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竞争力模型(2)
      
          第一节  早期预警信号
      
          回顾以前,可以甄别出若干矛盾,这些矛盾对日本竞争成功及其可持续性提出
      了根本性的质疑。追根究底,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依赖于其生产率,或每单位劳动或
      投入资本所产出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早在泡沫破碎以前,已有一些明显的信号,
      表明日本的生产并非应有水准,而产业升级与生产率增长的过程也都有疑点。
      
          第一个信号,也许很多人不会相信,是日本在全球市场上具备竞争力的产业相
      对很少。对于规模如此庞大的经济,现代日本主要出口产业种类如此之单一是令人
      吃惊的。实际上,其出口的集中度更加类似于加拿大和韩国那样的小规模经济,而
      不是那种可与德国和美国相匹敌的经济。长期以来,渗透在日本经济的许多方面的
      一些因素在阻碍竞争和生产。
      
          第二,即使在有竞争力的产业,虽考虑到统计方法的差异,日本公司的利润率
      还是长期低于国际标准。如图1-1 所示,日本所有制造业公司的资产收益率几乎是
      美国的一半。另一个明显的指标是,美国在日本的子公司的赢利能力高于日本人拥
      有的公司。那么,以资本的运用来衡量,日本公司的竞争力大大低于西方国家。
      
          以重置价值计算的净营运资产的收益率
      
          图1-1 日本制造业公司相对于美国公司的收益 
      
          资料来源:G.N. Hatsopoulos和J.M. Poterba,《美国的投资不足:大概的原
      因和可能的解决办法》,1993年1 月手稿。 
      
          利用整体的资本生产率的数据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虽然日本的劳动力生产率
      在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迅速提高,但是资本生产率要逊色很多。日本的资本生产
      率在70年代早期接近于美国的水平,而在70、80和90年代却急剧下降(见图1-2 )。
      过低的资本生产率抵消了日本在劳动力生产率上的优势,以至于全部要素的生产率
      自从70年代以后相对于美国几乎没有变化。
      
          相对水平指数,美国=100 美国 
      
          图1-2 1970年-1993年市场部门实物资本生产率 
      
          资料来源:《资本生产率》,华盛顿麦肯锡全球机构(1996年6 月)。
      
          资本低收益的长期持续是因为日本的运作大部分在国际资本市场之外。多年以
      来,外国的投资者无路可走。日本政府阻止外国公司持有日本公司的股份、建立自
      己的日本工厂或在公开市场上买入日本股票。日本公司的绝对控股者是日本的银行、保
      险公司和其他希望通过永久性交叉持股来建立稳定关系的国内公司。这样银行和保
      险公司没什么压力就可以通过制度和大藏省提供的市场保护来获得高额的资本收益。
      外国的金融服务企业不允许与日本的银行及其他机构在资金方面进行有效竞争,日
      本投资者的投资方向也受到了限制。即使日本的公民储蓄了大笔财富,这个系统也
      决定了储蓄的收益率只能非常地低。
      
          正因为如此,日本公民的投资收入受到了压制,这有利于丰富而廉价的资本的
      获得。从20世纪70年代的后半期起,这种制度使得日本的利率总是低于美国,并且
      日本银行还以补贴利率的方式为商业银行提供资本。①
      
          第三个说明日本的竞争表现差强人意的信号是经济内部的产业表现模式,这在
      许多情形下也是最为明显的一个信号。纵观过去30年来日本产业的表现,毫不夸张
      地说,存在着两个日本。一个是与西方国家交往密切的日本—不可阻挡的日本—具
      有高度的竞争力。民用电子产业和汽车产业支撑了整个经济,带动了出口和生产的
      增长。但是,这种产业在数量上相对很少,并且它们处于一个截然不同的、没有效
      率的日本之侧。
      
          不具竞争力的日本由大量的产业组成,这些产业长期以来拖累了日本的整体生
      产率。这个日本可以分成两部分。一是一些国际贸易产业,在这些产业中日本从未
      取得过引人注目的国际出口地位。这种产业包括农业、化工、袋装消费品(Consumer-packaged)、
      药品、软件和实质意义上所有的服务业。某种理论认为企业需要被培养到强大得足
      以进行出口,根据该理论,这些产业中的日本企业通常为贸易壁垒和其他竞争约束
      所保护。而实际上,这些产业始终都没有竞争力,而且很多仍旧在受到保护。
      
          不具竞争力的日本的另一部分由诸如零售业、批发业、运输和物流、建筑业、
      能源、健康护理服务和食品加工业等国内产业组成。这些产业实际上非常没有效率,
      它们提供了很多工作机会并且担当了一种社会福利系统。这些产业中的合并和重组
      为一系列覆盖面广泛的政府政策及多种形式的介入所阻挠。
      
          这两个日本共存的一个结果是生活支出非常高。日本工人的高工资被包括食品、
      住房、汽油、服装、袋装消费品和日常服务在内的生活必需品的高额支出所抵消。
      表1-1 比较了一些商品和服务在日本、英国和美国1993年的价格,价格表示为相对
      于OECD平均水平的指数。日本的价格在除了健康护理之外的所有产业中都惊人地高
      涨。而在健康护理产业,虽然政府的价格上限降低了支出,但是服务质量、医疗创
      新以及新药开发却受到了抑制。
      
      
      
          表1-1 1993年部分商品和服务的可比美元价格水平 
      
          (OECD平均=100 )
      
          日本        美国        英国 
      
          食品                  205       78        74 
      
          饭店、咖啡店和旅馆    178       68       121 
      
          家用设备和操作        171       81       101 
      
          服装和鞋类            165       77       73 
      
          出租、燃料和能源      156        91       78 
      
          建筑                  155        84       74 
      
          运输和通讯            141        81       110 
      
          医疗和健康护理        87        136       70 
      
          资料来源:OECD(1995)。
      
          日本人对几乎每样东西都支付了太高的价钱。他们花了20%的家庭支出在食品
      上,而美国人仅为12%。买房子对于大多数日本人来说是一生仅一次的事情—大多
      数的房屋是在退休时购买的。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