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菲尔·格雷厄姆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好。在大学的最后一年,他被选为《哈佛法
      学评论》的编辑。一般情况下,这是在法学领域中颇有建树的才子俊杰才能担当的
      职务。他还和同学埃德·普里查德一起,担任了哈佛法学院费利克斯·法兰克福特
      教授的秘书。法兰克福特是哈佛最大牌的法学教授。此公学问扎实,嫉恶如仇,善
      辩好斗,经验丰富。他欣赏普里查德和格雷厄姆的聪明才智,鼓励他俩与他争论,
      甚至相互呵斥。一次,他们三人正在讨论一个法理问题,两个年轻人显然不同意老
      师的观点,争辩异常激烈。突然,普里查德两手撑着头,不再作声,只剩下格雷厄
      姆与法兰克福特争来吵去。教授可以容忍别人对他的不同意见,但是不能容忍别人
      对他的不屑和蔑视。他大声叫道:“你在干什么?普里查德!”“我在数你变换了
      多少次论题,教授。”旁边围观的人们哄堂大笑。
      
          不久,罗斯福总统和美国国会任命费利克斯·法兰克福特为美国最高法院大法
      官。普里查德和格雷厄姆自然也就成了大法官的秘书。人们普遍看好这两个年轻人
      的前途,很多人认为,菲尔·格雷厄姆早晚也会出任最高法院法官,甚至可能成为
      美国总统。一般的看法是,他至少也能当上美国的司法部长。格雷厄姆本人也踌躇
      满志,除了在法学专业上继续登攀之外,他还可以选择回家乡佛罗里达发展事业。
      从竞选州参议员开始,逐步竞选联邦参议员,然后走上从政的道路。以他良好的人
      际关系和善于交往的个性,格雷厄姆自己甚至更倾心于从政这一条道路。
      
          这一切,因为一个女孩子的突然出现而改变了。
      
          1939年,菲尔·格雷厄姆从哈佛法学院毕业。那时,第二次世界大战迫在眉睫,
      希特勒的军国主义扩张已是面目狰狞。格雷厄姆留在了华盛顿,为国务院的一些智
      囊部门工作。他和一帮才华横溢的单身年轻人,租住在华盛顿郊区弗吉尼亚一个叫
      做霍克利寓所的大房子里。这房子是有点破旧,但占地宽广,房间宽大而明亮。哈
      佛法学院艾奇逊院长的管家因行为不检点刚刚被艾奇逊解雇,这帮年轻人便把他请
      来打理家务,一切都管理得井井有条。夏天过后,霍克利寓所的晚餐讨论会,便以
      议论深刻、见识广博、切中时弊、宏论迭出而在华盛顿小有名气了。这一天,《华
      盛顿邮报》的年轻女记者,高个、方脸,性格内敛、略带羞涩的凯瑟琳·迈耶,来
      到了霍克利寓所的晚餐桌旁。她是慕名来采访的,很想见识一下这些云集在华盛顿
      的著名才俊。凯瑟琳·迈耶算是有先见之明。她去见的这些年轻人,当时都是单身,
      聪明干练,追求伟业,后来都有着很好的发展:普里查德、菲尔自不待说;布奇·
      费希尔,后来成为裁军署领导人;格雷厄姆·克莱特,南方铁路公司老板、后来的
      海军部长;约翰·弗格森,后来任驻摩洛哥大使;比尔·克雷,后来成为美国证券
      交易委员会主席……
      
          凯瑟琳·迈耶是《华盛顿邮报》发行人尤金·迈耶的女儿。她于1938年自芝加
      哥大学毕业后进入《旧金山纪事报》当记者。一年后,父亲舍不得宝贝女儿在西部
      漂泊,让她回到了《华盛顿邮报》。
      
          菲尔·格雷厄姆对凯瑟琳·迈耶一见钟情。他对她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他打算
      娶她。他说,我们不要你父亲的钱,一分也不要。你就带两件外套,跟我回到佛罗
      里达,我们准备过穷人的日子,我从那里进入政界。这些话尽管唐突,不着边际,
      但是实实在在地将凯瑟琳逗乐了。她长到这么大,还没有哪一个男孩子这样对她说
      话,并且说得这样风趣和智慧。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