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上掉了个好事情
                             
                                      
          天上掉了个好事情
      
          为了走出贫瘠的大山和红土地,六千人走进了考场
      
          1986年我十六周岁,我初中毕业,因为家穷,也因为孩子多的缘故,我没有继
      续升学,而是跟着村里的“嫂子军”去收破烂,而后卖给村里一个浙江人开的工厂,
      每月运气好时赚取几十到百把元,我成了村里孩子学习的榜样。很多少妇都要我带
      着她们去做,因为做多了,我懂行情,又会认货。所以,比在厂里做临时工的女孩
      们还挣得多点,如果不是那场劳务输出招考,我也许早就成了乡村里一个勤劳勇敢
      艰苦持家的农妇。延续着父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
      
          那是1987年的六月,突然听到一个特大的好消息,说我们县劳动局要招收一批
      人去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工作。条件是至少要有初中学历,才可以报考,因为报
      名的人特别的多,每个乡镇还配了名额。分到每个村就只有一男一女的名额,而高
      中生就没有名额,直接报名就行,初中毕业生还得考试,能不能去还是个未知数。
      
          有关系的,大家削尖了脑袋走关系。像我这样的,跟村支书家有些亲戚关系,
      可他自己的女儿、他弟弟的儿子、他妹妹的孩子,加上我这个他外孙女的孩子,都
      在同一个村子,还有每个生产队的初中毕业生,各队队长家的孩子,到底给谁去?
      加在一起十来个初中生,他也犯愁了,为了公平起见,我们统统摆出毕业证,抽签,
      抽到谁归谁?
      
          结果,好运青睐我,六个女孩共一个名额刚好被我抽到,男的是我的一个同学,
      是小华。村支书鼓励我们,要争气,现在名额都是你俩的了,考试考好一点,争取
      出去工作,你们才对得起大家。考试难吗?我不怕,初中生考得无非是初中学过的
      东西,从来我就不担心。至于深圳特区在哪?我的印象里只有那部叫《深圳姑娘》
      的电影,一个阳光女孩,开心地笑在阳光下的感觉真好!从那天开始,我们每天都
      向往深圳、广州、想早一点考试,心在飞翔,早已飞向远方,做着城里人的梦。
      
          考试那天,我第一次坐汽车去县城,父亲非常关心,他亲自陪着我去党校的考
      场,我在里面考试,他在外面徘徊,他认为,这一次,有可能改变我的命运。在父
      辈的眼里,跟他们五十年代,从农村招人去煤矿铁矿一样,后来那些人都留在矿上,
      吃永远的国家粮。
      
          没想到的是,还有许多是我的同学或校友们。她们都找我要答案,恰恰我感觉
      这些题比我们中考容易多了,自己有绝对把握。也就不怕她们抄了。我也希望她们
      都能考上,都能去广州或深圳,到时候还多有几个伴。考完去到叔婆家里,叔婆那
      时是我们县的组织部长,她打电话去查我的分,说万一考得不好,她可以通过关系
      帮忙。我让她放心,我说至少有九十分以上,如果没有人走关系顶替我的名额,绝
      对不会没有我的份。后来也证实,我两科考了一百八十分。占绝对优势。也顺利地
      通过了健康体检、那时国家还没有实行身份证制度。我们的证明书上有村委会、乡
      政府、县委、劳动局、人事局、医院、派出所七枚公章。后来我们找工作,走到哪
      里人家都要,这是后话。叔婆笑了。不错呀,我说孙女没吹牛。什么事都做完了,
      就等着去广东了,我们早就向往着深圳了。
      
          1987年上半年,永新县委的同志对东莞、深圳两地劳动局的同志说:“咱们一
      个县就有两万多农村青年,老区穷,就不了业,整天待在地里挖不出几颗银子,一
      些无知的青年还会在街头打架闹事。广东正在发展招商引资发展工业,要能给我们
      解决几千人的就业,也是帮我们老区人民的大忙呀!”
      
          五月,乡广播的高音喇叭里把这个消息播出,村委会立即通知组织人员去参加
      招考,四里八乡顿时沸沸扬扬,后来我又听说不单是永新县,连宁岗县都在向深圳
      特区劳务输入待业青年,整个井冈山区沸腾了。这些天流言满天飞,说什么的都有
      :“干嘛全要女的,男的却没几个,该不是送给人家做保姆,服侍那些光荣的残疾
      军人吧?能服侍军人,那也光荣呀!这是好听的,也有说或许是送到香港的妓院去
      吧?”
      
          “深圳那地方我爷爷年轻的时候去了挑盐,那地方都是矮房子,刮起台风来连
      屋顶都吹着跑了,现在都兴水泥瓦了,打下来咋办?”美英的父亲说。
      
          “那地方听说跟香港只隔一条河,特务卷了裤脚就可以打过来。”老一辈人的
      议论怎么也难不住我们那些向往山外生活的少女们。
      
          “我们只是去试试看嘛,鸟儿长大了也要往山外的世界飞翔呢。”
      
          爷爷说:“妮子,你们最好别去,那里在搞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许多外国人的
      观念带进来,不好的。”我68岁的爷爷从来都没离开过他喜爱的长孙女,很怕自己
      年龄大了孙女走了永远见不着了。其实,爷爷平时挺开通的,这回也自私起来。
      
          “那里是中国的土地,谁敢到那里胡闹,那地方也是有共产党管理的,不会乱
      的。”村委书记和一些干部这样说。又过了大约十天,乡广播站的高音喇叭通知我
      准备好行李,即日出发,我的目的地在哪里,连他们也不知道?我父母为我买了双
      新鞋,收拾包裹,到县劳动局集合。
      
          我们去的是第一批赴东莞工作的。中午叔婆全家为我饯行,她给我很多小姑的
      旧衣服要我带上穿,说出门在外,自己关照自己,同去的一共六十名清一色的女孩。
      
          过关斩将,记得有两个女孩查出有乙肝,哭着求着要去,还是没让去。那是几
      千个里面挑出来的呀,简直是女子特工队。听说六千人报名,最后只录用了二千人,
      我感觉我够幸运的了。叔婆不放心我,她说:“雪英,你最好去第二批,听说第二
      批是深圳,你们这一批我打听过,分到东莞去,深圳是特区,肯定比东莞好一点吧,
      反正我可以帮你说一下,分个好工作,你考虑一下。”我笑笑说:“谢谢奶奶关照,
      其实我感觉,去哪不重要,我认为你安排一个办公室的工作给我,如果我没有能力
      去做,还是做不下来的。我感觉,是金子都会发光的,你就让我自己去闯闯吧。”
      
          爷爷他老人家年龄大,还是怕那一天见不着我,一直反对我去外面闯世界。还
      说一个小女孩跑到外面能挣什么钱,你没挣钱家里不也照样过日子吗?我怕这一次
      不去,以后也许我家人变卦就再也没机会了。还有,我真的很想早点去广东。
      
          叔婆却开心了,她说:“好样的,我孙女有志气,我不拦你,也不帮你,相信
      有一天你会混出个样子来的。”
      
          就这样,我走出了大山,也走出了生我养我的家乡,走上了异乡的土地。在这
      片热土上,我们默默地耕耘,绿了流水线。我仿佛看到,一张张汇款单从异乡飞向
      故乡。故乡变样了,母亲倚在家门前的樟树下眺望的身影,我的眼睛模糊了……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