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明新码子大嚼砀山梨
      
          再说范明新码子,其一小部分北窜至徐州西北的敬安集,以附近山头为营地,
      骚扰周围村庄。大部分则集中在砀山县西部与山东接壤地带,休养生息,并增加了
      一批新匪,元气很快恢复。他便率部北上山东,在济宁、曹州一带打出“建国自治
      军”的旗号,并得到皖系军阀的饷械支持。金乡(当时属济宁县,现已设县)民团
      团长蔡鸿臣原为皖系军官,1917  年范明新为匪被捕时,蔡鸿臣曾经保释过他,二
      人交谊颇深。此时,蔡鸿臣对范明新在其防区活动,不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且
      还向范股提供情报。
      
          8 月底的一天,范明新正在营地树下乘凉,匪徒来报说,山下带进两男一女,
      要见老大。范明新跟着那人走进一间茅屋,里面站着三个眼睛蒙着黑布条的人。他
      用下巴示意了一下,有人上去把黑布条摘了。
      
          “哎呀,是萧夫人!”范明新不禁惊诧地说,“快请坐,失礼失礼!”
      
          只见萧夫人哭拜在地,诉说本码子势单力薄,急切之间无力冲出保安山,更无
      力与老洋人对抗,因此特地赶来山东,恳请范大哥出动人马,为萧春子报仇。
      
          范明新自听说萧春子被杀后,一则因为与萧有合杆之交情,二则鄙视老洋人被
      招安后,杀友求荣的行为,因此,每与手下人谈及此事,便恨恨不已。
      
          此时,他命人扶起萧夫人,劝慰再三后,送去休息。随即,他招来二管家和几
      个营长,商议向老洋人开仗的事。大多数人都认为,码子之间相互支援,是天经地
      义的事;如果听任萧春子码子在保安山给困死,陈调元必将移兵砀山,专心来对付
      咱们,周此理当帮助。至于老洋人竟然黑①了绿林朋友,是该狠狠教训一下才是。
      有人还提出,如今老洋人实力可观,仅靠咱码子的人枪还不够对付他,最好与河南、
      山东的码子联合起来,给他点颜色看看。范明新见大家意见一致,当下便决定:大
      队人马立即准备向萧县进发,所有肉票全部带走;马上派人与山东梁盛怀、河南王
      四等码子联络,约他们径往萧县西北会合。
      
          9 月上旬,从砀山到萧县的大路上,尘土飞扬,人喊马叫,范明新码子近2000 
      人正闹哄哄地向萧县进发。土匪们横背着、斜挎着枪支,一路走一路说笑。不少人
      走得汗涔涔的,只穿一件布背心,有的干脆光着膀子。百十匹马的马队轻快地从大
      队后面赶上来,并超到前面去,扬起大阵尘土。整个队伍的最后面,是200 多名肩
      扛红缨枪的健壮慓悍的大汉,一色红布裹头,敞开的白布褂子用红腰带系着,露出
      贴身扎着的红肚兜。这些人每天练功,并且吞符拜神,自信有刀枪不入的法力,打
      起仗来冲锋陷阵、勇猛异常。
      
          9 月初的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地,匪徒们长途跋涉,口渴难耐。而这一带正是
      有名的汤山梨产区,沿路大片梨树林里,黄绿色的梨实已经快到开摘的时候。不时
      有匪徒从队伍中跑出来,奔向路边的果林,不一会便用衣服包着一大堆梨回来,分
      给众人。后面队伍的人则只有跑向更深的林子里去摘。
      
          待这长长的队伍过去后,大路上一眼望过去,尽是啃剩的果核。路两旁的梨树
      上,树叶稀疏的枝条间,只点缀着几只可怜巴巴的小青梨。
      
          傍晚,大队人马在附近几个村庄叠下来。村里家家户户忙着烙煎饼,炒鸡蛋,
      从菜地里掐来葱蒜,伺候土匪们填瓤子①。填饱了,匪徒们便东一伙西一伙地聚在
      一起,有的赌博,有的闲扯。
      
      
      
          过了几天,梁盛怀、王四等股土匪分别从山东、河南赶来对码子,在敬安集附
      近的原范明新码子的散匪和一些零星小股也都投奔而来。几股土匪合在一起,加上
      带来的肉票,人数在5000  左右,叠满萧县西北一带30  里的村庄。匪势浩大,震
      动徐州。陈调元办公室的桌上堆满了报告匪情、请求派兵的电报、函件。
      
          本来7 月中旬羊山一仗之后,范明新逃往砀山时,陈调元曾打算亲自率兵追至
      砀山,以求将范股彻底消灭或逐出江苏。但当时徐州以东地区匪患严重,他不得不
      亲自组织、指挥了邳北地区的剿匪行动。等他再回过头来时,才发现萧县竟然成了
      土匪世界。正好这时委任他为苏鲁皖豫四省剿匪总司令的命令刚下达不久,于是他
      立即行文河南、安徽,要求派军协助兜剿萧县土匪。
      
          9 月4 日,陈调元接到驻敬安集的警备营送来的报告,说是前天该营马队在附
      近巡视时,遇到数十名土匪。双方交火后,土匪被打死数人,俘获1 人。据俘虏交
      待,他们是范明新码子的,目下子弹十分缺乏,故派他们数十人到敬安集等地设法
      购买。陈调元闻讯大喜,立即下令驻萧县的第三旅勿得贻误战机,火速前往进剿;
      同时命令各乡村保卫团积极配合,以防溃匪四处流窜。随后,安徽方面派出的部队
      也赶往萧县助战。
      
          范明新对码子后,入数虽多,但毕竟是乌合之众,指挥不便;徒手土匪和肉票
      太多,行动迟缓;尤其是缺少子弹,不能与官军鏖战。匪队只得在稍事抵抗之后,
      往西南方兔脱而去,逃出了江苏省界。后来,范明新码子毕竟未敢进攻永城老洋人
      驻地,而是经皖西涡阳、毫县,进入河南中部,继续为恶,本书后面还将提及。
      
          陈调元徐州剿匪不可谓不尽力,但是,由于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天灾人祸,
      造成了源源不断的土匪后补力量,因此土匪之势犹如春后韭菜,割了一茬,又生一
      茬,只要根不断,总还会长出来。又由于各省统治者彼此猜忌,只考虑自己地盘不
      被外省军队乘机占去,却不管地盘内的土匪横行;只要不闹出临城劫洋人之类的大
      案,惹得外国公使发怒、中央政府怪罪,那么宁可睁眼闭眼、姑息养奸。所以,陈
      调元在徐海地区的剿匪,东、西两面得到的是同一种结局,即仅仅将土匪逐出自己
      的地盘而已。然而,土匪不论是到了山东,还是河南,只要一有机会,总还是会复
      窜江苏的。因此,说陈调元剿匪取得了成绩,固然不错;但如果说这种剿匪实际上
      仍是个败局,恐怕也是不过分的。
      
      --------
      泉石书库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