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杰克逊欺善行恶 荒原主背井离乡
      
          古来征战为那家?
      
          众将苦欲争天下。
      
          宁静太世如梦云,愤世嫉俗心底压。
      
          话说17  世纪初年,一批英国新教徒,不堪忍受宗教迫害,纷纷移居欧洲大陆
      的荷兰。10  年后,受欧洲人开辟美洲殖民地的影响,这伙人再度起航,决心奔向
      新大陆弗吉尼亚的詹姆斯敦。1620  年,木制帆船“五月花号”经两个多月的海上
      漂泊,终于抵达陆地。新教徒们狂奔下船,跪地手捧湿土,激动的泪花滚滚不尽。
      疲惫不堪的人们加紧寻找新大陆上的同胞,不料,映入眼帘的却是一片荒芜的土地,
      毫无人迹可寻!他们失望得叩首顿足。殊不知此地并非詹姆斯敦,而是北美马萨诸
      塞的科德角。
      
          这一行人无可奈何,只得留于此地。不久,他们便感到,此地是个优良的避风
      港,酷似英国南部的普利茅斯港,于是一股怀乡之情涌上心头,他们便将此地命名
      为普利茅斯。而登岸所踏的第一块大礁石则被冠名为“普利茅斯石”。
      
          普利茅斯在今马萨诸塞州,地处北纬42°上下。是年冬季,大雪纷飞,寒风袭
      骨,这些人缺粮少食,加之疾病流行,熬至春天,一百来人的集体仅余50  多人。
      后悔、愤怒、心灰意懒,弗吉尼亚令人望眼欲穿,却不知它在何方,欧洲又距此万
      里之遥!一切都令人万念俱灰,人们相视的目光饱含一生凄情。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一天,随着一只中箭的飞禽坠落在移民中间,一位身背
      弓箭的印第安人出现在他们眼前。移民们如遇救星,高呼:“感谢上帝!”来者和
      蔼可亲,将附近的部落介绍给移民。印第安人热情好客,不断送来食品、用具,以
      及他们宝贵的兽皮,还手把手教移民捕鱼、打猎、种玉米和南瓜。秋天,丰收的喜
      悦给移民带来了生存的勇气。为欢庆丰收,感谢印第安人的友谊,移民邀请印第安
      人前来赴宴。庆祝活动一连举行了3 天。
      
          90  多名印第安人身穿节日盛装,带着火鸡肉、鹿肉和烟叶与移民欢歌笑语,
      好不热闹。当然,移民们同时还举行了隆重的宗教仪式,感激上帝恩典,给他们派
      来了印第安人。席间,一位头戴花翎的印第安长者向移民们讲述了一段动人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印第安人只以渔猎为生,不会务农。一次,几位青年围坐在篝火旁
      烧烤野火鸡,浓郁的香味顺着火焰腾空而起。忽然,一位美丽的姑娘出现在火光之
      中,她身穿白纱,从天缓缓而降,来到火堆旁。
      
          青年们目瞪口呆,然后突然不约而同脱口而出:“欢迎仙女下凡,请吃烤火鸡!”
      仙女眉开眼笑,边吃边唱出一首动人小调:
      
          “好心的人们,谢谢你!
      
          好心的人们,不忘你!
      
          好心的人们,回报你!
      
          明年一定再相会,别忘再来到这里。”唱罢,只见一道白光,姑娘消失在云雾
      中。
      
          盼啊,等啊,第2 年的这一天终于到来。几位猎人赶到此地与姑娘相会。
      
          他们惊奇诧异,遍地已长满成熟的豌豆、玉米和烟草,却不见姑娘踪影。青年
      们四处寻找,突然从天空又传来那悦耳熟悉的声音:
      
          “好心的人们,请吃玉米和豆子,请吸香喷喷的烟草。好心的人们,请别忘记
      留下种子,春天撒播下种,定会又是一个丰收之年。”印第安人照此办理,从此便
      学会了耕地种粮。
      
      
      
          第1 次喜庆丰收的活动之后,“感恩节”便成为一个传统节日。可是,岁月流
      逝,美国人与印第安人的矛盾日益突出,共同欢庆收获的做法逐渐消失。建国后,
      华盛顿执政时,正式将感恩节定为全国性节日。然而,其内容却只是祈祷和感谢上
      帝,印第安人的救命之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更有甚者,使善良的印第安人万不及
      始料,移民们恩将仇报,对他们加以灭顶之灾。此为后话,暂且不表。
      
          却说印第安人原本是美洲的主人。其祖先大约是在远古时代从亚洲而来,一种
      说法是经西伯利亚过白令海峡,或是经阿留申群岛,或说他们是蒙古人后裔,还有
      说肯定为中国人的后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15  世纪末,仅北美大陆就有100 
      多万印第安人,他们分为许多部落,操不同语言,有不同习俗,过着公社制生活,
      以农业或狩猎、捕鱼为生。在欧洲人到来之前,新大陆上人们的生活远比旧大陆连
      年征战要太平得多。
      
          新大陆的老居民并不自称“印第安人”,他们各个部落有不同的名称。
      
          “印第安人”是欧洲人强加予他们的称呼。在地理大发现的年代,欧洲人远渡
      重洋,寻找东方古国印度和中国。一些航海家到达美洲,误以为是印度,故将当地
      土著人称为“印第安人”(在英语中“印第安人”与“印度人”是同一个词)。在
      航海家之中,哥伦布到达美洲的次数居多,所作贡献巨大,故后人公认美洲是哥伦
      布发现的。但是,美洲并没有由此定名为“哥伦布洲”。
      
          这是因为在定名时有人捷足先登。一位佛罗伦萨人亚美利哥·维斯普齐曾先后
      为西班牙和葡萄牙政府工作,在1500  年前后参加过几次美洲航行。1504年,他用
      拉丁语大肆宣传自己如何发现了新大陆。一时间,在欧洲名声大噪。
      
          地理学家马丁·瓦德西在《宇宙学概论》一书中将现在的巴西一带命名为“亚
      美利哥国”。以后,地图上又将南、北美洲统称为“亚美利加”洲,由此即流传至
      今。这正应了中国的一句俗活“来的早,不如来的巧”。不过,哥伦布也并未受到
      冷落,在美国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大小地名随处可见。光阴似箭,岁月流逝。欧洲移
      民与日俱增,美国领土不断扩展。印第安人被一步步驱赶向西,丧失土地,丢弃家
      园。
      
          独立战争结束时,根据美英《巴黎和约》规定,美国领土为密西西比河以东,
      不包括佛罗里达。后来,几笔“购买”使其地域成倍扩大。1803  年美国购买路易
      斯安那地区使美国面积扩大近一倍,并将密西西比河由界河变为内河。1819  年,
      美国总统门罗时期,只花500 万美元,即从西班牙手中购买了佛罗里达。1853  年,
      墨西哥被迫以1000  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现今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南部的狭长
      地带,面积约13.9  万平方公里。1867  年,美国又与俄国人达成交易,仅以72O 
      万美元便购得面积为150 万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这种价格相当于每英亩合2 美分,
      低得使人咋舌。这几笔生意历来是美国人引以为豪的“聪明”交易。美国人善于抓
      住时机,乘人之危壮大自己。占领北美大陆的思想早在杰斐逊执政之初就已形成。
      他购买路易斯安那成功后,给正在西部进行探险的刘易斯写信道:
      
          “现在我们已对路易斯安那拥有主权,你的考察不必再以探测水系为掩护了。
      你可以用我的名义与当地印第安人进行联系。密西西比河将不再是美国的最后界河,
      这个帝国从大西洋扩大到太平洋的日子即将到来。”落基山以西至太平洋的俄勒冈
      地区,是美国和英国长期争议的地方。1846年,签订《俄勒冈条约》之后,美国获
      得现在的华盛顿州和俄勒冈州一带。
      
          至此,美国实现了以太平洋作为西海岸的梦想。美国扩张版图的过程充满对印
      第安人的征战,它夺来的每块土地都浸透着印第安人的血泪。西进之路也被称为
      “眼泪之路”。在白人中,靠屠杀印第安人而立功受奖、荣登高位者屡见不鲜。其
      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以镇压印第安人扬名,后来成为总统的几个人物:第7 任总统
      安德鲁·杰克逊、第9 任总统威廉·哈里逊及第12  任总统扎卡里·泰勒。
      
          19  世纪初年,在现今印第安那州一带居住的肖尼族领袖特库姆塞提出成立大
      联盟,统一管理土地,联合对付白人侵略。在杰斐逊和麦迪逊任总统期间,政府曾
      与他们签订条约,骗取了他们大片土地。1811  年,哈里逊任印第安纳领地总督。
      入冬后天寒地冻,他趁肖尼族毫无戒备,一天拂晓率1000人马,偷袭位于蒂普卡努
      湾的印第安人大本营。约600 名印第安人在特库姆塞率领下英勇抵抗,用长矛与白
      人的枪支进行交战,直打到进行肉搏厮杀。
      
          他们虽个个勇猛顽强,但终因武器落后,败于哈里逊。此役印第安人死亡200 
      余人,死者首级被白人用刺刀挑起,游街示众,只有特库姆塞率小部人马突围逃走。
      
          从此,哈里逊得到了“老蒂普卡努”的绰号。他为白人又抢来300 万英亩印第
      安人的土地,一时间名扬全国,成为人们崇拜的“英雄”。1812~1814年反英战争
      期间,此人追击打败了几百名印第安人,并击毙其首领特库姆塞,又一次以镇压印
      第安人而威望倍增,晋升为少将军衔。
      
          且说1840  年,哈里逊以52%的选票战胜在职总统范·布伦,当选为第9 任总
      统。次年3 月4 日,在就职典礼上,年事已高的哈里逊不自量力,激动异常,于簌
      簌冷风中不穿大衣,不戴帽子,口若悬河,演讲竟长达1 小时40分钟之久。会后,
      心情仍很激动,但身体已稍感不适。两天后随即病倒,从此卧床不起一月余,终于
      4 月4 日因患肺炎丧命。哈里逊当选总统得意之时,亦是其终结之日。哈里逊一月
      总统令世人贻笑万年。
      
          再说那安德鲁·杰克逊。此人生性好斗,脾气急躁,时常暴跳如雷,被人看成
      是“一手拿石斧,一手拿削头皮刀的人”,对待印第安人更是无比残忍。就在哈里
      逊发动的蒂普卡努之战后不久,杰克逊率军在现今亚拉巴马州地区大战克里克族人,
      杀害印第安人300 余人。1814  年春,又在马蹄湾与酋长“红鹰”一决雌雄。700 
      多印第安人横尸原野,惨不忍睹,“红鹰”只得投降。杰克逊大获全胜,为美国夺
      得2000  多万英亩土地。他本人也因此而荣升陆军少将。
      
          这位将军于1828  年大选时击败对手,当选美国第7 任总统,1832  年再次继
      任。在任期间,他多次下令镇压印第安人,最重要的是1832  年发生的“黑鹰战争”。
      何谓“黑鹰战争”?原来萨克族和福克斯族印第安人居住在伊利诺州和威斯康星州
      的交界地区,以游牧为生,首领名叫“黑鹰”。质朴的“黑鹰”族人世世代代依赖
      着这片土地,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循着自己的生活程式。杰克逊政府力图
      进一步夺取印第安人的领土,“黑鹰”部落所在地亦在其西进计划之中。杰克逊政
      府以“建立印第安人乡”为名,颁布《印第安人迁移法》,强迫“黑鹰”部落向西
      迁至荒野平原,美其名曰:“只要青草生长一天,河水畅流一日,西部的土地永远
      属于印第安人。”实际上,杰克逊政府划出地域,限制印第安人只许在指定的“保
      留地”内活动。“黑鹰”深明白人的目的,拒不服从。杰克逊闻讯后,便派遣得力
      大将亨利·阿特金森将军前去镇压。“黑鹰”的长矛终究抵挡不住政府的枪弹,部
      落被迫西迁。19  世纪30  年代末,联邦军队还强行驱赶切诺基族1.5 万人进行长
      途行军,从东部的佐治亚州途经4 个州,迁至今俄克拉荷马州一带。途中,联邦军
      肆意施暴,不顾妇女、儿童、老弱病残,强行加快行军进度,使大批印第安人流离
      失所、家破人亡,死亡人数占全部人口的1/4 。
      
          杰克逊心狠手辣、残酷无情,成为印第安人的仇敌。然而,他的行为却受到白
      人称赞,给他取了一个“老山核桃”的绰号,形容他坚硬牢固。他一生征战,身上
      的几颗子弹20  年后才取出,而一颗离心脏很近的子弹与他相伴一生。人们都以为
      他随时会有危险,谁知他竟身带子弹活到78  岁,有幸成为美国第一个坐上火车的
      总统。扩张领土过程中,杰克逊始终一马当先,他开创了赤裸裸侵略邻国墨西哥的
      先河。
      
          19  世纪初,墨西哥摆脱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但内部政局长期动荡。
      它北部的得克萨斯省面积达20  万平方公里,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肥沃土地,早
      已为美国统治者所垂涎。30  年代,杰克逊执政,他积极鼓励美国人移居得克萨斯。
      墨西哥也欢迎美国人前来参加开发北部。大概由于两国都受过欧洲殖民大国的压迫,
      同病相怜,又都是移民组成的新国家,所以墨西哥对其邻国毫无防备之心。1823  
      年,墨西哥国会授予美国银行家兼矿主摩西·奥斯汀家族6.5 万英亩土地,使其成
      为合法业主。10  年后,奥斯汀控制的地区已有2 万白人和2000  多奴隶,比得克
      萨斯土生的墨西哥人还多3 倍。
      
          对此,杰克逊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他曾得意地对内阁成员预言道:
      
          “我看,得克萨斯成为我们的一部分,恐怕只是时间问题。美国人去的越多,
      对我们越有利。他们提出要求,我们就可顺水推舟了。”他还用手捂着埋有子弹的
      胸膛说:
      
          “但愿上帝保佑,这颗子弹不会开花,让我亲眼看看那一天!”副总统范·布
      伦曾支持杰克逊竞选总统。此时,他颇为激动地说:“总统先生,你身经百战,视
      死如归,上帝是有眼的。”后来,真的就在杰克逊病逝前数月,国会通过法令,兼
      并了得克萨斯。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话说在杰克逊任总统时期来到得克萨斯的众人之中,还有一位田纳西州前州长
      萨姆·休斯顿——靠与印第安人进行贸易而知名的人物。1835  年,团结在休斯顿
      周围的美国人宣布成立临时政府。第2 年,他们召开代表大会,推选休斯顿为总统,
      成立了独立的得克萨斯共和国。国旗只有一颗星,故又称“孤星共和国”。他们在
      1836  年3 月2 日公布的《独立宣言》中称:
      
          “墨西哥政府曾邀请和劝导美国人开拓荒原。现在却又提出要我们进行残酷的
      选择,或者放弃我们经过千辛万苦获得的家园,或者服从于刀剑与教士合二为一的
      暴政之下。”在罗列了墨西哥当局如何不允许美国人建立独立州等罪状后,宣言提
      出最后决定:
      
          “我们得克萨斯人民的全权代表在庄严的集会上,向一个公正的世界宣告:我
      们与墨西哥民族的政治联系已永远结束;我们组成了一个自己拥有主权的独立共和
      国,它被赋予一切属于独立国家的权利和职能。”原来,这些口口声声自称“得克
      萨斯人民”的人都是美国移民。他们宣布独立后,即派了一个代表团前往华盛顿,
      提出并入美国的要求。恰好,这个“要求”成了美国宫方的口实。杰克逊多次在正
      式或非正式场合宣称:
      
          “得克萨斯人要求成为我国的一部分。他们与墨西哥的这场争端对于我国产生
      了微妙的后果。我们既不期望某些事件发生,也不力图控制这些事件,我们的政策
      如果为一些人的偏爱或偏见所左右,必将铸成大错。”可是,他急于求成的心情又
      按奈不住。所以,时常出现“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说法:
      
          “得克萨斯人要求归并美国,很容易使世人误解我们的行动。”“现在就有一
      些人以己度人,无端猜疑,指责我们野心勃勃,政策阴险。”“本政府将遵照美墨
      条约所规定的义务,指派军队在必要时进人属于得克萨斯的领土,以保护我国或邻
      近边疆免遭印第安人的劫掠。”他不仅鼓吹兼并得克萨斯或军事入侵,而且抓住国
      会以前的表态,极力促使迅速行动。1836  年底,他在致国会的特别咨文中说:
      
          “上届国会的决议指出:只要得到确实情报,证实得克萨斯已组成了文职政府,
      并有能力履行其职责和承担独立国家的义务,美国就应承认得克萨斯的独立。国会
      的上述观点促使我发表自己的意见。”在美国政界存在两种意见,南方人士希望尽
      快兼并,扩大奴隶州的势力;北方则反对增加蓄奴州,因而主张拖延归并。
      
          墨西哥政府对美国总统的一再表态十分不满,并厉兵秣马,准备收复得克萨斯。
      英、法等欧洲国家不失时机,迅速承认这个“孤星共和国”,都想坐获渔翁之利。
      直到1837  年初,杰克逊临近届满时,美国国会还没有就合并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杰克逊打算由此而名垂青史的梦想化为泡影,他不无遗憾地说:
      
          “得克萨斯的居民大多数都是美国移民,他们与我们的许多公民有血缘关系,
      他们对于归并这块领土早已望眼欲穿。要不是考虑到这种特殊关系,在这场得克萨
      斯与墨西哥发生的危机中,我们承认其独立是不符合我国处理这类问题的谨慎立场
      的。”他曾经指定了几位特派员前往得克萨斯调查有关的政治、军事、民政情况,
      并写成文字报告呈交国会。推迟合并虽成定局,但经过杰克逊一再努力,美国政府
      终于在他离职前两天,宣布承认得克萨斯的独立,并由他亲启任命布兰奇为驻得克
      萨斯共和国代办。大功告成,杰克逊心喜若狂。他愉快地出席了由他精心挑选的新
      总统马丁·范·布伦的就职典礼后,返回田纳西州纳什维尔的庄园。得克萨斯问题
      在新总统手中命运如何?暂且按下不表,单说杰克逊留下的一个历史之谜。
      
          杰克逊戎马一生,本应偏爱军队。可是,出人意料,他执政时一再削弱正规军,
      却单单倡导发展民兵,他称赞民兵是国防的支柱,能使国家战无不胜。由此,以打
      击西点军校为主,掀起一股反对建设常备军的高潮。西点位于纽约州东南部,距纽
      约市不远,坐落在哈得逊河西岸,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早在建国初期,华盛顿和
      汉密尔顿就曾提出,应该建立一所军校,培养正规的、训练有素的军官。1794  年,
      华盛顿选择西点,建立了一个训练炮兵和工兵的技术学校,以求摆脱对外国的依赖。
      1802  年,杰斐逊任总统时,西点军校正式成立,主要任务是培养陆军指挥人员。
      此后一代又一代的优秀指挥官均出自西点。如后来的著名将领巴顿、艾森豪威尔、
      麦克阿瑟等将军。
      
          西点军校为美国造就了无数军事人才,功不可没。而杰克逊却谴责西点军校垄
      断陆军军官的培养。他过于偏激地指出,西点违背了建国时提出的民主原则,提出
      应将此校改由私人办学。另外,杰克逊不同该校商议便下令削弱军校纪律,放松对
      军事生的管理。孰不知,西点即是以其严格得近似残酷的校纪闻名于世,也正是凭
      此训练方式,才造就出一批批军纪严明、指挥有方的正规军事人物。杰克逊的命令
      使美国军事职业化的开创者、军校校长塞耶痛心疾首。他上书总统,力阐其观点:
      战争是残酷无情的,因此军校就要军纪严明,训练出正规化的军人以适应战争。杰
      克逊对此充耳不闻。塞耶之理无处审辩,伤心之余无奈辞职,告老还乡。
      
          言归正传。范·布伦当权后,担心合并得克萨斯会激化关于奴隶制的争论,加
      深国内矛盾,故反对合并,使这一问题长期束之高阁。岁月如流水,几年之后,1844 
      年总统大选,合并得克萨斯的问题成为候选人争论的焦点。
      
          辉格党候选人亨利·克莱反对奴隶制蔓延,因此不主张合并得克萨斯。而民主
      党候选人詹姆斯·波尔克坚持必须兼并。此人一直是杰克逊的死党,竞选时得到杰
      克逊在田纳西州的大力支持。当时流传的一种说法也为波尔克帮了大忙,说得克萨
      斯原本属于路易斯安那的一部分,早在1803  年法国出售路易斯安那时,它就应归
      属美国,现在是美国收复失地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在国内舆论中,要求兼并的
      呼声占了上风。这样,49  岁的波尔克以此优势当选总统,成为当时最年轻的总统。
      不过,这位扩张心切的总统,靠高举兼并得克萨斯的大旗上台,却不料把自己的小
      命丧在了与墨西哥的一场战争之中。
      
          还在竞选浪潮此起彼伏之时,国会参、众两院已在积极准备解决旷日持久的合
      并问题。当时的在职总统约翰·泰勒也曾为扩张新领土不遗余力。国会为对他表示
      敬意,赶在他退职前3 天,发布了关于得克萨斯并入美国的联合决议。由美国一手
      策划的一场肢解墨西哥的丑剧到此落下帷幕。
      
          可是,美国的胃口就此满足了吗?墨西哥难道无动于衷,束手待毙不成?
      
          一场好戏还在后头。
      
          且说1845  年3 月4 日,波尔克冒雨宣誓就任第11  任总统,他面对黑鸦鸦一
      片密集的雨伞发表了长篇演说,声称合并得克萨斯的问题属于美、得两国的特权,
      外国无权干预。还说得克萨斯曾是美国的一部分,后来不明智地让给了他国。现在
      它已经独立,有权处置其部分或全部领土。外国不应该把得克萨斯合并到美国看作
      是美国企图用武力来扩张领土,而应看成是用和平方法收复曾经属于它自己的领土。
      他所指的外国不仅包括英、法等欧洲国家,更直接的当然是墨西哥。他知道墨西哥
      不会忍气吞声,于是先发制人,夺取其领土还要倒打一耙。其实,波尔克的用意远
      不限于得克萨斯合并一事,他要获得墨西哥北部所有的领土,而不允许其有所反抗。
      这位新任总统急不可待要建功立业,竟不顾身体虚弱,就任伊始便匆匆发动了一场
      侵略墨西哥的战争。
      
          墨西哥虽经济落后,国力很弱,但主权不可辱。它视美国兼并得克萨斯为侵略
      行为,故立即宣布与美断绝外交关系。波尔克得知消息时正恼羞成怒,他派去与墨
      西哥谈判购买其北部的新墨西哥省和加利福尼亚省事宜的使者失败而归。波尔克深
      陷的眼睛散发出一道道怒火,他拍着桌子,吼道:
      
          “我这个总统是由数百万群众选出来的,如果发生战争,他们是要承受负担和
      祸害的,我如何向他们交待?”他心里早已拿定主意,将以武力夺取更多的领土,
      但是总要找个名正言顺的借口。于是说道:
      
          “只要有我国移民所在的地方,我们就义不容辞有责任保护他们,无论通过什
      么手段。一个乳臭未干的墨西哥竟敢敬酒不吃,吃罚酒!”美国不宣而战,在边界
      上与墨西哥军队打了起来。然而,美国却公开宣称,墨西哥越过了美国边界,侵入
      美国领土,使美国人淌流鲜血。1846  年5 月13  日,美国政府才正式向墨西哥宣
      战,决定征召5 万志愿兵,拨款1000万美元作为战争专款。尽管总统公告把战争责
      任归罪于墨西哥,不少国会议员还是表示反对,有人一针见血地说:“我们自己的
      总统开始了这场战争”。
      
          伊利诺州众议员亚伯拉罕·林肯公开谴责这场战争是美国的侵略行为,是一个
      精心策划的阴谋。
      
          波尔克孤注一掷,派扎卡里·泰勒将军率军长驱直入,到1846  年底已占领加
      利福尼亚和新墨西哥。其实,战争并不激烈,美国得到所谓“加利福尼亚共和国”
      的里应外合,没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旧金山和首府洛杉矶。美国移民又一次按照得
      克萨斯方案,发动武装暴动,宣布加利福尼亚脱离墨西哥而独立。波尔克欢喜若狂,
      杰克逊的一手他终于也运用自如。一天,他正在得意之时,忽有人报军需局长紧急
      求见。只见那局长满头流汗,结结巴巴,说是日前华盛顿有家银行向他报告,新奥
      尔良需要200 万美元军费。他想该城地处前线,不容迟疑,便如数批准调拨。谁知
      后来发现,这家银行竟是谎报军情,新奥尔良并没有此项要求,而该银行拨去40  
      万美元之后,利用其剩余款子大搞投机生意。
      
          总统火冒三丈,但又感无可奈何。自从开战以来,国内一片混乱,他纵有三头
      六臂,也还是顾此失彼。供应线太长,军需物资总不能按时到达,前线缺吃少穿,
      许多情况下,军队允许小贩随军,做烟、酒、蔬菜、食品买卖。
      
          军队的医疗卫生条件也很槽糕,伤员有时得不到及时救治,夏季传染病蔓延,
      军中1/3 以上的人员病倒。一想到还有人大发国难财,令指挥部时常上当受骗,波
      尔克就怒火中烧,他激动地对军需局长说:
      
          “银行家投机是他的本能,我们也只能自认倒霉。可是,我们自己又怎么样?
      上次你说泰勒的军队需要一批货车,我要你买些便宜车子,到墨西哥用他们的骡子
      拉就行了。而你却不听,非从美国买牲口运去。要知道,墨西哥是出口骡马有名的
      国家。结果,我们损失了多大一笔钱!真是什么都乱了套!我真恨不得撤了你的职
      ……只是,有些事也不能怪你一人。请原谅,我心里明白。”好大喜功的波尔克不
      仅脾气暴躁,而且小肚鸡肠,嫉贤妒能。泰勒领兵屡战屡胜,威望日增。波尔克唯
      恐有人压过自己,不能使他在扩张领土的史册上占居头功,于是决定不让泰勒打最
      后的重要战役。他下令换由一个颇有争议的斯科特将军率军进攻墨西哥城。泰勒的
      军队被调走一大半,可是泰勒并不与之计较,反而以少胜多,出人意料地在布埃纳
      维斯塔战役中,打败了墨西哥总统率领的2 万人。
      
          1847  年9 月,斯科特的军队攻占了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该城市政府为美军
      举行了盛大而豪华的欢迎宴会,真可谓狼狈为奸。美国企图一鼓作气,吞食整个墨
      西哥。怎奈墨西哥人民不甘亡国,奋起推翻了现政府,英勇抵抗美军入侵。美国只
      得与墨签订和约,墨西哥将230 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割让给美国,约占其国土的一半
      以上。美国政府只支付1500  万美元。这一大片土地后来划分为加利福尼亚州、内
      华达州、犹他州,以及科罗拉多州、亚利桑那州、怀俄明州和新墨西哥州的一部分。
      新领土与兼并的得克萨斯相连接,使美国又增加了将近1/3 的国土。波尔克认为天
      助美国,加利福尼亚刚刚到手,就在那里发现了金矿,旋即掀起美国历史上第一次
      淘金热潮。中国人把那里的圣弗朗西斯科市称为“旧金山”正是由此得名。大功告
      成,波尔克自鸣得意,认为留芳百世不成问题。他自我总结任内业绩说:
      
          “加利福尼亚和新墨西哥的获得,俄勒冈边境的解决,得克萨斯的合并,使我
      们的领土延展到格朗德河。所有这一切成绩总合起来,对于促进国家的繁荣富强,
      其意义之重大,是自从宪法制订以来的任何成就的意义都不能与之比拟的。”他把
      侵略作为荣耀,把自己抬高到无与伦比的地位。然而,历史无情地嘲笑了这位刚愎
      自用的“年轻”总统。他妒嫉、打击的扎里·泰勒将军,却威望不减,就在签订《
      美墨和约》的当年被选为下一任美国总统。他本人呢?
      
          为扩张领土费尽心机,操劳过度,如他的国务卿布坎南所言:“仅仅4 年的任
      期,他就变成了一个老头”。退职后仅3 个月,他便开始腹泻不止,终于在53  岁
      时就葬送了性命。
      
          正是:欺人自得太聪明,反误了自己性命。
      
          在美国,与印第安人命运相差无几的还有一种人,他们备受凌辱,任人宰割,
      过着非人的生活。欲知他们究竟是谁,又如何对待自己的命运,且待下回续表。
      
      --------
      泉石书库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