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们永远的牵挂和祝福
      
          心  曼 
      
          认识你已经很多年了,那是1995年夏季的一个夜晚,我和姐姐失眠睡不着觉,
      我们躺在被窝里把身边的小半导体调来调去,忽然一个低沉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深深
      地把我们吸引,也就是从那一夜起,你每晚回荡在夜空中的声音陪伴我度过了每一
      个不眠的夜晚。
      
          你主持的是牡丹江经济广播电台的一档夜话节目,给你打电话的人很多,而你
      总能耐心地倾听和解答。我和姐姐也想给你打电话,和你交流思想,可是那时家里
      没有电话。两年后家里安装了电话以后,我们还是在犹豫,因为长途电话费很贵,
      我们负担不起。直到1998年的元宵节,那天一个读者来看望我,并从此开始不断地
      打电话干扰我的生活。我不知道怎么办好,心绪烦乱无助的我鼓起勇气拨通你每天
      都在广播里重复的那串电话号码。当时还没有到节目结束的时间,我担心这件事情
      会在广播里张扬,也担心那个男孩儿会收听节目,不敢开口。你提前结束了节目,
      退到导播间接听我的电话。第二天你很快通过男孩儿所在城市的一位搞公安的同学
      调查了男孩儿的真实情况,打电话教我怎样用智慧保护自己,最终帮我摆脱了男孩
      儿的无理纠缠。
      
          我没有想到,四年后我和姐姐是以那样一种方式苦苦寻觅帮助过我们的你。我
      们打了无数个长途电话,那时牡丹江经济广播电台与市台合并,节目都已经做了调
      整。再拨原来的热线电话已经找不到你了,办公室里的人都熟识你的名字,还知道
      我们姐妹的故事,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你离开电台后去了什么地方。
      
          我和姐姐每个月问妈妈要10元钱作为我寻找言午老师的话费,几个月后,我拨
      通电台的110 ,一位台长告诉我们你在北京拍片呢,并且帮助我们查询到了你在北
      京的联系电话。
      
          在一个秋雨连绵的下午,我怀着一份胆怯和激动的心情拨通你的电话,当听筒
      里传出你熟悉的、深沉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时,我羞涩地笑了,我的笑容灿烂如花。
      你问候我这段时间的生活状况,不放过每一个细枝末节。我告诉你,我和姐姐很想
      看看言午老师长什么样子,你说过段时间你去照张相片发到我的信箱里,其实我们
      已经习惯了别人随口的承诺,但你说你答应我的事情就一定能做到。
      
          一星期之后你打来电话告诉我,你已经把照片发到我的电子信箱里了,是用朋
      友的数码相机照的。我和姐姐有些受宠若惊,我们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登陆信箱,
      点击附件,一个戴着眼镜,身穿深蓝色T 恤、米白色休闲裤的中年男子出现在屏幕
      上,他腋下夹着公文包,面带微笑注视着我们,笑容透出涵养和智慧,给我一种似
      曾相识的亲近感。
      
          那一夜我们有了一次畅谈的机会。你给我讲述你的童年,那时你还是一个稚气
      而可爱的小男生,总是在放学后着急地洗自己的衣服,然后很干净很帅气地去同班
      女生家写作业。女生的妈妈很喜欢你,就像女生也好喜欢你一样,你们被安排进一
      个小房间,趴在小桌子上安静地写作业,规规矩矩而又彼此依恋,两家大人也因此
      而和谐友好。后来升入中学了,男生和女生学会了羞涩和回避,只是在相遇的路上
      看一眼对方,一段暗自滋生的早恋情怀就这样因羞涩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了彼此
      内心一段永远的回忆。
      
          前年你回家乡时,正赶上她的母亲寿辰,你还为老人家主持了生日宴会。
      
          说起这些时,你的心情平和温暖,就像你和我谈及的一篇你刚写完的《英雄莫
      问出处》的文章。人的一生有很多开始和结束,而每一个结束都是下一个开始的起
      点,多年以后再回眸,心底会别有一番滋味。
      
          银色的月光柔柔地洒入室内,淡淡的花香四溢,所有窗口的灯火都隐去了,只
      有你和我还面对面地坐着,只是隔着一根细细的电话线。我依然清楚地记得几年前
      你在主持节目时接听的一个热线,有个女孩对生活失去了信心,问你有没有过厌世
      的感受?你坦诚地回答你有过,而且是沮丧到了极点。你一个人在深夜爬到广播大
      楼的顶层吸烟,在缭绕的烟雾中你想到年迈的父母,也想到年幼的女儿,还有你的
      听众,还有生命的意义。你说:“只需要一步,我若跳下去,就是毁灭,我若迈过
      坎坷,就能重新把握人生的快乐,你说,哪一步才最有意义呢?”
      
      
      
          很多年之后,你已经去北京谋发展。在听你解释887010的数字是你在心里对年
      幼的小女儿说“爸爸去北京”时,我流泪了。为你,也是为你小小的女儿。
      
          你的身体一直很让人担心,尤其是你的胃,疼痛起来的时候你的脾气很烦躁,
      虽然你隐忍不肯表露出来,但我能感觉得出来,你是在用意志支撑着自己工作和生
      活,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还是很了解你的。
      
          一次工作中的接触,你见到了中央电视台《半边天》的策划何东老师,你向他
      介绍了我和姐姐的一些成长经历,从而我们有了一次与何东和张越老师交流的机会。
      那天电视上访谈我们的节目刚刚播完,你就打来电话,你说节目很好,很深刻也很
      感人。还说,一定要记住何东和张越老师鼓励我们的话,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有机会
      得到他们的关注和理解的。
      
          也就是那次通过电话之后,你由于病情加重回到牡丹江调养身体,虚弱的你还
      在坚持工作。在你隐忍的乐观里有我们无尽的担心和牵挂,就像你依然在默默地通
      过媒体关注着我和姐姐的生活一样,我们深情的祝福是久远和绵长的。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