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一天的“灰狗”
      
          不过两天,三个城市已留下火箭队行色匆匆的身影。同样的,那些城市也留下
      了我们疲惫不堪、满目疮痍的身影。
      
          2003年1月22日  休斯敦--圣安东尼奥--达拉斯--休斯敦 
      
          东南西北,我们一程程追赶着火箭队的脚步,为此我们几乎尝试过了所有美国
      的交通工   
      
          具。
      
          一开始听到greyhound (灰狗巴士)这个词的时候,还觉得听上去很可爱,再
      加上便宜,所以当同行的中国记者提议去圣安东尼奥搭坐灰狗巴士的时候,我毫不
      犹豫地就点了点头。
      
          尽管在休斯敦总是日头当空照,早晨却有些灰蒙蒙的感觉,为了前往位于市区
      的灰狗巴士站,我们甚至起了个大早。我们大多为写稿都休息得很晚,等到见面的
      时候都不免有些蓬头垢面的感觉,待到环顾四周才发现,把我们夹拥在人群当中的
      是一些面目可疑的黑人或是流浪汉似的人,感觉就像回到了国内最偏远的小城镇。
      
          我们只好把目光投到现场惟一的男士-<<成都商报>>的王记者身上,可是再看
      看他比我还" 娇小" 的身躯,我们只好迅速地将目光又收缩了回来。
      
          在美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灰狗巴士站是一个永不休息的地方。可能正是
      这个原因,似乎全城的流浪汉都挤到这个能让他们" 偎温" 的角落来了, 偶而一两
      个身宽体胖的警察从人群中穿过,敏锐的目光像电筒般在暗黑中扫来扫去。
      
          这种巴士车身高大,车面黝黑,上面绘着一条奔跑的灰狗。它与乘飞机相比,
      价格便宜一半,售票员只问最终目的地以及出发地点的上车日期和班次,沿途则任
      乘客下车观光,愿走哪条路线都可以,只要计算好时间,搭乘任意班次的灰狗巴士,
      在半个月之内到达终点就行。而我们选择的是短途旅行,票价只花了十几个美金。
      
          终于挤上了车,我们都各自找好座位坐下,人不算太多,还可以勉强一人占据
      两个座位,车有些破旧,窗户们发着咯咯的声响,一幅打算随时崩溃的模样。有一
      些不明气味从车厢的各个角落传来,回头一看最浓郁的出处,原来车厢后部有一个
      公厠。还有一位大高个,作" 虎视眈眈状" 在外守侯。
      
          正打算顺势躺下的时候,一位拿着手机的女士面带殷切状挤了过来,看她一幅
      亚洲人的面孔,我只好勉强地点点头。
      
          太阳渐渐升将起来,车左右颠簸着,迷迷糊糊之中,韩国女士(听她说话)开
      始一刻不停地打着手机,她小声嘀咕的声音竟渐渐和车厢里的噪音混为一体,最后
      竟成了我的催眠曲了。
      
          中途突然惊醒的时候,是因为全身都睡出了汗,没有空调,车厢里人们的体味
      开始混合在一起,车竟然堵在了路上,左邻右舍开始小声地抱怨着,司机也开始骂
      骂咧咧,我这时候才发现,为我们这群亚洲人、黑人、墨西哥人开车的竟然是个白
      人老头。
      
          车终于缓步前行了,车厢里又开始了最初的安静,突然,白人老头极不耐烦地
      转过头来:" 嘿,那个中国女人,你能不能不要再打手机,你吵着我了!"
      
          我一怔,韩国女人已经搬到另一个座位去了,她似乎对这英语恍耳不闻。我只
      好嘀咕了一声:" 她不是中国人!"
      
          然后,我们开到了一个加油站稍作休息,同行的记者下车买食物去了,车厢里
      只剩下白人司机、我,还有边上的一个老黑,他戴着一幅耳机,在自得其乐地摇头
      晃脑。
      
          " 嗨,把那个送给我怎么样?" 黑人突然咧着嘴,冲我笑起来,同时一指我的
      项琏。
      
      
      
          其实我并不知道这条项琏的价钱,但我不知道哪来的幽默,笑嘻嘻地回他说:
      "这是地摊上买的,你也看得上吗?可能就几美分一条呢!"
      
          后来向当地的朋友讲起我才开始有些后怕,他们告诉我在美国,经常都会有些
      黑人,为了一两个美金就杀掉别人,我去美国之前不久,一个中国女留学生,就为
      了不舍得辛苦打工赚得的几块钱小费,被一个老黑用枪打死。而且,一般的美国人
      宁愿选择自己开车或是乘坐飞机。坐这种灰狗巴士的,大多都是美国最穷阶层或是
      最" 下等人士" 。我当时的情况十分危险,因为首先我就不敢让别人看见我那条明
      晃晃地项琏,其次我居然大无畏地拒绝了对方。说起来只能算是我好运吧。
      
          买食物的人陆续回来了,只有我的同行还不见踪影,白人司机数着人头:" 我
      们可以开路了吧?"
      
          "NO"我告诉他还有同伴未回来,他立时脸上露出奇怪的神情。含混不清地说着
      "中国人..."
      
          就在这时,他们回来了,上车的时候跟嘟哝着的白人司机解释了两句,也许因
      为我的同伴英语不算太好,白人司机突然不屑地摇摇头,大声地说:Sometimes I feel 
      I'm lucky when I speak English。(有时候觉得自己会讲英语很幸运)他这句话
      嘲弄的口吻非常强烈。(上车的时候他看过我们的护照,知道我们是中国人)不知
      道为什么,车厢里突然有几秒的静默,一股血气冲上脑袋,我坐后排上站起来,大
      声地用清晰的英语对前面说:Sometimes I feel I'm lucky when I speak Chinese!
      (有时候觉得自己会讲中文真是幸运) 
      
          不知道他有没有听到我强烈的回击,至少我没有再听到前排的响应,整个车厢
      不知何故又安静了下来,我知道当时我脸一定涨得通红,因为眼泪几乎就含在了我
      的眼眶当中。
      
          到了美国后,这还是第一次我们遇到这样的带有种族岐视的事情。不过据朋友
      说,尽管美国被称为" 大溶炉" ,但能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华裔还是凤毛鳞角。华
      人在美国永远都只是" 二等公民" ,甚至大多数时候还赶不上黑人的社会地位。像
      灰狗巴士这样的" 下等工作" 是那些好吃懒做的白人不屑于做的,所以难怪后来我
      们发现白人司机是对我们车厢所有的人都岐视,直至他被一黑哥们用言语狠狠地" 
      修理" 了一顿。
      
          我们即将前往的圣安东尼奥据说景色怡人,那里有条著名的河流,他们说在上
      面坐船用餐十分惬意;而眼前是似乎一尘不染的天空,大朵大朵的白云下面是笔直
      的公路,两边的树林似乎永远郁郁葱葱......
      
          可是,我们都不再有心情去浏览窗外的景色,一种有些微妙有些愤怒的沉默弥
      漫在我们中间。
      
          然而我们不会有多余的时间去郁闷,休斯敦- 圣安东尼奥- 达拉斯- 休斯敦,
      不过两天,三个城市已留下火箭队行色匆匆的身影。几天以来,我们也只能在更衣
      室才能对他们的身影惊鸿一瞥。同样的,那些城市也留下了我们疲惫不堪、满目疮
      痍的身影。
      
          我们后来又乘坐了两次灰狗巴士,情况如出一撤。
      
          最后还是没有时间去那条河流边上坐坐,看看圣安东尼奥的万家灯火,听他们
      说,那里有家河边餐厅,可以一边享用美食一边欣赏河中美景......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