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感冲锋(2)
      
          美国联邦调查局有关莫里森的档案越来越长,其中除了酒后开车、斗殴之外,
      最多的便是“色情淫荡演出”。1970年,莫里森终于被一家地方法院以“在公共场
      所使用亵渎性语言和裸露身体”而被审判,当检查官问及莫里森是否真的暴露身体
      时,莫里森回答说,他当时酒喝得太多,神志不清。其律师试图用言论自由条款为
      其辩护,但莫里斯最终还是被判有罪,被罚款500 元,并入狱六个月。虽然他以5 
      万美元保释出狱,但“大门”从此一蹶不振,莫里森本人和乐队不仅在演出合同上
      不断遇到麻烦,而且陷进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谴责声中。这场卫道大合唱终于在1971
      年暂时收场,当年莫里森死于一场突发的心脏病。许多歌迷用一则传言来表达心情,
      他们说,莫里森是被联邦调查局弄死的,目的是消灭摇滚代表的左派和“不道德”
      势力。(在詹尼斯·乔普林和吉米·亨德里克斯也于盛年早逝后,同样的传言也曾
      四处飞扬。)
      
          艾力斯·库柏也是被斥责为“不道德”的摇滚乐手之一,因为他总是涂上极黑
      且大的眼圈,身着紧身衣裤,有时还用活蛇缠在膝盖上才登台。他在台上常常干的
      事是把布娃娃一把一把地撕烂,还用刀子将布娃娃的头一刀斩掉,他甚至在台上装
      着自己登上了绞刑架而被绞死。因此,他被谴责为“堕落分子的代表”,“将青少
      年引上道德死路的人”,他的音乐被视为“丑恶祭仪”、“畸形摇滚”、“异装癖
      摇滚”、“堕落摇滚”。英国上下议院的议员们曾致力于在英国全面禁止库柏的音
      乐。一位议员指出:  库柏是在“贩卖集中营文化,具有让我们的子女向仇恨和死
      亡认同的邪恶企图”,因而是“对人类道德的背叛”。 
      
          “何许人”的彼德·汤森也曾因在舞台上砸吉他而受到过类似谴责;吉米·亨
      德里克斯也因为台风怪异而被抨击;詹尼斯·乔普林曾因在舞台上过于激动而被报
      纸称为“女疯子”,“杰弗逊飞机”的格雷丝·斯里克曾因在演出时露出乳房而被
      视为“色情狂”;洛德·斯特沃德被家长们认为是“败坏孩子们道德的最大凶手”
      ;大卫·鲍伊被老师称作“引导学生堕落的超级流氓”……
      
          自60年代中期之后,由于摇滚乐手们越来越自觉地将自己的作品视为艺术而非
      单纯的商业产品,他们力图使唱片封套的设计也能反映出自己的艺术个性,体现自
      己的包装概念或展示自己的幽默感和各式艺术感觉。但许多人并不欣赏这一套。
      
          最早被迎头痛击的是“滚石”的幽默感。他们1965年推出的《“滚石”第二辑
      》上印上了这样一段话:“搜遍你的腰包来买下这张最过瘾最精彩的唱片吧。如果
      你没有钱的话,看见那个瞎子了吗?给他脑袋上来一下,把他的钱抢来。你瞧,你
      不就有钱了吗?如果你真这样干了,那好,咱又卖掉一张。”“滚石”和发行该唱
      片的德卡公司都公开声明这只是为强调唱片精彩而开的玩笑,只是个“噱头”,但
      公众对此类黑色幽默和玩世不恭深恶痛绝并视之为典型的“不道德”行为。英国议
      院要求收回此一封套并大加谴责。“滚石”1967年的专辑《丐帮盛宴》的封套也曾
      遇到麻烦,这一封套表现的是一面厕所的墙壁,上面满是涂鸦,既有“莱顿热爱毛”、
      “约翰爱洋子”、“上帝摇滚自己”等词句,也有一小幅女裸体的草图。连即将发
      行此唱片的德卡公司也认为其“品位低劣”。但贾格尔拒不修改,因为他认为“我
      们认为其中没有任何淫秽成分,所以我们要捍卫它……如果我们允许他们在包装上
      指手画脚横加干涉,下一次他们就会来教我们应该唱什么歌了”。但“道德”力量
      强大,当该唱片发行之时,上面除了标题之外只是一片空白。1971年,“滚石”的
      《脏手指》专辑的封套更是别出心裁,它清楚地展示了一个女性的胯部,而在这幅
      图案的裤子上,安着一只可以打开或拉上的真拉链。虽然该设计在发行上没遇到什
      么麻烦,但被多家新闻媒介指责为“引发不道德的联想”。
      
          列侬和“披头士”的封套设计也曾引起过轩然大波,在1966年的《昨天与今天
      》的封套上,他们身着屠夫围裙,四周是被肢解的洋娃娃和血淋淋的大肉块,虽然
      列侬明言强调那是对越南的比喻,但还是难免受到指责。《佩珀军士的孤独之心俱
      乐部乐队》也曾备受责难。但最为正人君子们所不齿的无疑是列侬和大野洋子1968
      年的专辑《两个处女》的封套。该封套的一面是他们俩正面的全裸像,另一面则是
      其裸像的背面。发行该专辑的EMI公司一开始便坚持必须换掉此设计,该总公司
      总裁质问列侬和洋子“你们究竟想干什么”,洋子回答道:“艺术。”EMI公司
      另一负责人接着指出,“人体本身是无所谓淫秽不淫秽的,但唱片行和家庭的道德
      标准却难以接受它。”在英国和美国,批发商们都将它装进了一只深色纸袋中,而
      纽瓦克的警察干脆没收了在该地区出售的3000张唱片。联邦调查局局长埃德加·胡
      佛为“新左派的道德堕落”震惊不已,要求禁止该专辑发行上市。
      
          同年,吉米·亨德里克斯推出的《电动女士》封套上也出现了两个女裸体形象,
      在英国同样引起了一片抗议之声……
      
      
      
          正如许多论者所指出的那样,在60年代的“性解放”浪潮中,摇滚的这些小花
      样根本就是小巫见大巫。摇滚也曾在歌词中反映时代在道德上的锐变,但这种反映
      也深为卫道士们所反感。
      
          1965年,“滚石”在“沙利文剧场”这个电视节目中演唱的《满意》被抹掉了
      一句“想弄到些女孩”;“何许人”的《丽莉画像》则在全美范围内遭禁播,因为
      歌中提及了自渎;弗兰克·扎巴因在舞台上说“我操”而被猛烈抨击,他的《金钱
      》一曲也被禁播;“大门”的《终点》因为有诅咒父母的词句被禁……事实上,在
      60—70年代间,任何一支有影响的摇滚乐队都曾有过因歌词触犯道德天条而被禁或
      被谴责的经历。埃德加·胡佛局长不仅对唱片封套有意见,而且对摇滚歌词也极为
      不满,他在给一位写信给他对摇滚大加责骂的来信回鸿时表示赞赏这种谴责,认为
      必须纠正人们的想法并为挽救年轻人作更多努力,虽然,“这样做惹人讨厌”。
      
          一些有点名气的学者也开始指责摇滚的“不道德”,而且调子越来越严厉。在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名誉教授莫尔温·麦钱特指责DJ们是大众传播媒介中的“皮
      条客”,认为年轻人被其引向了道德堕落的死胡同;他甚至认为,毫不隐讳的性表
      现也要比那些堕落的唱片来得高尚。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名教授艾伦·布鲁姆指出,
      摇滚已经成了比家庭、学校或教堂都更能影响青年的力量,但他马上诅咒道:“孩
      子们的英雄是庸俗的,是吸血鬼,是骑着性之马的流浪汉,他们煽起的反抗并非只
      针对父母,而且也针对所有高尚的东西。而这是青年们在这个时代所必然注入的情
      感营养品,一种真正的丛林食物。”布鲁姆将“美国头脑”产生“闭锁”的原因归
      结为新一代美国人在年轻时期就被粗俗的摇滚所腐蚀。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