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水门丑闻丢脸面 总统被迫走西口
      
          欺世盗名无信用,掩盖真相情难容,坐施机谋国自倾,欲盖弥彰路难通。
      
          话说肯尼迪当选总统那年,十分得意地说过:“火炬已经传给新一代美国人,
      他为出生于本世纪,经受过战争的考验,经受过严酷而又艰苦的和平的磨炼。”他
      为自己出生于1917  年而夸口,为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自豪。
      
          然而,自感骄傲者并非仅仅这位当选总统。败于他手下的共和党候选人尼克松
      也出生于本世纪,比前者年长4 岁,但在二战中的军衔却远远高于肯尼迪,是位受
      到嘉奖的海军少校,因此他从不服输,更何况,当时二人选票相差无几,他只因少
      0.2 %的普选票而名落孙山。因此,他始终咽不下这口气。
      
          重整旗鼓之后,尼克松宣布参加1968  年的总统竞选。不料,在共和党内争取
      提名候选人的斗争中,他就遭遇强劲对手纳尔逊·洛克菲勒。此人乃洛克菲勒财团
      家族中从政时间最长的一位,曾任10  年纽约州州长,财大气粗,资历颇深。特别
      是肯尼迪遇刺身亡后,政坛似乎失去重心,顿时缺少权钱结合的人物压阵。在美国
      人看来,能与肯尼迪家族相匹敌的非洛克菲勒家族莫属,故拥戴他出山的呼声日益
      高涨。
      
          尼克松深知纳尔逊的实力,但仍信心十足,因为他动手早,准备充足。
      
          尼克松早从1965  年就开始竞选演说,到大选年之前已在30  多个州进行了活
      动,而且他的中间派口号颇得人心。有人问他在共和党内处于什么地位?他不无自
      豪地说:
      
          “我恐怕是站在正中间的。依我看,担当领导的必须是中间派。你们没有发现?
      我在各地竞选时,总是喜欢和那些站在中间迎着我的人握手,而很难转向两边去和
      两侧的人握手。中间路线应该是比较受欢迎的。”最后,尼克松击败洛克菲勒,成
      为共和党候选人,参加大选。其实,尼克松也并不那样中立公允,从他挑选阿格纽
      作为副总统候选人一事便可窥见一斑。此人为马里兰州州长,金牧师遇刺后,州府
      巴尔的摩的黑人群起反抗,阿格纽正是在对付黑人运动中捞取了政治资本。尼克松
      选择他作为搭当,目的在于靠他拉拢南方势力。
      
          大选中,尼克松的对手有二:民主党候选人汉弗莱、独立党候选人华莱士。汉
      弗莱曾在约翰逊总统任内担任副总统,此次参与争夺候选人出师不利,正在一筹莫
      展,爱德华·肯尼迪突然身亡,为他提供了天赐良机,他方才最后获得本党提名。
      独立党是新成立的第三党,其候选人华莱士原为民主党人,任亚拉巴马州州长,以
      阻止黑人学生进入大学校门而臭名远扬。
      
          美国实行两党制,200 年来尚无一位总统来自第三党。共和党和民主党之外先
      后出现过30  多个党派,其组成和宗旨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历次总统选举的选举
      人票都被共和、民主两党控制,而它们所获的普选票高达7 ~8 位数字。从1884  
      年至1984  年100 年间,所有参加总统竞选的第三党之中,获普选票最多的是1924 
      年拉福莱特的进步党,再有就是此次1968  年华莱士的美国独立党,两次的票数也
      分别只占总票数的16.6%和13.5%。
      
          1968  年11  月大选结果,尼克松以微弱多数当选美国第37  任总统,得票占
      总数43.4%,仅比汉弗莱多0.7 %的选票。
      
          话说光阴似箭,一转4 年。1972  年大选来临时,在任的尼克松得到洛克菲勒
      家族大力支持,再度被共和党提名为候选人,最后以美国历史上最高的多数票(占
      总票数61%)又一次当选总统。他趾高气扬地批评竞选对手、民主党候选人麦戈文
      :
      
          “他们乃是一个极端派系,嘲笑我们国家的过去,又有损于她的未来。
      
          他们说美国的制度如何有欠公平,如何腐化,应该把它撕碎而代之以别的东西
      等等。我完全反对这些说法,我对美国的制度深信无疑!”尼克松因此受到大财团
      青睐,他自视身后有靠山撑腰,斗胆把竞选中作下的亏心事一笔抹杀,以为万事大
      吉,可以高枕无忧。
      
          夫人帕特少年时代失去双亲,20  多岁与尼克松结婚,只求有一个温暖的家庭,
      不想丈夫一心从政,步步高升,给她带来的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地位上升,名声大
      振,生活条件随之改善;忧的是尼克松热衷于挑战,又生性多疑,无时无刻不使帕
      特为其担心。1959  年,帕特陪同尼克松出访苏联,作为副总统他与苏联总理赫鲁
      晓夫一同参观美国展览会,此行本应轻松愉快,谁知走到一个美国家庭展室,他竟
      站在厨房里为争辩美国人生活条件比苏联人优越,而与赫鲁晓夫吵嚷起来,以至拍
      起展品桌子,面红耳赤,使站在一旁的帕特十分尴尬。事后,她说丈夫此举实欠考
      虑,有失身份。尼克松却不以为然,为自己辩护说他有责任随时维护美国利益。这
      次两国领导人的争吵被媒体广为报导,以“厨房辩论”而传遍世界。从此,帕特害
      伯陪他参加政治活动,可是,作为第一夫人又是责无旁贷。
      
      
      
          且说这次竞选连任成功,帕特又感喜忧参半,心里压着一块大石,不能放下。
      她问丈夫:
      
          “亲爱的,那几个被抓的人怎么样了?我真担心有一天纸包不住火,会出事的。”
      “帕特,你真是妇道人家,头发长见识短,经不起一点事情。我已经布置好了,不
      会有事的,你就放心当你的第一夫人吧!我亲爱的。”到底何故令第一夫人如此担
      忧?且听细细道来:
      
          大选年到来之时,尼克松已任总统第4 个年头,占据优势,加之他再次以奉行
      非党派路线面貌出现,宣传共和党应该是一个对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观
      点的人敞开大门的党,此种做法相当笼络人心,按说胜券在握。
      
          然而,民主党对越南战争的攻占令他不敢高枕无忧。他虽然声称要减少美国在
      越南的军队,但同时又将战火扩大到老挝和柬埔寨。而且,大选年初,尼克松又下
      令大规模轰炸北越,并在其沿海敷设水雷。此类举措均成为竞选中民主党攻击的目
      标,他们提出“立即从越南全部撤军”的口号,这对于成千上万军人的家属自然有
      极大感召力,而对于尼克松则不亚于一颗定时炸弹。
      
          尼克松的竞选班子决定采取措施,确保万无一失。经密谋,制定了一个在民主
      党总部安装窃听器的行动计划。从1972  年5 月开始,5 名“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
      成员秘密闯入民主党总部窃听电话、复制文件,一切进展顺利。
      
          然而,正如古语所说:莫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6 月17  日,那5 人又一次
      前去作案。凌晨时分,万籁俱寂,他们屏住呼吸轻轻撬开几个办公室大门,有的往
      电话机上安装窃听器,有的复制文件,互相做着手势,尽量不出声音。
      
          他们并没有忘记楼里有保安人员,但是,可能由于前几次均平安无事,也就愈
      加放心大胆。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一位大楼保安人员巡逻走过此地,很快又返了回来,
      发现有一扇办公室的门没有关紧,立刻警觉起来,目前正值竞选时期,不会有人下
      班忘记锁门。他没有惊动屋里的人,随即打电话请来警察。
      
          数名警察上楼布下阵势,保安人员带两名警察突然推门进屋,令3 名正在聚精
      会神窃密的人大吃一惊。警察从他们身上搜出电子窃听设备,当即将其逮捕。在隔
      壁房间进行活动的另外两人听到说话声,开门打算逃跑,不料被站在走廊和电梯旁
      的警察抓住。这5 人之中,有一位是颇具知名度的詹姆斯·麦科德,此人乃原中央
      调查局特工人员,现任尼克松争取连任委员会首席安全顾问。此后几天,共和党人
      继续作案,结果,两名同案犯又遭拘捕,其中一名戈登·利迪是连任委员会募款小
      组法律顾问。
      
          这7 人被指控在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劳伦斯·奥布赖恩办公室进行窃听和其
      他非法活动。由于事件发生在民主党总部所在的水门大厦,故被称为“水门事件”。
      
          此事牵扯到总统连任委员会和白宫办公厅。事情败露后,尼克松下令联邦调查
      局长格雷不得扩大事态。与此同时,总统的助手们利用行贿灭口、销毁文件等手段,
      在幕后大肆行进掩盖真相活动,故使案件并未引起广泛注意。
      
          几名被告接到许诺,如若能守口如瓶,接受服刑,将从总统连选委员会中拨出
      40  万美元,供他们支付律师费、养家及收买有关人员所用。尼克松本人一再表示,
      对于这起窃密案他一无所知。司法部长理查德·克兰丁斯特宣布:
      
          联邦调查局经过大量调查,确认政府高级官员无一人参与水门窃听案。在这种
      形势下,尼克松的竞选活动照常进行,最后以史无前例的绝对优势获胜。
      
          无怪总统夫人有所担心,事情并没有完结。尼克松第2 任期开始之时,也就是
      水门事件审判的起点。
      
          1973  年初,首都所在地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首先审理,此案初审法官约翰·
      赛里卡提出,必须对此案进行深入调查。参议院旋即设立了一个以参议员小萨姆·
      欧文为首的、由两党议员联合组成的特别调查委员会。开始,工作进展缓慢。3 月
      份,出现重大突破。被捕的麦科德交待,窃听案系白宫助理、总统竞选连任运动副
      总指挥马格鲁德和前司法部长、现任总统连任委员会主席米切尔授权。这一重要线
      索使美国舆论大为震惊,更令尼克松坐立不安。
      
          第2 个突破发生在4 月中旬。马格鲁德供认,窃听事件是米切尔和白宫法律顾
      问迪安组织策划和批准的,他们还向7 个被捕者行贿,要求其保持缄默。接着,联
      邦调查局长格雷承认,他参与销毁与水门事件有关的文件,随即宣布辞职。
      
          却不料,此举发生连锁反应。政府一大批官员相继辞职,包括司法部长克兰丁
      斯特、白宫办公厅主任霍尔德曼、总统国内事务顾问埃利希曼、总统私人律师卡姆
      巴克以及迪安等人。一夜之间,新政府几乎瘫痪。民意测验表明,53%的美国人已
      对尼克松失去信任。尼克松却故作镇静,摆出与已无关的姿态,要求继续调查下去。
      参议院作出决议,必须停止由政府调查自身问题的作法,要求总统立即任命特别检
      察官。
      
          5 月中旬,特别调查委员会开始举行电视听证会。尼克松以总统身份向全国保
      证,水门事件与他无直接关系,要求人们把为国家安全而进行的电话窃听活动与水
      门事件加以区别,他宣布,新任司法部长埃利奥特·理查森已任命考克斯出任水门
      事件特别检察官。尼克松认为,检察官的任命都要他首肯才是,只要他坐阵白宫一
      天,量他们固有三头六臂也实难查清。
      
          7 月中旬,尼克松打算去戴维营稍事休息,还未上路,秘书来报:“总统先生,
      有位白宫官员向调查委员会泄露,自1971  年起你下令将你的谈话和往来电话进行
      秘密录音。你看,此事已相当严重。”“是这样?!首先给我查清,这是哪一位交
      待的?看来,他们下一步可能要追查录音带,看看水门事件到底与我有什么关系。
      是的,他们一定会这么做。我的态度一如既往,与水门毫无瓜葛。”事情果然不出
      总统所料. 考克斯和欧文委员会轮番通知白宫,请尼克松交出录音带及有关文件。
      尼克松全然不予理睬,而且进行主动出击,向全国发表广播、电视讲话,言道:
      
          “水门事件发生在我的任期内,作为总统,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此事又出在
      我的竞选班子,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也要负完全责任。但是,请国人相信,我以总
      统名义发誓,关于水门窃听事件,我事先不知,事后也没有参与任何掩盖真相活动。
      你们想想,我能那样做吗?我是由你们选举出来的总统,要对你们负责。现在,有
      的官员不负责任地乱说,这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我请大家注意,每个政府官员
      都有义务维护总统和顾问谈话的机密性,不可因为调查一件事,把别的问题也越搞
      越乱,那岂不是永远也查不清了吗?
      
          最后,我建议,为了让政府工作正常运转,少受干扰,水门案件应交法院审理。”
      总统的自我辩解是否属实暂且按下不表。单说检察机关和欧文委员会拒不接受尼克
      松的建议,继续要求他交出磁带。尼克松采取拖延战术,双方僵持不下。
      
          10  月份,检察机关向总统提出交出录音的最后期限。尼克松深感泰山压顶,
      火烧眉毛。他与助手们将过去的录音带逐一清理,严格检查。之后,他提出折衷方
      案,将交出经过核实的录音带记录材料。欧文表示接受,考克斯却坚决拒绝,一定
      要拿到原件。这便引出了一场震惊美国的“星期六夜晚大屠杀”。
      
          却说特别检察官考克斯的态度令尼克松大为恼火,想不到由政府任命的官员竟
      敢于光天化日之下违抗总统。10  月26  日,一个星期六,气急败坏的尼克松下令,
      要司法部长理查森将考克斯免职。
      
          理查森接到命令理直气壮地说:“考克斯是我任命的官员,到目前为止,我没
      有发现他有不轨行为,没有理由撤他的职。如果总统一意孤行,不收回命令,那么,
      我宣布辞职。”理查森毅然离职而去。很快,司法部副总长拉克尔肖斯接到白宫电
      话,令他执行总统命令,将考克斯撤职。他连话筒都没有放下,立即回答说:“对
      不起,我想我不能执行,因为没有理由。”说完挂断了电话。
      
          几分钟后,副部长办公室又响起电话铃声,他拿起听筒,传来极其严肃的声音
      :“我不得不遗憾地通知你,总统已决定将你免职。你可以离开办公室了。”拉克
      尔肖斯只说了一句“知道了”,便挂上电话去拿皮包。走到门口他对秘书小姐耸耸
      肩说:“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再见,谢谢你对我的服务。祝你好运。”夜已很深,
      白宫依然灯火通明。尼克松焦急地来回踱步,不时喝一口香摈酒,吸一口烟。平时
      他很少抽烟,此时却无法消除心中的烦闷,自己身为总统,但无人服从命令,难道
      就这样束手就擒不成?他不甘心,不情愿。于是,他又发布一道命令,任命另一位
      副司法部长博克为代理司法部长,令他执行对考克斯的革职令。
      
          午夜时分,特别检察官考克斯终于被罢官。尼克松除掉这一拦路虎,吐了一口
      长气,露出不自然的笑容,接着布置下一道命令:撤销水门事件特别检察小组,水
      门案件移交司法部。
      
          第2 天,星期日一大早,雪片似的抗议电报、信件、电话涌向国会,“星期六
      深夜大屠杀”的说法已见诸报端,国会为之震惊,全国一片混乱,政府信誉一落千
      丈。
      
          偏偏就在这几天,副总统阿格纽忙上添乱。他因偷税漏税被揭发而被迫辞职。
      国会少数党领袖杰拉尔德·福特继任副总统。他上台伊始便为总统辩解,不但没产
      生积极作用,反而招致更多的抗议。国会先后收到500 万份信件。首都街头出现要
      求弹劾尼克松的游行示威、散发传单、征集签名等活动。
      
          国会内自5 月份即有人提出弹劾总统的问题。现在,这个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认为应就此立案的人骤然猛增。有的议员提出,国会应设置一个真正独立的特别检
      察官,继续审案。有的则要求追查尼克松的个人财产和1972年竞选时的经费问题。
      一时间,对尼克松的围攻达到高潮。
      
          在强大压力之下,10  月下旬,尼克松被迫向地方法院交出9 盘录音带。
      
          他感到如释重负,暗自为巧施妙计沾沾自喜。然而,尼克松还没来得及彻底喘
      息,即传出了爆炸性新闻。法院宣布,尼克松交出的磁带中缺少他与迪安和米切尔
      谈话的两盘录音带。全国哗然。总统律师辩解说,所谓丢失的磁带,即1972  年6 
      月20  日晚总统与米切尔的电话交谈,1973  年4 月15  日晚他与迪安的谈话,这
      两次都没有进行录音,现在可以交出事后口授的记录稿。但是,经过近一年的调查,
      人们已不再相信总统。有影响的报刊纷纷撰文,指出尼克松已无能力治理国家,要
      求他尽快辞职。尼克松自信查不出问题,决心硬顶到底。他通过电视讲话,一再表
      示决不辞职,不会离开当初选举时交给他的工作岗位。尼克松的威信直线下落,长
      期支持他的西部和中西部地区也深感失望,不再为他辩护。
      
          美国几所重点法学院的院长、一些德高望重的法学家联名上书,强烈要求国会
      考虑弹劾尼克松的必要性。众议院议长下达指示,着手研究是否应该提出弹劾的问
      题。在国会中持谨慎态度的反而是民主党议员,他们不希望由此引起党派之争,更
      不愿因草率从事影响美国在世界上的声誉,毕竟弹劾的不是别人,而是最高元首。
      因此,国会大厦墙外呼声震天动地,楼内相对平静有序。
      
          11  月份,形势更加不利于总统。一个专家小组宣布,经过反复调查,在尼克
      松交出的录音带中,1972  年6 月他与霍尔德曼进行的一次长达18  分钟的关键性
      谈话,已被从磁带上洗掉。政府的地位急转直下。尼克松已不思饮食,惶惶不可终
      日。夫人见他消瘦下去,劝他主动辞职算了,只要留得青山在,就不怕没柴烧。女
      儿朱莉却支持父亲坚持到底,她以为自己的丈夫戴维·艾森豪威尔系已故艾森豪威
      尔总统的孙子,迟早会以家族威望出来助父亲一臂之力。经过和夫人商量,尼克松
      于12  月公布了他个人财产状况,包括决算书、税务申报单及其他文件,以期打消
      对他个人财务状况的怀疑。然而,一切已为时太晚。舆论认为,总统只是在喊叫
      “我不是骗子”,同情他的人已所剩无几。1973  年的圣诞节就在这种一片混乱的
      气氛中过去了。
      
          1974  年新年一到,尼克松感到形势剑拔弩张,特请一位资深律师詹姆斯·圣
      克莱尔担任他的水门事件特别顾问。此公到任的第一件事便是通知去年新被任命的
      特别检察官贾沃斯基,说白宫不准备服从其要求,再交出任何录音带或文件。贾沃
      斯基认为,白宫把路堵死,敬酒不吃只好吃罚酒,不交东西就发传票!他另外授意
      大陪审团起诉几个参与掩盖事实真相的关键人物,包括米切尔、霍尔德曼、埃利希
      曼等。
      
          在特别检察机构紧锣密鼓之时,国会众议院也在挑灯夜战,司法委员会的当务
      之急是确定以何种罪名弹劾总统。这是一个极为严肃的法律问题,没有符合宪法的
      根据,反会引火烧身,招来一个渎职罪。他们反复对宪法进行研究,宪法规定的总
      统弹劾罪包括:叛国罪、贿赂罪、重大罪行和不端行为,前3 点强调具体罪行,对
      尼克松不大适用,于是只有在第4 点上作文章。最后,司法委员会决定以“行为不
      端”所包含的具体内容给尼克松定罪,他们把具体内容解释为:有损职位的公正;
      无视宪法所授予的职责和就职时的誓言;越权;滥用权力;冲击司法制度等。“定
      罪”问题解决之后,其他迎刃而解。众议院授权司法委员会传调任何人包括总统,
      及所需之任何物品。接着,他们获准取得特别检察官已经拿到的白宫文件和录音带。
      这样,尼克松已经处在特别检察官和众议院司法委员会的双重包围之中,插翅难飞。
      
          且说尼克松并非等闲之辈,他也研究宪法,得出的结论是任何人也无法给他定
      罪,因此不能对他进行弹劾。他抱有希望地对律师说:
      
          “我把你特意从波士顿请来,请相信我,我决不会破坏你已享有的声誉。
      
          我是清白无辜的,你看,到目前为止我个人的行为不是没有违法之处吗?他们
      要定我的罪,是要有真凭实据的,不能只靠几份口供和怀疑。”“完全正确,总统
      先生,”尼克松的特别顾问圣克莱尔说,“怀疑再多还只能是怀疑,不能成其为法
      律依据。他们要我们再交录音带已经一个多月了,我们不交,他们也没有办法。我
      们必须维护国家利益,怎么能把总统的谈话随便公之于众呢?”“你说得对!我们
      必须保守国家机密。”白宫的顽固态度令众议院和特别检察官大为光火。司法委员
      会由38  位众议员组成,根据宪法,拥有弹劾权,从来还没人敢于无视其权力。委
      员会主席、新泽西民主党议员彼得·罗迪诺气愤地说:
      
          “我们一直彬彬有礼地提出要求,耐心地等待,人民也在等待。可是,40  天
      过去了,白宫对我们的要求置若罔闻。要知道,委员会的耐心是有限度的,我们不
      是俱乐部,而是一个很有威望的立法班子。我们再没有权利浪费时间了,必须采取
      有力措施,把工作推动下去。”4 月中旬,司法委员会向尼克松发出传票索取他与
      助手60  多次谈话的录音带,大约40  多盘,期限两周。一周之后,委员会进一步
      提出必须交出140 多次谈话的全部磁带。白宫要求放宽5 天期限。罗迪诺予以批准,
      但警告说:
      
          “这是最后一次请求。”最后通碟已经下达,尼克松却仍心存侥幸。4 月底,
      经过精心策划,他交出1300  多页根据秘密录音带汇编成册的记录稿。4 月29  日,
      尼克松出现在电视上,前面放着一张桌子,上面堆着高高的一叠蓝色纸夹,每个夹
      子上都盖有总统玉玺。尼克松指着这些东西说:
      
          “女士们,先生们:我现在交出的这1000  多页文本,包括自1972  年9 月至
      1973  年4 月间,我同助手们进行的64  次谈话的记录稿。这些文本将向众议院司
      法委员会和公众公开,大家会看到,一切有关的东西,好的坏的,全部都在其中。
      我相信,这些材料公布以后,加上过去已经公开的东西,足以将问题澄清。”第2 
      天,各大报全文刊登了尼克松交出的文本,有两家出版商还赶印出小册子。一时间
      这些东西成了美国人的抢手货,其内容成为人们街头巷尾议论的中心。司法委员会
      对文本仔细研究后大为震惊,根据他们已掌握的情况,发现该文本许多地方与事实
      不符,对重要谈话均作大段删节,甚至文中出现1800  多处标有诸如“听不清”、
      “无情报价值”的空白处,看起来,似乎他们是根据录音认真整理的,实际上是有
      意删节。司法委员会主席罗迪诺严肃指出:“这种以经过筛选而整理的记录代替原
      始磁带的作法极为卑劣,我们不能接受。”议会中过去对尼克松抱有一线希望的共
      和党议员,认为总统的所作所为给共和党脸上抹黑,使执政党威信扫地,纷纷要求
      总统辞职。5 月9 日,司法委员会决定正式进行弹劾尼克松的程序。
      
          在以后的日子,双方剑拔弩张,火药味十足。司法委员会继续发出传票,索取
      磁带。白宫则声称将不服从任何传调,不再交出任何材料。众议院已知传票失去效
      用,便积极进行文字证据审核工作,接着开始听取证人证词。按照宪法规定,弹劾
      总统的程序必须先由众议院提出起诉并拿出证据,参议院的作用好似审判法院,审
      查众议院的起诉,决定是否判罪。因此,众议院司法委员会的任务十分艰巨。参议
      院欧文委员会于7 月结束工作后,只等裁决弹劾案件。
      
          尼克松从两个方面继续固守千疮百孔的防线。一方面,他继续扮演外交英雄,
      以出访中国、苏联、埃及等国为资本稳住他的主要支持者。另一方面,他利用众议
      院中两党议员人数相差不多的条件,挑拔关系,以期弹劾表决达不到法定的2/3 多
      数。
      
          且说时至7 月下旬,尼克松背腹受敌,最后防线终于被突破。首先是最高法院
      的判决给他以致命打击。首席法官伯格以“美利坚共和国控诉总统理查德·尼克松
      案”为题,宣布最高法院以8 ∶O 票一致裁决总统败诉。他驳斥了总统律师的上诉
      理由,即所谓行政特权受宪法保护。伯格指出:他们所列举的证据并不享有这种庇
      护。行政特权不能凌驾于一切之上,特别是不能超越案件审理的法律程序。总统必
      须如数交出有关录音磁带及文件。
      
          接着,又一重磅炮弹直炸得白宫防线全面崩溃。司法委员会举行公开电视辩论
      会,其特别法律顾问多尔提出29  项弹劾条款。尼克松的特别法律顾问圣克莱尔辩
      解说,尚没有一件证据能证明总统确实有罪或参与了掩盖事实真相的活动。多尔反
      驳道,问题不在于总统是否已有一件单独罪行,而在于根据他的行为方式即可认定
      其罪行。此外,应考虑弹劾总统这件事是否对公众有利。如此几场尖锐的辩论,共
      计35  小时之多,只驳得尼克松张口结舌。会后,司法委员会正式向众议院提交弹
      劾总统报告。
      
          报告提出尼克松的罪行有三:一是指控他在水门事件调查活动中对司法工作设
      置障碍,其手段为允诺、欺诈、扣压证据等等。二是指控他滥用职权,破坏宪法。
      三是指责他无视司法委员会,拒不尊重该委员会发出的传票。
      
          在几乎毫无退路的情况下,尼克松还打算作最后挣扎,宣布将交出录音带。然
      而,已无人对他的保证感兴趣。尼克松的高级顾问黑格一方面极力劝说总统主动辞
      职;另一方面向内阁成员、参众两院通报了尼克松掩盖水门真相的言行。接着他又
      组织几名有声望的共和党参议员与尼克松面谈,分析形势与前景,意在使他真正认
      识到辞职是唯一的出路。
      
          8 月8 日,一个决定命运的日子。尼克松在与副总统福特会晤之后,晚上9 时,
      通过电视向全国观众发表了辞职演说。他没有承认自己有错误或罪行,而只是说由
      于出于保护国家利益,在对问题的判断上有误。翌日,他向白宫工作班子及副总统
      告别后,乘坐专机返往加州老家。辞职从8 月9 日中午生效,副总统杰拉尔德·福
      特当即宣誓就任总统,成为美国第38  任总统。
      
          他挑选纳尔逊·洛克菲勒为副总统。福特执政一个月之后,利用职权宣布“大
      赦”令,赦免尼克松在担任总统期间对国家所犯的罪行。尼克松继续否认有罪,但
      他还是聪明地接受了继任者的宽恕。至此,对水门事件的调查画上了句号,正如福
      特所云:“我们国家漫长的恶梦已经过去了。”尼克松平静地住在加州,撰写文章
      和回忆录。1994  年4 月因病去世。
      
          正是:一着不慎全盘输,一意孤行恶果食。
      
          水门丑闻使共和党威信扫地,福特继位后惨谈经营两年多,到1976  年大选时
      便败下阵来。欲知民主党的胜利者又为何君,他的命运又将如何,暂且搁笔,始至
      下回分说。
      
      --------
      泉石书库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