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春子投奔老洋人被杀
      
          就在陈调元坐镇徐州,部署官兵大举剿匪的时候,徐州以西地区正活动着两大
      股土匪——在萧县的一股,匪首是萧春子,在砀山县的是范明新。萧春子一股匪徒
      中,有不少是原长江巡阅使张勋的嫡系部队、驻扎徐州的定武军官兵。1917  年张
      勋扶持宣统皇帝复辟,失败之后,所部或被收编,或被遣散。部分下级军官参加了
      萧春子码子,帮助策划、指挥打家劫舍和对抗官兵,颇有一套战术。官军虽多次追
      剿,却始终难于得手。范明新本是山东曹县的殷实农家,因遭乡绅欺凌,愤而为匪。
      19l8  年,广东下台军阀龙济光来山东招匪为兵,收抚了范明新一股。范在军中争
      当团长未成,一怒之下率旧部返回,却不料途中为山东军队伏击,损失惨重。范明
      新本人侥幸不死,遂招兵买马,重整旗鼓,且永不再提招安收编之事。他的码子中
      有皖系军阀派赴的军官数人,参与指挥。范明新拥有近2000  名匪徒,均按军队编
      制成营、连、排。
      
          由于萧、范两股匪徒入多势众,作战能力又强,在苏鲁豫皖边界地区颇有名气,
      因此,各方人士都拭目以待,要看看陈调元有何妙计对付他们。
      
          1923  年7 月中旬之初,萧县羊山萧春子的匪巢中,洋溢着一种粗野、放肆的
      欢乐气氛。山中临时搭起的戏台上,从镇上请来的戏班子正在咿咿呀呀地唱着《纺
      棉花》。台下的匪众们有的端着大碗酒,有的啃着鸡翅膀,一面淫荡地笑着,一面
      怪声怪气地喊“好”。
      
          一间宽敞的茅屋里,几张大方桌上杯盘狼藉,一批匪首们犹意兴未阑。
      
          正中一桌宾主席上,一个30  多岁、面庞清瘦的汉子起身,向身边坐着的一个
      匪首大声道:“范大哥,我再敬你一杯!”
      
          那姓范的年近50,紫酱面膛,一把络腮胡子,站起身来魁梧高大,这时连连谦
      让:“萧老弟,还是我敬你一杯吧!”
      
          一名粗壮匪首大声喊:“不必谦让,同敬,同敬!”
      
          于是,众匪首纷纷起身,高举酒杯,嚷道:“对,同敬一杯!”饮毕,各亮杯
      底,相视哈哈大笑。
      
          这“萧老弟”就是萧春子,“范大哥”则是范明新。前几天,范股刚从砀山来
      萧县与萧股对码子。两股会合后,人数将近3000,气势嚣张,因此敢于连日在山中
      置酒高会、演戏作乐。
      
          众匪首饮酒正酣时,忽听山外响起密集的枪声。范明新侧耳细听,忽地一声喊
      :“官军来了!”便飞也似地冲出茅屋,其余的人也纷纷拔枪跟出。
      
          原来陈调元早已将土匪近况打探清楚,7 月11  日,他连夜密调官军将羊山包
      围得严严实实,此刻四面同时发起进攻。土匪仓促应战,自然损失不小,枪战数小
      时后,更感到子弹不足的威胁。范明新、萧春子和匪首们商议,认为不能再硬打下
      去了,决定向西突围,到砀山县会合。于是范、萧两股分两路同时出动,扑向官军,
      一时间,枪声大作,杀声四起。范明新双手持盒子枪,骑着一匹白马冲在最前面。
      他一边策马奔驰,一边狂喊:“老子就是范明新,是朋友的让开,不要命的上来!”
      
          官军见土匪“狗急跳墙”,深知此时如果硬要迎头阻击,断其生路,必将拼个
      鱼死网破。于是士兵们自动让出一条路来,只在两侧向溃逃的匪徒射击,意在击散
      匪队。同时还大声呐喊:“截住,截住,别让范明新跑了!”
      
      
      
          “截住萧春子啊!”
      
          毕竟是范明新码子编制整齐,战斗力强些,除少部分人被冲散外,大队人马总
      算返回了砀山。而萧春子码子则溃不成军,大部往北边逸去,只有萧春子本人带着
      数十条人枪逃往砀山,却又未能与范明新会合,便连夜折而南下,进入河南省永城
      县地界。
      
          当时驻扎永城一带的河南官军是老洋人张国信的队伍。老洋人本系河南巨匪,
      官府连年剿办不成,只得于1922  年底将他招抚,后安排在这豫、皖、苏三省交界
      处担任游击司令,负责剿匪,以收“以匪治匪”之效。关于老洋人的情况,本书下
      面有专章介绍,这里暂不详述。只说萧春子之所以选择永城县为逋逃薮,不仅因为
      老洋人也是绿林出身,彼此同行中人,而且还因为这个游击司令至今与各省股匪联
      络密切,时常接纳外地土匪到豫东避难。萧春子估计,在这里暂避一时,等到风头
      过去,打探到自己码子的去处再走,是不成问题的。
      
          果然,萧春子到永城喘息刚定,老洋人便派人送来请柬,邀他到军营一叙。7 
      月15  日,萧春子率随从30  余人如约到老洋人的驻地。老洋人降阶欢迎,把臂而
      行,将萧等一行人请进大厅,安排就座。老洋人执酒致词:“萧老弟遇到点麻烦事
      儿,投奔咱永城地面,这是看得起咱,信得过咱。今日,咱特地备点酒菜,为萧老
      弟和诸位弟兄接风、压惊。”
      
          当下众人杯觥交错,豪饮大嚼起来。酒至半酣,老洋人探身过来,对萧春子神
      秘一笑,说:“老弟,今天老哥为你准备了一些礼物。我去看看他们弄好了没有,
      如好了就取来给你过过目。”他站起身,说声“你等着”,便离开了大厅。
      
          萧春子一边喝酒挟菜,一边暗自琢磨:是不是老洋人怕咱们来永城给他添麻烦,
      想送点银元、武器什么的,打发咱们离开呢?他正想着,猛一抬头,只见对面楼窗
      里伸出几挺机枪黑亮的枪管,大厅两侧也拥出一群手持武器的士兵。萧春子刚要开
      口骂娘,所有的枪支一齐响了,密集的子弹带着气浪涌向大厅,枪声盖住了萧春子
      和其他匪徒们的惊呼和叫骂。等到枪声停止,大厅里横七竖八地躺着几十名土匪的
      尸体。几乎每具尸体都中了几十发子弹,血肉模糊,肝脑涂地,没有一具是完整的。
      
          这时,在羊山被击溃的萧春子码子的各股土匪,在邵得胜、李三毛、夏金声等
      人的带领下,逐渐又在萧县保安山聚集起来,并四出架票勒索。仅8 月14  日在黄
      里庄,匪徒一次就掳走140 多人。在山城集,匪徒因当地居民曾邀请官兵前来剿匪,
      深以为恨,烧毁房屋百余间,掳男女肉票数百人,还杀死几十人。萧春子被老洋人
      诱杀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到保安山中。众匪首遂在山中设置灵堂,祭奠萧春子,
      并商议选举一名新的大管家。
      
          一般说来,土匪选举大管家的标准是两方面。一是资历,看其为匪时间的长短。
      为匪时间长,不仅表明此人绑票抢劫经验丰富,而且在官军长期剿匪中得以保存下
      来,也表明了他的狡猾、能干;此外,这种人在江湖绿林中的朋友自然也要多些。
      二是实力,看其掌握的人枪多少。人、枪两条中,后者又是最重要的。因为有人未
      必能有枪,有枪则不愁找不到人。当然,也有的大管家只符合上述一条标准,但他
      或有一股实力最强的码子给以支持,或经验资历确实使众匪首心悦诚服,否则,他
      是绝对坐不稳这第一把交椅的。保安山中诸匪首,以邵得胜股枪支最多,实力最强。
      邵本人为匪时间也最长,曾多次由匪变兵、由兵为匪,各方面经验都极丰富。经过
      一番议论,众匪首决定推举邵得胜为新的老大。于是,邵得胜坐上正中的交椅,接
      受众匪首的罗拜和各股大小头目的环拜。随后,他下令搭台演戏,摆酒庆贺。
      
          正在热闹非凡时,萧春子的妻子素衣缟服来到了保安山中。萧妻是一名极有能
      耐的女匪,不仅骑马、打枪样样在行,而且还有武功,在以往的土匪生涯中,她还
      以女人特有的细心,多次使码子脱离陷阱,化险为夷。因此,萧春子码子中人人都
      尊敬地称她为“萧夫人”。羊山被围一仗,她带着儿女跟着自己的一股匪徒突围,
      与丈夫冲散,在萧县北部渐渐收拢了嫡系力量,遂投奔保安山而来。她带来的人枪
      实力又在邵得胜之上,而且在众匪首中又素有威望,因此众人拜见过萧夫人之后,
      邵得胜即主动表示谦让,力主由萧夫人担任大管家。
      
          正当有人准备附和时,被萧夫人一摆手止住了,她环视众人,凄切地说:
      
          “我一个妇道人家,还带着孩子,哪能当大管家!还是得胜兄弟管事儿吧。”
      
          邵得胜正要开口,又被萧夫人止住:“不过,有件事要请得胜兄弟和众位兄弟
      帮忙..”
      
          众匪首七嘴八舌地说:“嫂子,有什么事儿只管说,咱兄弟们两肋插刀也得给
      办!”
      
          萧夫人停了一会儿,咬牙切齿地说:“官军打咱们,是他们份内的事。
      
          可这老洋人不顾江湖义气,惨杀我夫,天地不容,众位兄弟可得报仇雪恨呀!”
      
          说罢,她忍不住落下泪来。
      
          邵得胜掏出盒子枪,往桌上“啪”地一放——枪口朝着众人——大声吼道:
      “咱对枪起誓,不为萧大哥报仇,往后不得好死!”
      
          匪首们异口同声喊道:“不为萧大哥报仇,往后不得好死!”
      
          然而,真要去打老洋人,谈何容易。老洋人队伍人数在3000  左右,穿上军装
      后,武器、弹药得到官方补给,又是合法的剿匪司令,即使打不过土匪,其他官军
      也理所当然地要来支援。因此、保安山的匪徒便日夜轮番出动,抢劫钱财,搜购枪
      支弹药,招兵买马,逼良为匪,企图壮大实力,以求一逞。
      
          但陈调元早已给驻防这一带的江苏陆军第三旅下了命令,务必乘土匪遭此巨大
      打击之时,认真剿防,以绝后患。因此,兵、匪之间常有遭遇。8 月13  日,第三
      旅路殿卿营前往保安山剿匪,不料匪徒纠集了五倍于官兵的力量,反将官兵包围。
      双方激战达8 小时之久,最后土匪因子弹不足,向河南境内逃去。官兵刚刚回营,
      土匪旋即返回萧县。你来我走,你走我来,土匪的策略使官兵只得徒唤奈何,但官
      兵虽不能彻底剿灭土匪,却遏制了保安山匪势的扩张,使其向老洋人复仇的打算难
      以得逞。
      
      --------
      泉石书库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