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长生涯——走出南蒂罗尔问题的死胡同
      
          1968  年1 月19  日,瓦尔德海姆宣誓就任外交部长。几个月后,他就不得不
      面对一次严峻的考验了。
      
          1968  年8 月,捷克斯洛伐克的杜布切克政府推行“布拉格之春”的改革政策,
      这一政策招致了苏联领导人和东欧集团部分领导人的反对,于是,华沙条约集团的
      军队进驻了捷克斯洛伐克。由于捷克斯洛伐克是奥地利的北方邻国,因而这一军事
      行动在奥地利引起了极大反响,公众舆论倒向了杜布切克政府一边,反对苏联的介
      入,中立政策与“思想自由”之间的矛盾一时无法调和。奥地利政府只得谨慎从事,
      在公众舆论压力和遵守中立政策之间寻找一条中间道路。在艰难的处境下,瓦尔德
      海姆的努力有效地维持了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当苏联飞机侵犯奥地利领空时,瓦尔
      德海姆提出抗议,苏联驻维也纳大使不得不表示了歉意。
      
          在瓦尔德海姆担任外交部长期间,最迫在眉睫的任务是解决困扰意、奥两国多
      年,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南蒂罗尔问题。1919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拥有
      25  万居民的南蒂罗尔被协约国判给了意大利。奥地利提出的归还南蒂罗尔的请求
      在1945  年遭到了同盟国的反对。1960  年,当时的奥地利外长克赖斯基将这一问
      题提交联合国处理。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决定通过谈判作出令双方满意的解决。
      这一决议的通过使得南蒂罗尔问题国际化了。
      
          瓦尔德海姆任外长后,决定进行新的尝试,将这一问题从死胡同中拉出来。
      
          经过认真细致的谈判,他与意大利外长阿尔多·莫罗共同起草了一份协议,协
      议中承认了南蒂罗尔自治并规划了具体的操作日程。尽管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遇到了
      一些困难,但瓦尔德海姆取得的成果是不可否认的,他不仅保证了南蒂罗尔地区德
      语居民的生存状况,更促进了意、奥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此外,任外长期间,瓦尔德海姆在宣扬奥地利的中立立场上也功不可没,他通
      过灵活运用外交手腕,使苏联对奥地利与联邦德国在政治和经济上走得太近的疑虑
      一扫而光,并促成了由苏联创议的欧洲安全会议在维也纳召开,还陪同总统弗兰茨·
      约纳斯访问了莫斯科。
      
          1970  年4 月的国民议会大选之后,人民党失去了多数地位,社会民主党上台
      执政。未获绝对多数的社民党主席布鲁诺·克赖斯基在与人民党联合失败后,组成
      了社民党少数政府并出任总理。克赖斯基政府向瓦尔德海姆提供了两个十分诱人的
      职位:驻伦敦或莫斯科大使,并表示,如果他愿意,可以重返纽约干他的老本行。
      联合国的政治舞台对瓦尔德海姆太有吸引力了,他也相信自己具有干好这一工作的
      能力。他认为,像奥地利这样的小国只有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而不是将其活动仅限
      于双边关系的范围之内,方能在世界组织中赢得更好的机会。于是,他重返纽约,
      再次出任奥地利驻联合国常任代表。
      
      
      
          在接受了纽约的外交使命之后,一段时间里他仍对国内政治有所涉猎。
      
          1971  年是奥地利的总统选举之年。这年秋天,瓦尔德海姆被人民党推举为总
      统候选人,参加角逐。作出参加选举的决定对他来说并不轻松,因为竞争对手是他
      任外长时经常陪同出访的现任总统弗兰兹·约纳斯,他对约纳斯评价甚高。瓦尔德
      海姆不属于任何政党,因而立场超然,为奥地利国民所敬仰。
      
          但此次他却战绩不佳,败在了作为社民党候选人的约纳斯手上。即便在失败的
      情况下,瓦尔德海姆仍不忘赞美对手,这是他的一大美德。约纳斯为人的正直与诚
      恳令他心服口服,多年以后他还一直深深怀念这位总统。
      
      --------
      泉石书库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