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耳姆大捷
      
          1805  年8 月,法国境内的一条通往菜茵河方向的大道上,正浩浩荡荡地行进
      着一支法国军队。拉着炮车的战马,“得,得,得”地一蹓小跑;扛着枪、背着背
      包的士兵们,急促地迈着步子。初秋的太阳虽已下像夏天那样烤人,但长时间在烈
      日下急行军,人和马仍是热得汗流浃背,一个个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可是,军官
      们仍嫌行军速度不够快,不停地跑前跑后,给士兵们鼓气:“弟兄们,再加把劲,
      早一天赶到菜茵河,我们的胜利就多一分把握。”
      
          初秋的天,还没完全改变说变就变的脾气。刚才还是晴空万里,忽然就乌云密
      布,下起了瓢泼大雨。豆大的雨点借着风势,向每个人的脸上、身上猛抽。士兵们
      汗湿的衣服才有点干,又被雨淋得透湿,冷得直打哆嗦。更糟糕的是大雨使道路变
      得泥泞不堪,沉重的炮车轮子常常陷进泥坑里,拉车的马使尽了吃奶的力气也无法
      使它挪动一步。士兵们只好将被子、衣服等垫在车轮下,然后,十几个棒小伙子推
      的推,拉的拉,好不容易才将车子弄出来。
      
          忽然,“扑哧”一声,又有人不小心猾倒了。那人一边爬起一边恨恨地咒骂老
      天和奥地利人。走在他旁边的一个士兵揶揄他道:“算了吧,老弟,奥地利听不到
      你的骂声。还是省点力气快赶路,到前线去用枪炮教训奥地利人吧。”话没说完,
      他脚底一滑,也摔了个四仰八叉。周围的人都大笑起来。
      
          笑声中,大家更加快了步伐,他们知道,法军的胜利,就维系在他们的两条腿
      上了。
      
          法国和奥地利为什么重开战端呢?事情得从头说起。
      
          马伦哥战役后,第二次反法同盟瓦解了,拿破仑的威望也达到了高峰,当他凯
      旋回国时,受到了空前未有的热烈欢迎。拿破仑感到,建立新的帝国、巩固他的独
      裁统治的时机已成熟。1804  年12  月2 日,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大教堂举行了隆
      重的加冕典礼,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拿破仑称帝后,立即着手进攻英国的准备工作。早在1830  年,英国因法国对
      其实行经济封锁并和她争夺殖民地就公开对法宣过战,这促使拿破仑决心渡海对英
      国本上进行一次扫荡。他在英吉利海峡沿岸集结了12  万军队,决定在雾季到来时,
      就向英国发动进攻。他宣称,到那时,他将成为伦敦、英国议会和英格兰银行的主
      人。
      
          谁知,局势迅速恶化了,在英国的积极促进下,第三次反法同盟形成。
      
          由俄国著名将领库图佐夫率领的10  万俄军正向西挺进,欲和奥地利参谋长麦
      克率领的25  万奥军会合。另一支10  万人的俄瑞联军也正从北方向法国压来。
      
          法国西面又有游弋在英吉利侮峡的强大的英国舰队,东、北、南三面是俄、奥
      的大部队,处在腹背受敌的境地。
      
          拿破仑立即看出了形势的严重性。他知道,盟军的主要力量是俄、奥两国的军
      队,必须在他们没有会合之前,阻断他们,从而各个击破。可是,他的主力部队都
      在海峡沿岸,离前线有600 多公里,按照以往的经验要走40多天,到那时,俄、奥
      两国的部队早已会台了。
      
          拿破仑再一次显示了他作为政治家、外交家和军事统帅的全面才干。他首先派
      人出使普鲁士,以割让汉诺威地区为诱饵,使普鲁士继续保持中立。
      
          普鲁上是当时欧洲的军事强国,他如参加反法联盟,拿破仑将面临更大的威胁。
      普鲁士既想参加反法联盟,又怕引火侥身,正在顾虑重重观望着。拿破仑主动作出
      友好的姿态,暂时稳住了它。
      
          解除了普鲁士这个后顾之忧后,拿破仑又恩威并用,迫使在奥地利拉拢下己准
      备参加反法同盟军的巴伐利亚、巴登等小国,转而与法国结盟。这样,他的大军东
      进时,就能够借道这些国家而不会受到抵抗,同时沿途还能得到充足的粮食补给。
      
          在完成这一系列外交活动后,拿破仑于8 月26  日下令几路大军分兵东进。他
      要部队日夜兼程,以每分钟120 步的速度快速前进。经过拿破仑培训多年的法军表
      现出了良好的素质,17  万人的大军只用了20  多天就赶到了莱茵河,而且没有一
      个人掉队,也没有发生严重的病号。
      
          在法军飞速赶往前线时,拿破仑却频繁地在巴黎露面,法国政府的《通报》和
      其它报纸上,不断发表拿破仑的消息。他这样做是为了迷惑奥军,为法军赢得时间。
      拿破仑还有意将全部登陆船集中在和英国仅隔一条海峡的布伦港,留守在那儿的3 
      万多军队大张声势,摆出一副准备渡海作战的架式,使奥军以为他进攻的目标还是
      英国。
      
      
      
          拿破仑的计谋奏效了。法军一天天逼近莱茵河,奥军将领麦克却毫无察觉,仍
      然在按既定部署向西推进。当奥军抵达累赫河时,同行的斐迪南大公建议部队就停
      留在累赫河东岸,等候俄军的到来,两军会合后再向西推进。
      
          麦克不以为然他说:“拿破仑还在布伦哪!法军就是能赶到这儿,也不会超过
      7 万人。我们要快速推进,抢先占领黑林山的各个隘口,进驻乌耳姆,迎击法军。”
      
          奥军把防线向西推进的消息,拿破仑简直难以相信。因为这样一来,奥军的防
      线过长,兵力分散,便于法军集中力量各个击破。他迅速赶到前线,决定从乌耳姆
      以东突破奥军的防线,强渡多瑙河,插入奥军背后。这样既切断了奥军和维也纳之
      间的交通线,又可阻止奥、俄两军会合。
      
          麦克却全然不知危险正一步步逼近,他正在为自己抢占黑林山的决策洋洋自得
      呢。当多瑙河失守、法军大部队正在过河的消息传来时,他竟然不相信他说:“不,
      这不可能,法军难道是天兵天将,从天上掉下来不成?他们至少还有20  天才能到
      达那里!”
      
          斐迪南大公说:“我们还是小心为妙,赶紧向慕尼黑撤退,到那儿去迎接俄国
      人。”
      
          麦克哈哈一笑,满下在乎他说:“放心吧,我的大公,法军大部队离这儿还远
      着呢。俄国人一定会比他们先到的。攻占多瑙河的,不过是法军的先头部队,我立
      即派普尔带领8 千人去打退他们。”
      
          麦克的这一错误判断,使得奥军坐失了撤退的良机。法军大部队在拿破仑指挥
      下,分几路进军,不断攻占奥军的阵地,对乌耳姆形成了包围之势。
      
          这时,由库图佐夫率领的俄军先头部队已到达莱茵河边。拿破仑为使自己集中
      精力于莱茵河方向,决定由老将缪拉指挥几支部队完成对乌耳姆的最后攻击。缪拉
      是一员猛将,作战非常勇敢,可在战术上却缺乏头脑。他命令在多瑙河北岸进攻乌
      耳姆的第六军越过多瑙河,进至南岸。这就使法军对乌耳姆的包围在北面出现了漏
      洞。这个错误,几乎将拿破仑即将到手的胜利葬送掉。
      
          麦克发现法军防守上的漏洞,立即决定突围。正在这时,一个突来的消息,又
      使他犹豫起来。
      
          那天,麦克正在和斐迪南大公商议突围路线,卫兵来报,有一个法国人求见。
      
          来人叫舒尔迈斯特,是法国著名的间谍。原来,拿破仑及时发现了缪拉的错误,
      他估计麦克会考虑突围。立即将舒尔迈斯特派往奥军,再一次实施他那层出不穷的
      骗局。
      
          麦克让卫兵把来人带进来。他满腹狐疑地对来人打量了一会儿,突然问道:
      “你是什么人?到这儿来干什么?”
      
          舒尔迈斯特谦恭地鞠了一躬,回答说:“大人,我叫蒙代尔,是法国人。
      
          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大人。”
      
          麦克急忙问道:“什么好消息?”
      
          舒尔迈斯特看了看周围,趋前一步,压低声音说:“英国的军队在布伦港登陆
      了,已在向巴黎进发。法国现在是一片混乱,元老院有人公开反对拿破仑,号召人
      民起来推翻他。”
      
          麦克听了半信半疑,他紧紧地盯着舒尔迈斯特,慢吞吞地说:“哦!是真的吗?”
      
          舒尔迈斯特忙装出一脸虔诚的样子,说道:“千真万确,我亲眼所见。”
      
          斐迪南大公对舒尔迈斯特抱有戒心,突然问他:“可是,你为什么要告诉我们
      呢?你为什么不帮你们法国人呢?”
      
          舒尔迈斯特挥舞着拳头,恶狠狠地喊道:“我恨那个科西嘉恶魔!他使我的古
      老而高贵的姓氏蒙受耻辱。我希望你们打败他,瞧着吧,不要多久,拿破仑就会撤
      兵滚回巴黎去。您只要再坚守一会儿,形势很快就会变的。到那时,您就可以趁机
      追击法军,打败他们。”
      
          麦克似乎有点相信了,他和斐迪南大公交换了一个眼色,然后对舒尔迈斯特说
      :“好吧,您的建者我们考虑考虑,请失去休息吧。”
      
          来人走后,麦克问斐迪南大公道:“您对这个消息有什么想法?”
      
          斐迪南大公耸耸肩,做了一个怪相:“我很怀疑,说不定他是拿破仑派来的。
      我们上拿破仑这个老狐狸的当还少吗?我看我们还是抓紧时间突围吧!”
      
          麦克皱着眉头考虑了一会,犹豫不决地说:“我也不太相信,不过万一是真的
      呢?这可是打败拿破仑的好机会啊!”
      
          正当麦克举棋不定时,一张法国报纸打消了他的疑虑。这张巴黎出的报纸是奥
      军在反击时,从攻占的一个法军阵地上拾到的。报纸上刊登着巴黎爆发反对拿破仑
      的革命的消息。麦克放心了,决定固守乌耳姆,等法军撤退时趁机出击。
      
          麦克又一次上当了。原来,拿破仑料到麦克不会轻易相信间谍的话,早已准备
      好了推波助澜的花招。他命令军中印刷厂赶印了一批假报纸,并巧妙地让这张报纸
      落在奥军手里。这一作法居然把麦克迷惑住了,放弃了向北突围的最后机会。
      
          斐迪南大公见百般劝说无济于事,遂带领一万多官兵向北突围,他们与尚留在
      多瑙河北岸的不足6 千人的法军发生了激战,法军寡不敌众,终让斐迪南突围而去。
      
          麦克直到法军收紧了包围网,17  万大军兵临城下时,才恍然大悟,可是已经
      晚了。
      
          在向乌耳姆发起总攻的前夕,全体法军集中在一片开阔地上,听拿破仑训话。
      
          拿破仑还是穿着那件灰大衣,戴着三角帽,连日的指挥作战使他显得有些疲惫,
      但他那双眼睛还是那样威严、有神。他站在一辆炮车上,一手叉腰,一手挥舞着指
      挥刀,用他极富鼓动性的声音,慷慨激昂地说道:“军人们,一个月之前我们还在
      海岸营地中面对英格兰,但是一个卑鄙的同盟迫使我们飞回莱茵河上……若是没有
      在你们前面的奥军,则我们今天可能已经进占伦敦。我们要报六个世纪的旧仇并恢
      复海上自由。军人们,明天将是一个比马伦哥更伟大一百倍的日子。我已经把敌人
      放在同样的位置上,后世的子孙们将永远记着你们在这次伟大会战中的功绩。”
      
          士兵们群情激昂,齐声欢呼:“皇帝万岁!法兰西万岁!”响入云霄的欢呼声
      传到乌耳姆要塞内,已成困兽的奥军更加人心惶惶。麦克一筹莫展,只能默默向上
      帝祷告,祈求俄军奇迹般赶来增援解围。
      
          第二天,当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时,法军的总攻开始了。拿破仑命令所有的大
      炮对准乌耳姆齐发猛轰。一刹间,几百门大炮射出的炮弹汇成一股火龙,带着死亡
      飞向负隅顽抗的敌人。大地在轰鸣声中振颤着,乌耳姆要塞笼罩在火光和硝烟中。
      
          一阵猛射后,拿破仑命令暂停射击。战场一下子显得特别静。突然,响起了喊
      话声:“麦克将军,你们完蛋了,投降吧!”“奥地利的士兵弟兄们,抵抗是没有
      用的,放下武器吧。”喊话声在死一般寂静的战场上空回荡,显得格外清晰,回答
      法军的是几声有气无力的枪声。
      
          拿破仑一声令下,法军的大炮又一次齐声轰鸣,比上一次更猛烈。
      
          奥军终于支持不住了。乌耳姆要塞上空升起了白旗。麦克的代表很快来到拿破
      仑面前,表示奥军愿意投降。拿破仑决定于三日后举行受降仪式。
      
          受降日那天,一班才能出众、英姿勃发的法军元帅和将领们簇拥着拿破仑站在
      中间,法军近卫军排成八列纵队分列在他们两侧。奥军参谋长麦克在白旗的引导下,
      垂头丧气地向他们走来,16  位奥军将军灰溜溜地跟在他后面。麦克走到拿破仑面
      前,双手托着自己的佩剑说:“不幸的麦克在此,请接受我的敬意。”
      
          缪拉接过了麦克的佩剑。接着奥军的16  位将军和3 万多官兵依次列队来到拿
      破仑面前放下自己的武器。拿破仑面前的武器很快堆成了山。
      
          受降仪式结束了。法国官兵激动万分,不断向自己的皇帝和统帅欢呼。
      
          几十天长途跋涉、浴血奋战的疲劳消散得一干二净。士兵们骄傲地说:“我们
      的皇上创造了新的战争艺术,不用武器,而用我们的两条腿来作战。”
      
          (沈彪)
      
      --------
      泉石书库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