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之谜(4)
      
          3 .他们是这样的一些人纵观中国期刊发展的百年历史,像《故事会》这样能
      够坚持办刊四十年而不衰,并在中国社会产生如此巨大影响,获得如此巨大成功的
      刊物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由于距离,便产生了神秘;由于神秘,便产生了崇拜。人们都想知道,她的编
      辑部汇集了一些什么样的人才?到底是一些什么样的人,书写了这个中国期刊史上
      的神话故事?
      
          人们无法见到这些“隐藏”在《故事会》后面的具体办刊人,只能从刊物的文
      字中感觉到他们的思想与灵魂的呼吸。
      
          对于一本期刊来说,考验的是编辑的文化与功力,是对世界与人生的看法,好
      的编辑就是通过文字给读者以力量和滋养。
      
          其实,他们中的许多人我在前面早已写到过了。从开始创刊时的顾伦、张诚濂、
      李中法、林二南、刘斌,钱舜娟、王须兴、管鑫万、顾乃晴到后来的苏菊珍、吕倩
      如、陈中朝、吴复新、言永祥等等,他们为着这本刊物的发展,都曾做出过很大的
      贡献。可以说,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故事会》也不可能得到今天这样大的发展。
      
          时代在不断前进,许多新问题不断地摆在人们的面前。由于年龄或工作的原因,
      编辑部的人员也曾发生过一些小的变动。到了上个世纪末,编辑部人员基本稳定,
      刊物进入良性循环,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地取得新的发展。
      
          办刊物是一件无论如何都不能做假的事情,因为它面对着的是成千上万不同文
      化,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地域的读者。你的思想素质、理论水平、办刊能力
      和工作态度,都逃不过读者的眼睛,更逃不过无声的市场选择——这是对一本期刊、
      更是对这本期刊主编最严厉最公正的考验和评判。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刊物是一个主编的“影子”。
      
          三十年前,一个从农场调入出版社的毛头小伙子来到《故事会》,报到不几天
      就打起背包,随同老编辑们来到远离上海市区的金山农村,吃住在农民的家里。在
      共同劳动中,他听这些纯朴的农民讲故事,同他们一起将这些故事记录下来,帮他
      们修改,然后拿回去在刊物上发表。一种热情激励着他在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
      下努力地工作,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从此自己竟与故事结下了不解之缘。
      
          金山的故事作者们都认识那个专为故事而来的年轻人,他的名字叫何承伟。
      
          三十年来的风雨,当年那个青年人已成长为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社长兼《故事会
      》主编了。可是,无论工作多么繁忙,只要一谈起故事,谈起他为之付出青春的《
      故事会》,他的身上就会立刻弥漫出一股如同当年一样的激情。每天他总习惯地步
      出那间二楼的总社社长办公室,走到三楼上的《故事会》编辑部去转上一圈,看看
      在那里埋头工作的编辑们,然后再停下来与他们交换一下自己最近对刊物的一些想
      法。有时什么话也不说,连编辑部也不进去,只是在门口略站一会儿,伸个脑袋看
      一看那些熟悉的背影,遇着有编辑抬起头来看见了,大家也只是相互点一下头,他
      便又转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多少年来他都是这样。他说这样心中才踏实。难怪有人说:“何承伟对待《故
      事会》这本刊物,比对自己的亲儿子还亲。”
      
          2002年5 月,当何承伟从法国学习回来,我曾多次约他采访,不是有事脱不了
      身,就是某件工作正在手上,好不容易抽了个时间,谈着谈着门外又来了一位美国
      客人,说是有业务上的事情要与他洽谈……
      
          “何承伟是一个工作狂!”许多同他一起共过事的人都这样说。
      
          参加过《故事会》“黄埔军校”的故事作者都知道,每期开学之前,他必“约
      法三章”,凡参加者一律不准酗酒,不准搓麻将,不准无故不听课。每天作者们上
      课讲作品,下课后谈作品,吃饭时讨论作品,就连晚上也是修改作品。而他自己也
      总是抓紧时间给大家讲课,研究作品,指导作者修改稿子,经常是半夜半夜地不休
      息。
      
      
      
          一篇篇优秀的故事,就是在何承伟这样不断地“催促”下诞生的。
      
          《故事会》的编辑都有一个感觉,就是做这本刊物的编辑实在是“累”。
      
          “累”从何来?来自主编何承伟不断更新的办刊理念,不断超前的办刊思路,
      不断进取的办刊精神。
      
          何承伟认为,思想是办刊的灵魂。只有思想可以引领读者向前走。编辑的思想
      如果不能走到读者的前面,那么你就必将在读者的选择中掉队,最后被读者抛弃。
      
          现实就是这样的残酷!
      
          1978年,何承伟开始主持《故事会》的工作。此时刊物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
      的各种压力,而思想认识上的混乱更是明显。因此他号召编辑不能只是编辑稿子,
      还要学习故事创作的理论,并带头撰写理论文章。第二年,就组织召开了全国性的
      故事理论研讨会,从理论上澄清了许多模糊认识,为《故事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接着他与编辑们共同研究刊物各个栏目的设置,内容的增加,特别是对于民间
      流传的传奇故事的发掘和加工,以及后来的《故事会》的“丛书”等等,这种不断
      更新,不断发展的思路,都无形中给编辑增加了工作量。
      
          可是,编辑们刚刚适应,何承伟却又根据当前期刊竞争激烈的特点,提出了新
      的要求,要求编辑能够做到“将我的作品变成你心中的故事”。呼吁刊物编辑选发
      的稿子,不能隔靴搔痒,不能对读者关心的现实问题视而不见,要让自己编辑的故
      事真正地走出文本,走进读者的视野,走进读者的心灵深处,要与大众积极互动,
      成为读者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如此许多不断更新的办刊理念,使这本刊物面对时代,面对读者,真正地做到
      了与时俱进。
      
          在何承伟这种永不满足的、跳跃似的思维指导下,对于从事具体编辑工作的人
      员来说无疑是辛苦的。可是,多年来编辑们早已习惯了,他们乐于这样辛苦,因为
      在这种辛苦中他们看到了刊物的质量正在不断地提高,发行正在不断地增加,在海
      内外的影响正在不断地增大,作为编辑,他们乐于为一本有发展前途的刊物“卖命”。
      
          对于《故事会》所取得的成绩,何承伟从来都没有满足过。每一年开岁之前,
      何承伟都要花很大的精力,召开一次编辑部全体人员会议,对刊物来年的发展进行
      出谋划策。他要求自己担任主编的这本刊物,每年都要有所变化,要在前一年的基
      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要推出适合时代与读者的新栏目。
      
          不断地突破自己,不断地超越自己,这就是何承伟积极进取的办刊理念。
      
          在何承伟的办刊理念中,有一条却是他始终坚守的,那就是无论怎么“超越”,
      办刊的宗旨不能“突破”。
      
          这个宗旨是什么呢?那就是我在前面所反复写到的“故事要讲做人的基本道理”。
      要讲怎样做一个人,怎样做一个愉快的人。他主张一本故事类刊物,一定要很好地
      继承民间文学的传统,下力气挖掘人类心灵的矿藏,让读者在一种人类的共知面前,
      去发现自己应该具有的道德与良知,并以此去打动读者,感化读者,共同去建设人
      类自己的精神家园。因此在各种新潮思想涌动的时候,刊物难免显得有些“保守”。
      可是,何承伟则含笑以对,决不追风逐雨,坚守刊物的操守,因为他明白,一本刊
      物要得到读者的承认,绝不能靠一时一事的“轰动”效应,它必须依靠自身文化的
      积淀和艺术的感染,依靠读者与刊物长期形成的一种心灵的沟通与默契。如果一本
      刊物总是在时代的发展中“跟风”,那么就会失去自我,失去早先营造起来的文化
      氛围,变得使读者无法捕捉,因而失去自己的读者。
      
          一个没有远见,看不到明天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同样,一本没有
      远见看不到明天的刊物,也是一本没有希望的刊物。
      
          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作为一本刊物的主编,有时却实实在在地起着一种
      杠杆和支点的作用。
      
          几年风雨下来,人们终于发现,何承伟并不是一个“守旧主义者”,他正随着
      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将这本刊物与读者的距离拉近。
      
          还是他自己道出了《故事会》为什么一直深受读者欢迎的原因。
      
          他说:“我们追求的是情节的新而不是主题的新。故事的主题虽然是旧的,但
      是在情节上要有一种时代的气息。也就是说,要处理好形式与老百姓的接受之间的
      关系。”
      
          这是一个何等精明而有主见的主编啊!
      
          在期刊的激烈竞争中,人们时常都在议论的一个中心问题,那就是在这没有硝
      烟的战场上,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刊物成为赢家?
      
          何承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四个字:有胆有识。
      
          也许有人对此不以为然,不就是要胆子大一点吗,这有什么难办的?
      
          当然,任何谨小慎微都成不了大事,可是当年“胆大”的刊物,现在又还有几
      家“丰衣足食”呢?
      
          事实告诉我们,办刊物却不能搞“拼死吃河豚”,乱闯一气,那样也容易栽跟
      斗。
      
          富兰克林有一句名言:“宝贝放错了地方就成了废物。”用这句话来理解,就
      可以发现何承伟所说的“胆”并不是孤立的,是建立在“识”之上,并与“识”紧
      紧地联系在一起,二者不可分割。否则,那个“胆”就会“放错了地方”。
      
          在何承伟的办刊理念中,他所说的“识”就是一个编辑人员的见识,主要是指
      编辑人员所必须具备的思想认识水平,对每一个时期出版方针的正确理解,对于刊
      物内容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出版物与整个社会的关系等等。对于这些问题认识得
      越是深刻,有一定的独到见解,那么判断能力也越强,对于读者的心理也就掌握得
      越准,对刊物在当前形势下的走向也把握得更确切,所作所为也较容易获得成功。
      
          1979年,何承伟在全国的期刊中,率先发表了大量“十年内乱”中在民间广为
      流传的故事,独闯了这个“禁区”,使《故事会》成了中国老百姓争相传看的一本
      刊物,发行量迅速上升,最高峰达到了七百六十多万册,创下了中国期刊百年以来
      发行之最。
      
          就在一些刊物回过神来,纷纷向其“学习”时,何承伟却早已瞄准了另一个
      “禁区”,在全国的期刊中,率先开辟了“笑话”专栏。开始业内有些人还不太习
      惯,认为这样办刊是否有点不太严肃。可是在“文化大革命”中长期受到思想禁锢
      的读者,却顿感新鲜,爱不释手,喜欢上了这本轻松活泼的刊物。
      
          一些刊物接着又开始效仿,纷纷推出“笑话”。
      
          何承伟此时早已将他主办的刊物开始涉足另一个领域,将幽默的故事与美术进
      行了很好的结合,在刊物的封二封三开辟了极富故事性的幽默漫画专栏。这种故事
      与漫画的有机结合,令读者耳目一新,使他所编辑的这本《故事会》,很快地与别
      的期刊拉开距离,并更加受到读者的喜爱。
      
          1984年,中国开始出现一些故事类期刊,《故事会》与其他文学类期刊的竞争
      逐渐转向了故事类期刊之间的竞争。这时的故事类期刊大都走的是过去民间故事的
      老路,主要发表一些短小精悍的民间故事。如何使《故事会》在众多的故事类期刊
      中显现出自己的个性和与众不同的特色,何承伟经过思考后,与编辑人员共同研究,
      决定在《故事会》上开辟“中篇故事”专栏,增加刊物的厚重感,让读者认为更有
      “读头”。
      
          当时全国发表中篇作品的刊物,大都是一些大开本的文学类期刊,有人认为,
      一本“小”刊物每期要发表一个中篇故事,全国无此先例,会影响到刊物读者的阅
      读习惯,从而带来发行的下降。可是,这项新举措一实施,刊物顿时“洛阳纸贵”,
      以后竟成了一个品牌栏目。
      
          何承伟经常想,《故事会》能否为中国期刊的发展留下一点什么。
      
          1993年,何承伟根据刊物发展,将延续近三十年的刊物页码,由过去的六十四
      页增加到九十六页……
      
          接着,何承伟为这本刊物制定了“小刊物,大理论,大发行的格局”。
      
          放手让编辑工作,对人以信任和尊重,这是何承伟的一贯作风。无论是进人还
      是发稿,他都会让编辑们坐下来共同研究,从不一个人说了算。在他担任主编的二
      十多年时间里,从来未向编辑部“推荐”过一篇稿子,也从未“推荐”过一个“人
      才”。
      
          在用人上,何承伟不会在意年龄、背景,更不会因为关系而去谋求某种私利。
      重要的是你的为人是否正派,思想有无价值,业务能力够不够强。他喜欢用那些办
      事踏实、为人忠厚、内有才学的编辑,他认为一本刊物是编辑自身素质的综合体现。
      要使刊物有自己的特色,使自己确立的办刊宗旨得以实现,就必须选择得力的人选,
      因为人是最重要的因素。
      
          坦荡的胸怀便是胆识的基石。
      
          谈到中国的期刊,人们自然要谈到《故事会》。谈到《故事会》,自然离不开
      何承伟。作为主编,何承伟就是这样用自己的才略和胆识,将《故事会》这艘航船
      引向前方。他和编辑们都看到,每一次创新和突破,都给刊物带来了新的活力。
      
          1979年的春天,新燕剪柳,春笋拔节,何承伟带着《故事会》的几位编辑来到
      有着故事之乡之称的金山。
      
          编辑们安定下来之后,就与故事作者广泛接触,忙着组稿看稿。在送来的稿件
      中,有一篇名叫《三百元的故事》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构思,立刻引起了编辑们的
      兴趣。可是到真要采用这篇稿子时,却又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意见,不同意发表的人
      主要是认为整个故事中没有一个正面人物,对其中的主要人物也未作正面的描写,
      发表后怕产生副作用。而主张发表此作的编辑则认为,这则故事好就好在它没有过
      去“革命故事”的框框,单纯地去写“正面人物”,而是写了社会上那些不为人们
      所注意的小人物,写了这些人物的智慧和行动,情节生动可信。
      
          争论的结果,大家决定将这则故事先拿到群众中去讲一讲,看看群众的反映。
      
          写这则故事的作者被叫来了。这是一个只有二十四岁的年轻人,第一次见到编
      辑,他显得还有几分腼腆和不安。他自我介绍他叫吴伦,1976年由部队退伍回到金
      山。对于故事创作自己还很陌生,在五月的金山故事会讲中,金山的故事作者胡林
      森让他写一个故事参加会讲,就这样他动笔写了这则故事。
      
          这则故事在群众中的演讲是成功的。于是陈中朝就将吴伦叫来,一起对作品在
      演讲中反映出来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稿子改好以后,又送何承伟过目,便在这年
      的第五期《故事会》上发表了。
      
          连吴伦自己都没有想到,这则故事发表之后,在全国故事界竟引起了很大的反
      响,并以此奠定了他在中国故事界的地位。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