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决定一切(1)
      
          如何理解真正的西点精神?也许我需要把西点的传统再复述一遍:在西点,凡
      是遇到军官问话,只能有四种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
      告长官,不知道”“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
      
          在我多年奉行西点准则的日子里,我不断地体会这四种回答的真正含义。最终
      我体会到,在这四句话中,每一句话都是很重要的,每一句都有它深刻的含义。在
      回答问题时,西点   
      
          要求每个学员只能用这种要么肯定要么否定的方式回答,它实际上告诉学员:
      你要为你的回答负责,为你所做的一切负责。
      
          “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它体现的是西点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
      想尽办法完成任何一项任务。
      
          没有任何借口——提升执行力西点的这种精神不仅重视事情执行的过程,它更
      注重事情执行的结果。在战争中,是由最终的结果来评判一支军队执行任务的情况。
      如果一个自以为是的士兵自认为很好地执行了上级的命令,但是最终没有取得胜利,
      上级并不认为他是一个有力的执行者,是一个好士兵。一个好士兵的唯一标准就是
      :执行到底,取得胜利。
      
          “结果决定一切”也许会使许多人的努力看上去白费了。但历史就是按照这种
      法则在运转的,所谓“成者王、败者寇。”所以以结果来评判执行力,就是对一个
      人执行力的最佳评价。
      
          在我所知的著名企业中,百事可乐就是这样一个以“结果决定员工成就”的公
      司。百事可乐推崇一种深入持久的“执行力”文化,强调公司员工“主动执行”公
      司的任务,100 %地去完成它。而那些业绩优秀的员工总是能得到公司的嘉奖,而
      那些业绩不佳的员工则会被淘汰。这种以“结果论成败”的企业文化塑造了一支有
      着坚强战斗力的员工队伍,竞争中,百事可乐逐渐成为可口可乐唯一的对手。
      
          美西战争时,哈里中尉被派驻南部高地担任陆军连长,负责带领150 名美军士
      兵参加战斗。后来,他曾这样描述发生在那次战争中的一个故事:
      
          上级命令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在一个偏远的地方修建一个临时跑道。长官希尔
      中校和我们一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有一天,他前来视察进度,看到用有孔钢板
      搭建的地基,他认为我们做得不对,便怒声问道:“是谁下令这样建的?”我马上
      回答:“报告长官,是我。”
      
          由于在西点所受的训练,让我养成勇于承担后果和责任的习惯。如今,发生这
      种情况,我还是按以前的习惯回答,当然,我也希望可以有另外的回答,以避免这
      样直率地暴露我的失误。中校听后非常生气,不过他并未再说什么。大家都认真地
      讨论,以求找出一种合适的弥补方法。其实,当时我有很多借口可找,完全可以把
      责任推到别人头上,从而开脱我自己,但最终我没有那样做,我选择了相对于我们
      这个团队来说是最好的决定,尽管这样我的自尊会受到一定的损害。
      
          一个月以后,在我的团队中又发生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天,我接到上级的命令,
      让我们放下手头的工作,把所有人员和设备转移到距此地50公里外的一个非常偏僻
      的地方,去修建一座被损坏的大桥,以便能迅速地恢复高地的粮食和其他供应。而
      就在要转移的时候,我们负责驾驶用来搬运挖土机的挂车的普列向我报告:“长官,
      我的车子刹车坏了。”我们俩对视了一会,心里都明白,季风季节刚刚过去,而在
      这个季节中,受雨水和泥土浸泡的机车已受到极大的损坏,并且在这样艰苦的情况
      下,根本没有配件可换。但任何车辆没有刹车都是绝对致命的,更何况这辆挂车还
      得负重一辆重达40多吨重的挖土机,跋涉泥泞不堪的山路,没有刹车就等于自杀。
      最后我对普列说:“如果不把那个挖土机拉过去,在那边我们就根本没法工作,只
      有靠它才能把损坏的桥梁挪开。我们是否还有别的办法呢?”
      
          后来,他无奈地说:“长官,我可以试一下用引擎减速,但如果那样的话,到
      那边后,这辆车就彻底损坏了。”我考虑了一会,问道:“普列,那样的话,你能
      确保成功吗?”我很明白,这样就是要他用生命的代价去换取这次任务的成功,我
      也等着他可能拒绝的回答,到时,我就只能再去想别的解决办法——但其实已没有
      别的办法可想了。最后,普列说道:“长官,我试试看吧!”
      
          队伍行出发后,我和普列都提心吊胆,在一种极其紧张的心态下走完50公里的
      路程,未敢松一口气。到达目的后,那辆车的确报废了,但普列总算活过来了,挖
      土机也完好如初。当普列走下挂车的那一刻,我看见他摇摇晃晃,似乎快要崩溃了。
      的确,在这以前,我从未要求过我的部属冒这么大的风险,以后也再没有过,我以
      普列为荣,真的!
      
      
      
          让普列去冒这样的生命之险,当时我的内心其实还是经过一番斗争的。同在战
      场上出生入死,这种感情如同父子、兄弟,我碰到的确是一种人生的两难问题——
      我为什么要求我的兄弟去冒这样大的危险,为什么?
      
          但我现在也一直认为,我那次的决定是对的,如果事情会重现一次,我还会那
      样去做,当然这种想法并不是因为普列的平安无事,而是一种团队责任、一种集体
      精神、一种执行精神。从感情上讲,我还是很高兴,他并未因此而丧生,否则我会
      终生内疚。如果他牺牲了,我也不会怀疑我的决定,但我会感到自责。既然决定是
      对的,那我就会果断地决定去做,不管结果是成还是败。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