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上帝”交流(3)
      
          2 .向“上帝”传递声音
      
          与目前国内一些期刊相比,《故事会》这本刊物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她的
      完全市场化。
      
          期刊的市场化喊了多少年了,目前到底有多少是真正地走向市场了呢?又有多
      少期刊走向市场之后,真正地获得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的呢?
      
          《故事会》的读者,绝大部分都是自己掏腰包,心甘情愿地订阅和购买的。在
      全国众多的期刊中,老百姓总得掂一掂各自的分量,然后才能做出最后的判断,才
      舍得将带着自己体温的钱,从身上拿出来。刊物的质量如何,编辑的工作态度如何,
      一点都逃不脱读者的目光,这真正地说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作为《故事会》呢,一本“其貌不扬”的刊物,为什么总是能够得到读者的青
      睐,群众雪亮的眼睛为什么总是被她吸引?
      
          一些业内人士也曾说过,由于体制的原因,出版社出刊物“活”不了。
      
          可是,为什么同样是出版社管理下的《故事会》,却能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并得到飞速的发展?
      
          问题的关键就是必须得将“传统人”变成“现代人”。办刊人必须了解市场,
      了解市场的主体——读者。同时,也让读者了解刊物的各种动向。只要达到了编者
      和读者心灵与行动的一致,那么这本刊物就一定会赢得市场。
      
          向“上帝”传递声音——这是《故事会》进行市场化运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故事会》在这本小小的刊物上,除了发表故事作品之外,几乎每期都有各种
      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是编辑部的活动,有的是刊物的作品评介……总之,一
      切围绕着这本刊物的各种活动,通过每期有限的版面传达给读者,获得读者的理解
      与支持。
      
          《故事会》将这些消息集中在一起,用一个栏目来给以统领,这个栏目叫“本
      刊信息传真”。
      
          我在采访时顺手在编辑部拿了一套1998年的合订本,顺着目录找到“本刊信息
      传真”栏目,然后根据所指页码一条一条地数下去,全年下来,通过刊物上发布给
      读者的各种信息达四十五条之多,也就是说,在这一年里,那些通过信件、办笔会、
      研讨会等等形式给读者传递的信息不算,仅刊物上每个月就达近四条,这不能不说
      是编辑部一项聪明绝顶的举措。
      
          编辑部在不断地向“上帝”传递声音的时候,同时也听到了“上帝”的回音。
      
          能够听到“上帝”回音的人,那是一种无法言表的幸福啊!
      
          在“寸土寸金”的《故事会》上,每期双页的最下方都有一句读者推荐的名人
      名言,或者是读者自己的“名言”。每期下来最少也得四十多条,一年下来该是多
      少啊!
      
          怎么有那么多的读者为这本刊物推荐或自荐名言呢?
      
          在翻阅1998年的刊物合订本时,我终于发现了这个“秘密”——原来,他们早
      已将编辑部的这个意图,通过刊物传达给了读者。
      
          在1998年第二期上,编辑部是这样向“上帝”传达这个声音的:
      
          “一句好的格言,常能成为警世励志的座右铭。为了让更多的读者参与,本刊
      即日起举办‘我最喜爱的一句格言’征稿活动……内容不限,人生际遇、情感世界、
      品德修养、人际关系、理想追求等皆可。应征格言务求新鲜而不熟见,精辟而不晦
      涩,通俗而不低俗,情真而不消沉……此项活动长期征稿,欢迎读者参与。”
      
      
      
          这么一条需要广大读者加盟的消息,通过刊物发出信息之后,很快读者来信便
      如同潮水一样地涌向了编辑部。编辑们如获至宝,每天乐此不疲地在来信中选择精
      短有趣的发表在刊物上:
      
          真正的朋友是上帝,虚伪的朋友是阎王。——  罗丹(罗丹丹推荐) 
      
          心胸狭隘的人,烦恼常与他为伍。——巴尔扎克(刘扬推荐)
      
          梦里走的路再多,也不会留下一个脚印。——(李环自荐)
      
          故事的前身是人生,人生的背后是故事。——(鲁秀自荐)
      
          ……
      
          这是一些多么生动,使人刻骨铭心的人类语言的精品啊!
      
          《故事会》为了让这些名人名言和自荐“名言”发挥最大作用,在版面的安排
      上也是下了功夫的。他们将这些读者来信中挑选出来的内容,安排在与之相适应的
      故事下面,既配合读者阅读故事,又相应地提高了所发作品的品味。
      
          这个小小的举措,加强了编辑部与读者之间的联系。许多大中学生和青年工人,
      都将这些名人名言或读者自荐的“名言”,抄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如果一本刊物只是靠几个编辑,几个圈内的“名人”来办,那么这本刊物肯定
      办不好的。只有让广大的读者都来参与,这本刊物才能有自身生存的土壤。
      
          来听一篇讲给少年儿童的故事:
      
          有一只小鸟,老爱到国王的果园里去偷吃果子,终于有一天,它被国王抓住了。
      
          国王要把小鸟杀掉,小鸟一点也不慌张,它慢声细语地对国王说:“我死而无
      怨。作为补偿,在临死之前,我要告诉你一些使你受益的秘诀,请陛下听完后再杀
      我不迟。”
      
          国王迫不及待地催促小鸟快说。接着小鸟就向国王说了抓住了敌人不要放,不
      要相信不可能的事,不要为过去了的事情后悔悲伤等三条。当国王又催小鸟讲第四
      条时,小鸟却说:“陛下,这第四条对你的用处最大了。不过你得先放开我一会儿,
      先让我祭一下恩师,然后才通告你。”
      
          国王为了听到第四条妙计果真放开了小鸟。小鸟飞到树上后高叫着,说在它的
      肚子里有一颗鸭蛋般大的珍珠,如果将它杀了,那国王就可以得到了。可是现在鸟
      飞了,国王什么也得不到了。
      
          国王听后后悔莫及。小鸟教训国王道:“傻瓜,我给你这些忠告,可你一条也
      没用上。如果你记住了第一条,你就不会放过我;如果你记住了第二条,你就不会
      相信我肚子里有什么鸭蛋大的珍珠;那第三条你也没放在心上,不然你就不会这么
      后悔和悲伤了……”
      
          这时,小鸟告诉国王:“你要记住,再好的道理,听取不用也无济于事,重要
      的是要牢记在心,并照着去做。如果你这样做,也就不至于成了现在的傻瓜了。”
      
          小鸟说完,“叽叽叽”地叫着飞走了。国王傻瞪着眼,什么活也说不出来。
      
          这是一篇发表在1998年第六期《故事会》上的故事,这篇故事是专门讲给少年
      儿童的。
      
          为了得到广大读者对少年儿童故事的支持,1998年的第四期《故事会》,编辑
      部向读者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
      
          “少年儿童的成长离不开故事,故事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故
      事会》即日起开展‘把最好的故事献给下一代’有奖征文活动。凡适合儿童需求,
      有思想性、故事性、情趣性、知识性的作品均属征文范围。你可以把自己创作的,
      听到的或者读到的好故事寄给我们(推荐作品请注明出处)……”
      
          消息发出之后,“上帝”很快地听到了这个声音,无数适合少年儿童的故事稿
      件,就不断地邮到了编辑部,无数生动有趣同时又适合儿童阅读和听讲的故事,既
      丰富了刊物的内容,同时又吸引了很多少年儿童和他们的家长。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