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教育
      
          晚我带了孩子们,连唱带叫地开了车子出去了,留了孩子们的妈妈在家里生气。
      
          这是星期天的晚上,天上下着小雨、不大不小的雨点只是懒懒散散地东一滴西
      一滴地落下来,似乎也是抱怨现在不该下雨,应该是白雪纷飞。街上很少有车子,
      而红绿灯仍不紧不慢地变换着颜色,就给了静静的雨淋淋的街添了一点笑意。
      
          到了出租电影磁带和光盘的店里,我们便四下里到处搜索。小女儿主意最正,
      总是知道自己要什么电影、也就很快地选了一部她已经看过快一百遍的动画片。我
      和十岁的大儿子便到处寻找没有看过的等级是PG或是G 的电影。这好莱坞每年发行
      的电影都是成人片很多,而一家人能看的片子就很少。选了半天,还是儿子找到了
      一个旧的科幻影片叫《黑洞》。
      
          “咱们去买小吃,回家在客厅野餐,怎么样?”我煽动性地提议。这时就听到
      一片振臂欢呼。这是我发明的快活。在客厅里铺上毯子,壁炉里点上火,把各种小
      吃摆开来,一家人坐在地上“野餐”的同时看电视。这样随便地坐在地上吃饭,并
      看电视上的电影,真的是很好的享受。
      
          我们就到了超市去,推了购物车到处乱转找零食。超市里轻声地播着圣诞音乐,
      店里人很少,我们就可以大摇大摆地到处乱闯,胡乱地说着笑话。见了我不想买的
      东西我就喊贵,小儿子就要倾囊,说他两星期就有八块钱零花,他银行里有多少多
      少存款。我就大喊大叫,说我在工厂里上班的时候每月只赚相当于三块钱美金。他
      就要把钱都给我来买他想喝的没有酒精的葡萄酒。看了他认真的样子,我就笑了,
      告诉他我只是逗他。我很喜欢小儿子那很会存钱但却又很慷慨的特点。
      
          这美国论吃的却真的是比中国落后几个世纪。就说这零食,这边超市里除了薯
      片就是薯条,五花八门的品牌,却都是同等的货色。如今你去中国的超市,那小吃
      光是果脯类就是几十种,再看小菜,一批一批的五颜六色争香逗馋,然后看了那鸡
      翅鸭脚之类的肉类小吃,就更加的品味俱全。我们这里转来转去,花了半个小时,
      却只买了一袋玉米做成的干片,一瓶西红柿酱,是墨西哥风味的,专为这玉米干片
      作来的那种,是切碎了的西红柿加了其他的乱七八糟配料做成的。然后买了一盒儿
      子们爱吃的苏打饼干,一瓶没有酒精的葡萄酒,小儿子喜欢学她妈妈,用高脚杯来
      喝这无酒精的葡萄酒。交钱时看了看这一点所谓的小吃,真恨不得把国内的超市都
      搬过来。
      
          回了家,小女儿大叫大喊,迫不及待地告她妈妈:我们要野餐啦。妈妈坐在摇
      椅上只是静静地笑了。我们也就铺毯子,摆吃食,翻了冰箱和柜橱,把能吃的或想
      像能吃的东西都找出来。她妈妈也就和我们一同忙起来,把电影放到DVD 里,然后
      把声音调好,又去给孩子们倒饮料。
      
          原来她回家一进门就看见一片混乱的厨房,就开始生气而喋喋不休。她带了小
      儿子和女儿去了教堂。今天下午是大儿子本季度第一场室内足球赛,我又自告奋勇
      地作了教练。大儿子的一个朋友,也是我的一个小足球队员在这里跟我们一起吃了
      饭。我们吃完饭擦了嘴就跑,还要再去接另一个队员。我把车开得超速限十英里,
      才勉强在开赛前五分钟到达球场。
      
          从母亲那里学来的招数就最好用。
      
          也就不跟她解释厨房翻天的具体原因,我就煽动性地带了三个孩子趾高气扬地
      出了门,留她一人在家里一边收拾一边唠叨。这带孩子出去,是为了躲她的火气,
      也是为了让她清静,她喜欢一个人在家里清理和装饰。然后自己点上蜡烛,坐下来
      欣赏自己的杰作。这个家是她自己的延伸,凌乱了就像是毁了她的容颜。有时她烦
      了,我就带孩子们出去。我们兴高采烈地出去玩,她乐得有一点点自己的时间。
      
          记得小时候母亲发了脾气,父亲也开始生气,母亲就按了火气:“我生气你就
      别跟着添乱,等我生完了气你再生。一块生气不就打起来了?真笨。”  父亲也就
      笑了,再不言语。真的从来没有见过父母吵架。母亲总是等了父亲消了火,才开始
      唠叨起来,父亲也就不声不响地任她唠叨。母亲生气,也就很少见父亲跟着“添乱”。 
      
      
      
          其实这其中有许多奥妙。那爱你的女人一生起气来,头脑就会十分地清醒,思
      维也就百分地敏锐,口齿可就万分的伶俐。就是你干了没有破绽的事,如国你在她
      气头上辩解,你一开口就保准叫她抓住破绽,你越要辩解,就越着急,越急这破绽
      也就越多起来。这男人越生气,头脑就越糊涂。到了最后你就会精疲力竭,甚而至
      于连自己都开始怀疑是否真的作了没有破绽的事情,然后越想就越觉得自己罪大恶
      极。我妹妹就说:“我要是在气头上非要搅出理来不行。”你看她可是不打自招地
      用了一个“搅”字,就大有胡搅蛮缠的味道。所以你就要避实就虚,该躲的时候就
      要躲起来,该不说话时就不要乱说,只待她烟消云散,你只要用了一星半点的事实,
      加了好听的话来说,即使你的事实是捕风捉影而来,这时说上几句甜言蜜语,也会
      轻易地蒙混过关。很多时候,你的职责就是当出气筒,让她把那一股子邪气发了,
      绝对剩下的就是天下太平,就有无限的千娇百媚,遍天下阳光灿烂。绝对不能给她
      火上浇油。这等道理你再拿两个博士也绝学不出来, 我这里也是根据母亲的基本原
      理结合了自家的具体实践经验而推导出来。 
      
          母亲也教过父亲,管孩子是要一个管,一个哄,不能两人都管。就叫一个唱红
      脸,一个唱白脸。诸如此类的招数,潜移默化,我不知不觉就使出来。夫人开始时
      就奇怪,为什么跟我吵不起来。我左思右想,才知道原来是我母亲的功劳。我就给
      她讲母亲的道理。比如对孩子,不能管得过细,但绝对不能让她出圈。有出圈之举,
      比如骂街,比如说谎,一定要见了就狠管,没出苗就得掐回去。不然长疯了想管都
      管不了。我至今还记得我小时候第一次骂街时母亲对我的凶狠样子,从那以后就没
      有骂过一句街,直到进了工厂当了工人。
      
          母亲只在姥爷那里学过几年私塾,能够读报、写信,并没有受过更多的教育。
      可是母亲的确像是爱和生活哲理的化身,每每想起来任何一件关于母亲的小事,都
      能体会出万千道理来,也就很伤感地怀念已故的母亲。
      
          我从大学的学士学位一直拿到硕士、博士,受了最高的教育。但却没有任何一
      个什么士的学位能够比上我母亲对我的教育,没有任何一个学位能比母亲的教育更
      使我幸福,令我骄傲。在我的心里,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比我母亲更伟大、更令
      我敬仰。我也就尽心地把母亲教给我的道理,添油加醋地教给我的孩子们。
      
          我在努力着,希望有一天我能够说出来,我最好的教育来自母亲,我最大的成
      就是我的孩子们。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