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猫走了,白猫来了
      
        人与人又何尝不是如此,虽然人类彼此能用语言沟通,但真正能达到心灵相
      通的,一生中能有几人?猜忌、不信任让人类彼此的戒备并不亚于野猫对人的戒
      备。而恰恰是这份戒备,让我们彼此活得都不轻松。(提要)
      
        院子里的黑猫不辞而别已有一个多星期。
      
        几天不见它回来,我和妻子多少有些失落。它在的时候,我们每天早晨上班,
      它会从窝里睡眼惺忪地叫两声,兴致高的时候甚至会伸个懒腰,然后陪你走几步。
      晚上下班,它也会像狗一样迎出门来,在你腿上蹭蹭。现在,出来进去看不到它,
      还真有点空落。看来,我们还是没有猫活得超脱。
      
        不过,说来也怪,从黑猫消失以后,一只白猫却填了黑猫的空,再次走进我
      们的生活。
      
        这只白猫也是我家的“食客”,只是它和黑猫性格迥异,生性胆小而且非常
      警觉。每次来吃饭,一有风吹草动马上四下逃蹿。
      
        可就是这只胆小的、对人没有信任感的白猫,突然有一天在我家门外“喵喵”
      地叫个不停。把门打开,它甚至探头探脑地试图溜进来,并发出奇怪的叫声。这
      声音和其他猫有很大不同。
      
        我和妻子说:“它可能是要和我们说什么,或许想告诉我们黑猫的下落。”
      因为在院子里众野猫中,它和黑猫关系一直很融洽,似乎感情不错。
      
        黑猫失踪的这一周里,白猫每天都会来我家几次,并且每次都会对着我们执
      着地叫一会。可惜我们听不懂,对它的叫声想破脑袋也还是百思不得其解。
      
        今天下午,小区的清洁工打扫我家院子时,恰好白猫又来我家吃饭。清洁工
      告诉我们,这只猫刚刚在9 号院子里生下六只小猫,后来又搬家到我家隔壁院。
      但前两天看见它叼着小猫进了我家院子。
      
        这时候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胆小的白猫是做了猫妈妈,可能是看我们还算
      善良,对它也没有恶意,才大着胆子走近我们,目的就是为了多吃几口东西,以
      便更好地喂养它的孩子。
      
        我们在院子里寻找了一下,果然在空调机后面找到了三只老鼠大小,还没有
      睁开眼睛的小猫。
      
        猫天性警觉,特别是刚生养的母猫,一旦被人发现了行踪,一般都会搬家。
      所以我们没敢碰这些惹人爱怜的小猫。我们也不想过多地介入它们的生活,那样
      可能会适得其反。
      
        我们能做的只是改善一下白猫的伙食,在常规猫粮中,又添加了一些营养品,
      并多放了一碗牛奶。因为我们发现,白猫比以前瘦了不少,想必是哺育小猫所致。
      
        但是还是有些担心,白猫会不会因为我们发现了它的一窝小猫而再次搬家。
      虽然这一周来它知道我们对它没有威胁,也在一点点地接近我们。可白猫毕竟与
      过去那只黑猫秉性不同,它对我们并非没有戒心,和我们也一直保持着野猫和人
      所必须的一段距离。
      
        我们不知道猫在想什么,猫同样也不知道我们的心思。我们从心里想帮助它、
      保护它,但是我们没有办法让它明明白白地知道。
      
        人与人又何尝不是如此,虽然人类彼此能用语言沟通,但真正能达到心灵相
      通的,一生中能有几人?猜忌、不信任让人类彼此的戒备并不亚于野猫对人的戒
      备。而恰恰是这份戒备,让我们彼此活得都不轻松。
      
        其实,绝对多数人可能就像我们和这只白猫一样,不仅没有敌意,而且充满
      了善意和温情。
      
        真心希望白猫不要误解我们而再次搬家。更希望人类彼此能多一分信任、少
      一份猜忌。那样世界可能会更轻松、和谐。2007-04-22
      
        评论:
      
        说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猜忌,忽然想起朱德庸这样的一段文字:一个男人
      带着一颗诚挚的心去寻找女人。一个女人也带着一颗诚挚的心去寻找男人。他们
      彼此相遇,但最后还是失败了。因为他们忍不住比较了一下到底谁的心比较诚挚。
      (千江月)
      
        人之初,性本善。正如博主所言,绝大多数人都是充满善意和温情的,可是
      现实生活中能够彼此信任,消除猜疑的却为数不多。创办和谐社会这个议题有点
      大,希望能够向博主讨教一下:日常生活中与朋友、与同学、与同事、与领导、
      与恋人、与其他工作和生活中接触的人员怎样才能够和谐、健康地相处?(千江
      月)
      
        人之初,性本善,可社会是个大染缸。(玫瑰之雨)
      
        覃贤茂点评:
      
        这篇妙文同样是生动可喜,看得出萧然兄另有一番温柔慈悲的情怀。
      
        萧然兄另有一篇文章谈到,以出世之心入世。平凡世间,确实是处处可以修
      心悟道。
      
        记得《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曾说过如此的愤世之语:“我愈了解人类,就愈
      喜欢动物。”
      
        这话说的刻薄之甚,实是有失厚道。萧然兄与此立论相反,而更增新意。
      
        世人大多的冲突是由不信任、戒备、猜忌、防范而产生的,萧然兄却宽厚地
      相信,世界上大多数的人不仅没有敌意,而且充满善意和温情。
      
        如果世上大家都有此心,和谐社会已不远也。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