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功而返。
      
        他们又到黄陂烈士陵园,没有。
      
        再到离安葬地最近的阳曲烈士陵园,仍然没有。
      
        再回到太原市双塔寺烈士陵园,还是没有。
      
        几千座烈士的墓茔,一座一座排查过去,几千块墓碑上的尘土鸟粪杂草被一块
      一块清理出来,呈现在王艾甫面前的,就是几千次失望,同时也刺激着王艾甫骨子
      里那股子拗劲:就不信了,当年有安葬之地,说明烈士的墓地就有写有姓名的标牌,
      那么,后来的动迁也应该原样迁出安葬才对的。
      
        抱着最后一线希望,他来到太原牛驼寨烈士陵园。这里安葬着在解放太原战役
      中牺牲的烈士近1900具遗骨,其中无名烈士遗骨就有600 具。王艾甫和牛驼寨烈士
      陵园的主任关系非常好,工作人员也很配合,他们向王艾甫介绍说,这里安葬的烈
      士很多是从阳曲县迁来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这片密密麻麻的墓碑之中发现戴虎烈士的墓地。王艾
      甫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没有太多的激动,心里反倒有些压抑,坐在戴虎烈士的墓
      地旁边,瞅着那一方窄窄的墓碑,沉默良久。王艾甫想坐下来,静静地陪他坐一会
      儿。
      
        找到烈士墓地,王艾甫像找到一位多年未曾谋面的老朋友。之后,寻找墓地的
      一行人从陵园租来花篮,搞了一个简短的祭奠仪式。
      
        周围的苍松翠柏正在晚秋的风里摇曳,百草苍黄,这个非时非节的祭奠仪式显
      得特别扎眼。别人不能明白,这个仪式,实际上是未发出通知书的几十位太原战役
      阵亡烈士回家的开始。
      
        有阵亡通知书,有墓地,戴虎烈士的存在是确定无疑的。工作人员拿出陵园的
      原始档案,按照墓园排列顺序,上面记载着这名烈士叫做“载虎”!墓碑与登记不
      符,这是怎么回事?显然是豕亥鱼鲁之类的笔误。
      
        王艾甫想起高荣贵的那句话:在战争环境下,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
      
        与王艾甫手头的资料相对照,“载虎”与“戴虎”的部队番号、籍贯、年龄完
      全一致,把这些资料再与汤华明从武汉传过来的信息相比较,可以肯定,找到的戴
      虎烈士墓,就是在湖北找到的那名郝载虎烈士无疑,“戴虎”确系“载虎”之笔误,
      “云县”系“云梦县”笔误,尤其是双郝村这个籍贯的变迁,最具有说服力。汤华
      明真是首建奇功。
      
        寻找墓地的过程,变成了一个曲折的考证之旅。最后,牛驼寨烈士陵园的负责
      人也表示,他们将尽快请示民政部门,将这延续50多年的错误尽快更改过来。
      
        同时,王艾甫再一次找到军史专家高荣贵,请教关于郝载虎烈士牺牲在太原的
      来龙去脉。高荣贵说,郝载虎烈士开始参加国民党部队是没有问题的,1937年忻口
      会战时,从南方调来大批部队,到解放战争的时候,他可能被俘,然后参加八路军
      或解放军。
      
        王艾甫立即将找到郝载虎烈士墓地的消息通知了汤华明,同时,没有任何犹豫,
      他说不日将亲自到湖北,把烈士的阵亡通知书和其他资料送到烈士遗属的手上。
      
        筹划好行程,一行人需要近万元的旅差费用,王艾甫大包大揽说没有问题。他
      早有准备,把自己收藏的300 多块银元作价1 万元卖了,这笔钱到武汉那是绰绰有
      余。
      
        2005年11月8 日,湖北省云梦县钟垸村下起了一场小雨,南方晚秋里的秋雨下
      起来没完没了。莫非天亦为烈士垂泪吗?故乡的雨在迎接自己失散56年的儿子归来
      啊!
      
        伴随着丝丝细雨,村子里的人一大早就忙活开了,全村的人几乎都赶到了村民
      郝章群的家里,大门上贴着大红的对联。村委会的干部们都在他家里忙前忙后,他
      们甚至在村口挂了10万响的鞭炮,准备迎接远方来的客人。王艾甫事后才知道,这
      个村子几十年都没有办过如此盛大的### 。
      
        当汤华明带着王艾甫一行人穿过绵绵细雨出现在村民们视野中的时候,一时间
      鞭炮齐鸣,炸响了南国湿润的空气,红屑细碎,蓝色硝烟那特有的香味弥漫着,沉
      寂的山村就有了一种难得的喜气。全村的人都从村里涌了出来,伫立在村头。王艾
      甫虽然早在十年前就构思出这样的情景,这样的情景早就让他热血沸腾,但眼前的
      盛况还是出乎他的意料,他明白,这样盛大的场面不是为他而设,而是为了迎接他
      怀里揣的那份穿过56年才姗姗来迟的荣誉,和那位因阵亡通知书没有发出而迟归的
      英魂。
      
        同行的,还有五弟王致甫、太原市收藏协会的小任、《三晋都市报》记者翟少
      颖。
      
        钟垸村村主任郝朝阳跑过来将王艾甫搀住,一行人在村里人的注目下来到郝章
      群的家里。王艾甫一进门,就发现堂屋正墙下平常供奉祖先灵位的神龛香烛齐备,
      供牲俨然,只是神主之位还空在那里。他一下子明白了,一下子明白了这份56年前
      未发出的阵亡通知书的分量。
      
        人未歇栈,王艾甫就把阵亡通知书的彩喷复制件、郝载虎烈士墓地及牛驼寨烈
      士陵园照片双手捧出,郑重地交在烈士郝载虎的两个堂弟的手上。王艾甫斟词酌句
      :“郝载虎烈士为解放太原而牺牲,这一次能够找到他的亲人,我很高兴,作为一
      个太原市的市民,感谢你们的亲人为解放太原作出的贡献。今天,我把这份迟到五
      十多年的烈士阵亡通知书送来了。”
      
        话虽正规,王艾甫心里却是惊涛乍起,密云翻滚,一瞬难息。这一刻,他等了
      整整十年,从年近花甲等到年近古稀。
      
        郝章群和弟弟庄严地接过王艾甫递过来的阵亡通知书和烈士墓地照片,一脸肃
      穆,恭敬地将它们款款送至神位前,然后,焚香祭拜,礼敬如仪,全村的人随后鱼
      贯而入,分别祭拜。
      
        郝章群向王艾甫深深地鞠了一躬。
      
        郝章群说:“多亏了您的帮助,才知道载虎哥参加了解放军,而且是革命烈士,
      载虎哥牺牲得光荣啊!”郝章群甚至向王艾甫表示,我们亲属没有任何要求,知道
      了载虎哥的下落,知道他是为解放太原而牺牲的烈士,我们就要这份荣誉,让子子
      孙孙知道,我们村里出过这样一位英雄!
      
        王艾甫了解到,在郝载虎参军之后的近60年间,这个封闭的小山村一直在猜测
      着郝载虎的下落,有人说他参加了国民党军队,后来被解放军俘虏又做了解放军,
      再后来,就当了叛徒,随蒋介石开到台湾去了。还有人说,他在外混得灰头土脸,
      穷困潦倒,无颜见江东父老。还有……民间辗转流传着关于郝载虎的各种版本,各
      种版本与烈士的事迹相去甚远,而且越来越远。村主任郝朝阳说,如果不是王艾甫
      及时把郝载虎牺牲的消息送来,各种传说还不知道会编出多少来,他的遭际将永远
      是一个解不开的谜团。现在我们知道了,载虎大叔是为革命而牺牲的烈士,将来要
      专门为载虎大叔盖一间房子,把他的荣誉放在里头,让子子孙孙都知道,载虎大叔
      是我们村里的一位英雄。
      
        此情此景,让王艾甫感慨万千,都是一辈子风风雨雨走过来的老人,他不难想
      象被各种传说笼罩下的烈士亲属的生活际遇,更不难想象,地下的郝载虎烈士有知,
      他的形象在阵亡通知书未曾抵达的年月里,是怎样被来来回回地扭曲着、曲解着、
      猜测着,灵魂如何能安?而且,烈士的亲人一直说不清楚郝载虎的下落,认为当年
      拍屁股跟着国民党部队走了的郝载虎一直是一个耻辱,所以,亲人们在心里还隐藏
      着难以言说的苦衷,在村里一直抬不起头来。
      
        村里人再不会说更多感谢的话,这浓浓的谢意都明明确确地写在脸上,他们对
      着王艾甫,对着汤华明,这样的义举,再多的感谢话都会显得词不达意。但在王艾
      甫那里,他真的从心里感谢面前这些淳朴善良的烈士亲人。
      
        在左权县的访谈中,他谈着找到的第一位烈士故乡和他的亲人,尽管一年多过
      去了,王艾甫仍然血脉贲张感动不已。他说,他感谢眼前的每一位,媒体的朋友、
      当地民政部门的干部,甚至这些烈士的亲属帮助他完成了这一夙愿。泪水在眼眶里
      直打转。更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在为烈士寻亲的路上,并不单单是他一个人在走,
      吾道不孤,这么多年来,他其实并不孤单。
      
        直到王艾甫坐到从山西前往湖北的火车上,他还不知道,为11位太原战役牺牲
      的湖北籍烈士寻找亲人的消息,其实早就引起了武汉三镇老百姓的广泛关注。
      
        当天夜里,汤华明把他们安排在武汉军区干休所招待所,准备第二天赶往云梦
      县。同行的五弟王致甫和小任想趁着晚间空隙到外面转一转,谁知道,几十年之后
      第二次逛武汉三镇的王致甫他们,在往回返的时候怎么也找不回原路,七拐八扭,
      彻底迷了路。两个山西人真是哭笑不得,只得向行人打听。
      
        “大娘啊,回军区干休所招待所怎么走?”他们拦住一位老太太。
      
        “你们是干什么的?”打听的是一个军事单位,难免让人生疑,老太太警惕起
      来。
      
        “我们是从山西来的,是寻找解放太原时候牺牲的湖北烈士亲属的。”
      
        “啊呀,是你们哪。你们是贵客,你们山西人做了一件大好事呀。”老太太马
      上说,“走,我带你们去。”
      
        本来,老太太是买东西回家的,为带他们到招待所,反方向走了近2 里地把他
      们送到招待所的门口。老太太告诉他们说,早就在报纸上知道了为烈士寻亲的事情,
      而且,当地的报纸隔三差五报告着寻亲的过程与结果。老太太说,太原的政府真是
      好啊,都几十年前的事情了,还在惦记着那些牺牲的烈士,还在为他们寻找着亲人。
      
        那一天,武汉正下着小雨。他们才注意到,老太太已是白发苍苍,一双小脚蹒
      跚而行。三人走在雨里,王致甫他们心里热乎乎的。
      
        谁知道,第二天一大早,这位老太太就来敲他们的门,手里提着桂圆和香蕉看
      他们来了。她对着王艾甫深深地鞠了一躬,并邀请他们一定要到家里去做客。王艾
      甫才想起问老人家的姓名,老人家叫何志英,在武汉已经居住了50多年,也是一位
      山西人。
      
        探望郝载虎烈士亲人活动结束之后,他们赶回武汉,第二天就要返回山西了,
      干休所招待所设便宴饯行。最后,4 天的住宿费只象征性收一天的,其他费用全免。
      
        宴席间,王艾甫虽然不曾豪饮,但他的心里是醉着的。终于将第一份阵亡通知
      书在56年之后,经过自己的手,远涉千山万水,跨过太行,跨过黄河,送到长江边
      上,他怎么能够不醉?酒不醉人人自醉。
      
        他们正在吃饭,一个山西老乡专程赶来看望王艾甫。一攀谈,老乡是真老乡,
      左权麻田镇人。他叫张爱庆,59岁,时任华中科技大学校办副主任。此前,张爱庆
      从报上获知王艾甫收藏烈士阵亡通知书的消息之后,通过《武汉晚报》记者与远在
      太原的王艾甫取得了联系,报上每有消息,张爱庆就小心剪下来挂号寄给他。两人
      神交已久,相见恨晚,一聊就是大半夜。
      
        张爱庆再三挽留王艾甫推迟归期,邀请王艾甫一行一定要到学校看一看,和学
      生们搞一个座谈。张爱庆说,这样的历史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一段非常陌生的历史,
      这样的义举对大学生而言,也将会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教育,王老啊,你一定得去!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