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五年后的3 月,重庆,团长多次莅临训词,书记长洋洋洒洒的万言报告,为三
      青团鼓气
      
          三民主义青年团产生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1938  年3 月—7 月力团的产生
      时期;1938  年8 月—1940  年8 月为团的初步筹备时期;1940  年9 月—1943  
      年3 月为团的第二步筹备时期;1943  年3 月29  日团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重
      庆召开,标志着团的正式成立。终其三民主义青年团的全部历史,仅仅开过两次全
      国代表大会。1938  年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干事会成立以后,即拟召开全国代表大
      会,但是,因为复兴社和CC  的派系斗争,一再拖延。
      
          直到1942  年,才由团长蒋介石批准以组织处长康泽为筹备主任,着手筹备第
      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如果说1943  年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才宣告三民主义青年团
      的正式成立,1946  年9 月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则预示着团的结束。
      
          三民主义青年团在如此漫长的筹备时期,到1943  年3 月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
      大会前,已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在全国和海外普遍建立了组织。据统计,全国共
      有团员548814  人。从各省市县地方来说,共建立支团25  个,区团27  个,分团
      648 个,区队4984  个,分队25776 个。从各地各级学校来说,全国高中以上学校
      多已有三青团组织的建立。专科以上学校已成立分团53个,区队168 个,分队609 
      个,国立中等学校已成立分团26  个,区队77  个,分队312 个,其他各种训练班
      团已成立区团2 个,分团15  个,区队39  个,分队140 个。从海外说,在南洋一
      带的马来亚与荷属印度尼西亚,在缅甸、泰国与越南,在美洲及加拿大等地,在香
      港、澳门,都建立了三青团组织。
      
          已成立海外区团13  个,分团12  个,区队23  个,分队88  个。①1943  年
      3 月29  日,三民主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重庆召开,出席会议代表共计371
      人。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干事会书记长张治中及中央常务干事谭平山等33  人,中央
      监察会书记长王世杰及中央常务监察邵力子等18  人。中央团部指导员吴稚晖、戴
      季陶、何应钦、陈果夫、白崇禧等出席了会议。团长蒋介石致开幕词。
      
          会议共开了15  天。会议期间,团长蒋介石“训词”达六次之多,中央干事会
      书记长张治中作了《本团四年来工作总检讨》的报告。会议通过了《统一全国青年
      组训纲领案》、《发展团务十年计划总纲案》、《发动青年建设新中国案》、《增
      进青年福利案》、《检举贪污舞弊,取缔囤积居奇,以转移社会风气,严肃战时生
      活案》,发表了大会宣言。
      
          团长蒋介石的六次训词,主要讲了以下几个问题:
      
          1.  要坦白地检讨过去工作的得失,策划未来团务的进行。他说:“本团以不
      到五年的时间,团员人数已有五十万之众。组织的发展,可算是相当的扩大,但是
      业务的进行和实际的成绩,距离我们创立本团的理想,还是很远很远,这中间的得
      失长短,我希望由代表大会忠实坦白的自己检讨出来。绝不可敷衍粉饰,也不可讳
      言缺点,有所推诿”,表示了他对团的工作的极度失望和不满。蒋介石说:“现在
      若干团员或是从事团务工作的干部书记等”,存在着“以从事团务工作为营求权位
      阶梯的心理”。“往往以为在团部里担任工作,就取得了特殊的地位,或是假借团
      的名义,营求私利。对于上级机关,则专意奉迎,不借用种种方法来投机取巧,以
      求得他个人权力地位的发展,这是本团不能获得社会尊重的一个原因,亦是不能提
      起团员热烈信仰的最大毛病”。“以后我们所有的团务工作人员,绝对要铲除投机
      取巧,自私自利的劣根性”。
      
          2.再次强调“国家民族的希望,完全寄托於全国的青年。革命建国的成败,其
      关键也在放全国的青年”。要求全国青年,加入三民主义青年团。蒋介石说:“全
      国青年对于三民主义青年团,应该有正确明了之认识”。“加入三民主青年团为”
      全国青年“立身报国唯一必循的途径”。“我全国青年惟有在青年团指挥之下,方
      能端其趋向,循其正道,不致自误以误国家。亦惟有在青年团工作计划之内,才能
      依正确的方向,定一生的专业”。并抬高三青团的地位,引诱青年。蒋说:“我青
      年团之所培植者,为民族整个之生命,所保全者为国民全体的利益,青年们要为国
      家尽全忠,为民族尽大孝,为圣贤,为豪杰,为国家的骨干,皆在于此”。再次鼓
      吹“三民主义是国家的灵魂,中国国民党是国家的大动脉,而三民主义青年团是动
      脉里面的新血轮”。全国青年“应该一致加入三民主义青年团,才能够尽到国民最
      崇高的责任,达到人生最完美的境界,亦必如此才能完成我们共同建国的伟大使命”。
      
          3.“警惕”和“警觉”中国共产党等“环绕”于“周围的敌人”,进一步加紧
      反共活动,是蒋介石训词的重点内容之一。蒋介石说:“不要以为现在军事统一了,
      政治统一了,不平等条约也取消了,因而稍有懈怠,要知道我们除受敌人帝国主义
      的压迫以外,还有国内各种有形无形的革命障碍”。
      
          “要正视环绕我们周围的敌人,时时刻刻警惕自己,策压自己”,“要自视为
      孤臣孽子,以孤军奋斗的精神,杀出一条血路”。由此,蒋介石提出宣传和斗争的
      “主要的对象就是共产党的阶级斗争理论与唯物史观辩证法,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以
      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来驳斥阶级斗争和唯物辩证法,使之无法存在”。他更提出要把
      小学教员作为三青团的重点工作对象,对“一般小学教员,与之保持联系,并征求
      其入团”。“以后凡是我们团员足迹所到之处,就要这个地方的青年,信奉我们的
      主义,拥护本团的主张”。为达到他理想中的这一目标,蒋介石提出“必须纠正”
      以前的“消极的办法”,他说:“过去我们对于非团员总是抱着一种冷淡的心理,
      而对异党分子则完全采取监视敌对与斗争的行动,??结果终究不能达到本团感导青
      年与组训青年的任务,反而有碍团务的开展,现在必须纠正”。“斗争的方式很多,
      要就各种场合适宜运用,而不是专以反对、破坏为能事”。“对于不了解三民主义
      和不了解本团的青年,要耐心感召,苦心劝导;对于受异党邪说迷惑的青年,也要
      以‘衷矜勿喜’的精神,解其迷惘,予以拯救”。蒋介石进一步说:“中华民国是
      本党所创造的,我们党员团员就是国家的主人”,“要认清主人的地位,尽到主人
      的责任,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决不采取斗争的方式和手段”。
      
      
      
          ②4 月15  日,蒋介石特下一“团长手令”——《今后学校中青年运动之方针
      》,要求“团员须积极为同学谋福利,??以服务精神感召误入歧途之青年,使其觉
      悟,以代替往日强制或监视与侦察等之斗争行为”。“反动分子之处理,应由校长
      与党部负责主持,青年团只处于协助地位。”青年团的任务,是“从旁协助党部学
      校当局消弭反动党派之活动”,③明确规定三民主义青年团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共产
      党和各民主党派。
      
          此外,蒋介石在三青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训词中,还强调该团在目前又一个
      急要之务,就是要发展沦陷区的团务。使沦陷区一般青年不致流离失所,而能集合
      于该团的旗帜之下。因此,大会根据上述指示,详细讨论了招致与收容沦陷区青年
      的办法,并作出了相应的决议。
      
          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干事会书记长张治中在会议上作了《本团四年来工作总检
      讨》的报告。他阐述了团的性质、任务、方针、作风和团的训练、组织、宣传等问
      题。特别强调“团的精神最要紧的是整个的,主义的信仰只有一个,就是三民主义,
      除三民主义之外,再没有第二个主义。领袖也只是一个,就是团长,除团长之外,
      也没有第二个人配做我们的领袖,可以打算做我们领袖的主意,??我们的团体是整
      个的,绝对不能分割的,那一个人要在团体中发生分化作用,打小算盘小主意,这
      就是破坏本团!”④张的这番话一方面是表示对蒋介石的忠诚,另一方面,也是对
      CC  系和复兴社等派别活动的严厉批评。对三青团的今后的工作要点,张治中提出
      了九大口号:1.实践重于宣传,2.行动重于理论,3.服务就是宣传,4.工作就是训
      练,5.以服务开展组织,6.以宣传发扬组织,7.以训练充实组织,8.团要家庭化,
      不要机关化,9.团要革命化,不要官僚化。
      
          三民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出中央干事72  人,候补干事24  人,
      中央监察49  人,候补监察19  人。在选出的中央干事中,有陈诚、陈立夫、朱家
      骅、张厉生、蒋经国、贺衷寒、康泽、谷正纲、袁守谦、梁寒操。
      
          张治中被推选为中央干事会书记长。为纪念先烈,鼓励青年,会议通过3 月29 
      日(黄花岗烈士纪念日)为青年节。
      
          大会最后通过了宣言,这个宣言是在张治中的主持下起草的,多少避免了中国
      国民党历次会议宣言的党八股形式,内容比较生动,形式也较活泼,颇能表现青年
      的特点,兹录数段如下:
      
          “我们是青年,我们要写出我们国家未来光明的历史,更必须认识我们过去的
      光荣的历史。我们回顾中华民族五千年立国的光荣历史,我们有雍穆庄严万古不灭
      的文明,有凿山劈险硕大坚贞的工程,有蕴蓄丰富造诣精微的学术,有抵抗侵略屹
      立不摇的精神。我们认为这五千年来民族祖先遗留的光荣历史,必须有人继承,而
      继承之者,应为我们全国的青年。我们更回顾五十年来国民革命的光荣历史,这其
      间有国父与先烈多少的心血,有志士仁人牺牲了多少宝贵的生命,更有多少惊天地、
      泣鬼神的艰难奋斗。我们认为这革命的伟业,更必须有人继承,而继承之者,应为
      我们全国的青年。我们更要知道国父与先烈们含辛茹苦、冒险犯难、不惜牺牲一切
      来致力于国民革命,其目的就在于发扬光大我们民族光荣的历史。然而在国民革命
      奋斗的过程中,曾经遭遇了多少的艰危挫折,忍受了多少的讥讪、诽谤、阻挠和耻
      辱,这孤臣孽子忍辱负重的苦辛,不是通常的言词所能记述。革命建国的伟业一日
      未完成,便是我们后继者一日未尽其天职。怎样达成前人未竟的志业,湔雪前人所
      忍受的耻辱,其责任又在于我们全国有志革命的青年。”“我们要继承民族的光荣
      历史和革命的光荣历史,来发扬先烈的遗绪,开辟未来的光明。我们必须认清自身
      所处的时代,我们要知道现在时代和从前完全不同,世界上产业革命的结果,早已
      使个人本位进而为团体本位,而当前的民族战争,更不是个人的斗争,而为全民的
      斗争。我们中国青年,此时如仍以个人为本位而孤立奋斗,即有豪情壮志,亦不能
      对国家作有价值的贡献;如不幸而恃才恣肆,踏入落伍的英雄思想,则将妨碍国家
      的发展,而成为民族的罪人。所以今日的青年,断不能沉溺于气息恹恹的病态生活,
      断不可再苟安于冷酷自私的散漫状态。应该发扬爱国热情,认识革命的意义,确立
      革命的人生观,过有组织训练的生活,以贡献于有价值有意义的事业。
      
          我们是现代的青年,我们要鄙弃过去那些愤世嫉俗的观念和名士高蹈的习气。
      我们要以组织代散漫,以团体代个人,以整齐一致互助合作的集体奋斗,来代替游
      离孤立、一盘散沙的现象,然后我们青年才能有力量,有前途。??我们认为民众如
      散沙,青年如水泥,国家如大厦。我们应该深人民间,凝结我们全国同胞为坚实的
      基石,以支持此民族生命所托庇的大厦。我们认为国家如机器,青年如燃料、如零
      件。我们愿意做煤,粉骨碎身,拿我们的热力来发动此机器。我们愿意为最小的零
      件,终年劳动,不锈不腐,发挥力量,以成就此机器之伟大的工作。我们更认为今
      日中国如在惊涛骇浪中鼓掉向万里长途的一只巨船,而我们青年应该作千辛万苦推
      拽前进的舵工和纤手。我们要用血洗清我们国家的耻辱,要用汗来建造我们民族的
      前途。我们要尽责任而不争事权,我们要创事业而不争名利。我们要认识我们革命
      环境还有很多障碍,我们更承认我们建国事业,必会遇到重重的荆棘。我们不但不
      怕危险,而且要迎接危险,不但不怕困难,而且决心克服一切的困难。我们的工作
      愈是危险,更愈能戒惧,愈是艰难,要愈能谨慎,惟有以戒慎恐惧的态度,抱坚定
      不移的决心,才能保障我们的成功。
      
          “瞻望锦绣河山,怀念祖宗基业,追念殉国难同志同胞的无数英灵,省察我们
      青年所负的责任,我们不独自己邑勉,更唤召我们同年龄同志节的全国青年,一致
      奋起,化孤立为团结,和我们携手奋斗,共同前进。”⑤这个大会宣言洋洋洒洒,
      将近万言,也不免令人产生华而不实之感。
      
          这次大会标志着完成了三青团建立的组织程序。会议通过的发展团务十年计划
      总纲中,提出要“吸收团员三百万人”,并详尽规定“其成分在学知识青年应占百
      分之六十,农工及其他社会青年应占百分之四十,女青年应占团员总数百分之二十”,
      ⑥并提出应注意大量吸收海外及边疆青年,为三青团规划了一副颇为宏伟的蓝图,
      似乎已为三青团奠定了振作的基础。
      
      --------
      泉石书库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