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节:古道寻踪(47)
      
        ■带翅膀的神兽
      
        四川的芦山县,位于四川西部的雅安地区,史载" 青衣羌国" 。关于青衣羌
      的来历,有专家进行过考证。据说在春秋时期,一支羌族的游牧民族因战争纷乱
      顺河谷迁徙,翻越夹金山进入青衣江上游,发现这个地方气候润湿,土地肥沃,
      于是就沿青衣江河谷分布居住,形成了一个部落邦国,即古代的青衣羌国。由于
      青衣羌国日益强盛,逐渐威胁到与它接壤的蜀国安危。
      
        经考证,当时的古蜀国正好是三星堆文明强盛的时期,古蜀王国打败了青衣
      羌国,并把它纳为附属国。
      
        青衣羌这个地方是与藏、羌、苗等少数民族相邻的边陲地区,是古蜀国的西
      部屏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所以不管是古蜀国,还是后来的汉王朝,都把这作
      为军事要塞严加把守,并派专人进行管理。
      
        距离四川芦山县城3 公里的地方,有一座汉代的墓葬,墓葬的主人是曾任巴
      郡太守的樊敏。
      
        据有关史料记载,樊敏是伏羲氏的后代,其家族早在秦代就已从中原定居至
      此,是土生土长的青衣国人。早年时,樊敏在青衣羌国任国丞十年,深受民众的
      爱戴,也算是雄霸一方的霸主。樊敏69岁时,凉州军阀马相想入蜀称霸,樊敏调
      动当地的青衣羌军帮助当时蜀地的统治者刘焉攻打马相。事情平定之后,刘焉将
      樊敏的事迹禀告了汉王朝,汉王朝封他为巴郡太守。巴郡太守所辖面积非常大,
      包括了四川和云南大部分地区。
      
        由于樊敏具有羌族和汉族双重身份,因此他的墓也融合了各民族的风格。樊
      敏墓前有一座保存相对完整的石阙,石阙是中原文化的代表,一般只有皇室、达
      官贵人的墓前才有,是身份的象征。这座完整的石阙,分母阙和子阙两部分,由
      条石和板石堆砌而成。
      
        因为樊敏曾任永昌郡(也就是古代的哀牢夷地区,今天的云南保山)长史,
      所以在他墓碑的主阙檐下正面雕有取材自云南古哀牢夷族的" 龙生十子" 神话故
      事图像,石棺两面分别刻有" 西王母" 、" 玉兔" 等神话题材图像。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樊敏墓旁立有七尊汉代石兽。其中三尊是在樊敏墓前
      发现的,其他四尊是从芦山其他地方运过来的。汉代石兽是我国现存不多的石刻
      精品,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学术价值。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流散国外
      的汉代石兽有十一尊,国内仅存的只有十八尊,而在芦山地区就能看见七尊汉代
      石兽。
      
        这七尊石兽,有一人多高,造型各异,有的像老虎、有的像狮子,不管是神
      态、还是动作都刻画得十分形象生动,而且每尊石兽雕刻工艺都特别精细到位,
      体现出了汉代工匠们高超的雕刻技术。虽然历经千年的风雨剥蚀,石兽身上也已
      长满青苔,但丝毫没有掩盖它们威严凶猛的气势。经考证,这些石兽的原始范本
      就是老虎。当时在巴蜀地区,除了有成群的野象之外,也是老虎出没的地方。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