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节:古道寻踪(46)
      
        " 秦之道" 从现存的遗迹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汉、唐、宋,直至明清时期的
      修缮情况,也就是说,这条道路在古时已经被作为官道在使用,并且有专人对它
      进行维护。
      
        至今保存下来的古道长度大概为二三公里,古道的中间用大型鹅卵石修成一
      条笔直的中心线,两旁用小鹅卵石铺成,并筑有半人高的墙垣。让人惊奇的是,
      这一秦汉时期修筑的古道竟然具有现代化交通的许多特征。驿道每隔一段距离都
      设计有宽敞的交汇处,供人们在这里休息、饮食和避让,这样的设计和现代高速
      公路的错车道和停靠点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外,在许多拐弯处都设计有入口、出
      口,其作用相当于现代高速公路的引道,因此也被誉为现代高速公路的雏形。如
      此完美的交通设计,这在我国现存的古代驿道中是从来没有发现过的,证明早在
      2300年前,中国对外贸易就已达到了相当发达的水平。
      
        令人不解的是,这段现存的古道全部都是用鹅卵石铺成,但是在考察中,科
      考队发现,古道所处的整个骑龙山脉并不产鹅卵石,如此大量的鹅卵石,竟然都
      是来自于一公里以外的白沫江。古代先民为何要耗费如此大的人力,从一公里之
      外的地方挑取鹅卵石铺路呢?
      
        古代的驿道,一般都是沿水而建,而这段秦汉驿道,却是沿山脊修筑。同行
      的专家告诉记者,这条古道是驮运重要物资的商道,只有在山脊上行走,才能站
      得高、看得远,才不会中伏击。此外,在山脊上修路,还可以减少过河建桥的成
      本。
      
        减少成本的说法似乎不太合理,难道从一公里之外的河谷挑取鹅卵石所花费
      的成本要比过河建桥低廉吗?而且作为一条商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地面
      的平稳性,用鹅卵石铺路,地面高低不平,他们又是如何解决地面不平整的问题
      呢?
      
        秦朝是一个强权政治的时代,统治者动用大量人力建造宫殿、陵墓。对于不
      服从命令的百姓不是施以酷刑,就是全家罚没,以充苦役。也许廉价劳动力的使
      用,是官府不惜从一公里以外的地方挑取鹅卵石修路的主要原因吧,而且用鹅卵
      石铺路比较坚固,不用花太多时间和金钱维护。
      
        从这段道路的设计来看,建设者考虑得十分周到,不可能忽略掉如何解决道
      路平整性的问题,最有可能的是他们在铺完鹅卵石后,应该还用了石灰之类的将
      道路抹平,只不过由于时间久远,这层平面已经被磨光了。
      
        秦汉驿道,因商而建,因商而盛,也因商而得以流传。除了商贸以外,这条
      古道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也屡屡被用于军事。据说,三国时期诸葛亮几次南征,
      经过的就是这条驿道。
      
        如今的古道,经过两千多年岁月的洗礼,早已不复当年那种繁华的景象,除
      了上山砍伐竹子的当地人偶尔经过,已经没有人从这里走过了,山上的竹子就是
      在古代享誉中外的邛竹。由于这条路在当时是最好的一条路,当年蜀国,也就是
      三星堆最后一任开明王的后人,率领他的部族和军队就是通过这条路向南迁徙的。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