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伦哥激战
      
          1800  年5 月的一天,在终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上,有一支军队正在陡峭崎岖
      的小道上艰难地行进着。小路的一边是高耸的山崖,一边是万丈深渊,行进中稍不
      留意,就会落入深谷,摔个粉身碎骨。强劲的山风,裹挟着雪花,肆无忌惮地抽打
      在士兵的身上。他们一个个用手臂护着脸,勉强睁着眼睛,小心翼翼地辨认着道路,
      生怕一失足便做了阿尔卑斯山的孤魂野鬼。
      
          走在这支队伍前面的,是一位矮个子将军。他骑着马,身穿一件灰色大衣,神
      情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灰色眼眼紧紧盯着前方,似乎要穿透这迷朦的风雪,看清
      远方的一切。他就是威名赫赫的拿破仑,此刻正带领他的远怔军,翻越阿尔卑斯山,
      赶赴意大利。
      
          若问这支法国远征军开往意大利去干什么?这还得先从拿破仑谈起。
      
          拿破仑是在法国的资产阶级大革命中崛起的年轻将领。
      
          1789  年,法国人民发动武装起义,攻占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监狱。
      
          两年后,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及其王后被起义的人民逮捕,吊死在绞刑架上。
      
          从此,法国历史上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被推翻,第一个资产阶级共
      和国也随之诞生了。
      
          法国的大革命,引起了欧洲各国封建贵族的极度恐慌。他们生怕法国革命的影
      响会波及到自己的国家,威胁他们的统治。为了推翻刚刚建立的法国资产阶级政权,
      奥地利、普鲁士、英国、荷兰、西班牙等国的封建君主结成了反法联盟。他们用武
      力帮助法国的保皇势力占据了法国南部的军事要地土伦港和马赛等地,波旁王朝的
      白旗又在里昂城里高高挂起。在这内乱外患的紧要关头,拿破仑以他卓越的军事才
      干脱颖而出。迅速地平息了叛乱,粉碎了第一次反法同盟的阴谋。接着,他又果断
      地发动了“雾月政变”,登上了第一执政官的宝座。
      
          拿破仑上台时,法国正处在第二次反法联军的包围中。拿破仑很快就看清了形
      势。他认为,反法联盟中对法国威胁最大的是奥地利。当时奥地利己侵占了意大利,
      正准备从那儿向法国进攻。拿破仑决定先对付奥地利的军队。
      
          这天,拿破仑和他的秘书布尔里埃纳趴在一张地图上,正在研究如何出兵。拿
      破仑用一些粘着红蜡或者黑蜡的大头针,标志着双方兵力的分布形势,他对着那些
      红头、黑头的大头针沉思了一会,忽然向布尔里埃纳说道:“你猜猜,法军将在什
      么地方打败敌人?”
      
          布尔里埃纳困惑地耸耸肩,回答说:“天晓得!仗还没打,我怎么会知道呢?”
      
          拿破仑伸手扭了一下布尔里埃纳的耳朵,让他看着地图上的某个地方,说道:
      “苯蛋!你瞧瞧这儿。奥军统帅梅拉斯和他的大本营在亚历山大里亚。
      
          他会在那儿呆着的,一直呆到热那亚投降为止,因为他的军火库、军医院、炮
      兵、后备队都在那儿。我呢,我要从这儿,”拿破仑指着标示出阿尔卑斯山的大圣
      伯纳德山口的那个点,接着说,“越过阿尔卑斯山,突袭梅拉斯,把他同奥地利的
      交通线切断,然后在这儿,在圣吉里亚诺,在斯克里维亚河流过的平原上和他会战。
      这样就可出奇制胜,打他个人仰马翻。”
      
          布尔里埃纳的眼光跟着拿破仑的手指移动着。听完了拿破仑的叙述,他想了想
      说:“大人,您的这个方案无疑是个大胆的、出奇制胜的方案,可是您考虑过怎样
      翻越阿尔卑斯山吗?从大圣伯纳德山口过去,那条路很少有人走过。那可是条极端
      危险、充满死亡的路呀!我们还是从……”
      
          拿破仑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头,斩钉截铁他说:“不,只有从大圣伯纳德山
      口过去。走那条路,不容易被敌人发觉。那条路没人敢走,那么,就让我来创造个
      奇迹吧!”
      
          进军的路线确定了,可拿破仑还面临一道难题:他必须组建一支六万人的预备
      军团,最要命的是这一切都必须在不让敌人知道的情况下进行。当时,英国和奥地
      利的间谍几乎遍及法国的各个角落,他们时刻在关注法军的每一个行动。怎样才能
      瞒过这些间谍的耳目呢?
      
          拿破仑经过一番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个办法。他先把他的参谋部和几个征募来
      的新兵团召集到第戎城,摆出一副随时准备进攻意大利的架势。而真正要参战的部
      队则通过不同途径。悄悄地调柱瑞士的日内瓦,以便从那儿翻越阿尔卑斯山。同时,
      他又在巴黎公开声称,他将去第戎检阅预备军团。检阅的这天,大批间谍从欧洲各
      地赶到了第戎。他们惊讶地发现,站在拿彼仑面前接受检阅的竟然是一些老弱残兵
      和刚招来的娃洼兵。这些人穿着各色各样的衣裳,装备也不齐全,那些娃娃兵个儿
      比枪高不了多少。原来拿破仑所吹嘘的预备军团竟然是这样一批乌合之众!间谍们
      失望了。反法联盟的首脑们却高兴万分。检阅结束后,各式各样的讽刺画出现在欧
      洲的大街小巷,其中有一幅别出心裁:上面画着几个童子军和一个接假肢的残疾人,
      他们毫无生气,可怜兮兮地站着,肩上挎着清一色木制的儿童玩具枪,下面的标题
      是:
      
      
      
          “拿破仑的预备军团”。
      
          与此同时,许多手写的小传单也相继出现了。这些传单是法国情报机关按照拿
      破仑的意图精心策划撰写的。上面有的记载了有关拿破仑的一些不光彩的趣闻;有
      的夹杂着一些证明预备军团根本不存在的所谓证据……这些传单力图给敌人造成这
      样一种印象:拿破仑的预备军团完全是编造出来的,它不过是法国人为了欺骗和牵
      制奥地利人而故意设下的一个圈套而已。
      
          敌人果然上当了!差不多整个欧洲都在传说没有什么“预备军团”的消息。英、
      奥报纸为此对拿破仑大肆挖苦和讽刺。维也纳有家报纸载文认为拿破仑根本没有什
      么预备军团,他在虚张声势地吓唬人罢了。奥地利驻意大利军队的总指挥梅拉斯元
      帅更是喜形于色,他得意地对部将们说:“用来威胁我们的预备军团只是一群乌合
      之众。拿破仑希望利用它来迷惑我们,逼我们撤军。这个诡计多端的家伙,他希望
      我们像寓言中的狗一样,为了追一个影子,竟放过真正的猎物。过去我们上过他不
      少当,这次我们算是看穿了他的鬼把戏,不再上当了。”
      
          梅拉斯做梦也没想到,就在他嘲笑法国人的时候,拿破仑正带着一支人强马壮
      的队伍,翻越阿尔卑斯山,渐渐地向他逼过来了。
      
          法军像一条灰色的长蛇,在阿尔卑斯山的高山深谷中蜿蜒移动着。暴风雪已经
      停歇,可是道路却愈加险峻。在离山口还有十几公里的地方,路变得越来越窄,步
      兵和骑兵只能排成一路纵队勉强通过。车辆和笨重的火炮简直寸步难行,道路很决
      被炮车堵塞了。看见这情景,拿破仑在路边焦急地来回踱着,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办
      法。正在这时,一些热情好客的山民闻风赶来了,在他们的建议下,炮兵指挥官马
      尔蒙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他让人先把松树干按一定的尺寸截断,再一锯两半,
      把中间掏空,然后从炮车上把炮管卸下,装在掏空了的树干中,捆绑好以后,使炮
      尾朝前,炮台朝后,再在炮尾环上系上绳索,由100 多个棒小伙子拖着它朝前走。
      至于原来架炮的车架,则拆卸下来由骡子驮着走。这个方法果然很灵。拿破仑立即
      命令士兵们砍树做木槽子,忙乎了一阵,部队总算顺利地到达了山口。
      
          站在高高的山口,意大利的皮埃蒙特平原已遥遥在望。再回头望去,阿尔卑斯
      山重重叠叠的山峦在阳光映照下熠熠闪光。拿破仑身边的一位随从情不自禁地赞叹
      道:“阿尔卑斯山真高啊!”拿破仑自豪他说:“可是我站在了它的头上,我比阿
      尔卑斯山还要高!”说着,他在马上挺了挺身子,仿佛真要跟阿尔卑斯山比个高低。
      
          当法军正为顺利地越过阿尔卑斯山而欢欣鼓舞时,却在通过多拉·巴蒂亚河谷
      时意外地遭到奥军的顽强阻击。多拉·巴蒂亚河谷上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奥军扼
      守在河谷上方的堡垒里,居高临下,死死地卡住了法军的去路。
      
          拿破仑组织了几次进攻,都因山高坡陡无法攀登而败下阵来。难道冒着九死一
      生的危险越过了阿尔卑斯山,“竟会因为这一条小小的河谷而前攻尽弃么?
      
          拿破仑下服输,他举起望远镜,仔细察看了一番地形,一条妙计跃上了心头。
      
          他命令大部队隐蔽休息,等待天黑。然后他派出小股部从,要他们轮番进攻,
      不给奥军任何喘息的机会。天一黑,他立即命令大部队在通道上铺一层厚厚的麦秸
      和畜粪,又用衣服被褥等把炮车轮子包裹起来。就这样,几万法军神不知鬼不觉地
      从奥军的鼻子底下溜了过去。等到奥军发现上当时,拿破仑已率领队伍走得无影无
      踪了。
      
          当梅拉斯发现法军已兵临城下时,这才如梦初醒。他立刻明白了眼前形蛰的严
      重性。奥军的交通线一旦被法军切断,奥军无疑将成为瓮中之鳖。他急忙发出紧急
      命令,叫分散在波河南岸的各部队,迅速向亚历山大里亚地区集中,同时派出一支
      轻旅,迎接法军,打通自己的交通线。
      
          两军争夺战很快展开了。6 月4 日至9 日,法军和奥军在喀斯特姆奥和尼斯两
      处交火。这两仗,法军大胜,以伤亡几百人的代价,消灭了奥军一万多人。
      
          旗开得胜的拿破仑,抓紧有利时机调整力量。然而,他这时却犯了一个错误,
      差点使全军覆没。他把自己的主力二万七千人集中在托尔托纳北面的沃盖腊附近,
      认为大会战将在那儿进行。他同时命令他的得力大将德赛率领一支部队前往托尔托
      纳以南,堵住奥军逃往热那亚的退路。他万没料到,会战是在亚历山大里亚东南的
      一个小村庄马伦哥打响的。6 月14  日,正当他在沃盖腊严阵以待,准备给奥军以
      迎头痛击时,从马伦哥却传来了法军大败的坏消息,马伦哥和卡斯特尔切利奥洛等
      战略要地失守。驻在亚历山大里亚的奥军倾巢出动,铺天盖地向法军压过来,形势
      对法军极为不利。拿破仑马不停蹄地赶往前线,指挥战斗。可是,由于他事先已把
      几支部队派到了别的地方,手头的兵力有限,面对人数占绝对优势的奥军的进攻,
      法军节节败退,眼看就要全军崩溃了。
      
          奥军统帅部里一片欢庆景象。梅拉斯以为大局已定,更是欣喜若狂。他得意洋
      洋地对参谋长说:“这个号称战无不胜的科西嘉人今天到底败在了我的手里。你立
      即派人回维也纳向皇帝陛下报捷,我马上回亚历山大里亚休息,这儿你负责指挥。”
      他看见参谋长似乎有点为难,就伸手拍拍参谋长的肩膀,满不在乎他说:“放心吧,
      拿破仑坚持不了多久了,他马上就会来求和的。”
      
          说罢,他真的收拾行装,回亚历山大里亚去了。
      
          再说法军确实是一片混乱,人心惶惶。有两团法军见奥军蜂拥而来,惊惶失措
      中,没进行什么抵抗就丢弃了阵地,匆忙后撤了。
      
          拿破仑却处惊不乱、镇定自若,仍在沉着地指挥战斗。他听到两团士兵放弃阵
      地的消息,便迅速赶赴那里。士兵们听说拿破仑来了,立即列队集合,大家面带愧
      色、准备接受拿破仑那暴风雨般的训斥。
      
          果然,拿破仑铁青着脸,怒气冲冲地斥责士兵们不该畏敌如虎,更不该丢掉自
      己的阵地。他吼道:“你们沾污了我的法国兵团。你们不配称为法兰西共和国的军
      队。”拿破合威严的目光扫视着他的士兵们,这些士兵羞愧地低着头,听着他的训
      斥。“我这就让参谋长在你们的团旗上写上‘他们不再属于法国兵团’几个字,让
      全军都知道你们是怯懦的胆小鬼。”
      
          周围一片静默,忽然,一个士兵喊道:“大人,请不要在我们的军旗上写上那
      几个字,那样我们将终身蒙受耻辱。请再给我们一次机会,我们去把丢失的阵地寺
      回来。”话音一落,许多士兵都跟着叫喊起来:“对,我们去夺回阵地,我们要甩
      我们的鲜血来证明我们的勇气!”有几个士兵挤到拿破仑的战马前,仰着头,大声
      恳求道:“大人,请你千万不要写,我们将让你看到,我们并不是胆小鬼。”许多
      士兵附和着,叫喊着,他们的眼眶里都含着泪花。他们的恳求是那样的真切,拿破
      仑被感动了,他见自己的激将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脸色渐渐缓和下来。他扬了扬
      手,示意大家安静;说道:
      
          “好,这几个字我暂时不写在你们的团旗上,我要看到你们用你们的勇气洗刷
      自己的耻辱。我已派人去调德赛的兵团了,他们很快就会来的。现在,我命令你们,
      为了法兰西的光荣,为了你们的荣誉,去打败奥地利人。——出发!”
      
          “为了法兰西的光荣,冲啊!”
      
          士兵们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吼声。刚才还是萎靡不振的士兵们,仿佛换了一个人,
      随着拿破仑的剑头所指,他们一个个如猛虎下山,向奥军的阵地扑去。
      
          这两个团的士气很诀感染了其他的部队,法军的士气大振,人人奋勇拼杀。不
      少士兵的子弹打完了,就用刀砍,用剑刺;剑折断了就扑上去用嘴咬、用手掐。战
      场上,到处是刀光剑影,到处是缠在一起扭打的人形。奥军的士兵倒下了一批又一
      批,但奥军的增援部队源源不断涌来,法军眼看要抵挡不住了。
      
          忽然,在枪炮声和喊杀声中,隐隐传来了一阵阵鼓声:咚、咚、咚、;咚、咚、
      咚咚……这是法军的进军鼓声!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我们的援军到了!”大家向
      鼓声传来的方向望去,只见远方腾起一团烟尘,黑压压的法国骑兵以风扫残云之势
      疾驰而来,法国士兵们高兴得欢呼起来。
      
          转眼间骑兵们来到法军阵地前,德策向拿破仑报告。拿破仑兴奋地夸奖了他几
      句,他一眼看见了站在德赛身边的小鼓手。这孩子是德赛在巴黎街头收留的流浪儿,
      大家都叫他小流浪汉。
      
          拿破仑拍拍小流浪汉的头,命令道:“小流浪汉,快敲进军鼓!”
      
          小流浪汉应声道:“是!”咚咚的鼓声随即响了起来。
      
          拿破仑大声说:“敲得再响一些。”
      
          咚咚咚的鼓声更加激越。敲得人们热血沸腾,勇气倍增。法军随着德赛的剑光,
      踏着小鼓手激越的鼓声,向奥地利的军队横扫过去。突然,一排子弹射来,德策倒
      了下去,但是队伍并没有动摇。当弥漫的炮火消散时,人们看到那小流浪汉走在队
      伍的前面,仍旧敲着激昂的进军鼓。咚咚的鼓声激励着士兵们奋勇冲杀,形成了一
      条势不可挡的洪流。刚才还是胜利之师的奥军,一下子乱了阵脚。他们有的被霰弹
      击中,当场毙命;有的被马刀砍倒,血肉横飞;更多的是成批成批地跪在地上,缴
      械投降。奥军全面溃退了。
      
          梅拉斯做梦也未曾想到战场的形势会如此急转直下。他见大势已去,不得不派
      人向拿破仑求和。6 月15  日下午,拿破仑的代表与梅拉斯在亚历山大里亚签署了
      停战协议。
      
          马伦哥战役中,拿破仑以他卓越的军事才干,过人的胆识和勇气,反败为胜,
      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
      
          (沈彪)
      
      --------
      泉石书库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