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院情缘
      
        诗云:
      
        娲兰秀织救良善,静虚道祥惩劣顽。
      
        泽法初试侠义身,三关道院结情缘。
      
        却说娲兰夫妻正商量着全家今后的生计,忽听小法说他师父来了,于是便起身
      相迎。小法哪来的师父?他的师父是谁?要明了此事,还得从两年前一件事说起。
      两年前的一天上午,娲兰带着秀织、小景上街买菜,遇到衙役们正在抓捕盗贼。原
      来是一家店铺被哄抢,衙役们当场抓了四、五个人。在被抓的人中,有一个衣着朴
      素的青年,娲兰一看,便肯定这个青年是被误抓了。因为这个青年方才还向她打听
      去三关庙的路,他说从山西来,要去三关庙找他叔叔静虚道长。青年赶巧路过,被
      衙役们当成嫌疑犯给抓了。娲兰生性爱主持公道,打抱不平,便毫不犹豫地上前拦
      住两个熟识的衙役,问其究竟,并为那个青年人辩解作证,说他绝不会参与哄抢店
      铺。秀织也在一旁帮腔作证。在县城里,娲兰刚正善良,口碑甚好。衙役们见是娲
      兰母女作证,便不再疑惑,放了那个青年。青年当即给娲兰磕头,表示千恩万谢。
      由于抓捕时青年竭力反抗,被扯破了衣服,身上还有两处伤痕。娲兰便把青年带回
      家中,给他缝了扯破的衣服,道祥给他治了伤。那青年讲,他叫诸葛英,今年十八
      岁,山西五台人,叔叔诸葛靖,道号静虚,现在三关庙当道长,这次是奉了爹娘之
      命,前来探视叔叔的。午饭后,娲兰夫妻亲自把诸葛英送到县城西关的三关庙,静
      虚道长一再表示感谢。从此,双方经常来往走动,有啥难处也互相帮扶。娲兰夫妻
      还认诸葛英为义子,静虚道长也收小法为俗家弟子。这小法慧根纯净,勤奋好学,
      经过静虚道长两年的精心传授,他对医术、武功和道学,已达相当水平。
      
        回过头来,再说娲兰夫妻把静虚道长迎到家里,分宾主坐下。但见这静虚道长
      仙风道骨,丰神飘逸。寒喧茶毕,静虚道长开门见山地说:“咱们都是自己人了,
      不说客套话。我今天来,不为别的,有一件两利的好事商量商量,对你们今后的生
      计大有好处。”娲兰说:“不瞒道长,我们也正在合计此事,不知道长有何高见,
      快快请讲。”静虚道长说:“你们这几年官司,虽说不行贿,但也花费不少,听说
      老家的田地也大都卖掉,特别是现在道祥又辞了职,这么一大家子人,生活可能已
      见拮据,长此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为今之计,我倒有个主意,不知你们是否愿意?”
      道祥、娲兰说:“有什么好主意,请道长快讲。”静虚道长说:“我那三关庙,有
      七、八亩好庙地,其中还有两亩菜园,常言说:一亩园、十亩田,都租给你们,收
      益按对半分成。农忙时,让道众们也帮你们劳动。至于农具,我那庙内农耕院中一
      应俱全,都归你们使用。这样,既解决了你们全家的生计,又摆脱了市井烦恼,享
      受到了田园乐趣,其不乐哉,不知你们意下如何?”娲兰夫妻听后高兴地连声说:
      “中,中,好主意,太好了!多谢道长替我们想的周到。”接着,道祥又补充说:
      “我们本来就是地道的庄稼人,请道长放心,我们定会好好耕耘,把庄稼和菜园经
      营好。”静虚道长会心地笑道:“咱就这么定了,说干就干,你们明天就到庙里去,
      把耕地和菜园交割一下。”接着,静虚道长又看了看小法和秀织,对娲兰夫妻说:
      “我还有两个建议,请你们考虑决定。一是小法也该有个大名了,是否大名可叫”
      泽法“。二是干脆让他们小两口搬到庙里的农耕院去住,可以更好地管理庙地,你
      们在那里也有了个落脚点,岂不更加方便自在。”娲兰夫妻听后连说:“中,中,
      就照道长说得办,多谢道长关心成全。”
      
        从此以后,娲兰全家与三关庙结了缘。那么,三关庙究竟是个什么去处?需要
      费点儿笔墨先加以说明。文圣孔子家乡山东曲阜有孔庙、孔林、孔陵,总称为“三
      孔”。武圣关羽的故里山西解县有常平的关帝庙、关公祖茔以及解县城内的关帝庙,
      总称为“三关”。偃师的三关庙,始建于唐朝,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三关庙建庙
      之初,是一处供奉关公的庙院,但比起其它的关公庙,更增添了些鲜为人知的内容,
      其中包括关公早年的生平事迹,以及关公祖辈的内容,带有关公家乡的乡土气息。
      更兼有成片柏林,虽经千年变迁,却仍留下了“三柏一顶”的胜景。因而得名三关
      庙。千百年来,三关庙曾重新修建过数次。演变到现在,如今的三关庙,除了主要
      供奉关公外,还供奉真武大帝、太上老君等道家诸神,成了一座名符其实的道观庙
      院。但宣扬关公的忠义仁勇,仍是三关庙的主旨。
      
        这里,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据说一千多年前唐朝时的某年农历
      六月二十四日,刘备、关羽、张飞和赵云的神灵在四川成都武侯祠聚会,由诸葛亮
      的神灵设宴,祝贺关羽诞辰。酒足饭饱之后,孔明建议:“我们何不趁着高兴劲儿,
      到中原走走,到云长的老家看看,也观摩一下云长的寿诞烟火?”大家拍手赞成,
      于是便驾起祥云,那消一个时辰,便到了关公的故乡山西运城解县。但见常平关帝
      庙和解县城内关帝庙里香火缭绕,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心中甚喜。之后,他们又驾
      祥云,来到埋葬关公首级的河南洛阳关林庙,同样在举办关公的寿诞庆典,热闹非
      凡。再后来,他们趁着余兴,遍游洛京。但见京都东部有一片郁郁葱葱的去处,按
      低云头细看,原来是周武王伐纣凯旋,偃息戎师,休整军队的胜地偃师。于是,孔
      明边看边向大家介绍:“这西亳偃师,钟灵毓秀,是块龙脉宝地。它南依嵩嶽,北
      临黄河,东控虎牢,西扼崤函,四域相围,山河拱戴,自古为群雄必争之地,也为
      帝王建都之所。传说古帝喾在境内高庄定都之后,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
      晋、北魏等七个朝代都曾建都于此,有五百年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如
      果当年我们平定了中原,也可能把洛阳包括偃师在内选为都城。而这风景秀丽的偃
      师县城西关,也可能被选为御花园了。”孔明接着又说:“我们今天有幸到此一游,
      不可不留下点纪念。文圣人孔丘在山东曲阜有”三孔“。咱武圣人云长在山西解县
      有“三关”,我看就在这偃师西关盖一座“三关庙”,作为送给云长的寿诞礼物如
      何?”大家连说“妙、妙”。云长在感慨之余,毅然拔下三根胡须,落地变作了
      “三柏一顶”。孔明见状,对刘备、张飞、赵云说:“云长既然这等慷慨,我们也
      不能一毛不拔。”于是便各自拔下一根胡须,落地变成了桂、梅、榕、樱等树。当
      夜,孔明又给当地的几个居士托梦,不久,西关便建起了一座辉煌壮丽的三关庙。
      
        回过头来再说娲兰夫妻与静虚道长会谈后,按照约定,次日早饭后,带着秀织
      和泽法,即动身经过“百步两孔桥”、“一步俩井”和“文昌阁”,来到县城西关
      的三关庙。静虚道长早在庙门前迎候。但见这三关庙,占地约二十亩,掩映在苍松
      翠柏之中,院内香火缭绕,木鱼、诵经之声盈耳。大家进入庙门,扑面而来的,便
      是气势磅礴的“三柏一顶”。这三柏一顶是由三棵双人合抱不拢的千年古柏组成,
      相距各两丈余,一字排开,中间一棵高大挺拔,两边两棵相依偎,树冠连在一起,
      像个大伞盖,故名“三柏一顶”。树上挂满了黄幔、红布,有祈子祈褔的,也有谢
      恩还愿的。庙里由南到北三座大殿,东西两厢各有一排两层阁楼,最北面西边是道
      众生活区,东边便是农耕院。这农耕院内,有四、五间平房,几棵果木花卉树,东
      北面还有个角门,出了角门,便是庙里的菜园。静虚道长边走边介绍庙里的情况,
      最后领他们到庙外的耕地和菜园进行了交割。大家当天便把农耕院收拾一新。第二
      天,泽法、秀织夫妻就搬进了农耕院。道祥、娲兰夫妻和孩子们,以后也常来常往。
      从此,娲兰全家和三关庙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改变了他们全家今后的生活命运。
      
        三个月后,新上任不久的申知县派人把道祥请去,对道祥说:“听说你原是县
      衙狱吏,职绩、人缘颇好,想请你回来再担任此职,好助本县一臂之力。”道祥对
      该职早已厌烦,便婉言谢绝了申知县。申知县又说:“你是个有才能的人,埋没在
      民间太可惜,为了社稷和大众利益,总得出山干点儿事情,既然你不想再干狱吏,
      那就给你个轻松清高的事情干干。听说你对道学有所研究,并且与静虚道长交游甚
      好,本县打算成立个宗教协会,统管县内十几处大小庙院,就委派你作会长,静虚
      道长作副会长,会址就设在三关庙内。这个宗教协会是县里受权的组织,会长可支
      份皇粮,享受公职人员待遇。对本县的这个良苦用心,希勿推辞。”道祥见这个进
      士出身的申知县情真意切,也就只好答应了。宗教协会成立后,在道祥、静虚道长
      的主持下,将县内庙院管理的井井有条,深受大家的称赞。
      
        宗教协会成立两个月后的一个晚上,月明星稀,和风拂面。这天正是泽法二十
      一岁生日。娲兰全家在农耕院内聚会,静虚道长也前来参加,大家兴致勃勃地向泽
      法祝贺生日。大约夜里九时左右,庙里突然来了四个人,看来是来者不善,善者不
      来。那为首的,便是南部伏牛山区的山大王燕虎,后面跟着两个壮汉,还有一个瘦
      猴青年。燕虎年约三十多岁,是个著名的刀客。四个不速之客的到来,惊动了整个
      庙院。大家聚集在庙中央的空地上,都在捉摸着对方的真实来意。静虚道长和道祥
      会长出来相迎,静虚道长首先打稽首道:“不知施主寅夜到此,有何贵干?”那燕
      虎抱抱拳,说道:“道长请了。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夜前来,是要讨个公道。”静
      虚道长说:“不知本庙如何得罪了大王?但讲不妨。”燕虎说:“我与贵庙往日无
      冤,近日无仇,你为何纵容徒儿,打伤了我的外甥?”听到这里,在一旁的秀织和
      泽法便知道了他们的来意。再看看那个瘦猴青年,秀织对泽法说:“他不就是那天
      被咱们打的那个臭泼皮吗?人们都叫他二混子,原来是今天搬了救兵,来报仇的。”
      
        关于秀织和泽法打二混子的事,原委是这样:十天前秀织夫妻正在菜园里劳作,
      忽听园外的小树林里有妇女大喊“救命”声,于是便飞快地跑去看,见二混子正欲
      强暴一青年女子,那女子在拼命反抗。夫妻俩不由怒从心头起,愤从胆边生,上前
      对那二混子一顿拳打脚踢,疼得二混子唉哟唉哟乱叫,狼狈地逃走了。他们救起那
      青年女子,把她扶进菜园里,给她缝了被扯破的衣裳,包扎了几处伤痕。据那女子
      说,她二十三岁,西关人,是个殷实人家,丈夫两年前病故,她因夫妻恩爱,决心
      守寡。婆婆因丧子哭瞎了眼,公公也病卧在床,全家的重担,都压在了她的肩上。
      但是,“寡妇门前是非多”。这个邻村的二混子,早就对她垂涎欲滴,多次调戏不
      成,今天便拦截施暴,多亏秀织夫妻相救。那青年女子对秀织夫妻再三表示感谢。
      秀织对青年女子的不幸遭遇,极为同情。她对那青年女子说:“你年长我几岁,就
      叫你西关嫂吧。今后有需要我们处,尽管说,能帮尽量帮你。”秀织又给她弄了一
      篮子菜,并送了她一程回家。
      
        回过头来再说,静虚道长听了燕虎的一番话,心中已知底里,便指了指二混子,
      胸有成竹地说:“这位想必就是令外甥了,请大王稍安勿燥,能否听贫道问一句,
      再作道理?”燕虎说:“道长请讲。”静虚道长说:“令外甥确曾被小徒打过,不
      知大王是否问过令外甥,他与小徒无冤无仇,是在什么情况下被打的?”燕虎犹豫
      了一下,说:“这个,我倒没有细问。”他便叫过二混子,问道:“当时到底是为
      什么你被他们打了?”二混子恬不知耻地说:“我喜欢西关的一个寡妇,拉她到小
      树林里想成就好事,关别人屁事,反被庙里人打了。”那燕虎听后,登时站立不稳,
      脸色大变。静虚道长趁热打铁地说:“大王当初也是遇到这类事,出于义愤,杀了
      人,才步入了绿林。不知大王今天再遇到这类事,该如何处置?”这时,那燕虎已
      经怒不可遏,猛地搧了二混子两个耳光,并喝令他跪下自搧耳光。接着,对静虚道
      长抱抱拳,说:“对不起,多有得罪,怨我鲁莽,错怪道长了。都是我管教不严,
      才出了这么个混蛋。”说完,又踢了二混子几脚,说:“下不为例,以后再干类似
      的这种事,小心剥了你的皮!滚!”二混子便屁滚尿流的灰溜溜地走了。
      
        这时,大家分宾主坐下,道士献上茶来,并摆上了些果品。静虚道长向燕虎介
      绍了道祥会长。燕虎对道祥抱抱拳,说:“久闻吉会长大名,今日幸会,希多多指
      教。”接着,燕虎又面对静虚道长,开口道:“道长武功高强,今天慕名而来,也
      是想与道长切磋一下武功,不知道长肯赏脸否?”静虚道长说:“贫道徒有虚名,
      加上已过天命之年,大王正当壮年,气血正旺,怎敢与大王比试,恕难从命。”燕
      虎说:“道长过谦了,今天难得一会,为了助兴,那就让我这两个弟兄与令徒们过
      几招,点到为止,如何?”静虚道长看拗不过,便说:“好吧!那就恭敬不如从命。”
      于是,便有两个道士出场,与燕虎的两个壮汉分别拳脚过招。十几个回合后,两个
      道士先后被击倒在地。又上来两个道士,五、六个回合,也先后被击倒。燕虎大喜,
      心想三关庙的武功也不过如此。正在这时,突然泽法出场了。原来泽法早就憋不住
      了,为了挽回庙里的颜面,他决定一试身手,在征得道祥、静虚同意后,便一跃出
      场。娲兰和秀织虽替他捏着一把汗,但也只好祝福他了。好个泽法,但见他矫健地
      施展功夫,一人与两个壮汉拳脚相加,斗到第二十个回合,便先后将两个壮汉击倒,
      众人鼓掌叫好。但那燕虎仍不服气,又让两个壮汉与泽法斗棍术,斗至十余个回合,
      但见泽法的一条棍上下翻飞、龙飞凤舞,震飞了壮汉的两条棍,两个壮汉也先后趴
      在了地上。燕虎情不自禁地说:“好拳法,好棍法,这位后生武功好生了得,不知
      他是贵庙的什么人?”静虚道长说:“实不相瞒,他叫张泽法,是贫道的俗家弟子,
      也是吉会长的门婿。他初生牛犊,多有得罪了。”燕虎说:“那里、那里,自古英
      雄出少年,我就喜欢这样的年轻人。真是名师出高徒,佩服!佩服!”
      
        比武结束后,燕虎又谦诚地请教道:“道长、会长都是世外高人,燕某乃草莽
      粗人。常言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当今世事茫茫,敢请两位指点迷津。”静虚
      说:“贫道乃出家人,四大皆空,只求广结善缘,怎敢妄论天下事。吉会长博学多
      才,见多识广,还是请他谈谈吧!”道祥谦逊地说:“我也是孤陋寡闻,那有什么
      真知灼见。不过大王既然要问,本人倒有几句肺腑之言,若不中意,只当耳旁风罢
      了。我以为不管是为国为民还是为自己,劝大王不可久恋绿林,可伺机而动,为民
      请命,为国效力,以求正果。不知大王以为如何?”燕虎说:“我即使有侠义之心,
      报国之念,但像我这犯科带罪之身,恐难被朝廷接受吧?”道祥说:“大王此言差
      矣,岂不闻:‘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像梁山、瓦岗英雄,多是犯科带罪之身,
      后来保国护民,皆成正果。就说武圣关公吧,是你我崇敬的楷模,他二十八岁时,
      因不满当地恶劣盐商横征暴敛,多行不义,便拍案而起,杀了其‘党族七姓’。父
      母嘱他逃走,为免除儿子后顾之忧,双双投井自尽。关公悲痛已了,推墙掩井,殡
      葬父母,又安顿好妻子后,出逃河北涿县,也是个犯科带罪之身。此后结识刘备、
      张飞,起兵扶汉,共举大业。由于关公对国以忠,待人以义,处事以仁,任事以勇,
      生前身后广为人们崇拜,留下千古美名。像大王你浑身武艺,满腔义气,要是再加
      上审时度势之明慧,不远的将来成就一番功业,则是应料之中的。粗浅拙见,愿大
      王思之。”燕虎听了道祥一席话,如梦方醒,茅塞顿开,以手加额,起身恭手道:
      “会长宏论高见,让在下受益匪浅!多谢会长教诲,燕某一定铭记在心!”
      
        这时,已过子夜,燕虎告辞,说后会有期,便带着两个壮汉,离开了庙院,很
      快消失在夜幕之中。静虚道长谨慎地对大家说:“今夜之事,不可外泄,以免招惹
      是非,引来祸端。”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两年一转眼便过去了。一天,静虚道长对全院道众说,
      他要离开本庙,回山西五台山某道院,接替已仙逝的师兄出任道长。并宣布他离开
      后,由大弟子圆空接任新道长,兼任宗教协会副会长。与此同时,道祥也借口身体
      不适,向申知县辞去了宗教协会会长之职,并与静虚共同推荐泽法担任了新会长。
      静虚在辞行时,饱含深情地对泽法和圆空说:“有志不在年高,英雄自古出少年。
      就像咱偃师的唐朝江流儿玄奘法师,二十岁就在京城讲经布道,后来完成了西天取
      经的宏图大业。你们虽不能与之相比,但只要矢志好学,潜心修行,在济世救人方
      面,也会有一番作为。希望你们精诚团结,互相帮扶,不要辜负为师的殷切期盼。”
      两人唯唯称是。道祥、泽法、圆空等人一直把静虚送到黄河边,等静虚上了渡船,
      才依依挥手惜别。
      
        话说到了这年的农历八月十四日傍晚时分,秀织在农耕院里给刚满周岁的女儿
      喂奶,泽法坐在一旁看着圆月,似乎在想着什么。秀织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明
      天就是中秋节了,又想起山东的爹娘了吧?”泽法说:“是呀!我今年二十三岁了,
      已经离开爹娘十六年了,也不知二老现在情况如何,每念及此,总是心绪不定。”
      秀织说:“等孩子断了奶,我跟你回山东,看望二老爹娘,也可把他们接来住,以
      尽孝道。”夫妻俩正要再说下去,圆空前来说道:“方才有道士报告,说庙门外来
      了一对过路的老夫妻,怪可怜的,要求借宿,特来与你们商量。”泽法听后说:
      “应该给予关照,那咱们就一起前去看看吧。”接着,秀织也抱着孩子一道跟了出
      去。
      
        --------
        流行小说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