,那当然是“女士优先”。
      
          可是,这时却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现象,七个人竟都争着去拿硬座票,而将
      那几张卧铺票冷落在一边。
      
          另一个叫人头痛的事情出现了:硬座票竟然不够分配。
      
          争到硬座票的人感到高兴,没有得到硬座票的人觉得有点不够“公平”。而此
      时此刻,已买好的卧铺票又不便去退,就是退了这时恐怕连硬座票都无法买到了。
      
          这时,何承伟发挥了他的权威作用,让大家都静下来,由他发布了一条决定:
      硬座票中必须得有一张留给他,另外他再“聘请”两名同志……
      
          由主编拍板,事情到此也就算“摆平”了。
      
          可是,在卧铺车厢里的几个人却翻来覆去怎能么也不能入睡。到了晚上四点多
      钟的时候,便有人轻手轻脚地起床,来到硬座车厢,要求何承伟前去卧铺车厢“换
      班”……
      
          《故事会》编辑部就是这样一个友爱的集体。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体贴,渗透
      在每一件细小的事情中,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可又是那么的高不可攀,这是在长期
      工作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心与心之间的相互体贴。在这里,没有职位
      的高低,没有工作的贵贱,没有年龄和性别的差异,有的只是在这个可爱的集体中,
      灵魂得到不断的净化和升华。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能够在一种和谐、友爱的环境中工作,这应该是一种福分。
      因此编辑们都十分珍惜这种环境,同时也珍惜每一次为集体、为别人多做一点力所
      能及事情的机会。只要是集体的公益事情,《故事会》的编辑们是跑得最快的。
      
          在一次编辑部举行全国故事大奖赛时,共收到全国各地的参赛选票达二十多万
      张,整整装了几麻袋。这么多的选票,如果说按照平时的工作分工,由归依玲一个
      人去完成,一个月也无法完成。这时,编辑们见了,就主动放下手中的活儿,将这
      些选票扛到楼下的大厅里,集中一起开始分类,经过几天的奋战,很快就完成了任
      务。
      
      
      
          在采访过程中,我听到的类似这样的事情真是举不胜举。一件件小事,营造了
      一个温暖的集体。一件件小事,铸就了一个坚实的团队。
      
          辽宁省兴城县。
      
          一位陕西来的故事作者用颤抖的手铺开稿纸,然后掏出身上的钢笔写下了两个
      字:“遗书”。
      
          其他的作者都惊得瞪大了眼睛,事情能有那么严重吗?大家高高兴兴地来,怎
      么就会弄成了这个样子呢?
      
          有几个身体还能支持的作者就站起来,走到编辑部老师们的住处,未曾想这些
      老师们也都同他们一样地出现了呕吐。
      
          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该怎么办呢?
      
          这时,几间屋子里炸开了锅,有人叫着要去法院打官司,有人拉着负责会务的
      夏元寿,要他去找饭店的老板论理。人们吵着,闹着,喊着,仿佛生命已经到了
      “最危险的时候”。
      
          原来,《故事会》编辑部在辽宁兴城举办笔会,从全国各地兴高采烈前来参加
      的作者,谁也没有想到吃了当地的一道名菜,名叫红烧鸡,竟然出现了食物中毒,
      整个参加笔会的人员,竟有70% 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头晕、呕吐等不良现象,住进了
      医院。
      
          就在这时,编辑部的编辑们都来了,他们不顾自身的危险,一个一个房间地看
      望作者,同时又与当地有关部门联系,对中毒的作者开始抢救。
      
          鲍放、归依玲两位女编辑,在这次食物中毒事件中比较严重。但是,为了尽早
      地安定大家的情绪,她们不顾自身的困难,一个一个房间地看望作者,然后对进行
      急救的作者实行特殊关照。人手不够,她们就主动地担当起护理的责任,给病员送
      水,端茶。有的作者不能进食,为了让他们早日恢复健康,两位女编辑又端来稀饭,
      送到病员的面前。
      
          编辑们在困难时处处首先想到的是作者,事后,许多作者都十分感激地说:
      “编辑部的老师们不但教会了我如何地写好故事,同时也教会了我如何地做人。”
      
          1990年春天,江南大地桃红柳绿。
      
          在这美丽的春天里,故事作者胡林森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此时正痛苦地
      躺在医院的病房里。
      
          胡林森是因为股筋骨折住进医院的。他躺在病床上,怎么也不能很好地休息。
      因为除了每天都要用一个沉重的铁秤砣来吊腿,痛得他难以忍受之外,更重要的是
      他已接到《故事会》邀请他参加在宁波举办创作笔会的通知。对于每一个从事故事
      创作的作者来讲,机会难得。可现在机会来了,可他却被病魔折磨着,连地都不能
      下。
      
          这时,病房的门被轻轻地推开了。
      
          胡林森不觉抬起头来,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走进来的是前来看望他的两位《故
      事会》编辑。
      
          那两位编辑来到他的病床前,询问了他的病情,问他有什么困难没有。劝他安
      心地养病,今后有机会再参加笔会。
      
          令胡林森意想不到的是,在这次笔会结束后,编辑部托人给他带来了笔会上发
      的一只红色旅行包。
      
          这是一种多么细心的关怀——一只小小的旅行包,论价钱来说并不算贵,论情
      义来讲却是重如山啊!胡林森用手捧着那只旅行包,感激的泪水早已糊住了双眼…
      …
      
          多少年过去了,胡林森始终没有忘记编辑部的那份深情,他不仅以自己的努力
      写作来回报刊物,同时每次外出采访,都带上那只旅行包,让那份难忘的情义时刻
      伴随着自己……
      
          在《故事会》这艘航船上,每一个编辑就是一名勇敢的水手,他们为着这艘中
      国的故事之舰能够飞速前进,都勇敢地挥动着大桨。
      
          顾伦、李中法、钱舜娟、顾乃晴、陈中朝等许许多多的老编辑,从一开始就在
      艘航船上建立了好的作风,奠定了一块好的基石。新一代的编辑们都以前任编辑为
      榜样,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一代又一代的编辑发扬传统,不断地净化
      着自己的灵魂,创造着一个温暖、舒心的工作环境,让每一个编辑在这里获得一种
      心灵的愉悦和思想的飞跃,激发起他们的才智和热情。
      
          在长期的工作中,大家开始对编辑部这个集体有了认同,某一种东西已经成了
      大家的共识。他们在工作中拉近了的感情,靠拢了的思想,使很多事情都能达成一
      种心灵的默契——一种依靠团队精神所凝聚起来的力量。
      
          上海这个地方,由于各种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用人机制比较灵活,因此,许
      多行业其中也包括期刊出版业,近年来人才“跳槽”的现象比较频繁。但是从1990
      年以来,《故事会》从未有一位编辑“跳槽”或向领导提出要求调动工作。
      
          一个好的人文环境,就是激励人们不断创造,不断地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最好
      地方。
      
          一棵树要长大得有根,一个人立命立志也得有根,这个根就是这个人对待人生
      的态度。一本刊物也是有根的,这个根就是由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培育出来的一种文
      化,一种氛围,这是无价的。
      
          《故事会》编辑部的编辑们在编辑刊物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完善着自己的人格。
      因为人格是办好一本刊物必备的基础,刊物的人格化是刊物赢得市场的最佳状态,
      也是赢得市场,赢得人心的一笔无形资产。他们依靠自身人格的力量,营造了这样
      一种令人依恋的环境,培育了以诚信、友爱、团结为基础的团队精神,并将其自然
      地融入到自己所办的刊物。当我走进编辑部的时候,我看到的是一群极其普通的人,
      普通得只要走出绍兴路74号的大门,他们很快就会在人海中淹没。他们是一群随时
      都恪守着“群体本位价值观”的人,除了每年一次的笔会或者是一些编辑部的活动
      之外,他们几乎从来都没有组织和参加过任何的社交活动。出版社来了名人,他们
      也从不去凑热闹,而是远远地“躲”着,只顾埋头编辑着自己的刊物,他们在这种
      繁忙的编辑工作中找到了自身的乐趣。为了办好这份刊物,他们数十年来如一日,
      淡泊名志,风雨不移,因此,读者在翻开每一期的《故事会》时,才能从那精心设
      计的版面和故事的字里行间,真切地感受到一种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感受到
      刊物背后的那种人格的力量。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