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油,控制石油消费过快增长(1)
      
          【石油故事】现在回想起来都有些不可思议。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业发达国
      家曾依靠廉价的石油和天然气作为迅速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手段。消耗油、气比
      重的大小曾成为衡量各国经济和生活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在国内,由于对能源
      的特点及其规律缺乏全面的认识和研究,加之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开发,不适当地夸
      大了我国的石油资源。为了迅速提高油气在我国能源消耗中的比重,国家压低燃油
      价格,鼓励烧油。据统计,上海那时一年要烧掉800 万吨石油,辽宁也要烧掉800 
      万吨。在最高的年份,全国一年几乎要烧掉4000万吨原油,相当于当时石油年产量
      的近一半。
      
          面对能源短缺的现状,更加有效地利用石油,已经成为摆在国人面前的严峻考
      验。
      
          且不说毛泽东同志早在30年前就提出“节约闹革命”的口号。现在,随着经济
      的发展,能源问题愈发显得迫切。在2004年10月12日的中国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战
      略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强调,不能走过量消耗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矿产资源的
      老路,要把节约放在首位,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位领导曾讲过一个故事。中国去印度的一个高级访问
      团,在被主人引到会见室时,会见室里黑咕隆咚。坐定后,才打开小灯,而当会谈
      正式宣布开始,才打开主灯。印度能源供应十分紧张,但珍惜程度可见一斑。而在
      中国,长流水、长明灯等已经司空见惯。走进大的写字楼,炎炎夏日,空调保持室
      内恒温,城市街道亮化工程等风靡各地,都带来了能源的大量浪费。
      
          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在能源效率、单位产品能耗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其一,我国产品能耗高。中国主要用能产品的单位产品能耗比发达国家高25% —90%,
      加权平均高40% 左右。例如,我国火电厂供电煤耗为每千瓦时404 克标准煤,国际
      先进水平为317 克;我国每吨钢可比能耗平均为966 公斤标准煤,国际先进水平是
      656 公斤标准煤,我国国内企业主要耗能产品的单耗,落后的与先进的相差1 —4 
      倍。
      
          其二,产值能耗高。中国的产值能耗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我国每公斤标
      准煤能源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0.36美元,而日本为5.58美元,法国为3.24美元,
      韩国为1.56美元,印度为0.72美元,世界平均值为1.86美元。节能潜力巨大。有专
      家说,我国工业产品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占企业生产成本的75% 左右,若降低1 个
      百分点,就能取得100 多亿元的效益。甚至有专家说,如果我们能达到印度的降耗
      节能水平,目前国内生产的1.7 亿吨石油,几乎可以满足国民经济生产的需要。
      
          其三,炼厂规模小,加工深度低,资源利用不合理。目前国外炼厂规模一般为
      500 万吨以上,像新加坡的炼厂规模达到1465万吨,韩国达到2100万吨,而我国平
      均规模才仅有400 万吨,轻油收率明显低于国外先进水平。再加上小炼厂、土炼炉
      的盲目发展,屡禁不止,导致资源严重浪费。
      
          面对能源的巨大浪费,国家早在1980年就组织了190 多位能源方面的专家进行
      能源法律的研究。1984年完成了节能法的纲要,此后完成了节能条例的制定。在广
      泛调研的基础上,1997年制定了《节能法》,1998年1 月1 日正式实施。
      
          由此,节约能源被专家视为在我国与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同等重要的
      “第五能源”。
      
          通过节能而补充能源所需,比任何一种能源都更廉价、更有效益和潜力更大。
      而对于石油来说,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粗放式用油方式,使我们索取了过多宝贵的
      石油资源,已到了不节约不行的地步。
      
          西方国家为了抑制石油消费、提高石油使用效率想尽千方百计。从1999年起,
      跃升的高油价更让世界各国狠下杀招。日本为了抑制石油消费而一直实行由政府严
      格控制的高油价政策。
      
      
      
          日本提出了“节约石油、脱离石油”的口号。日本的石油价格是美国石油价格
      的4 倍多,价格中所含的税收则是美国税收的6 倍多。高油价有效地抑制了其石油
      消费的增长,在政府控制油价最为严格的1973—1986年高油价期间,日本的石油消
      费呈负增长,到1995年,日本全国石油消费绝对量仍低于1973年的水平。泰国政府
      规定,全国所有加油站在午夜12时前关闭;鼓励民众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菲律宾
      政府推行“省下每一滴油,换得健康环保与繁荣”的节约能源活动,向民众提供省
      油秘诀。各国举动不一而足,主要还是为了降低石油消费。
      
          我国也应该进一步研究制定更为严格的专门针对节约石油的举措。如进一步研
      究制定《节约石油管理条例》等,在全社会建立节油监控网,强制推行节油法规、
      制度,鼓励节约用油。
      
          目前,为了节能更加有效,我国推出了一项重要措施——建立和实施能源效率
      标识制度。国家发改委、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制定并发布的《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
      》将于2003年3 月1 日实施。能源效率标识是附在产品或产品最小包装上的信息标
      签,表示用能产品的能源效率等级等性能指标,以引导用户选择高效节能产品,提
      高消费者的节能意识。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